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戚夜雲)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抗擊之下,口罩供不應求,然而,這背後正滋生出畸形的產業鏈。
近日來,財聯社記者展開了調查。
假劣口罩何處來:無資質,自家倉庫生產
深夜凌晨開車駛至高速入口,這不是抗擊疫情的日夜兼程,而是為了交接車中自家小作坊生產的口罩,350元/箱成本,最高能賣到8500元一箱。
1月27日晚11時半,一位地址顯示為某省的微信名「止於亭下」(下稱:程冬冬)在一近400人的大群,興奮得「自曝」,自家倉庫正在生產口罩,「這兩天光忙著賣口罩了,現在還剩最後一車。」
程冬冬說在等一位「朋友」。這位朋友,正驅夜車從200公裡之外河南許昌市趕來,就是為了車裡的這箱口罩。
他的一隻3M口罩,售價25元。除了3M口罩,程冬冬提供的視頻,還包括大量的飄安口罩。
對於口罩真假質量問題,程冬冬辯稱口罩不分真假,主要是衛生問題。「原材料質量過關,只不過生產環境雜亂。口罩能擋病毒就行了,沒有說非得無菌。大廠才可以無菌的。」他還洋洋得意地說,這樣的質量,這樣的價格,還得拿現金排隊買,不然拿不到貨。
即使是程冬冬這樣的小作坊,只裝得下7臺機器。但產量卻高企。「一臺機器一天生產4萬,小作坊一天7臺機器開工能生產28萬口罩。」
程冬冬說,跟自己親戚比,他的口罩量不大。「我表兄弟存貨多,前期以1500元/箱售出,後來開始大量收購,3天淨利潤83萬。」
對於程冬冬的行為,不少人指責其為發國難財,他則說自己是被「錢」逼著向前走的。「你自己賣口罩了,就不敢擱這說發國難財,人家拿著錢來買口罩,你自己不打架就往上長了。」「你們知道在論壇啥價兒?他出3000,他出4000,他出5000,那個時候你自己都不打架。」
通過天眼查數據查詢,程冬冬所在公司名稱為鄭州穆恩清洗服務有限公司,經營範圍為建築物清潔服務以及防水防腐保溫工程,並不包括口罩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資質,而他正計劃這兩天將不生產的機器出售,「等過了風頭再買機器生產」。
一位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飄安集團目前已經聯合藥監和公安部門進行調查,河南省長垣市公安局已查獲好幾家生產假冒飄安牌口罩小作坊。
最新消息,財聯社記者從長垣公安局獲悉,1月30日晚間,程冬冬以及另一人已經被抓獲,查封口罩生產機器7臺,成品口罩3萬餘只,以及部分原材料。
假劣口罩誰在銷:真假700萬口罩
假劣口罩生產出來之後,通過一些人的微信朋友圈以及電商擴散,迅速地被轉移至購買者手中。
一位來自杭州的購買者姜利氣憤地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我花了10萬元,買到的卻是一批假貨」。
浙江是有名的口罩生產大省,通過天眼查數據查詢,中國經營範圍含「口罩」「呼吸防護」的企業共有16,625家,其中,浙江企業數量最多,達到3,797家。其中,浙江義烏口罩生產廠就有144家。想購買一批口罩,卻苦於市場無貨的姜利,通過朋友的牽線搭橋,聯繫上在義烏從事口罩生產銷售的邵豔娟等人。
「我是跟邵豔娟下線聯繫的,對方貨十分緊俏,預付了10萬元才給留貨,最終是以10元/只的價格,購買了1萬隻3M品牌N95口罩。」姜利表示,貨拿到手還沒有2分鐘,就發現這批口罩並非為3M正品。
從拿貨開始,姜利就感受到不正常。
「原本打算直接開車去工廠提貨,結果他們沒有同意,而是折中在一處賓館門口等候。對方開了一輛小麵包車,塞滿了成箱的3M口罩。姜利向對方索取相關資質,對方也以正忙為由進行推脫。」交完貨,姜利開箱檢查發現,按照3M官方公布辨別真假的方法來看,這些3M口罩與正品存在較大差異,姜利立刻回電詢問,發現對方已經失聯。
「找了中間搭線的朋友,一路追到了義烏偏遠郊區的一處別墅。這是邵豔娟等人的據點,但是與此前對方提供的工廠視頻不符。這裡不是所謂的工廠,也沒有生產機器,地上堆滿了衣服以及口罩。」姜利再次索要營業執照、授權生產書以及許可證等,邵豔娟均無法提供。
財聯社記者獲取的多份錄音顯示,對於姜利假貨的質疑,邵豔娟等人軟硬兼施。一方面說「和氣生財」,一方面對姜利進行恐嚇與辱罵,「我們是正規的廠,這批貨是為你』量身定做』的,堅持退貨需要賠償5000元。」
「當時對方還稱1萬隻口罩只是毛毛雨,今天有700萬的大單正在提貨。」姜利說,正是因為擔心700萬流向市場,而選擇報案。後來,邵豔娟相關人士承認售假,並希望姜利能放人一馬,他們願意贈送2萬隻真口罩。
隨後,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別墅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清輕」牌一次性口罩70箱共10萬餘只、無標識口罩11箱共5萬餘只。
財聯社記者從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獲悉,700萬隻口罩數據為杜撰。不過,15萬隻口罩,如以姜利10元/只的購入價格計算,涉及的金額已經高達150萬,而這僅僅是當天查處的貨物情況,並不包括前期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已售口罩。
落入法網的團夥承認,加工視頻系姚某從網絡下載轉發,其本人在義烏無生產加工場所,銷售的口罩從安徽生產廠家採購。
1月30日,義烏檢察院檢察官提審邵某某。檢查官問,你有沒有考慮到這批口罩被醫護人員使用的後果,邵某某痛哭流涕,表示願意燒掉口罩,用自己的命換他們命。
假劣口罩何處銷:超100家無資質店鋪
仿製一款知名品牌口罩是一門什麼樣的生意?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表示,一盒仿製3M口罩成本近三四十元上下,一盒3M口罩官方售價為95元。高達200%的暴利,吸引了大批鋌而走險的人。程冬冬、邵豔娟在朋友圈叫賣,姜利在朋友圈購買,除了微商之外,假貨的另一大分銷渠道——電商平臺,也在強需求下崛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讓口罩一直處於斷貨之中,3M、霍尼韋爾等知名廠商官方自營店內,N95級別的口罩長時間處於缺貨狀態。讓人生疑的是,除了程冬冬、邵豔娟在朋友圈叫賣假貨有貨之外,淘寶、京東、拼多多一些個人店(以下簡稱C店)、企業店鋪貨源卻源源不斷。
然而,「我在淘寶上千挑萬選5家店買了口罩,一家上了黑榜,商品全部下架,一家賣假貨被舉報退款,兩家哄抬物價30元/只,雖然發貨了,卻不知真假。」一位口罩購買者向財聯社記者訴說搶口罩的經歷。
但這並非是個案。
多位購買者向財聯社記者爆料,所購買口罩店鋪存在異常。「我購買的拓郎醫療口罩店鋪,被懷疑售假曝光後,連續更名兩次,現在改成了阿牛口罩」;「我買的口罩是新店鋪。店鋪是自動生成的串碼,沒評論,有銷量「;「付了款後說延期發貨,這兩天進去一看,所有商品清零了,產品一直沒有發貨」;「我購買的店鋪沒有任何資質,此前也不是專業賣口罩。」
財聯社記者經過整理發現,相關異常店鋪已經超過100家,多數售賣醫用以及勞防用品口閘店鋪不具備任何資質,且銷量極高。如淘寶搜索口罩自然排名前三店鋪名分別為盧漂亮高端定製、天通珍珠棉包裝、喬森防護工具,三者均未提供相關資質,後兩者單款銷量達11萬,6萬。其中天通珍珠棉包裝最低單品售價110元,僅1月銷售額高達1210萬。
與此同時,近幾日,口罩相關投訴案件已經處於井噴狀態。截止30日,黑貓投訴相關投訴量已經達700多件,併集中在淘寶、天貓、京東以及拼多多相關電商平臺,內容多是以假冒偽劣、貨不對版投訴為主。
最讓人生疑的是,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是如何審批通過這些沒有資質的店鋪,銷售醫用以及勞防口罩用品?
目前國內口罩銷售分三種:一種是作為醫療器械管理的口罩,需要醫療器械營業資格證,第二種勞保口罩(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需要勞保防護用品營業資格證。第三種是日常防護口罩,則不需要提供相關資質。一位淘寶賣家李廣海(按照採訪者要求匿名)表示,「恰恰是第三種不需要資質的口罩產品,為C店售賣醫用口罩提供便利。」
財聯社記者通過淘寶店鋪商家後臺發現,商家發布以口罩為關鍵字的商品時,對應的商品目錄高達15個,包括防護用品、騎行裝備、服裝配件、五金工具勞保用品、家庭保健醫用口罩等等。
記者選擇醫用口罩發布之時,的確要求商家提供相關資質證明。「但這很容易繞過,服裝配飾品類下的口罩產品就不需要任何資質,商家可以選擇在服裝配件品類發布口罩相關產品,並在商品名稱一欄加入N95、3M以及醫療口罩等關鍵字即可,商家不會受到任何限制。」
無資質口罩上架之後,以各種各樣形式擴散。「一些網紅在直播賣貨時,名義上為其他商品,實際上放出的是口罩購買連結。」李廣海表示:「以口罩為關鍵字搜索,會出現大量推廣商品,我看到有大V發布相關連結,指名道姓這家店鋪有貨。
「現在口罩的流量是巨大的。」李廣海認為,這些不良商家,除了為假貨分銷外,部分店鋪利用自動收貨的規則「騙錢」,部分是利用口罩的流量為店鋪導流,或通過交易量,提升同類店鋪排名,還有一部分是黑灰產,為了收集買家信息等。
李廣海提醒到,在購買口罩過程中,需要額外注意新店鋪、改名店鋪、銷量高沒有評價店鋪、無資質等異常店鋪。
「這段時間問題店鋪的井噴與淘寶C店低門檻也有一定的關係。」李廣海向財聯社記者透露,「以往開C店需要繳納1000元保證金,現在淘寶為降低個人開店成本,購買30元的保險,1000元的保證金可以不用繳納。」開C店成本低至30元,意味著幾乎不會有傷筋動骨的處罰。「最多店鋪關了,相關的身份信息無法註冊淘寶,但是對商家來說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此外,2019年1月1日起實施《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這也意味著,個人在淘寶C店時,也不需要提供相關資質。
一位接近淘寶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前期核查時已發現有些舉報是誤報,網帖內容不完全屬實,有問題的已經都做了處理。根據實際情況處理的,處理方式從下架商品、責令整改到封閉店鋪,以及交由警方進一步調查不等。
淘寶官方也發表聲明表示,關注到相關「無良店鋪避雷收集」輿情,已全部逐一做了核查,部分店鋪涉及到的不實宣傳、價格不穩問題,相關商品已全部下架,並將協助消費者進行退款。個別店鋪需要更細緻的覆核,但健康第一,相關商品也已先予下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