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售假劣口罩不是小事情,嚴懲不貸

2020-08-31 嶺南要聞


口罩的重要性,對於當下的我們,不言而喻。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目前這樣特殊的時期竟然有人敢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生命健康甚至安危,違背商業倫理、違背道德、違背良心製售假劣口罩。

近日,北京抽檢發現市售的部分口罩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其中不乏標識為KN95的防護口罩,主打防PM2.5的防霾口罩;7月29日,雲南公布對10批次非醫用口罩產品的檢測結果,主要問題同樣是過濾效率和防護效果不達標;8月5日,河南通告15批次口罩不合格……面對製售假劣口罩的情況,除了嚴格監查之外,相關部門必須聯動起來一查到底,依法嚴懲,以儆效尤。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家衛生部門、鍾南山等專家一再提醒,預防病毒感染關鍵的一條就是「戴口罩」。小小的口罩,成為攔在我們和病毒之間,最便捷也最實用的「安全網」。「特殊時期,口罩是最好的禮物,送我N95續命的是真愛。」年初曾有網友如是說。如今,國內的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決定性成果,「一罩難求」也已成過去。但在還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情況下,防疫防護物資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對口罩質量不合格的原因,無論是廠家還是個人問題,無論是熔噴布還是聚丙烯改性料問題,無論是商標作假還是以次充好,必須從源頭查起,全鏈條監管,把制假售假扼殺在搖籃裡。對無視消費者安全,給疫情防控帶來隱患,為私利破壞社會秩序的黑心商家,必須重拳出擊,從嚴從重懲處。

對制假、售假、產品質量不合格問題,我國《刑法》《商標法》《價格法》等都有嚴格的處罰條例。2003年出臺的《關於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等產品分類問題的通知》更明文指出,「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生產用於防治傳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生產或者銷售明知是用於防治傳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用衛生材料,不具有防護、救治功能,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以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違法必究,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有關部門歷來堅持嚴厲打擊、頂格處罰,已經處置了大批趁火打劫的所謂「精明人」。對那些不法商家或個人,加倍吐出不義之財是應得的懲罰,鋃鐺入獄者不在少數。比如,6月19日,李東等3人涉嫌銷售假冒3M口罩案一審宣判,獲刑9到15年不等,並處罰金。

「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小口罩涉事不小,關乎民眾健康大問題,關乎疫情防控大局面。只有它保質保量,我們才能安心走出家門,復工復產。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面試熱點:製售假劣口罩不是小事情,嚴懲不貸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目前這樣特殊的時期竟然有人敢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生命健康甚至安危,違背商業倫理、違背道德、違背良心製售假劣口罩。對於製售假劣口罩亂象,你怎麼看?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目前這樣特殊的時期竟然有人敢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生命健康甚至安危,違背商業倫理、違背道德、違背良心製售假劣口罩。面對製售假劣口罩亂象,我們要嚴厲打擊。
  • 對疫情下仍製售假劣物資者當嚴懲不貸
    自今年之初疫情發生至今,製售假劣抗疫物品發國難財者,早已受到法律嚴懲。而今,竟還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仍公然製售假劣口罩等發「國難財」。近日,北京抽檢發現市售的部分口罩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其中不乏標識為KN95的防護口罩,主打防PM2.5的防霾口罩;7月29日,雲南公布對10批次非醫用口罩產品的檢測結果,主要問題同樣是過濾效率和防護效果不達標;8月5日,河南通告15批次口罩不合格……除假劣口罩外,疫情之下,假劣
  • 全國已偵辦製售假劣口罩等防護物資案件1153起
    從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獲悉,截至4月15日,已偵辦製售假劣口罩、醫用酒精等防護物資案件115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87名,搗毀窩點885個,查扣假劣口罩4800餘萬隻及一批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物資,案值近3億元。
  • 製售假劣「五常大米」,兩米企被查
    昨天,記者從市公安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警方開展打擊製售假劣「五常大米」專項行動初戰告捷,共破獲製售假劣「五常大米」案件兩起,扣押各類假冒「五常大米」26噸、假包裝袋21萬件、封口機1臺。  執法人員到達現場後,在一個大院內找到該公司的倉庫,200平方米左右的倉庫內存放大量涉嫌冒用地理標誌的「小牧童大米」、「五常稻花香米」、「和淼牌稻花香米」等品牌大米455袋;印有五常市小山子鎮生產的包裝袋153個;封口機1臺。經調查,該公司從去年至今先後在木蘭和通河等地以每斤2.1元—2.3元的價格購入普通大米240餘噸,重新裝袋後對外大量銷售。
  • 公安部十大制假售假案:一團夥疫情期間假劣口罩銷往十餘省份
    十起制假售假犯罪典型案例一、遼寧省公安機關破獲「2•02」製售假劣口罩案2020年2月,遼寧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偽劣口罩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假劣口罩窩點1處,當場扣押成品、半成品口罩累計8萬餘只,造假設備10臺,涉案總價值100餘萬元。
  • 飄安口罩公司所在地河南長垣警方逮捕7人:製售假口罩
    河南新鄉長垣市公安局微信公號「平安長垣」2月5日發布消息稱,7名製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者被依法逮捕。長垣警方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嚴打製售假冒衛材者。澎湃新聞梳理發現,1月30日,長垣市公安局也曾因一起製售假冒偽劣口罩案刑拘一人。「平安長垣」2月5日發布的消息顯示,2月4日21時,周某、謝某傑、張某輝、張某超、李某敏、蘇某松、付某鑫等7人,分別因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假冒註冊商標罪被長垣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 假口罩、假藥、假洋酒……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十大案件
    設黑窩點生產假冒知名品牌醫用口罩2月,遼寧警方破獲特大生產銷售偽劣口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假劣口罩窩點1處,當場扣押成品、半成品口罩累計8萬餘只,造假設備10臺,涉案總價值100餘萬元。經查,嫌疑人楊某自設黑窩點,在疫情防控期間大肆生產假冒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醫用口罩,銷往全國10餘省區市。
  • 製售假口罩,我就問你良心痛不痛?嚴懲服不服?
    《檢花小劇場之製售假口罩要嚴懲》 2月19日早上,順檢君起來刷新聞,一下看到了幾條令人髮指的賣假口罩事件。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最重要的防護用品——口罩成了2020春節最緊俏的「年貨」。全國各地口罩都是「一罩難求」。電商平臺上,口罩永遠是秒售罄。
  • 調查|小作坊1天淨賺30萬 200%暴利催生假劣口罩產業鏈
    假劣口罩何處來:無資質,自家倉庫生產深夜凌晨開車駛至高速入口,這不是抗擊疫情的日夜兼程,而是為了交接車中自家小作坊生產的口罩,350元/箱成本,最高能賣到8500元一箱。即使是程冬冬這樣的小作坊,只裝得下7臺機器。但產量卻高企。「一臺機器一天生產4萬,小作坊一天7臺機器開工能生產28萬口罩。」程冬冬說,跟自己親戚比,他的口罩量不大。「我表兄弟存貨多,前期以1500元/箱售出,後來開始大量收購,3天淨利潤83萬。」
  • 公安部公布十起肉製品犯罪案例:騰達食品製售假牛肉
    內蒙古包頭騰達食品有限公司製售假劣牛肉案。2013年3月,內蒙古包頭公安機關成功破獲騰達食品有限公司製售假劣食品案,現場查獲冷凍肉6.4噸、成品假牛肉乾14.6噸,以及「一滴香」、「牛膏1號」等調味料,經鑑定,假牛肉乾中大腸桿菌等嚴重超標。
  • 假口罩假煙假酒假減肥藥……美女「網紅」直播帶貨,銷售過億,浙江...
    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所偵破的案件來看,假劣口罩危及抗疫大局,侵害民生安全;黴變堅果、假減肥藥藉助網紅直播和網際網路瘋狂裂變銷售,極大危害民眾身體安全;假劣渦輪增壓器,不僅侵佔企業市場份額,還對安全行車造成了嚴重隱患;非法狩獵、濫伐林木案件頻發,擾亂生態平衡,危害環境安全。
  • 非法製售口罩牟利,重罰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非法製售口罩牟利,重罰進價為200元/盒的3M牌8511CN型口罩(10隻裝),大幅提價到850元/盒對外銷售,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銷售假冒3M、「飄安」口罩,銷售「三無
  • 為阻斷500萬假口罩流入市場,警方與嫌疑人爭分奪秒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7日電(李姝徵 鄭佳瑋)7日,審訊室裡,陸琦正和同事分頭對4名涉嫌製售假冒品牌口罩的犯罪嫌疑人展開審訊今年9月初,陸琦和他的同事在工作中發現,市面上出現了一些疑似假冒知名品牌的口罩。這些口罩價格低廉、做工粗糙,口罩表面甚至帶有汙跡,送檢後發現各項指標均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事關防疫大事,陸琦和他的同事立即立案偵查。從一家售假店鋪入手,要全鏈條循線追查出隱藏在幕後的生產、貼標、倉儲、運輸、售假團夥並非易事。用最短的時間明確嫌疑人身份,查明窩點位置,摸清作案規律是陸琦必須攻克的三項難題。
  • 【食品造假】用鴨肉造出牛肉乾-牛肉,肉乾,製售,公司,食品,-江西網...
    2日,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機關在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中偵破的內蒙古包頭騰達食品有限公司製售假劣牛肉案等五起肉製品犯罪典型案例。  內蒙古包頭騰達食品有限公司製售假劣牛肉案:2013年3月,內蒙古包頭公安機關成功破獲騰達食品有限公司製售假劣食品案,現場查獲冷凍肉6.4噸、成品假牛肉乾14.6噸,以及「一滴香」、「牛膏1號」等調味料。經鑑定,假牛肉乾中大腸桿菌等嚴重超標。經查,2010年以來,該公司使用鴨肉等為原材料,生產假劣牛肉乾、羊肉乾,通過18家物流公司銷往全國15個省區市,案值600餘萬元。
  • 口罩界的逆行:樂培氏升級一次性口罩墊,最外層改用抗菌無紡布
    「既假賣也賣假」 各地查處多起涉口罩類案件 「急急急,馬上就要上班了,哪裡能買到口罩救急?」隨著各地生產工作陸續恢復,怎麼買到放心的口罩成為市民最關注的話題。但與此同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口罩大發不義之財,有的利用口罩實施網絡詐騙,有的製售假劣口罩,還有人將口罩生意做成了傳銷。 據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偵辦涉疫情製售偽劣產品、假劣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案件420多起,查扣涉案口罩2300餘萬隻。
  • 你在賣假口罩,發黑心財!」
    你在賣假口罩,發黑心財!」「你在賣假口罩!你還在發黑心財!」▲ 劉某被抓獲 這是2月5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偵辦一起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時,與嫌疑人的一段對話。當日,辦案民警克服疫情風險,奔赴阜陽、亳州等地,輾轉多處,最終抓獲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的犯罪嫌疑人劉某。
  • 謊稱「楊氏中醫」傳人聊天問診,其實製售「偉哥」食品
    話術團隊自稱「楊氏中醫」傳人「聊天問診」,製售違禁西地那非食品案值兩千餘萬。6月27日本報記者從公安部獲悉,這一大案告破,警方搗毀10處黑窩點,現場查扣假劣食品3萬餘盒,抓獲40名犯罪嫌疑人。其中,畢某等人有利用網際網路製售假劣食品的重大嫌疑。因此案犯罪鏈條長、涉及人員多、涉案金額大,被上報到公安部,警方開展專案攻堅。今年5月,在公安部指揮下,專案組在三省四地開展集中統一收網行動,全鏈條全環節摧毀了這個特大製售假劣食品犯罪網絡,抓獲涉案人員40名,搗毀窩點10處,現場查扣假劣食品3萬餘盒、生產設備5套,起獲大量銷售「話術本」等。
  • 19起疫期售假醫用口罩案件被查 河南飄安很「受傷」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4月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報顯示,疫情期間,藥品監管系統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醫療器械違法違規行為,查處20起違法違規案件,其中19起為銷售假冒偽劣甚至「三無」口罩,1起為以非醫用防護服冒充醫用防護服進行銷售。
  • 謊稱「楊氏中醫」傳人,製售西地那非食品,警方搗毀10處黑窩點
    話術團隊自稱「楊氏中醫」傳人「聊天問診」,製售違禁西地那非食品案值兩千餘萬。6月27日本報記者從公安部獲悉,這一大案告破,警方搗毀10處黑窩點,現場查扣假劣食品3萬餘盒,抓獲40名犯罪嫌疑人。
  • 又一批朋友圈賣假劣口罩的被判刑!刑期最長達11年6個月
    朋友圈那些賣假劣口罩的 有的可能已經被判刑了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8個 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刑期最高達11年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