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早接觸的就是他的父母,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優秀的人,那怎樣才算一個優秀的孩子?俞敏洪針對這個問題就提出了對孩子最重要的九個方面:真誠高尚的人格、開朗豁達的個性、勤奮向上的態度、獨立勇敢的精神、敢於吃苦的習慣、不怕失敗的心理、善於交流的能力、寬容大度的處事和賴以為生的技能。
因此,父母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三個方面一定要管住,只要管住孩子這三個方面,孩子不想成功都難。
一、貪念
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家裡條件不錯的,都是長輩加上爸媽一起溺愛一個孩子,只要孩子想要什麼,家裡能給的起的,就會毫不猶豫的給孩子,即使下血本都是值得的。
殊不知,正是父母這樣的想法,會讓孩子迷失在自己日益膨脹的貪念裡,最終一事無成。
每個人都有貪念,但是如果不對貪念加以控制,任其無限膨脹,那麼它就會變成病態的貪婪。同正常的欲望相比,貪婪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它會讓你陷入精力和體力的無限透支之中,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麻煩。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快樂是我們的欲望得到了滿足。」當人們的欲望無法獲得滿足,渴望的情緒就無法被釋放,心靈受到壓抑,就會對生活和心情產生負面影響。
俗話說:「輕易得到的東西,永遠不會被人珍惜;而費勁心思得來的,卻總會被放在心上。」
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控制孩子的貪念不能孩子想要什麼就滿足他什麼,要讓孩子學會珍惜和勞有所得。
二、懶惰
人笨不可怕,只要肯努力,夠勤快,都會有美好的生活,可怕的是懶惰!
孩子從小安逸的日子過慣了,會助長他們的懶惰,產生的危害可不小!
1)依賴別人: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碰到事情總會躲避,想著依賴父母。
2)缺乏上進心:對自己要求低,沒有什麼動力,總是抱著隨便做做就行的態度,缺乏責任感。
3)不懂感恩:沒有受過苦的孩子,一味的嬌氣,就會不懂父母的辛苦,不懂感恩孝順!
……
父母想讓孩子的生活過得精彩,就別讓他們養成懶惰的性格,一定要戒掉懶!其實,要讓孩子從懶惰變得勤奮並不難,媽媽們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行了:
(1)讓孩子保持自信
其實,孩子很喜歡自己動手鼓弄一些東西,因此,媽媽要給予支持和鼓勵,不論孩子做得好壞,也不管那些東西做得是否值得稱讚,不妨給予孩子一些讚賞,鼓勵他、表揚他,讓他保持自信,積極進取。千萬不要對孩子所做的事隨意挑毛病、指責或者表示不滿。
(2)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許多父母自己並不懶,平時工作相當勤奮,在家裡也認真打理家務,但孩子依然會比較懶,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父母忽視了對孩子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沒有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和積極性,一個不熱愛勞動的孩子必然會變得懶惰起來。
(3)父母的榜樣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勞動方面也是如此,父母如果自己以累為藉口懶惰,將家務事等想方設法推給自己的父母做,要想培養孩子勤勞的習慣是很難的。
(4)及時糾正孩子學習中的懶惰行為
懶惰是孩子們在學習中的天敵。學習懶惰的孩子喜歡成天閒蕩,上課時精神不振,不愛做作業,也不願意溫習功課。因此,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類似的行為,一定要及時糾正。
三、插話
為人父母,相信都有過這種煩惱,當自己在與別人談話時,孩子總是在一旁插嘴或者發脾氣,顯得很沒有禮貌,也很破壞氣氛。
聰明的孩子討人喜歡,但聰明還愛插嘴的孩子卻讓人討厭。不僅如此,孩子愛插嘴的習慣對他未來的工作也很不利,試問一個總愛插嘴,處處想表現,不太懂得尊重別人的員工,哪個老闆和同事會喜歡?
因此,家有愛插嘴的孩子,父母可以這麼做:
1)孩子一個人的時候,因為沒事幹,比較無聊,所以總會打斷大人的談話。這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看一本他喜歡的書,或者是一個愛玩的玩具,或者找個玩伴,讓他們不會感到寂寞,被冷落!
2)孩子插嘴有可能是有事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可以儘快給以幫助。
3)如果孩子屬於外向的性格,純粹的喜歡說話的話,可以事先告訴他,可以說話,但要等大人們聊完了主要的話題才能說。
4)給孩子立規矩,隨意插話是不禮貌的行為,要及時克服!
馬雲曾說過,教育孩子不僅是教,更在於育!
教育孩子猶如西天取經,必須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經歸來,父母面對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只要父母堅決管住這3條,相信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一定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