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曾被稱為詞家之杜甫,集詞學之大成,這個判定可靠嗎?

2020-12-22 幸福是讓我牽你的手

周邦彥(1057-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少年時期疏放不羈,有著和柳永類似的客:遊經歷。他博學多才,精通音律,徽宗時,曾任大晟府提舉官,掌管音樂。周邦彥是北宋末期的重要詞人。原有《清真居士集》24卷,已供;今存《片玉詞》2卷補遺一卷。其詞多寫豔情和羈愁,並有一些歌詠自然景物和少量懷古傷今之作。

周邦彥

他寫豔情並沒有很真摯純潔的感情,在這方面他既不及秦觀,也不及柳永,他不過是用更精美的詞藻、更諧合的音律、更吞吐曲折的手法把尋花問柳的生活裝潢起來,《瑞龍吟》(章臺路)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比較可取的是他的一部分寫旅愁、寫景物的作品和少量懷古作品。

周邦彥

寫旅愁的像《滿庭芳》(風老鶯雛)的含蓄,《蘇幕遮》(燎沉香)的清新,《六醇》(正單衣試酒)的曲折深細,各有特點。寫景物的象《院溪沙》(樓上青天碧四垂)抒發獵眷心情,境界較為開闊。

周邦彥

懷古詞如他的名作《西河·金陵懷古》慨嘆國家衰亡,格調也比較高亢,他融劉禹錫的《石頭城》、《烏衣巷》兩首七絕入詞「如自己出」,表現了駕馭語言的很高技巧。

周邦彥

周邦彥的詞藝術特色較為顯著。富豔精工,音律嚴整是其最大特點。他長於鋪敘,善於描物,寫景狀物都極其工巧,他善於運用回憶、想像和聯想,迴環吞吐、曲折深透地描摹他要表達的東西。在語言運用上,他善用代字,喜好用典,善於融化前人詩句入詞。

周邦彥

總之,他掌握了為文造情而又能以渾成工巧取勝的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技巧。所以,他的詞儘管內容空虛普通,卻不給人以陳腐、支離和過分雕琢的感覺。這方面的內容技巧是適合當時統治者和後世封建士大夫胃口的,因此周邦彥曾被稱為詞家之杜甫,說他是集詞學之大成者,主要是只看他的詞作的藝術技巧方面而忽視其思想內容的結果,是十分片面的。

周邦彥

周邦彥不僅發展和豐富了詞的藝術技巧,而且整理出一些古調,製作成許多新曲,被後人奉為規範,這是他在詞學上的貢獻。但他脫離現實生活而過分地追求格律法度和形式,也給詞壇·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開了南宋吳文英等人形式主義詞風的先河。

參考資料

《清真居士集》

相關焦點

  • 詞家之冠——周邦彥
    每周詞壇爭霸賽,我們不見不散!作者:嚴勇,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本期隆重推出的詞人是:推薦理由:周邦彥詞富豔精工,集北宋之大成,又妙解音律,善於勾勒鋪陳,為南宋詞開出無限法門。所以葉嘉瑩先生說周邦彥是一個「結北開南」的詞人。周邦彥的集子有楊澤民、方千裡、陳允平三家和詞,今存《片玉詞》10卷,《彊邨叢書》本;另有《清真集》2卷,集外詞1卷,《四印齋所刻詞》本。《宋史》說周邦彥在少年的時候,「疏雋少儉,不為州裡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
  • 北宋婉約詞之集大成者,不是蘇軾,也不是柳永,乃是這樣一個詞人
    即便是以豪放詞名世的蘇軾,本身也是婉約詞的創作大家,寫出了「十年生死兩茫茫」等膾炙人口的婉約詞。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那麼,若要提及北宋婉約詞的集大成者,很多人都會想起柳永。這個一生都追求風花雪月、倚紅偎翠的詞人,寫出了太多精美的婉約詞,比如那「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比如那著名的「楊柳岸曉風殘月」。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您心目中的詞聖和詞仙是誰?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詩聖」是杜甫,但是沒有人說誰是「詞聖」,題主還提供了幾個著名的詞人:李後主、蘇軾、辛棄疾、周邦彥、姜夔……我們知道,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麼詞聖需要具備什麼特點呢?老街認為詞聖應該有這個幾個特點:首先,是男性詞人(不是歧視女性啊);其次,其作品應該有憂國憂民之心;另外,他的作品數量與質量都應該比較高。
  • 那個高考作文寫《生活在樹上》的同學,叫周邦彥
    這名學生叫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集大成者。大到什麼程度?當時的詞人都尊他為「詞家之冠」、「詞中老杜」。詞中的杜甫,何其了得!走上仕途的周邦彥,後來寫的詞就變得格調高雅、清麗脫俗了,而且雄霸北宋詞壇。近代學者陳匪石先生在《宋詞舉》中評價:「周邦彥集詞學之大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凡兩宋之千門萬戶,清真一集,幾擅其全,世間早有定論矣。」把周邦彥直接推到了古代詞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位。有人可能不服氣,照這樣說,豈不是比蘇軾還強了。
  • 周邦彥:詞家之冠,風流才子
    周邦彥詞在詞藝上已臻於化境,雖或其為人人品有所訾議,詞篇題材有所限制,但仍不動搖其詞家正宗之位。
  • 觀宋填詞59 周邦彥被王國維批評與秦觀相比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王國維說,詞的端莊雅正與淫靡,在於內在精神不在於外貌,歐陽修和秦少遊雖然也有豔麗之作,但是自有品格,對比周邦彥,好比良家婦女和娼妓歌女的區別。周邦彥在天之靈,知道這個評價不知道作何感想。讀先生之詞,於文字之外,須更味其音律。今其聲雖亡,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清真先生遺事》)這個讓王國維前後矛盾的詞人究竟有什麼與眾不同呢?
  • 詩詞大會:一首溫香暖玉詞,引出「詞中老杜」周邦彥
    而第三個選項C裡的「並刀如水,吳鹽勝雪」,這個出自周邦彥的《少年遊》裡的句子,裡面的「並刀」,就不是指兵器了,是指剪刀。我們先看周邦彥的這首詞。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從李白的這首詩,以及從周邦彥的詞中,一個是楊梅配鹽,一個是新橙配鹽,口味獨特吧?
  • 這是周邦彥有名的一首詠古詞,將兩首唐詩融入其中,渾然天成
    上完高中,不一定讀過周邦彥的詞,但是讀《宋詞三百首》自然越不過周邦彥這個人。周邦彥是北宋中晚期著名文人,年少時才學出眾,宋神宗元豐年間以太學生(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最高學府的學生)身份作一首描述汴京盛況、歌頌新法的《汴都賦》得到神宗青睞,被破格提拔為太學正(輔佐博士施行教典、學規、管理學生的九品官)。
  • 詞家之冠周邦彥最溫柔的一首詞,情入至真,言有盡而意無窮
    周邦彥少年時期個性散漫,但卻喜歡讀書,精通音律,這無疑為其後來的詩詞寫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創作了很多新調,其作品多寫閨情、羈旅,勝在格律的嚴謹、語言的清新雅麗,在其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譽為是格律派詞人的「正宗」,甚至有「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的稱呼,其詞作對後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 整理詞樂的周邦彥,化用前賢詩句,從而創造出新的語言
    從人際關係看,北宋中後期詞壇活躍著兩大詞人群體。一是蘇門詞人群,以蘇軾為領袖,成員包括黃庭堅、秦觀、晁補之、陳師道等,與蘇門詞人過從甚密的晏幾道和賀鑄,也可以算作這個群體。二是以周邦彥為領軍的大晟詞人群,如曹組、万俟詠、田為等,他們都曾在大晟樂府任職。從創作傾向看,這兩大詞人群體的詞風又呈現複雜多樣的狀態。
  • 北宋著名的美男詞人周邦彥古詩詞解析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
  • 讀周邦彥的《瑞龍吟》有感,全詞寫思念、懷舊之情,層次清晰
    《瑞龍吟·章臺路》周邦彥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關於此詞的寫作時間,有兩種說法:近人陳思《清真居士年譜》定於紹聖三年(1096年);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則定於紹聖四年(1097年),按此詞當作於周邦彥在京城做國子主簿時。這兩種說法都有可能。全詞寫思念、懷舊之情,層次清晰,多用典故而不生硬。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從此,「謫仙」之名譽滿長安城。唐大詩人杜甫有詩讚云:「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狂客,李白好友賀知章也,因此,後人便把李白尊為「詩仙」。有賀知章「謫仙人」的誇讚,再加上喜好道教的李白本身的「仙風道骨」,詩歌的「意出塵外」,並且常常描寫匪夷所思的「仙境」,於是「仙氣十足」的李白就這樣被人冠之以「詩仙」的美稱,並且得到了大家的公認。
  • 周邦彥一首懷舊詞,語言精煉優美,構思巧妙,頗有韻味!
    據統計,宋詞人寫元宵的詞達到三百六十六首,但為為人所熟悉的不多,節日詞也無法描寫習俗和節日當天的盛況,然後或寄託思念,或寓於懷抱,若想出類拔萃,還真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作為宋詞集大成之周邦彥,用他的「措辭精粹」,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風物之盛,晏樂之同」的畫卷,也寄寓了自己流離他鄉的感傷。《解語花·上元》宋代:周邦彥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 「奉旨填詞、白衣卿相」,柳永的詞在宋朝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李白是唐詩之頂,但是他於詩歌形態進步的貢獻就沒有杜甫大。在宋詞領域,辛棄疾作品的藝術成就可以說是集前人大成,融會貫通,一氣行之,其他人難以匹敵,但是他於詞牌這種體制的發展並沒有什麼突破。唐詩中上官儀、宋之問、沈佺期詩名遠沒有李白、杜甫、王維大,但他們是格律詩成型的關鍵人物。
  • 周邦彥最著名的一首詞,全詞清麗婉約、朗朗上口
    周邦彥:他是宋詞發展史上結北開南的人物。作品內容主要是寫男女之情和離愁別恨之類,但他在藝術技巧方面對於北宋婉約派詞人說來,稱得上是集大成者。他的詞,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周邦彥最著名的一首詞——《蘇幕遮》,全詞如下: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周邦彥的這首詞,寫得豔而不俗,是不可多得的經典豔詞
    宋代最有名的歌伎,就屬北宋名妓李師師了,她的故事,屢見於野史筆記之中,跟北宋的許多文人都有來往,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這些名留青史的大詞人,都曾寫過詞給李師師,甚至與宋徽宗也有緋聞。宋徽宗來後,盡情與李師師調笑嘻戲,一切都被周邦彥聽在耳裡,宋徽宗離去後,周邦彥才從床下爬出來,心中酸楚的他,立即寫下了一首詞:少年遊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 他名不見經傳,僅有一首詞傳世,卻寫得剛柔並濟,被譽為詞家上乘
    時彥是宋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詞人,他一生僅有一首詞傳世,他年少好學,讀書不輟,於宋神宗元豐二年高中狀元,曾出使遼國,這一首詞便是作於出使遼國期間,寫於他所寵愛之人的。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上片描寫行役中的情況,「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一竿殘照」,這是寫北國天氣,寒冷而多變。「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這幾句寫邊塞風光,一片寥廓荒涼。上片最後幾句開始寫人,細緻地刻畫了詞人在孤寂的客館中通宵難眠的情狀,引出下片懷遠之情。
  • 蘭學茶座:納蘭性德編詞集的標準,為何他只選這些人的詞?
    與屈大均、陳恭尹並稱為「嶺南三家」。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考中進士,選授翰林院庶吉士,時年已60歲。因不願作不識滿文的文職工事,困而第二年即告假回到家鄉,週遊名山大川,與海內詩人酬唱宴飲,著有《六瑩堂集》17卷。他的詩多為酬贈和吟詠景物之作,發洩功名失意之怨辭,雜有興亡之感。
  • 周邦彥: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作品極富音韻美
    周邦彥(1057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詞人。他精通音律,曾創作出不少新詞調。周邦彥的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