「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樣本:餘村的後礦山時代

2020-12-18 新京報

【編者按】

浙北安吉縣餘村,三面環山,村口一塊石碑矗立,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餘村靠著優質的礦石資源成為安吉「首富村」,卻也付出了環境汙染等代價。

這不僅是餘村的挑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數十年持續增長,不少地方面臨資源與環境的壓力,遭遇「成長中的煩惱」。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安吉餘村考察,對餘村主動關停礦山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並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兩山」理論因礦而起,卻早已超越了礦業,上升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國策。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3年,習近平對「兩山」重要思想進一步完善,闡釋如何辯證看待經濟社會發展(金山銀山)與生態環境保護(綠水青山)的關係。

「兩山」理論發源地浙江安吉餘村。夏鵬飛 攝

【長報導】

57歲的葛元德身上有兩道傷疤,一道在下巴,像臥著條黑色蚯蚓,一道在左臂內側,像不規則的蓋章。這是早年礦工生涯留下的印記。

葛元德是浙江湖州安吉縣餘村村民,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餘村僅4.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3個礦山、一個水泥廠,俗稱「一廠三礦」。村裡和葛元德一樣的礦工有兩三百人。

5820平方公裡的湖州,高峰時期有礦山超千個——不到6平方公裡就有一個礦山。位於長三角腹地、優質的石材、發達的水運,湖州一度成為華東重要的建材基地之一。當時的湖州人津津樂道,「上海一棟樓,湖州一座山。」

「一廠三礦」讓餘村迅速成為安吉縣「首富村」,但餘村的青山綠水卻在砰砰炮聲和隆隆煙霧中變了樣。在廠礦工作的不少村民落下了腰疼、塵肺病甚至終身傷殘。

2003年1月,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推動下,浙江成為全國第5個「生態省」建設試點省。同時,湖州啟動全市礦山整治,餘村廠礦從2003年起陸續關停。2005年8月,習近平視察餘村時指出,「過去我們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經歷多年治礦改造,如今,餘村已是遠近聞名的3A級旅遊景區,從「賣礦石」變成了「賣風景」、「賣文創」,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也刻在餘村村頭的一塊大石頭上,迎接八方來客。

餘村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參觀學習。 夏鵬飛 攝

後礦山時代的綠色生活

葛元德現在的工作是幫兒子葛軍看店。3年前,葛軍從杭州回到餘村創業,主要銷售手工藝竹製品和安吉特產。他在自家門前建起了一座庭院,取名「兩山文創閣」。

安吉產竹,翠竹漫山遍野,這裡還形成了方圓萬畝的著名景點「中國大竹海」——電影《臥虎藏龍》的拍攝之地。

「你別小看竹子,全身都是寶。」5月24日,33歲的葛軍告訴新京報記者,竹子的根可做根雕,筍做各種食品,竹篾編織竹簾、竹蓆,提取物可入藥。

他從周邊各村手工藝人家裡搜羅竹製品,既有可收納的竹籃、竹杯、洗帚等生活用品,也有竹雕老壽星、可懸掛的竹篾編燈等手工藝品。

文創閣自2018年10月1日開張,顧客絡繹不絕。面對遊客,葛軍除了推介產品,還要講解餘村的歷史文化,他專門開了間書畫工作室,讓遊客能坐下來品茶、欣賞山水畫。

作為從杭州回來的人,葛軍自然不忘開淘寶店,第一個客戶來自河北唐山,買走了幾把竹椅。葛軍的微信群有400多人,都是安吉各個村子的手藝人,文創生意的火爆也提高了他們的收入。

除了賣文創,餘村的旅遊生意還有很多。2005年開業的春林山莊是餘村第一家農家樂,老闆潘春林以前也是廠礦工人,關礦後,村裡組織人出去學習考察,他是其中之一。春林山莊共四層,可以同時容納200多人用餐、50人住宿,周末常常爆滿。

現在餘村已有40多家農家樂,地道的竹筍、土雞等農家菜深受歡迎。不少農家樂老闆們還在杭州、上海開起了旅遊公司,專門承接大城市來客。

50歲的胡加興從天荒坪鎮引水,把村裡的小河開發成了漂流河,兩岸青山,碧水潺潺,「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村裡有座礦山遺址公園,是葛元德曾經工作的冷水洞礦山改造的。山體復綠、路面鋪設礫石,一條十幾公裡的林道從北面山上蜿蜒而下,一旁便是林下經濟選種園,儼然天然花園,只有半山上部分裸露的石頭顯示著礦山的年代記憶。

「綠水青山」終於變成了「金山銀山」。

餘村每天要接待數千名遊客,去年累計超過80萬人次。2018年,餘村村集體經濟收入41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41378元,比2018年湖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高出1萬元,比全省平均高出約14000元。

餘村村民胡加興的漂流項目很受歡迎。 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

「上海一棟樓,湖州一座山」

學美術出身的葛軍形容現在的餘村是「一幅亮色調的畫」,然而,在他小時候,餘村還是一幅「灰色調的畫」——天空發灰,河水發黑,連山上的毛竹都是枯黃的一片。

浙江地域「七山一水兩分田」,餘村山地多,糧食往往不夠吃。葛元德的父親、79歲的葛啟山回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年份好時一個生產隊能有一千塊錢收入,三十幾戶人家,每家只能分到二三十塊錢。

改革開放後,國家鼓勵創辦鄉鎮企業,餘村石灰巖儲量豐富,於是,村裡陸續建起了石灰窯、水泥廠、磚瓦廠,葛元德十幾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在石灰窯工作。由於質地上乘,餘村的石灰巖在市場上大受歡迎。石料主要銷往上海、蘇南等地,不少標誌性建築如上海中心大廈、京滬高鐵、磁懸浮等,都採用湖州的石料——「上海一棟樓,湖州一座山」。湖州人對此津津樂道。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石灰窯,最早的時候掙36塊錢一個月,抵得上過去一年,後來漲到500多塊錢一個月。」葛啟山記得,生產隊用石灰去外村換稻子,一下子解決了吃飯問題。靠著在礦上跑運輸,葛家1996年建起了兩層樓房,是村裡最早有衛生間的房子。

不僅餘村,整個湖州都在開礦。65歲的張興江是吳興區道場鄉原礦業公司總經理,他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湖州開礦達到最高峰,最多有超過1000個礦山,光道場鄉便有37個礦山,「只要有河道、有礦山的,基本上都會開礦」。

「一廠三礦」讓餘村擺脫了貧困,成了安吉縣「首富村」,卻也使得餘村在炮聲中變了樣。

葛元德工作的冷水洞礦山,一天大炮小炮幾百次,坐在兩公裡外的家中都能感受到震動。水泥廠離村子不到一公裡,日夜生產,直徑兩米五的大煙囪排放煙霧,像一條黑龍,家裡的桌子兩個小時就能當黑板寫字。

前廠後礦,把餘村夾在中間。餘村原黨委書記鮑新民說,「工人們從礦上下班回家,臉上全是黑的,只看見兩隻眼睛,自己老婆都不認識了。」61歲的村民施水根比喻,「灰塵像馬奔跑在西北沙漠一樣,下雨了河裡的水就像米湯一樣」。

安全生產也無法保障。一個礦山幾十號人,有人在山上敲,有人在山下拉,那時候用的是鐵鎬、大錘、推車等原始工具,鑿洞、放炸藥、開山,把石頭一車車運下來。

有個年輕人剛高中畢業,在礦山上被石頭砸死了,還有得塵肺病的、留下終身殘疾的。葛元德身上的傷疤便是在搬石頭時,被碎石砸傷。不時還有石塊飛到村裡,砸壞村民的房頂。

由於地處上遊,安吉縣汙染嚴重,下遊區域也受到連累。1998年,國務院發出黃牌警告:安吉縣被列為太湖水汙染治理重點區域。「那個時候的開採沒有規劃,呈現出『小、散、亂、汙』的特點。」湖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龔西徵總結。

2016年,餘村對廢棄礦山進行改造,礦坑底部鋪上礫石,恢復植被,圖為增設的採礦景觀小品,顯示著礦坑年代記憶。受訪者供圖

「關停礦山是高明之舉」

2002年,浙江省提出建設「綠色浙江」;2003年1月,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推動下,浙江成為全國第5個「生態省」建設試點省。同時,湖州啟動全市礦山整治,2003年起,餘村廠礦開始陸續關停。這在最初引起了部分村民的不解。關停廠礦後,村集體收入一下子從300多萬降到了20萬,這還是靠廠房出租得來的,連村幹部工資都發不出。彼時龔西徵在湖州市國土局工作,關礦時期他接待了數百名群眾,紛紛要求政府給說法。

當時餘村在廠礦工作的人有二三百人,葛元德記得,當時分成兩派,有人堅決反對關礦,但也有人說開礦汙染大,還是關了好。「當時思想認識不統一」,龔西徵說,「礦山還是老百姓收入的主要來源,誰肯輕易關掉?」

就在大家迷茫之際,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餘村,一段當時的視頻資料顯示,鮑新民講述了關礦遇到的困境後,習近平這樣答覆:「生態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什麼看著好就什麼都要,不要以環境為代價去推動經濟增長……剛才你們講下決心關停礦山,這個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過去我們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總書記說要知道放棄,要知道選擇。」時隔十多年,在餘村村委會辦公室,鮑新民回憶當年情景依然激動不已。

之後,湖州關停廠礦推進順利起來。「按照『減點控量、生態聚集』原則,湖州關閉礦山的速度很快。」龔西徵說,如今湖州的在產礦山已從2003年的612個減少到不足50個。

炮聲停了之後,接下來該幹什麼?「總書記當時提到了『逆城市化』,說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會出現逆城市化,湖州與杭州、上海、蘇州離得近,城市的人會選擇住在農村、郊區。」鮑新民說。

在「兩山」理論的指導下,餘村充分發揮竹鄉優勢,發展生態旅遊和文創產業,這才有了如今的「綠色生活」。

餘村村頭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受訪者供圖

關停之後,如何治礦?

沿著葛元德家往後山走兩公裡多,就是他曾經工作過的冷水洞礦山。如今,這裡已經成了餘村的一大景點——冷水洞礦山遺址。

按照餘村的整體規劃,關閉礦山之後村子分為生態旅遊區、生活小區和農業觀光區,礦山遺址則打造成礦山花園。

2005年,餘村對廢棄的礦山復耕復綠。以前裸露的山體種上綠色植被,回填礦底,鋪上一層礫石。2016年,餘村對冷水洞礦山進行再次改造,增設採礦類型的景觀小品,每次看到眼前「炸藥開山」、「掄著大錘敲石頭」、手扶拖拉機等開礦的雕塑,總能一下子喚醒葛元德對那個肩挑背扛採礦年代的記憶。

龔西徵告訴新京報記者,湖州是全國最早系統全面開展廢棄礦山治理的地方,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工則工、宜景則景」的原則,湖州已累計完成廢棄礦山治理300多個。

在湖州,還有其他廢棄礦山「變廢為寶」的案例。

花鳥市場經營者韋忠良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花卉種植基地。2016年,經朋友介紹,他來到湖州三合村的華陽礦,意外發現這個「世外桃源」。

華陽礦2009年關閉後一度被遺棄,甚至成了垃圾場。韋忠良卻一眼相中:山坡形成天然的圍牆,地勢高、晚上露水好,非常適合種植花草。2016年,韋忠良與鎮政府籤約30年,承包了包括平地和周邊山坡共320畝土地。

六七月份,韋忠良的大棚裡,數十萬棵蘭花、杜鵑、月季、草花清香撲鼻,昔日的廢棄礦山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園。

湖州原華陽礦治理之後,變身花卉種植基地。 受訪者供圖。

長興縣和平鎮的虹東石礦,通過修復回填,形成了一片種植面積570畝的水田;吳興區道場鄉九裡紅村,在原礦坑的基礎上建成了一個可以垂釣、遊玩的農場;超大型遊樂園「龍之夢」項目也是在廢棄礦山上建起來的。

目前仍然在產的不到50個礦山,則按照綠色礦業的要求進行生產。新京報記者走訪多個礦山,若不靠近,很難發現礦山就在眼前。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才超說,如今他去礦上走一圈,「皮鞋都不沾灰」。

「開採技術的進步、更嚴格的環保要求,礦山已經不再是想像中高汙染行業。」煤山鎮國土資源所所長潘衛鋒介紹,礦石經貨車運輸到料口、粉碎機,通過全封閉的運輸管道到水泥廠,實現原料從礦山直接到水泥廠,路邊的噴淋裝置隨時消滅粉塵。

2005年12月,湖州市政府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綠色礦山,逐漸形成綠色礦山建設的整套規範制度標準體系。截至2018年,全市建成綠色礦山47家,建成率達到96%。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說,採礦可以徹底擯棄過去那種先破壞、後治理的陳舊模式,「礦業可以『無痕融入』綠水青山。」

改變的不僅是礦山

在安徽、廣東、甘肅、江西等地,都存在年產量上千萬噸的大礦山。這些年,越來越多前來參觀學習的外地採礦業人士對打造綠色礦山充滿興趣。

2018年6月,湖州舉辦中國礦業循環經濟暨綠色礦業發展論壇,分享了多年來建設綠色礦山的理念、體系、標準,全面治理廢棄礦山的經驗。「礦山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又是經濟建設必不可少的元素,建設綠色礦山是礦業發展的大勢所趨。」龔西徵說,走持續發展之路才有出路,「轉變觀念是第一要務。」

觀念的轉變,不僅體現在礦山治理上,也體現在生活方式上。

胡加興還記得,2007年他的漂流生意開業後,發了場大水,生活垃圾遍布河道,樹枝上「彩旗飄飄」。胡加興說,當時村民們還是習慣往河裡扔垃圾。一段1998年的餘村老視頻顯示,那時村裡到處停著拖拉機,垃圾堆在路邊焚燒。

2008年起,餘村開始建設美麗鄉村,改造村容村貌。現在,村民們會自覺將垃圾分類,集中處置,汙水處理也實現了全村覆蓋。

其實早在20年前,餘村就嘗試過發展旅遊。1997年,餘村投資幾百萬元修建隆慶庵,但因為環境差,沒多少遊客。如今,一位村幹部計劃將村裡廢棄的土地整成草坪,打造休閒、露營場所,「保持完好的青山綠水是現在要做的」。

「餘村的變遷,與村民觀念的轉變密不可分。」鮑新民說。去年,鮑新民去了趟北京,他當選為全國百名改革開放先鋒之一。在人民大會堂,他和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握手。在國家博物館,鮑新民看到展廳裡展示著餘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成就。

7月的安吉,天氣炎熱,溪水清澈見底,上遊傳來漂流遊客們的嬉笑聲。到了傍晚,餘村一片靜謐祥和,昔日礦山的「砰砰」聲變成了如今風吹竹林的「沙沙」聲。

晚風中,葛元德感到很愜意,幫兒子看店之餘,他會侍弄些花花草草,還有從礦山撿來的奇石。「上一代種田,這一代開礦,下一代創業」,他如此總結葛家三代的生活。

葛家三代人。 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

【親歷者說】

「環境變好了心情也變好了」

我是鮑新民,上世紀80年代起,我先是當餘村村民組長,後來當村委會主任,2005年3月當了村支部書記。

以前餘村很窮,改革開放後,村裡開始發展鄉鎮企業,開礦辦廠。小小一個餘村,就開辦了十幾家企業。水泥廠和礦山加起來共有兩三百人上班,不光解決了村裡的勞動力就業,還要到外面招人。以前靠種田,老百姓一天一塊錢都掙不到,廠礦辦起來之後,每人每月能掙300多元。

老百姓富了,餘村卻「變了樣」。首先是安全問題,在礦上工作的村裡人死了五六個,90年代有個年輕人剛高中畢業,在礦山上被石頭砸死了,還有得塵肺病的、留下終身殘疾的。那個時候也壓根沒想過汙染這回事,化工廠、尼龍廠、水泥廠,汙染一塌糊塗,汙水流到哪裡,魚就死到哪裡。

2000年以後,我們縣確立了「生態立縣」,2003年起相繼關了水泥廠和礦山,到了2005年最後一個礦山關閉。那個時候我剛當村支書,「一廠三礦」沒有了,村集體收入一下子從最高的300多萬降到了20萬,村幹部工資都發不出來。關了之後,老百姓沒有班上,收入一下子沒了,來村裡吵鬧的很多。

2005年是最難的時候,接下來餘村走什麼路,大家都沒有想好。這一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餘村考察,我把餘村的基本情況跟他匯報,他說你們下定決心關掉礦山是高明之舉,恢復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聽了這話,我們村委會就吃了定心丸。

餘村的發展路線就定下來了,走綠色發展之路,大力發展旅遊業。到2008年國家開始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村是安吉縣第一批美麗鄉村。

回過頭來看,之前開礦雖然賺錢,但老百姓是很辛苦的,礦山每天大炮小炮要放幾百炮,灰塵大,下班後還要去地裡幹農活、山上割毛竹。餘村真正富起來是關掉廠礦之後,老百姓做旅遊生意,收入有了,上班穩定,不用依賴家裡那幾畝田、山,2005年我們村老百姓人均後入8000塊,現在有41000多塊了。更重要的是環境變好了,心情變好了。

去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表彰百名改革開放先鋒,我是其中之一,去了北京,我第二次跟習近平總書記握手。我們餘村就是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引領下走到今天的,想想真是不容易。

鮑新民,餘村原支部書記。 受訪者供圖

【同題問答】

新京報:你認為建國70周年最大的變化和進步是什麼?

龔西徵(湖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是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過去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現在無論幹部還是老百姓都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這不僅是經濟的轉型,更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

新京報記者 向凱

編輯 王婧禕 校對 賈寧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20-12-21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如何深入踐行?聽聽專家學者怎麼說
    天目新聞客戶端訊 8月15日上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在浙江安吉召開。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安吉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過去,站在新的起點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如何進一步深入踐行?
  •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附上期排名)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附上期排名) 2020-12-21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題目答案大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答案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來了,此次也是更新一個視頻,從中可以看到各種的題目更新出來,大家能夠去解析其中的含義,怎麼知道正確的答案是什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答案是什麼。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答案大全知識卡片:1.D,2.ABD課後習題:1.A,2.ABC,3.AB,4.C,5.ABCDE,6.ABD,7.BCD,8.B
  • 浙江湖州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江南生態...
    夏日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餘村,翠竹環繞,清溪潺潺,遊客徜徉綠水青山,鄉村旅遊紅紅火火。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該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15年來,湖州廣大幹部群眾始終牢記諄諄教誨,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綠色正成為湖州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入太湖水質連續12年保持三類水  夜色漸濃,湖州南太湖畔漁人碼頭,10餘家餐館生意紅火。
  • 浙江大山深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小村莊,理論的發源地
    浙江澳大利亞浙江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安吉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個小村莊,周圍是青山綠水,雨後是晴雲,就像童話世界裡的童話世界,就像童話世界中的童話世界一樣,金山銀山,餘村就是著名的梁山理論的發源地。餘村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四面環山,水竹莖連續,植物覆蓋率達96%,具有優良的山地小氣候,在大力發展經濟時代,這個小村莊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梁山理論的誕生使人們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產生了餘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山綠水潤女村民淳樸誠實,老百姓安居樂業,竹鄉安智是在小康中領先的富裕村莊之一,村裡和電影院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生活。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與實踐意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刻闡釋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關係,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同時也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路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揭示了生態環境作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豐富生產力理論做出了鮮明的時代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附上周學習情況及微信榜單
    在本期的團課中 將與大家共同學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從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科學內涵與深遠意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的重要論斷,為我們在新時代營造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有力思想指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需要準確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蘊含的豐富內涵與深遠意義。
  • 必須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
    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段話高度濃縮而又精準地概況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生態文明新理念的深刻內涵,也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我們今後的發展方向與價值次序,堅定了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文明發展的信心。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 為什麼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體會到兩山理論的精妙之處,本文試從生態學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綠水青山的豐富內涵對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豐富內涵,學術界已經有了很多解讀,一般認為,其包含了這樣三層意思: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互不對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
  • 雲嶺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附上期排名)
    雲南共青團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從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它隨著時代進步,愈益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為每一個中國人所信服。這一理念的創造性就在於,它不是用排他性的眼光來看待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而是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打開一條通道,指出了一種兼顧經濟與生態、開發與保護的發展新路徑。在綠水青山中「尋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方法。
  • 呵護好生態 奔向好生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開欄的話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各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礦山結出金芒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從「煤城」到「芒城」,走出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生態富民路。2014年至今,華坪縣採煤礦井從81對減少到29對,2018年原煤產量銳減至81.25萬噸;非煤礦山從42座整合重組為25座……轉型勢在必行。礦山復綠工人變身種植戶煤礦關停後,華坪縣圍繞芒果動起了腦筋。
  • 如何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農村到底該怎麼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到底該怎麼理解,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該怎麼轉換?在一些人心中可能還有些參不透,無法對其含義進行深刻的理解。
  • 【理論慕課】李宏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的哲學基礎...
    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成為工業文明進程的一大困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下簡稱「兩山論」)是中國共產黨人解決這一困惑的一把鑰匙。  一、「兩山論」的基本內涵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浙江省安吉縣餘村調研。
  • 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實明證
    這些年來,杭州在「八八戰略」指引下,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推進千島湖生態保護工作,大力支持淳安綠色發展、生態富民,取得了生態保護與富民增收的顯著成就。
  •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新載體 打造聞名世界、引領時代...
    都市快報訊 8月15日,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杭州提出要打造「溼地水城」。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餘村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接著,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發表署名文章《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進一步強調:「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的當代體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倡導的發展理念,是人與自然雙重價值的體現,有著豐富的哲學內涵和實踐價值。 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豐富與發展,是以現代生態學為基礎的系統理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要求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還要通過完善社會制度、改善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來建設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社會文明。由此可見,馬克主義生態自然觀的內涵就是科學地推進可持續發展,而其本質特徵就是人與自然雙重價值的融通、實現。
  •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綠色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100多年後的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向世界發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聲音」:「我們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用破壞性方式搞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