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如何不偏題?暗合明合兩兼顧

2021-02-07 安徽網

離高考兩月餘,高三學子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一線名師認為,只要注意複習方法和技巧,語文學科仍有較大的提升成績空間。

從今天開始,本報《學堂》周刊邀請幾位省、市級資深語文名師,針對高考試卷中的作文和閱讀兩大部分,撰文進行專題分析,從材料作文的寫法以及高考語文的易錯點等方面入手,為考生最後衝刺複習指點迷津,幫助考生在考場中避開「陷阱」,穩操勝券。

名師檔案

陳成龍 福建寧德市教師進修學院,中學特級教師,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省語文學會副會長,多次參加高考評卷工作,曾獲「福建省傑出人民教師」等榮譽稱號。

關注一個細而不微的變化

2011年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是材料作文,要求是:「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這告訴我們,如果僅僅根據材料所提煉的觀點作文,即使文章的立意與作文題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到「意合」,而不提及或適當引用題目所供材料,那麼這樣的文章也有偏題之嫌。比較穩妥的做法是:既根據材料蘊含的觀點作文,做到「意合」,又在行文中根據文章的立意恰當地轉述材料,做到「明合」。如果「暗合」與「明合」兩兼顧,那就無偏題、套題之憂了。

這幾年,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題方式大體是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材料作文三種題型。話題作文開放程度高。材料作文往往只要求考生根據材料自選角度立意,至於在考試作文中有無提及、轉述考題中所提供的材料,題目中並不做硬性要求。但仔細比較分析2011年高考作文的全國卷,細心的人就會發現,2011年高考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有了一個細而不微的變化。

2011年全國卷的高考作文是: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體育彩票專賣店的業主為某彩民墊資購買了一張1024元的複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這張彩票中了533萬元大獎,在第一時間給購買者打電話,並把中獎彩票交給買主。他成為又一位彩票銷售「最誠信的業主」。有人據此在網際網路上設計了一項調查:「假如你墊資代買的中了500萬元大獎的彩票在你手裡,你怎麼做?」調查引來16萬人次的點擊,結果顯示,有29.9%的人選擇 「通過協商協議兩家對半分」;有28.1%選擇 「把500萬元留給自己」;有22.1%的人選擇 「把500萬元給對方」;還有19.9%的人沒做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請注意,在2001年的高考全國卷中已出過「誠信」話題作文,2009年高考的全國卷中也出現過 「善良與誠信」,那麼2011年全國卷的高考作文與2001年、2009年的高考作文題有何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在於兩點:

一、2001年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是屬話題類的題目。而2009年、2011年全國卷的作文題目是材料作文。

二、更重要的是2011年高考作文題所提出的要求是:「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

這個要求告訴我們,如果僅僅根據材料所提煉的觀點作文,即使文章的立意與作文題目所提供的材料做到「意合」,而不提及或適當引用題目所供材料,那麼這樣的文章也有偏離題目要求之嫌。

要「意合」還要材料契合

按照上道作文題目的要求作文,不僅要做到 「意合」(暗合),還要做到材料契合(明合)。這一點在上海市2011年的高考評卷中也得到證明。

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高考評卷專家李強說,上海2011年作文試題如果僅僅「圍繞著關鍵詞:辯證、態度決定一切、信念等展開,再也不論及材料,被認為是審題偏差,一般也在36分上下」,這種觀點已基本成為語文高考評卷中的共識,這一點也從書刊上登載的高考作文中得到了證明。

例如,一篇題為《讓誠信永駐心中》的考場作文,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不誠,無以立根;不信,無以立本。誠信之至,方可固根本,行天下。」然後由古及今。但文章存在一個硬傷:全文從頭到尾隻字未提題目所提供的「北京一彩票業主為他人墊資代買彩票,中大獎後如數交給彩民」的材料,沒有提及網際網路調查人們對這一事件反應的材料,儘管這篇文章語言不錯,但結果得分卻自然受到了影響。

相反,從一些滿分作文來看,作者既做到了立意上的「暗合」(「意合」),又做到了材料上的「明合」。例如,河北省一滿分卷《呼喚誠信》,全文緊緊圍繞「呼喚誠信」這一主題來寫。文章開頭即寫:「北京市彩票店一業主替彩民墊資購買中獎後,第一時間通知對方,並成為又一最誠信業主。然而有人據此在網上調查後卻發現,只有五分之一的人選擇誠信,這不能不引人深思。」文章末尾又寫:「讓我們呼喚誠信吧,北京彩票店業主不就給我們上了誠信一課嗎?我們的社會,從來不乏誠信的土壤。當誠信的細胞涓涓流淌,我們的社會將變成誠信與幸福的海洋。」

又如滿分作文《誠信——— 不倒的豐碑》,在行文上,文章由讚美「最誠信業主」開篇:「『最誠信業主』為我們詮釋了人生的真諦。那一最簡單卻佔據心靈高峰的細小舉動,體現著誠信的光芒,照亮了整個社會與人生。彩票專賣店業主墊資購買了足球彩票,得知彩票中了500萬,毅然把彩票交給買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義無反顧地選擇誠信呢?」緊扣材料第一段,讚美誠信品德,引出當今社會誠信缺失的問題,自然過渡到問題分析。而後,用同仁堂堅持誠信獲得成功的事例,進一步論證誠信的積極意義,由此轉入關於誠信建設的論述,最後提出自己的希望:「最誠信的業主是道德的豐碑,精神的富豪,他們已長成了誠信的大樹,把道德與精神建設推向新的高度。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做『最誠信的業主』。」

用材料充當引子或者論據

根據2011年全國各地高考命題和評卷的情況來看,如果2012年寫材料作文,比較穩妥的做法是:嚴格按照題目所提的「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的要求,既能根據材料蘊含的觀點作文,做到「意合」,又能在行文中根據文章的立意恰當地轉述材料,讓材料在文章中充當引子或論據,做到「明合」。如果「暗合」與「明合」兩兼顧,那就無偏題、套題之憂了。

針對上面的事例,我們還是要提一個老話題:寫考場作文一定要注意審題。一講審題,有的考生以為只審所提供的材料或作文題目,其實這還不夠。審題還包含審題目所提的要求。以上面所舉的2011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目為例,如果考生忽視了題目後面所提的要求,自然要吃虧。

俗話說:寫考場作文是「戴著鐐銬跳舞」。當我們的考生想展示那舒展自如的舞姿時,切不可忘了您的身上還「戴著鐐銬」。

導報記者 魏文

相關焦點

  • 讓作文不再偏題,貴在得法 ——命題作文審題的重要性
    不管是平時作文練習、競賽,還是考試,最怕的不是沒有寫好,而且偏題。一旦偏離題目要求,嚴重性是不言而喻。修訂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命題作文是作文訓練的一種方式。」命題作文」,就是指定作文題目,學生照題目作文。命題作文雖然不是作文教學的唯一形式,但它卻是經常採用獨立性的主要作文形式,是作文教學中更為嚴格的訓練方式。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據新華社電 (記者俞菀、顧小立)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的報導。「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
  • 從高考作文看幼兒園教育,為人父母,最怕為孩子規劃的路寫偏題
    2020年高考剛剛結束,去年數學考「維納斯」的題成為網上一個著名的梗,而今年全國一卷(包括廣東)的語文和英語作文命題則成為焦點。以「反押題」為導向的2020全國一卷,語文卷作文考試的材料是春秋時期著名的「管鮑之交」的歷史故事,而英語作文考的是「你身邊值得尊敬的一個人+理由」——考生熟悉的「李華」竟然「畢業」不見了!許多考生現在心裡還「驚魂未定」,因為這兩個作文寫偏題的可能性大大高於前幾年高考卷。
  • 小學生作文經常東拉西扯,偏題跑題,怎麼辦?
    小徐老師常年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最頭疼就是看到孩子們寫作文東拉西扯,跑題偏題的現象,因為作文一旦跑題偏題就意味著作文分數極低。小徐老師研究了一下造成小學生作文東拉西扯、偏題跑題的常見原因:一、開頭囉嗦、繞圈子,不能很快切入主題。
  • 不易偏題,但要突出個性化理解
    據了解,今年廣東高考使用的全國Ⅰ卷作文題以「管鮑之交」故事為切入點,讓考生寫發言稿,這樣的形式在很多考生看來非常新穎,「出乎意料」。信息時報記者邀請大學教授、文化界人士以及中學名師對今年的作文題進行點評。在專家們看來,作文材料考生熟悉,不易偏題;同時關注考生的創新思維,需要考生突出自己的語言特色,有個性化理解。
  • 高考作文應急兩大大絕招,不可不知,值得收藏
    一年度的高考今年也即將舉行,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今朝旗開得勝!為此很多父母也是操碎了心,孩子更是亞歷山大。語文這一塊,作文佔分比例相當之大,耗時之長,一旦作文出現錯誤,或者偏題,那將是,滿盤皆輸!如果在考場中,作文出現了錯誤,比如偏題,或者舉措例子,我們該怎麼辦呢?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評卷、出書、培訓……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問題?如何區分正當的「傳道授業解惑」與「違反評卷紀律」的行為?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滿分作文怎麼評
    原標題: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評卷、出書、培訓……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問題?如何區分正當的「傳道授業解惑」與「違反評卷紀律」的行為?
  • 作文指導:「新材料作文」如何構思才能準確立意
    今年江蘇高考考試說明出現了要求考生不能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義、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體、自擬題目的新作文題型。在恢復高考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作文命題形式,我們不妨把這種作文命題形式稱之為「新材料作文」。   之所以稱之為「新材料」作文題,這是為了有別於以前的老材料作文題型。
  • 今年教資考試作文審題眼花繚亂,偏題的不少,比如「因材施教...
    這屬於多觀點型材料作文,就是材料針對某件事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來說,考生可以選其一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可以綜合立意。這類作文審題難度不大,考生可在這個大框框內再拓展深挖。
  • 2008高考作文猜想:材料作文?話題作文?
    你還可以採用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方法,有的文章寫得特別精彩,你不妨反覆讀,仔細品,思考作者如何把文章寫得如此生動感人,一件事情如何挖掘出其中包蘊的人生哲理,精讀細想,定能從中獲益。  其三,動筆墨地讀。常言道:不動筆墨不讀書。借用此話,我們也可說:不動筆墨不看報。在讀這些美文時,我們手中不妨拿枝筆,一邊讀,一邊畫畫寫寫,作些批註。
  • 廣東高考第二年考新材料作文 考生淡定
    昨日出爐的廣東高考作文題目與去年同是新材料作文。去年廣東考生首試新材料作文,全省作文平均分為近年來較低,尤其是低於20分的作文比例還創新高。不過今年考生們與新材料作文再次「碰面」後卻淡定不少,大多稱比較簡單,專家也預計今年廣東考生作文分數不會比去年低,並稱該題目自由度頗高,審題難度不大,這是高考作文的進步。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張楠攝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俞菀、顧小立)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的報導。「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
  • 11:地支「暗合」,暗合祿、馬、貴人,解析暗合祿馬貴人命例
    但地支的關係不和諧,年月卯辰穿,年日子卯刑。只有卯申暗合關係較好,但離得太遠,申遇到子水,它就顧不上暗合卯了。所以八字命主想得到年上的乙卯官星很費勁的,縱然通過乙庚合,得到了,那麼地支的卯辰穿,子卯刑,也會讓她失去。但畢竟日支子水凝聚了月支與時支的能量。她還會去做其它的事情,如暗合醜貴。
  •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高考作文如何建立好框架結構?
    高考作文基礎中的基礎:三段式總分總。想必這個結構,應是每個人作文路上的必經之路,小學語文老師教授的基礎作文心法。三段式總分總,就是我剛剛提到的那個能保證房子不倒,最為合理的框架,可以說一些創新式的框架,略顯美觀好看的框架也是在這個版本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高中生,三段已經不能我們創作的需求,所以我們直接看看衍生出來的,適合我們考場使用的框架結構。衍生形式一:四標題式。作文大標題自不必說,精煉地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旨內涵。
  • 2020高考備考:高考作文為什麼得不到高分?
    出現這樣均分不高、高分不多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一)審題不當導致主題偏離應對高考作文最重要的當屬如何正確審題了,若是因為審題不當造成主題偏離的話,根據高考評分標準只能劃分為三類卷或三類卷以下的分數。在歷年來高考作文中都存在因審題不當導致得分不高的現象屢屢發生,這也說明考生在審題時不從實際出發,思維跑偏。
  • 專項訓練: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審題立意訓練大全,提升寫作能力
    最近年,高考語文作文主要都是以材料分析為主,這也間接地加大了寫作的難度。使得作文成為了一類拉分題之一。一旦審題出錯了,寫作內容就會偏題,作文偏題至少會被扣除一半的分數。近年來,有許多同學語文考砸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材料主旨沒有把握住,導致寫作寫偏題。對於材料,同學們一定要認真的去品讀,多審幾遍題,找準立意、主旨,千萬不要為了圖快而忽略這點。
  • 2013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審題立意專家點撥
    核心提示:高考已過,高考作文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從全國18套作文題看,17套材料作文,1套半命題作文,形式太單一,足見出題者心有靈犀。 高考已過,高考作文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
  • 高考作文不知如何下筆?這些審題立意方法你都掌握了嗎?
    那麼,如何在高考緊張的時間裡審題立意呢?無論是作文題抑或是其他題型,解題的第一步是做閱讀理解:思考出卷老師要考察什麼,思考寫這段材料的作者想表達什麼。而不是「我不要你認為,我要我認為,反正我就這麼寫」,當考生寫作保持這個態度時,就很容易偏題。
  • 高考作文指導:材料作文開頭如何引述材料
    開頭不引述材料而在論證過程中使用,就把話題引子當成了論據,使讀者(評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據什麼提出來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見所給材料,你的作文與試題提供的材料和寫作要求則無法直接聯繫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另起爐灶的感覺。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確使用材料,議論文一開頭即要引述材料,論證時還要回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