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中X班xx的媽媽,家裡還有一個不到一歲的女兒……」
「我是小X班xxx的媽媽,三胎媽媽,全職在家……」
今天下午參加陶寶幼兒園的家委會會議,一遍自我介紹下來,我發現來了不少二胎媽媽甚至三胎媽媽。不少媽媽表示,面對弟弟妹妹的出生,老大紛紛「爭寵」「吃醋」。
一個媽媽說:「我只要一抱妹妹,哥哥就哭鬧,說我不愛他了。」另一個媽媽說:「看到我抱弟弟,哥哥就裝睡,我以為他睡著了,就把他抱上樓,結果剛一放下,他就睜眼嘻嘻笑。」還有媽媽說,自從有了妹妹,大寶性格變內向了,愛發脾氣了,對妹妹也不親,有時候還會故意把妹妹推倒。
兒童心理專家靜進說,二胎家庭,哭鬧不只是爭寵。老二的到來,很容易導致老大出現一種叫「同胞競爭障礙」的情緒障礙。據他介紹,「同胞競爭障礙」通常是指隨著弟妹出生,兒童出現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表現為嫉妒弟弟妹妹、出現模仿嬰兒的舉動等倒退行為,增加與父母的對立衝突、產生焦慮痛苦的情緒等。
法國「情緒醫生」斯特凡妮也表示,弟弟或妹妹降生,也是嫉妒的誘因之一。如果孩子處於這個時期,做家長的一定要比平時更有耐心,並留意觀察,不要讓這種情緒最終變成性格的一部分。
所以,當你選擇生二胎的時候,你要做的不僅是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照顧好新生寶寶的吃喝拉撒,你還需要學著怎麼處理老大老二的關係,提前做好「同胞競爭」的預防措施,防止一些過激事件的發生。
————02————
曾經有媒體報導過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件,一位只有幾歲的小女孩殘忍地把弟弟從自家樓陽臺扔下去了,弟弟當場死亡。而起因是女孩在鄰居家玩耍時,鄰居說了一句:「你媽媽不喜歡你了,只要你弟弟。」女孩聽信了鄰居的話,以為這樣,媽媽就只疼愛她一個人了。
作為家裡的老大,他們曾經獨享父母的愛,這份「特權」隨著弟弟妹妹的到來消失了,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做引導,他們會認為,有了弟弟妹妹,父母不愛他們了,這種危機感會讓他們對弟弟妹妹充滿敵意。
馬天宇曾在二胎真人秀《我們長大了》裡做觀察嘉賓,當他看到平時很懂事、幫著媽媽照顧妹妹的哥哥習慣性地把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讓給妹妹,自己躲在角落裡的時候,直言:我不喜歡這一段,他應該要有孩子的樣子。我覺得馬天宇說得特別對,為什麼因為自己年齡比弟弟妹妹大一點兒,就要事事忍讓,時時犧牲呢?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對她媽對二哥蘇明成充滿恨意,而歸根結底就是媽媽的極度偏愛。為了大兒子蘇明哲上學,媽媽可以把女兒的房間賣了,讓女兒沒有單獨的空間居住和學習。為了幫助二兒子蘇明成結婚,媽媽又賣出了一間房,挖空心思去補貼兩個兒子,但是當蘇明玉想要考清華的時候,媽媽卻說家中沒錢供不起她。
父母的偏袒很容易激化兄弟姐妹之間的敵意,二胎家庭裡的父母要儘量給孩子足夠的愛,讓他們在公平的環境下長大,讓他們學會相互關愛,而不是爭寵,嫉妒對方。
————03————
鄰居家有兩個外孫女。姥姥說,為了避免老大產生「媽媽愛妹妹不愛我」的想法,媽媽有時候會特意把老二交給姥姥帶,特意帶著老大去做她喜歡的事兒她想買的東西。跟妹妹相處的過程中,媽媽也儘量一碗水端平,如果兩個人打假或者吵架,也不會只批評姐姐,兩個人都會批評。
媽媽通過避免偏袒孩子和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來改善同胞間的關係,取得很好的成效。小姐妹的關係非常好,姐姐還有「大姐大」的責任感去照顧妹妹,妹妹也不會恃寵而驕,故意搶奪姐姐的東西。
斯特凡妮建議,有弟弟妹妹的家庭,可以為老大準備一份「成為老大」的禮物,並在弟弟或妹妹出生的那天送給他。最好是一份他從沒得到過的禮物,這份禮物象徵著他已經長大。爸爸媽媽也要學會真誠地跟孩子談心,告訴他,爸爸媽媽之所以花更多時間照顧小寶寶,是因為他還什麼都不會,需要有人抱,有人餵奶,有人哄睡覺等。但爸爸媽媽不會因為這個改變對她的愛。
另外,爸爸媽媽還要鼓勵孩子說出他們的擔心,比如,害怕爸爸媽媽不那麼愛他了。現在小寶寶可能會有點煩人,但他長大了,會成為他的一個好玩伴。
爸爸媽媽也不要過度擔心孩子會產生嫉妒心理,太過焦慮或者充滿負罪感,而是對孩子一直保持關心和體貼,讓他們感受到爸媽的愛。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被愛、被重視和被理解,他會感到很幸福。只要你對孩子有足夠的關注、耐心和愛心,孩子嫉妒這個病就有了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