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看後漲知識了

2020-12-19 上下古今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比起古人的俗語,人們更加相信科學。中國文化傳承至今,對我們樹立文化自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也應該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對於那些有違自然法制的陋習應該摒棄。對於一些俗語,它們也反映出了思想文化。

有些俗語看似平常,讀起來卻暗含深意,如「家醜不可外揚,流言切莫相信」「雲吃火有雨,火吃雲晴天」;有些俗語如果使用得當,在談話中會讓氣氛變得活躍,如「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些俗語是古代勤勞的人民積累下的精神財富,反映了萬物規律、人生態度,一直被人們傳承至今。

然而,有些俗語在現在看來就相對的有些封建思想置於其中,就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否真實還有待證實。

古代人的思想

古時的人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封建固化,他們重男輕女的思想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男人在家裡的地位始終要比女人高,他們認為男人是家裡唯一的依靠,要掙錢養家餬口,女人在家伺候丈夫和家人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思想一直到今天在很多偏遠的農村地區依然存在。

如果自己的孩子中沒有男孩的話,也會被別人笑話的,在他們看來男孩是對家族的延續,養兒防老對於他們來說極其重要。

女人裹腳這個也是一種糟粕思想。據說,裹腳是為了取悅男人,而且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限制女人的行動,也就有了三寸金蓮的說法。這樣種行為是對女性的壓迫,其實也是對女性的歧視,重男輕女的思想由此也可以體現。

男女出生的時間重要嗎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到底該如何解讀?其實它也充分體現了古代人的封建思想。從該俗語的字面意思解讀,想必大家都能猜出個一二。指的就是女孩害怕在中午出生,男孩害怕在晚上降世。那麼這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其中的午時和子時是古代對於時間的計量單位,古代人們獨特的計時方法與現代截然不同,他們將一個晝夜分為12個小時,一個時辰等同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它們分別被命名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地支」。

所以,按照古時候的算法,俗語中的「午時」是上午的十一點至下午的一點,這個時候正是太陽最厲害的時候,而「子時」是指晚上的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間段則是人們休息的最佳時期,萬物都處於比較安靜的狀態。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生孩子的時間其實沒有什麼說法可言,只是我們對於孩子在半夜出生會感到讓人措手不及,感到疲憊。

陰陽之道

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上千年,每個時期的文化都體現著那個時期獨有的文化,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體系。遠古時期的「天地萬物」研究的是天地之間的事物,而沒有去研究此外的事物。

而中國文化在後期的發展可謂是達到了高潮,如孔子、墨子、荀子,他們都有各自的體系,自成一派,有著已於常人的認知和思想。而陰陽思想在這個時期已經形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之道在古人眼裡格外的重要。我國古代認為,陰陽變換代表著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觀規律。在《皇帝內經》中對於陰陽有著明確的定義:陰陽於天地、萬物、變化、生殺、神明而言,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

可見陰陽在萬物的始末、自然規律中皆有體現。在《荀子》一書中也有「陰陽接而變化起」,這些都體現了陰陽處於萬物之中,任何變化都存於陰陽之道中。

在古人認為,女孩在正午出生,即一天陽氣最重的時候出生,可能會與體內的陰氣相衝。嬰兒的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如果體內的陰陽之氣不和諧的話,就無疑是雪上加霜,可能給原本虛弱的嬰兒增加負擔,造成體弱多病的情況。同樣的,對於男孩而言,在一天陰氣最重的時候出生,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陰陽不調和,使身體變得更加虛弱。這即是古人對於男女陰陽之道的說法。

還有的人認為,在午時出生的女孩,性格是屬於活潑、好動的,比起在其它時辰出生相對更加的明顯,這種性格對於女生來說不是很好,他們認為女生就應該是文靜、靦腆的;而在凌晨降世的男孩,相反,性格是屬於比較溫和、安靜的,這種性格對於男生來說也是不好的,他們認為男人是家裡的頂梁柱,性格應該要強、能夠做得了一家之主才行。

以上的這些說法其實是人們對陰陽思想的一種接受,但是不能夠證明它的科學性。現在的科技相對比較發達,新生兒也不會因為體內陰陽不和就落下病根。

而人們的性格就更不用說了,基因遺傳和後天形成是其主要原因,自然不會說是因為出生的時間而導致性格與他人不同。所以,作為新時代的人類,我們應該運用好身邊的科學,用科學的理論證明。

古人的思想是我們後人所不能及的,他們是用千百年積累下的生活經驗,形成一種獨有的文化,在這些文化中,有的盡顯智慧、有的盡顯萬物。總之,它們都代表了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看似普通,仔細讀來卻顯現出陰陽思想。但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並沒有特別的說法,嬰兒出生的時間可以說也是自然形成的,在何時出生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同時我們要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對於正在致力於建設文化強國的我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應該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取精華,棄糟粕。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要想知道「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就要先知道午時和子時分別代表了什麼。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一、女怕午時生通過字面理解,女怕午時生的意思就是女孩子忌諱午時出生。午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藏鉤射覆,莫予能隱。——《智囊全集》這句話的意思是:察照事物的真相,度量事物的根本。如此,在福禍發生以前就能迅速預測它。即使如藏鉤射覆這樣的事,也都不能矇騙我。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說的這句俗語,有什麼依據?
    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一下這種文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說的這句俗語,有什麼依據假如我們從字面意思上來解讀的話,所謂的女怕午時生,就是特別忌諱正午時分出生的女孩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個時候出生的女孩子身上的陽氣太重,性格就像是個男孩子。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產時間也有忌諱?還要看生產條件
    一些老人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是真的嗎?生產時間也有忌諱嗎?半夜生的男孩沒有「福氣」?詩韻生寶寶的時候比預產期提前了2天,當時詩韻剛剛吃完晚飯,突然感覺好像宮縮了,她馬上叫上老公兩個人去了醫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的忌諱,影響命運嗎
    因此新生兒的出生年月就顯得格外重要,有屬羊的命數不好之說,還有龍年的「準媽媽」們為了能得一個龍寶寶不惜剖腹產。在生產力更為低下的古代,關於生孩子也有「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個俗語,這樣的俗語是什麼意思?會影響孩子命運嗎?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男生女時辰很重要嗎?
    住在農村,會經常聽到村裡的老人說一些農村俗語,別看老農民沒文化,可是說起俗語來那是一套接一套,即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又是警示後人的真知灼見,但俗語是不同歷史時期總結的經驗,或多或少有著局限性,甚至一部分俗語可能放在當代已經不適用了,但是農民的智慧卻是有目共睹的,今天我們一起說說『』女怕午時生
  • 俗話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寶寶啥時間出生最好?
    前不久,老家的表妹要生寶寶了,預產期那幾天卻突然跟婆婆鬧了矛盾,原來婆婆的思想比較封建保守,認為一定要講究出生時間,還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硬是要表妹跟醫生商量好肚子裡寶寶的出生時間,這讓接受現代教育的表妹難以接受。「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說的是什麼時間?
  • 農村老人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有何科學道理?
    農村中,總能聽到老人在一起討論各種俗語,在他們看來,這些老話在不同的年紀有不一樣的看法,越是到老理解越是深刻。正是在他們的總結以及口口相傳中,這些俗語才有了生命力,一直傳承到今天。比如說「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在房門前栽種樹木,只會遮擋光線,室內很難被陽光照射,時間長了,室內反而變得陰暗潮溼,病菌也會增加,對家庭並不是太好;屋子後不能栽種花,畢竟萬物生長靠太陽,在後牆很難照射陽光,花兒的生長比較差,很難能開出鮮豔的花朵。此外,花兒本就是欣賞的,將其栽種到屋後,又有何意義呢?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孩子還有這個時辰講究?
    現在很多孕媽媽在生產前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傳聞,這其中就有一句話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意思是說在中午出生的女寶寶和在半夜出生的男寶寶都是沒有「福氣」的。有很多孕媽媽擔心自己的寶寶會出生在這兩個時間,所以選擇了剖腹產。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為啥這麼說
    所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怕初一,女怕十五。」講的便是婦女在生孩子時的時辰。那為啥要這麼說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看老祖宗說的有理沒?老一輩人講究「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簡單來說,就是天為陽,地為陰,太陽為陽,月亮為陰,男為陽,女為陰。
  • 古人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真有這麼大的忌諱?
    俗語說得好: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真有這麼大的忌諱?《老人言》中提到過:聖賢之術,無時而窘。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聖人的方法,是沒有窮竭的時候的。不得不說,科技剔除了過去許多的封建迷信觀念,然而有些比較落後的地方,一些觀念仍然是根深蒂固的。比如有些地方很看重孩子的出生時間。因此,他們會請算命的人來佔卜孩子出生的良辰吉日。但是很顯然,這根本沒有一丁點的科學依據。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對孩子出生有何忌諱?
    延續古老的民間俗語有一句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講的大概就是孩子出生的時段的講究和忌諱。但是,這句古老的俗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古人對孩子出生到底有何忌諱?而這句俗語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
    從小總會聽爸爸媽媽或者祖父母一輩,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時不時蹦出幾句俗語來,比如,男抖窮女抖賤,或者女大三抱金磚之類,這些生活中比較常聽而且還挺有教育意義的俗語,還是真很幾分道理的,畢竟是我們祖祖輩輩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得來的。那麼,在這些俗語中有沒有關於出生時刻的呢?這裡就有一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今天要說的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以及他的後半句都體現了古人的生活態度,當然用今天的眼光來看,自然是不足信。但古人有什麼說法倒是對我們研究古代老百姓的歷史頗有幫助。雖然現在科技飛速發展,很多封建迷信已然消失,但少數地方對於孩子的出生時間仍然比較看中。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在令人難以解釋的同時,這些俗語在生活中似乎又常常應驗,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被不少人認為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這句俗語是真是假,有科學依據嗎?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想表達個什麼意思。在沒有鐘錶的古代,人們為了表示時間,就把一個晝夜交替,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劃分為十二段,每段稱為一個時辰,折合現在的單位就是兩個小時。
  • 「男怕子夜,女怕午時」,這句農村老話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其中令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老人們說的那些老話,常常說出一串的順口溜一樣的句子,根本聽不懂,卻覺得很有意思。於是纏著老人解釋,老人故意不解釋,孩子們偏不讓,於是讓孩子給自己捶捶背或者扇扇風,這樣老人們就會將老話解釋一遍。農村的老話看似不經意,其實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講夫妻感情的,也有教人處事的,還有常見規律的總結等。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何意?有什麼道理?
    人相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看手相、面相、摸骨等來推算人的旦夕禍福;印相就是通過看人的印章來推算命運的,這種一般很少見;名相是通過人的名字或者店鋪的名字來推測兇吉;家相指的是陽宅的風水,運用一定的方法推算住宅的吉兇;墓相和家相有一點相似,家相是看陽宅的風水,而墓相則是看陰宅的,一般用在人死後為其選擇墓地。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死後大家都會找一個風水先生來看墓地,墓地選得好就寓意著後人今後發展的好。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兩句經驗之談,有道理嗎?
    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最近這些年,隨著95後、00後的成長,算命這個行業越發的沒有市場,最終基本上成為了遙遠的歷史。在過去,算命先生時常提起這樣的一句話: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並非全是迷信,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女大三抱金磚」是對婚姻年齡的總結,「男抖窮女抖賤」是對男女行為的總結。而對孩子出生的時間也有一句經典的總結,那就是:「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說明當時的人對男孩、女孩的出生時間非常的介意。那麼,古人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而留下這樣一句俗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