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實名舉報「賣假口罩」?調查:健客網部分口罩廠家資質存疑

2020-12-19 IT時報

「買的是醫用口罩,收到的卻是三無口罩。」「顯示籤收卻沒收到口罩,平臺不退款。」「454.8買了12隻口罩,卻只收到6隻,退款不予處理。」

一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成了硬通貨,也牽出了醫藥行業的眾生相,制假販假、哄抬物價。

據《IT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就有近8500條與購買口罩相關的投訴案例,這一數字還不包括護目鏡、防護服、雙黃連等疫情相關的防護用品、藥品的投訴案例。

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公布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偵辦涉疫情製售偽劣產品、假劣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案件688起。

在這688起案件中,僅被查扣的假冒偽劣口罩就高達3100餘萬隻,可想而知,有多少假口罩流向了市場。

網際網路投訴平臺上,更是充斥著關於口罩的投訴案例,被投訴的不乏阿里健康、健客網、1藥網、叮噹快藥、好藥師等知名醫藥電商。

其中最惹人注意的莫過於一起關於健客網的投訴,其創始人實名舉報健客網非法高價銷售「假口罩」。健客網官網信息顯示,這是廣東首家(B2C)網際網路藥品合法經營企業。

《IT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健客網銷售的部分口罩廠商資質存疑,而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則表示,已依法對當事人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的行為進行立案,該案正在調查處理中。

01

創始人實名舉報

一封實名舉報信,竟出自自家創始人,直指醫藥電商知名企業健客網以十倍價格非法銷售三無假口罩。

在這封名為《十倍價格非法銷售三無口罩坑害社會實名舉報》的舉報信中,舉報人蘇展為健客網創始人,其舉報「公司小股東謝方敏利用公司App和Jianke.com平臺,以高於市場十倍的價格銷售三無假口罩。目前,已經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眾多受害群眾的投訴。」謝方敏為健客網CEO。

《十倍價格非法銷售三無口罩坑害社會實名舉報》

在接受《IT時報》記者採訪時,蘇展提出兩點質疑。一是健客網以高於市場價十倍銷售口罩,且存在處方藥和口罩捆綁銷售的現象;二是消費者質疑健客網銷售三無口罩,購買的醫用外科口罩被「掉包」為一次性無紡布口罩。

健客網則發聲明稱,「疫情發生前後,銷售口罩價格系嚴格按照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規定進行,從未借疫情哄抬物價。網友所投訴的口罩產品,均系在2020年1月19日前上架,且上架後價格從未提高;我司售賣口罩均有齊全合規資質,因受當前疫情影響,為加大產量,部分口罩生產廠家採用簡版包裝,如對口罩生產廠家信息有疑問,我司願意配合提供一切有關採購、發貨憑證及廠家資質證明。」

健客網聲明

3月11日,蘇展為大股東、謝方敏為法人代表的廣東雲醫惠藥醫藥有限公司訴蘇展網絡侵權責任糾紛(名譽權糾紛)一案在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立案。

02

「三無口罩」迷局

不論這場「舉報門」背後是否存在內部紛爭,但在疫情特殊期,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否受損才是關鍵。

僅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IT時報》記者便查到30多條對健客網的投訴,主要集中於問題口罩、問題藥品、不發貨、不退款等。

消費者尤女士懷疑,自己在健客網買到了三無口罩。1月21日,尤女士在健客網花70元購買了50個醫用外科口罩,但收到的口罩卻是一次性無紡布口罩,沒有外包裝,查不到品牌、編號、型號等具體信息,僅有一張出庫單顯示,該口罩廠家為廣州市仕驟誠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

廣東健客醫藥有限公司銷售出庫單

尤女士購買的無外包裝「醫用外科口罩」

「我懷著孕,所以在疫情期間特別注意防護,當收到的口罩沒有任何信息時,相當氣憤、較真。」尤女士通過百度、天眼查等工具都查不到這家口罩工廠。

客服回復她,因為口罩是拆開零賣所以沒有信息,但可以出具檢查報告,然而,尤女士告訴《IT時報》記者,至今沒有收到檢查報告,「不敢用這個口罩,也不敢再在健客網買口罩、藥品。」

尤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

在微博等平臺上,多位消費者反映,在健客網下單購買時顯示的醫用外科口罩,收到的是一次性無紡布口罩,連訂單信息也從「醫用外科口罩」被改成「醫用一次性藍色無紡布口罩」。

訂單信息被修改

關於此事,健客網也在聲明中提到,針對個別網友提及不存在「廣州市仕驟誠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情況,「經內部調查,該口罩產品生產廠家系『廣州市仕璟誠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公司資質齊全,產品也符合質檢要求。

對此,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派員前往廣州市仕璟誠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進行調查詢問,情況屬實。」

企查查顯示,廣州市仕璟誠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確實取得了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但其認證的業務範圍,一次性醫用無紡布(非滅菌)口罩出口至歐美、泰國,海綿口罩出口至韓國等。

仕璟誠資質證書

《IT時報》致電廣州市仕璟誠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當時健客網通過中間人找到仕璟誠買口罩,公司表示有庫存,但口罩主要出口海外,國內外適用標準不同。

中間人表示,口罩是供給企業,而非個人。

在確認收到健客網20000元款項後,仕璟誠向健客網提供了9000多隻出口韓國超市的庫存口罩,一盒50個,「20000元中有部分返傭給了中間人,回水比較高,並不全是工廠收的貨款。」

第二天,中間人表示第一批口罩已經賣完了,又問工廠要貨,但當時仕璟誠已被政府徵用,無法再供貨給其它企業。

仕璟誠相關負責人也確認,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確已前往工廠詢問調查。

03

口罩廠家資質存疑

從投訴信息看,更多消費者質疑健客網所售口罩的質量問題、價格虛高問題。

消費者Tommy向《IT時報》記者反映,其在健客網上購買的日本Kowa三次元口罩外包裝和口罩本身非常粗糙,與他在蘇寧易購上購入的同品牌口罩對比,健客網上的Kowa口罩底部缺少了廠商logo字母。

蘇寧易購買的Kowa口罩有logo

健客網購買的Kowa口罩無logo

他懷疑是假貨,遂提起退貨退款,但健客網客服至今未處理。

質疑價格虛高的消費者表示,其花費454.8元在健客網購買了6袋兩隻裝(共計12隻)的PM2.5對策口罩,但到貨後發現只有6袋一隻裝的口罩,相當於每隻口罩售價為80.8元。

基於消費者投訴健客網銷售口罩的質量問題,《IT時報》記者一一查詢了健客網所銷售的KN95、N95口罩廠家,其中,廣州市創衛勞保用品有限公司、東莞市港益康勞保用品有限公司均未查到生產口罩相關的資質證書,而且創衛勞保用品有限公司的醫療器械商標「全度」顯示狀態是商標無效、等待審查。

健客網部分口罩廠家查無資質證書

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IT時報》發來調查情況說明顯示,春節及2月1日,已兩次派出執法人員前往被投訴人現場核查,暫未發現健客網有「哄抬物價」的行為。

同時,2月以來,陸續收到反映被投訴人涉嫌存在銷售「三無」口罩等違法行為,分別於2月14日、15日及21日三次前往被投訴人現場進行調查取證。

經查,依法對當事人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的行為進行立案。目前該案調查處理中。

04

疑似銷售過期藥品

除了口罩質量問題外,消費者也向《IT時報》記者反映,健客網疑似銷售過期藥品。

安小姐是一位醫學生,疫情發生後,她在健客網購入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引起肺炎的藥品左氧氟沙星片。

健客網購入的左氧氟沙星片

收到貨後,她習慣性地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居然發現10盒藥都已過期13個月,而藥盒上標註的有效期卻是2021年12月。

追溯碼顯示藥品生產日期為2017-01-05,3月12日再次掃碼顯示已過期14個月

藥盒上標註的生產日期為2019/12/09

根據安小姐提供的信息,記者致電該藥的生產廠家廣東彼迪藥業。但彼迪藥業相關人員索要追溯碼,並表示會去查詢,截至發稿,記者再沒有打通其電話。

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官方網站上,對藥品追溯碼的作用如此表述,「如同藥品的電子身份證號碼,是解鎖藥品對應追溯數據的鑰匙,是實現『一物一碼,物碼同追』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礎。」

但無論是否藥廠追溯碼輸入信息有誤,作為醫藥電商平臺,都應該在商品入庫時對相關信息進行核對,而不應該讓消費者產生疑慮。

《IT時報》記者分別向健客網和健客網CEO謝方敏發出採訪需求和採訪提綱,截至記者發稿前,對方仍未回復。

記者手記

被「靈魂」拷問的網際網路藥房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今年1月24日-1月30日,醫藥電商活躍人數峰值達148.21萬人,平均增長5.44%。對醫藥電商來說,疫情是機遇,但也要直面更多的問題。

在公安機關偵辦的600多起制假售假疫情物資的案件中,不乏知名連鎖藥房,北京京海康佰馨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東涉嫌購買58萬隻假冒3M口罩謀取不法利益,日前被北京警方調查。

這家公司在北京擁有40多家連鎖藥房,此前就因違規漲價出售口罩被罰10萬元。

這58萬隻口罩不僅流向了李東自家實體連鎖藥房,還通過其朋友圈分銷到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日前,康佰馨大藥房聲明稱,在康佰馨連鎖各藥店及網絡平臺購買到「3M9001型號」的消費者,可以按照所購商品3倍先行賠付。

3月12日,《IT時報》記者發現,康佰馨大藥房已從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下架,但在美團等外賣平臺上仍提供康佰馨大藥房送藥上門的服務,但只限於實體藥店周邊覆蓋區域。

康佰馨大藥房送藥上門

在一起針對通過朋友圈銷售假口罩的案件庭審時,檢察官怒斥嫌犯:「你有沒有想過,這批口罩如果用在了一線醫護人員身上,會是怎麼樣的後果?」

同樣的「靈魂拷問」,對於有資質的醫藥電商來說,更值得思考,由於銷售範疇不受地理限制,如果藥品和防護用品存在質量問題,影響範圍將超過實體藥店。

健客網官網信息顯示,健客網是廣東首家B2C網際網路藥品合法經營企業,也是目前全行業為數不多拿到ABC三證的企業。

健客網官網資質信息截圖

截至2020年3月2日,A、B、C三類證書數量分別為54張、245張和693張。

在2018年動脈網發布的《醫藥電商行業競爭力報告》中,健客網排名B2C醫藥平臺第二名,僅次於1藥網。

作者/IT時報記者 孫妍

編輯/挨踢妹

圖片/採訪者供圖 網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相關焦點

  • 曾是排名第一的醫藥電商獨角獸 健客網如今公司內鬥、官司纏身...
    來源:E藥經理人  繼創始人實名舉報自家公司高管高價銷售「三無」假口罩、公司內部高調上演「宮鬥」戲碼之後,醫藥電商明星公司健客網再一次置身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從曾經行業排名第一的醫藥電商獨角獸,到如今GSP證書被取消、經營主體默默變更、公司高管內鬥不停、官司訴訟不斷纏身,健客網都經歷了什麼?醫藥電商行業的發展,是否也如此波折?  01 風波起源:創始人實名舉報風波  最近這場健客網風波的起源,源於網上流傳的一份名為《十倍價格非法銷售三無假口罩坑害社會實名舉報》的舉報信。
  • 健客網創始人「強行接管公司案」:3人被訴破壞生產經營罪
    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實習生 馬子柔健客網是一家估值一度達五六億美元的線上藥店,創始人蘇展早已淡出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多年。2019年7月24日,他帶公司管理人員馬某、兩名「助理」關某和張某,以及律師、記者、10多名保安等人前往健客網位於廣州黃埔區的辦公經營場所,當場宣布罷免健客網實際管理者謝方敏的一切職務,強行「接管公司」。
  • 健客網創始人「強行接管公司案」續:在逃創始人已被刑拘
    (原標題:健客網創始人「強行接管公司案」續:在逃創始人已被刑拘)
  • 調查|小作坊1天淨賺30萬 200%暴利催生假劣口罩產業鏈
    假劣口罩何處來:無資質,自家倉庫生產深夜凌晨開車駛至高速入口,這不是抗擊疫情的日夜兼程,而是為了交接車中自家小作坊生產的口罩,350元/箱成本,最高能賣到8500元一箱。一位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飄安集團目前已經聯合藥監和公安部門進行調查,河南省長垣市公安局已查獲好幾家生產假冒飄安牌口罩小作坊。最新消息,財聯社記者從長垣公安局獲悉,1月30日晚間,程冬冬以及另一人已經被抓獲,查封口罩生產機器7臺,成品口罩3萬餘只,以及部分原材料。
  • 漢川男子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全家被打傷,警方卻表示
    「因為舉報假口罩引來嫉恨全家被打傷,此事我不接受調解,對方到現在也沒有一句道歉的話,私闖民宅行兇,如此惡劣的事情為何不抓從犯?事情還得從舉報假口罩說起。梁某說:「4月15日左右,那時候疫情還比較嚴重,鄰居銷售假口罩,我直接舉報了,後來工商部門對他們進行了警告,後來事情就過去了,並沒有對他們處罰。」
  • 男子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全家被打成重傷,警方:舉報者打人在先
    就因為舉報賣假口罩,全家被打成重傷,並且對方到現在也沒有一句道歉的話,這種私闖民宅的行為為何不抓從犯?來自湖南省漢川市的梁鵬,因為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就遭到鄰居家的毆打,在一家人被打之後,才得知行兇者正是他的鄰居。
  • 男子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全家被打成輕傷 警方:舉報者曾打人在先
    「湖北省漢川市新河鎮的梁鵬,因為舉報鄰居銷售假口罩,今年4月24日晚上10點在家中被一群不明人員毆打。後得知,行兇者正是他的鄰居。此事在走司法程序的過程中,梁鵬感到很困惑:為什麼不抓從犯,卻讓他們監視居住?對此,記者進行了核實。
  • 口罩的這串數字和字母必須看!遇到高價口罩 假口罩,這裡舉報!
    在3月12日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通報,至今一個多月,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在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專項行動中共檢查經營者897.5萬戶次,查獲問題口罩8066萬隻。對於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的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會根據投訴、舉報以及輿情,主動查找線索。
  • 為什麼現在都買不到口罩?其實藥店也不願意賣
    經營藥房的朋友告訴葫蘆,其實他們現在都不願意進口罩來賣,現在經銷商口罩價格定的很高,他們拿來就算是不賺錢的賣,也會被罵,如果被舉報,還會被直接罰款,得不償失。現在從經銷商拿貨,一次性醫用口罩大約3元左右一個,N95口罩20元一個左右,比平時貴不少,就算是平價賣出去,說不定還是有人舉報,一旦構成哄抬物價,輕則罰款幾萬,重則關門歇業。我們不排除有好心診所低於進價銷售,或者直接送口罩。但這畢竟不是市場行為,無法長期充足供應。只有藥房都願意賣口罩,能獲得相應利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微信群裡能否高價賣朋友代購的口罩?滬警方:涉違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微信群裡能否高價賣朋友代購的口罩?滬警方:如此獲利涉違法警方查獲的假口罩 本文圖片均由虹口警方供圖一次性購買低於100個,口罩30塊一個;一次性購買超過100個,口罩25元一個。這樣的微商你碰到過嗎?
  • 假口罩長這樣!藥房查獲50餘萬隻黑心口罩,看看你的口罩是真是假
    [還記得疫情嚴重的時候,口罩最難買了,現在可好了,大街小巷都可以買到。][你還不知道吧?口罩也有假的!][啥,假口罩?這話怎麼說呢?][是的啊,讓我來告訴你是怎麼一回事吧!]假口罩別說消毒了,可能製作都不在無菌車間內,製作的工人也不會戴口罩和手套並且把假口罩隨意的堆放,口罩是為了防止病毒和細菌,這樣生產出來的假口罩不僅起不到防護的作用,本身還帶有許多灰塵和細菌。還有的黑心商家,會回收廢棄口罩再次銷售,別說防護了,還可能帶來其他的疾病。
  • 這些口罩全是假貨!剛剛警察查獲大批「假口罩」……
    同日11:25,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微博稱:接到網友舉報,我局即刻前往核查,現場查獲「清輕」牌一次性口罩70箱,共計10萬餘只;無標識口罩11箱,共計5萬餘只。未發現網友所稱的「3M」標識口罩。目前,執法人員已對上述物品進行扣押,下一步將根據實際調查情況依法處置。在為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點讚的同時,也有網友表示:仿佛知道了朋友圈代購賣的口罩是從哪裡來的。
  • 網售假冒偽劣口罩近500萬個 浙江東陽4人被追刑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執法人員現場查處東陽公安攝&nbsp&nbsp&nbsp&nbsp(抗擊新型肺炎)網售假冒偽劣口罩近
  • 網曝義烏700萬隻假3M口罩將流向市場?官方:已刑拘5人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襲來,口罩成了搶手貨,甚至有一些城市的部分居民直喊「買不到口罩」。然而,就在這樣一個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有人高價買到的口罩竟還是假貨!日前,有網友爆料稱,浙江義烏有700萬隻假3M口罩即將流向市場。對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及警方隨即介入。
  • 網上銷售假冒口罩,柳城一文具店老闆被立案調查
    2月1日下午,柳城縣市場監管局接到一名消費者舉報稱,他在柳城一家小超市購買了4個口罩,每個5元,質量不好價格又貴。2日上午,執法人員趕到該超市進行檢查,查獲未明碼標價的「飄安」牌口罩8個,超市負責人稱總共購入3包(60個),進貨源自縣城的一家文具店。隨後,執法人員前往該文具店調查,但未發現「飄安」口罩,文具店店主也稱無此種口罩銷售。
  • 口罩「三無」 照常賣 合肥福康大藥房被罰
    3月11日,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市場監管所向轄區廬江路56號的福康大藥房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該藥房因銷售無生產日期、保質期口罩被罰沒5661元。  1月29日,接群眾投訴舉報,逍遙津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對該藥房進行了明查暗訪,發現該藥房銷售的標稱為「江蘇創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清沁衛生口罩」未標註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有關信息,該藥房現場也未能提供隨貨同行單、進貨單據及供貨商資質、檢驗報告等證明性文件材料,執法機關遂對其立案調查。
  • 全國上下都缺貨的口罩,你搶到的可能是假的
    下面的新聞,就是關於假口罩的,大家可以看看。根據工信部公開的數據,現有30多家企業復產,口罩產量達到一天800萬隻以上。隨著廠家紛紛加急加班生產,口罩荒的問題也將逐步得到緩解。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展,口罩成為了2020年春節期間被瘋搶的「年貨」。
  • 國家規定口罩不能亂漲價,可為什麼一次性口罩朋友圈還是賣5塊一個
    眾所周知,疫情的到來刺激了口罩行業的爆發。現在不管是藥店還是朋友圈,都在賣口罩。一般當地藥店的口罩都是由政府調配起來賣給個人,而且都是賣幾毛錢一個。至於私人朋友圈裡,有各種各樣的人在賣著口罩。而且有的人賣的一次性口罩還是5塊錢一個。50個一盒,一盒就要250塊。
  • 男子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全家被打成輕傷,主犯被抓3名從犯卻監視居住引質疑,警方回應:舉報者打人在先
    因為舉報假口罩,被4人闖進家中毆打事情還得從舉報假口罩說起。梁鵬說:「4月15日左右,那時候疫情還比較嚴重,鄰居銷售假口罩,我直接舉報了,後來工商部門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後來事情就過去了,並沒有對他們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