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教師,為夢出發——556篇每日隨筆中的教育堅持

2021-02-21 永康人

2020秋季開學,有很多小朋友開始了嶄新的學習生涯,也有很多年輕的新老師走上講臺,她們帶著青春和朝氣,為校園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展現後浪實力。

陳姿利是師範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一畢業她就成為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回想第一次給同學們上課時的場景,陳姿利感慨萬分:感覺自己從一個學生成為了一個「家長」,我擔負起了做「媽媽」的責任,做我們班28個孩子「媽媽」的責任,我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是更有意義了。

對她來說,從學生到教師「媽媽」,身份的轉變像是「又一次走入勤勉的氛圍中」。有課上課,無課備課,忙碌的工作氛圍讓陳姿利深感學無止境,唯有不斷精進業務,才能跟上前輩們的步伐。

於是,從19年年初成為一名實習老師開始,陳姿利堅持寫每日隨筆,每天四五百字記錄著她每節課的上課心得、閱讀心得,或者是對某個教育課題的探討。到今年九月份正式入職,陳老師已經寫了556篇隨筆。

 

陳姿利說:「我覺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希望通過我的文字、思想和精神,也潛移默化地滋潤我的孩子們,讓他們也能像我這樣一起追夢,一起為愛發聲。 」

 

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也是陳姿利的第一個教師節,對此,她也很期待,期待著學生對她說「老師節日快樂」,也期待著自己能成為一名更優秀的老師。「我希望在往後的每一個教師節,每一個日子中都能夠認真地對待上課,認真地對待學生,用愛去包裹每個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健康成長。」

祝所有心裡有火  眼裡有光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教師們

節日快樂

記者:呂思涵

相關焦點

  • 【第100期】[教師隨筆]教育夢·恩師情(閆培)
    題記:2020年「網紅教師」李春苗的身上,高度體現了靈寶市教師隊伍所共有的堅守初心、高度負責、愛生如子的教育情懷和敬業精神,無論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她都是無私奉獻、躬耕桃林的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縮影凝華。近日餘偶閱閒暇寫的一篇隨記,回味近三十年教育人生中與三位恩師長輩交往的記憶瞬間,難忘、感激與追念之情又溢上心頭。謹以此文,在年終歲末之際,向恩師們致敬!
  • 中山教師陳姍姍:每天早上5點起床,堅持寫教育隨筆
    &nbsp&nbsp&nbsp&nbsp南都訊 記者呂婧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的這句話,是陳姍姍堅守的信條。陳姍姍,中山市第二中學數學老師,她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5點起床,記錄教學點滴。「終生學習,閱讀相伴,是我對高三畢業生的寄語。我希望自己首先成為這樣的人」。
  • 教師科研工作計劃模板例文(精選3篇)
    、教學,德研、教研、科研相長」的道路,進一步認真學習和貫徹新課程的有關理念和精神,增強實施課程改革的使命感的和責任感,深化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教科室的先導、服務功能,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努力提高教科研質量,以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持續快速發展。  二、主要工作  ㈠常規工作  1.重抓課題研究,強化過程管理。
  • 我市教師王智慧榮獲全國新教育實驗2019年度「榜樣教師」稱號
    她是新父母十大人物,走進央視傳播教子經驗;她是種子教師,走上新教育年會分享共育模式;她是螢火蟲義工,奔走在城市鄉村宣講引領……孩子的需要是她堅持的理由,父母的成長是她不懈的追求。家校合作共育,她在行動中幸福完整!」
  • 「全國教師讀書隨筆大賽」影響了誰
    顯然,這是一次值得期待的關於教師閱讀和寫作的盛事。  舉辦「全國教師讀書隨筆大賽」對我們是一個深思熟慮的行動。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教師讀書的風氣雖然越來越濃,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教師的閱讀存在著跟風現象,缺乏閱讀的獨立性和精神性;教師閱讀範圍和視野比較窄,僅僅局限於有限的幾本教育經典等等。我們在啟事中倡導「讓教師讀書成為習慣!教師讀書關係教育的品質!
  • 絕地求生:556子彈最實用?戰神表示鍾愛762,萌新最愛9MM!
    絕地求生:556子彈最實用?戰神表示鍾愛762,萌新最愛9MM!大家好啊,小編又和大家見面了,想必大家應該都是非常了解絕地求生了吧,對於這個遊戲大家都是非常喜歡吧,只是在目前大部分的人都是不怎麼玩了而已,但是遊戲中的確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就是子彈,子彈在遊戲中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而且更重要的就是在遊戲中也算是區分武器類型的一種方式,就比如說762,這個子彈雖然有步槍會用,但是大部分的狙擊槍卻是用的這個子彈。
  • 【尋訪重慶最美女教師】她堅持25年寫教育隨筆 記錄孩子的童真童趣
    ,25年堅持寫教育隨筆,記錄與孩子的幸福瞬間;她的課堂總是充滿生機活力,作文課上包粽子、古詩課上畫圖畫……她就是觀音橋小學三年級二班的喻登紅老師。難忘的開學第一抱……」這是喻登紅的隨筆《開學第一抱》中記錄的場景。    25年來,師生間這樣的小趣事,喻登紅總是記錄下來。孩子們的調皮、孩子們的童心、孩子們的成長……都留在了她的教育隨筆裡。    喻登紅不僅自己寫隨筆,還把孩子們的單元作文修改出書,鼓勵家長為孩子的書籍編寫序言。「我們班的孩子個個都是小作家!」她滿是自豪地說。
  • 【徵文】以夢為馬 與樂為伴
    大學期間篤行務實的學習態度,使我畢業後順利加入到了人民教師的隊伍,從事高中音樂教學工作。青年逐夢 立足學生這一工作就是8年,在這期間我也成為了一個母親,為人師為人母的雙重身份讓我開始追逐「音樂教育夢」,音樂加上「教育」二字,就變成了一個雙重命題,從前我和音樂打交道,只需要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在這個信念的支撐下則更需要側重受教育者的感受。
  • 讀法國《蒙田隨筆》的筆記:教育學生儘可能不用「禁止」等詞語
    此語是蒙田的《論飲酒》篇中所摘。與其「堵」,不如「疏」,這樣教育效果可能會好一些。此語是蒙田的《欲望因不滿足而更強烈》篇中所摘。教育人王福明說:這裡「缺陷」「不完善」的人我理解為有缺點的人,是指不守時,不禮貌,不誠信,無責任感等;據我平時的觀察所知,工作中只是馬虎行事,什麼事都能做。這種人並不是沒有能力和本事,而是缺少有條理(有順序)、節制(自律)、堅持的優良品質。
  •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計劃總結>正文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 2014-01-14 22:3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尚懷奇文集《守望教育,靜待花開》出版發行
    近日,尚懷奇教育論文、隨筆集《守望教育,靜待花開——探尋教育的奧秘》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肖川、陝西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王彬武、《新校長》雜誌社總編輯李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執行所長李世傑鼎力推薦。
  • 全國模範教師張愛敏:教育是一場美麗的修行
    在日常管理中,張老師盡力為每個孩子打造一個美麗的支點,用愛養育,用心教育,用情薰染。每月生日會,每周秀才藝,節日課程,書香課程,研學課程,還有讓學生視若珍寶的期末頒獎詞、班主任寄語……每一個日子都在學生的期待中到來。
  • 一位教師,讀《蒙田隨筆》的筆記之(一)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文/編 烏江讀《蒙田隨筆》筆記之(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題記 先說點廢話。在讀國學大師季羨林《談人生》時,他提及了最著名兩篇作品。其中一篇是法國大文豪米歇爾.德.蒙田的《蒙田隨筆》。我在閱讀時就立即在自己手機的備忘錄裡記下了這本書名。
  • 陽江2人被評為2020年廣東「最美教師」!是你的老師嗎?
    」的通報》50位廣東「最美教師」在教師節來臨之際一一亮相我市2人榜上有名分別為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高飛陽江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的教師周雪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宣傳我省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決勝全面小康社會中所展現的良好精神風貌,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 靖邊十五小閆彩燕:三尺講臺追求教育夢!
    她深深地熱愛著她所從事的教育事業,堅持用心去教育她的每一個學生,用愛去感化她的每一位學生,用反思去鞭策自己的每一節課。通過不斷地努力她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了自己的學科教育能力,同時獲得廣大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曾多次被評為各級模範教師。
  • 幼師筆頭工作也可以不枯燥,在」教師日誌「中洞見工匠精神 | 幼隨筆
    我向他們傳達的也是我一貫堅持的教育原則:專注於我們所做之事,在專注中前行,不去為那個我還沒有達到的目標而計劃、憂慮、煩惱。這如造紙一樣,之初我們無法估計它的結果是什麼樣子的,後來有了評價和反思,然後就要找解決辦法了,反覆之中,相信我們終有一日會成竹在胸。
  • 教師自傳 我的「教育夢」
    我從最初樸實無華的「好老師」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先後實現了「名師夢」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育專家夢」,完成了我人生的三部曲。教育是我生命的需要,更是我人生價值的證明。我的生命只有沐浴在教育的陽光下,才覺得生存得充實、幸福和美好!一、樸實無華的「好老師夢」自從1993年考上大學的那一天,我就懷揣一個成為教育家的夢想。
  • 莒南縣嶺泉中學:多措並舉 紮實暑期新教育培訓
    2020-08-05 09:16 來源:魯網魯網8月5日訊近日,莒南縣嶺泉中學結合縣教體局有關要求,周密部署,紮實組織學校中青年教師參與暑期新教育線上通識培訓,多措並舉確保培訓效果。周密計劃,明確要求。
  • 陳慧君:讓新教育綻放出更多更美的花兒
    學生四百多名,分別來自於全國各地19個省市自治區,多為外來務工子女。教師四十多名,中老年教師居多。在建校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學校新管理團隊積極投身新教育實踐,從建築樓宇的命名到校園環境的打造,從書香校園的建設到教師專業的成長,從融「和」文化的建構到特色內涵的豐富,新教育實驗帶給了我們這所新建學校全新的變化。在2019年春學期,有這樣的兩件事不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