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家麻花店,那家的麻花分鹹香和甜的兩種,酥脆好吃。春節買他家麻花當年貨的人天天在店門口排隊,都是七八十根甚至上百根的買,要是不提前預定,根本就買不到,年前我去排隊好幾次,只買到了二十根,很快就吃完了。這兩天突然想吃麻花了,不過麻花店沒有開門,沒辦法,只好自己在家做了,雖然不能跟人家專業的比,但是也是很酥脆香甜的。
許久不逛超市,家裡已經沒有泡打粉和食用小蘇打了,所以,我就沒有加這些,而是使用了家裡現有的材料。中筋麵粉一碗,雞蛋一個,黑芝麻一把,白糖兩勺,奶粉兩勺,鹽一丁點,食用油三勺。
先將上述材料用筷子攪拌均勻,然後加入適量的溫水,攪成面絮,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
將麵團覆上保鮮膜,醒面半小時。
半小時過後,把麵團放在案板上,擀成厚約一釐米的面片。
再把面片切成寬約一釐米的麵條。
然後我們開始搓麻花。取一根麵條,輕輕揉搓成比小拇指還要細的長條。揉搓的儘量均勻些。
接下來,雙手輕按麵條兩端,分別向相反的方向搓麵條,讓麵條形成螺旋狀,搓麵條的過程中,麵條本身會迴轉一部分,不過多搓幾次,能清楚的看到麵條成為螺旋狀,這是捏著麵條兩端對摺,麵條就可以自然擰在一起,成為兩股,用手將兩個端點捏在一起。
用左手捏著有孔的一頭,順著麵條纏扭的紋路繼續將兩股麵條搓成緊密的螺旋狀,雙手捏住兩端,麵條自然纏繞成麻花,最後把右手捏在一起的一端塞進左手端的麵條孔裡,防止炸麻花時炸開。
將所有麵條依次揉搓形成麻花。
鍋中放油,油熱至筷子放進去,筷子邊起小泡,就可以放入麻花胚了。
炸麻花的時候,用小火,雖然速度慢了,但是麻花能夠炸熟,炸脆。麻花還要經常翻動,保證麻花上色均勻。
當麻花炸成金黃色,就可以控油出鍋啦,熱的時候吃起來外皮酥脆,內芯軟軟的,等冷卻後,就更加酥脆的啦。酥脆香甜,吃了還想吃。
注意事項:如果喜歡吃鹹香口味的,可以把糖和鹽的比例調整一下,不放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