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是進化的必然結果?為了物種延續,動物體內都有出軌基因

2020-12-15 久見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現代人類社會中,感情專一成為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標準。然而在動物界中,雖然大部分都在遵守「一夫一妻制」準則,但有些雄性動物,就像古代歷朝歷代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人。在許多動物中,雄性動物會在某個階段遵守「一夫一妻制」,但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繁衍更多的後代,雄性動物也會選擇「出軌」。

一雄多雌制,是動物進化中「出軌」的必然結果

在自然界中,動物們的繁殖方式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制,當然也有一部分動物是多夫多妻制,還有一妻多夫制,和一夫多妻制。對於雄性動物而言,自己的「配偶」數量越多,自己的後代數量就會越多。在進化過程中,雄性動物也履行著「一夫多妻制」的生活,正所謂高處不勝寒,很多雄性動物在基因傳承的同時,也面臨雌性動物給予的壓力。尤其是繁殖期臨近之際,雄性動物時刻都在準備著應對其他競爭者發來的挑釁,甚至為了捍衛住自己的「後宮佳麗」,這些雄性動物幾乎都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

1、海豹群體實施的是「一夫多妻」制,更好地延續基因

與其他動物相比,雄性海豹在追求雌性海豹的過程中,形式單一,手段殘暴。雄性海豹到了發情期,它們會對雌性海豹展開猛烈的追求。在很多情況下,一隻雌性海豹的後面往往跟著很多雄性海豹。然而雌性海豹只會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雄性海豹,那麼眾多雄性海豹為了競爭就避免不了會發生爭鬥。兇狠殘暴的海豹會給予對方猛烈的攻擊,甚至會用牙齒咬掉對方的毛皮,而最後的勝出者,會跟雌性海豹在一起。雄性海豹會在水下完成交配方式,並且它們會有很多「妻室」。

那麼有網友不禁會問道:「雄性海豹天生就會出軌嗎?這種一夫多妻制是進化的結果嗎?」提到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先說一下海豹的起源,在大眾眼裡海豹應該起源於北大西洋,當然還有一部分是越過赤道,向南遠行,甚至有的海豹已經去了最遠的南極。然而在科學家對海豹祖先的研究中,發現海豹其實是在南半球進化的。它們體粗圓呈紡錘形,全身披短毛。

雄性海豹擁有妻室的數量是依據該海豹體質狀況而定的,在發情期時,年輕雄性海豹擁有的妻室數量要比年齡大的雄性海豹多。而我們見到的海獅、海象都屬於海豹的近親。每年的12月份是海豹的發情期,雌性海豹的妊娠時間為9個月,大多數雌性海豹一次只能分娩出一隻小海豹。一般而言,雌性海豹和雄性海豹生長到2歲或者是4歲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它們可以選擇伴侶,不過不同種類的海豹,繁殖時間也是有差異的。

圖為海豹

2、群居生活的貓科類動物,獅子也是「一夫多妻制」

獅子屬於貓科類動物,它們多數喜歡群居。一般在整個獅群中大概有20左右個成員。母獅是獅群的核心成員,它們很少離開「聚居地」,而雄獅過的是一夫多妻制生活,在這種婚姻關係中,雄獅會把自己的更多精力放在競爭中,贏得更多異性的喜歡。獅子的演化在第四紀就已經達到了頂峰,它們分布在非洲、亞歐大陸、北美大陸等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獅子數量大幅度減少,為了後代能夠更多地繁衍,雄獅的妻室開始逐漸增多。

每一個雄獅的活動領域相當明確,在獵物充足的地方,它們能夠的接受範圍不到20平方千米。一旦遇到其他雄獅侵犯自己的領地,它們就會發起猛烈攻擊。一般情況下,在獅群中最穩定的是母獅,當然,整個獅群也會接受新來的外室,雄獅跟母獅感情最長也只不過兩年,超過兩年後,雄獅會選擇新的戀情,組建新的家庭。

不過與年輕的雄獅相比,老雄獅會變成「流浪漢」,而且只能脫離獅群,獨自行動。雄獅在實施一夫多妻制的時候,除了能夠更好地繁衍後代,也為雌性獅子帶來了很多好處。比如雌性獅子出去捕獵,那麼它的幼崽就可以交給自己的妾室同胞來照看,其他母獅子肩負起照看孩子的責任,陪它們玩耍。然而可悲的是很多幼崽都會喪生在雄獅的競爭對手口下。據不完全統計,雄獅的幼崽成活率只有三分之一,它們經常喪生在不同雄獅的爭鬥中。

圖為母獅及幼崽

3、不會飛的鴕鳥實施「一夫多妾制」,受累的是原配妻子

世界上最大的鳥是什麼鳥?答案是非洲鴕鳥,這是一種不會飛的鳥,只能不斷向前奔跑。表面上看鴕鳥很溫順,但是遇到威脅時,鴕鳥也會跳起來用它的腳去踢侵犯它的敵人。鴕鳥的壽命很長,一般鴕鳥能活30到60年左右。最開始,鴕鳥的身子是圓滾滾的,在進化過程中,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鴕鳥的脖子也長到了90多釐米。細長的脖子頂著小腦袋,但是鴕鳥的智商卻不高。鴕鳥的耐力比較強,能夠持續奔跑30分鐘左右,鴕鳥的天敵是獅子和獵豹,也正是這些兇猛的天敵練就了鴕鳥奔跑的速度和耐力。

鴕鳥的婚配製度是「一夫多妾制」,一般情況下, 一隻雄鴕鳥的地盤中都會存在7隻左右雌性鴕鳥。雄性鴕鳥選擇「一夫多妾制」是為了更好地繁衍後代,而對於原配妻子來說,有的時候受累更多的是它們。當雄性鴕鳥築好鳥巢後,原配妻子先負責產卵,在原配妻子坐月子期間,妾室便跟隨雄性鴕鳥一起進來居住。等妾室鴕鳥產卵後,雄性鴕鳥的原配妻子就會負責照顧這些幼崽,而妾室鴕鳥便會全部跑光。這種繁衍方式,對於雄性鴕鳥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會有更多的後代,但是對於妾室鴕鳥而言,它們沒有盡到撫養後代的責任。

圖為鴕鳥

人類「出軌」是本能,還是一種能力?

1、人類出軌:是本能分泌的多巴胺在作祟

如果說在自然界中,動物會「出軌」,會實施一夫多妻制是進化必然的結果,那麼人類「出軌」到底又是因為什麼呢?在兩性關係中,出軌對我們來說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在一些狗血的劇情中,關於「出軌」的事情數不勝數,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很多人因出軌導致婚姻破裂。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在人類出軌中,男性出軌的機率要大於女性,那麼人類為何會出軌?難道出軌是一種本能嗎?

其實人類出軌的根本原因就是多巴胺受到體內基因的影響。那麼到底什麼是多巴胺呢?多巴胺是一種「興奮劑」,也可以理解成為快樂分子,人類能不能高興,能不能開心完全取決於多巴胺。比如我們在陷入愛情墜河時,刺激大腦區域分泌多巴胺,就會感到非常高興。多巴胺所帶來的「激情」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為愛狂熱,但是這種情況最多只會維持三年,當遇到新的目標時多巴胺會再次重燃激情。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能夠變成「癮君子」,能夠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愛情新鮮感和滿足感。多巴胺也好像是一把萬能鑰匙,在我們所處的不同環境中,體內的欲望會越來越強。此外,多巴胺還會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帶給大腦興奮感和期待感,男人會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愛上其他女性,選擇出軌。

對男人而言,若出軌是本能,那麼忠誠就是選擇。在韓國的一部影視劇《夫妻的世界》中,裡面的所有故事劇情基本都是負面,其中女主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就是:「女人不是因為不會出軌才不出軌,而是認為作為夫妻,要互相尊重,所以克制自己」。研究表明一點:出軌是本能,不出軌是能力。也就是說,出軌的想法是與生俱來的,更像是一種天性。但不出軌是忍耐,是克制,就像是一種自控能力。

2、出軌是一種能力: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在其他網友眼裡:「動物出軌是進化的必然結果,那麼人類出軌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本能」,有時候男人出軌並不是因為想追求新鮮感,或者想逃離現在的另一半,是因為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比如,安全感、情感上的支持,希望被另一半崇拜、尊重等等。如果說一個男人在生活中得到了關愛,得到了溫暖,對伴侶所做的一切都感到開心的時候,那麼他是不會輕易出軌的。對於那些能夠輕而易舉出軌的男人來說,一方面是自己沒有獲得滿足感,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尊重道德準則。

動物的選擇我們無法左右,也無法改變,一夫多妻制是動物們遵循生態環境改變而進化的必然結果。但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不管是不是多巴胺在作祟,不管是不是我們在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我們都要尊重道德準則,控制自己的行為,珍惜身邊所愛的人,畢竟留給我們的餘生是有限的。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男人愛出軌,女人如何獲得家庭幸福?
    關於男人出軌的故事,從古至今都不少見。其實,男人出軌既是生物進化的結果,也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從先天的角度來看,出軌是刻在男人基因裡的東西。生物學家發現,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物種在性行為上是單一配對的。比如,自然界中的黑猩猩是自由性愛的,它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性伴侶。大猩猩則是妻妾成群的,比如強壯的雄性大猩猩可以同時獲得多個雌性的交配權。關於DNA的最新研究結果也發現,幾乎所有動物都有多個性伴侶。
  • 心理學家: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出軌,原來基因就決定了
    很多女人有疑問,為什麼男人總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呢?難道男人們不讓自己「亂搞」真的有那麼難嗎?其實,進化心理學上對於這點早有定論。人們為什麼要戀愛和結婚呢?很多的心理學家都對這個進行了研究,而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戀愛的本質其實是為了繁衍後代。傳宗接代不單單是中國人特有的觀念,人類基因的本能就是如此。人類為了繁衍後代,拋開國家機器,回歸很久以前,生存在原始森林之中,你覺得如何保證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續?實際上,根據自身生理上的不同,男人們和女人們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 心理學告訴你:男人為什麼會出軌?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對伴侶不忠?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不能信守結婚時的誓言?箇中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今天我們從生物學、心理學兩個方面分別探討。首先,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生物體內有一種物質,叫後葉加壓素基因,這一基因影響了人類對配偶的性忠誠度。
  • 在性面前,人類根本沒有好東西,心理學告訴你人類為何會出軌?
    根據行為心理學分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個體出軌的行為與他們的基因和繁衍有著密切的關係。換一種更為的準確的說法來講,是繁衍的基因在驅使我們,而背叛只是繁衍基因失控的一種表現。雖然現代的科技文明,使得人類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先進的高級物種,但我們依然無法擺脫生物生存發展的自然規律。
  • 調查顯示:76%的人存在多次出軌和劈腿 網友的評論道出了人性的真諦...
    和其他的動物一樣,出軌本質上是和多名異性發生關係、產生後代的行為,是一種能帶來下一代基因多樣性的適應性機制。例如一些鳥類,可能會同時與不同的雄性交配,從而保持基因的多樣性組合。其次,費舍爾還認為,人類進化出了三種引導求偶和繁衍的基本腦系統:性慾、依戀和愛情。
  • 男人出軌有哪些徵兆?
    他說他沒覺得聊這個有多麼嚴重,我當時就氣得把手機給他摔回去了。那天晚上我越想越睡不著,我想看看之前所有的聊天記錄,於是爬起來打開他的筆記本翻微信,結果我發現他睡前清空了跟那個女人的聊天記錄。然後我看了一下,相同日期之下,他跟其他人的聊天記錄都在。也就是說他特意刪了這一條。
  • 男人那方面已經不行,為何還要出軌呢?
    追求多元化的性需求,是基因決定的天性。無可改變,但可以控制。從基因上來說男性出軌和女性出軌的結果不同。男性出軌能讓自己的基因更廣泛的傳播,從而得以延續;女性出軌則是為了同更優秀的基因結合,使自己一脈的基因更有利延續。因而,男性的出軌對象數量比較重要,而女性則相對而言要重視質量。
  • 精神出軌、身體出軌、妄想出軌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為什麼出軌已經成為男女關係的頭號殺手,因為很多人認為,像家庭暴力一樣,不忠的次數只有0次,不忠的次數也可能不計其數。即使當時很多人第一次能原諒,他們也沒有勇氣面對未來無數次。有精神上的出軌和肉體上的不忠,有些人認為身體出軌是絕對不可原諒的,因為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想像力,那雙手都經歷了什麼。
  • 心理學:出軌是真的無法改掉的,關於出軌的12個科學研究結果
    本文將對美國人對出軌進行過的研究和其結果,進行介紹。但是,一旦成為自己的伴侶,認為伴侶有過出軌的卻只佔約5%,認為今後會出軌的約佔8%。實際上,9%的被試者回答有過出軌。研究結果顯示,40%的女性出軌和62%的男性出軌與基因有關。
  • 為什麼有人會出軌?
    ,背後很可能有生物學原理支撐。不過,由於雄性橙腹田鼠體內後葉加壓素感受體裡的特定基因組成各有異同,造成的結果是,雄鼠對偶匹配的力度也不盡相同。其中一項指標就包括雄鼠對雌鼠的性忠誠度。橙腹田鼠體內還有與出軌有關的基因?這和人類又有何種關係?答案是關係很大。人類和鼠類在後葉加壓素感受體的基因相似。另外,近期科學家開展了一項調查,試圖了解其中一種基因是否會影響五百五十二名瑞典男性的結對行為。
  • 原來有些人天生就註定會出軌
    美國生物人類學家、金賽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海倫·費舍爾博士曾在《我們為何結婚,又為何不忠》中精準剖析了人類情愛行為的進化,書中提到:人類常常會對伴侶不忠,全世界男女的婚外性行為都十分普遍。結果顯示:從2000年到2015年,男性出軌率從11.8%變成了34.0%, 女性出軌率也從4.1%變成了13.4%。這也意味著大約每3個丈夫和每7.5個妻子中,就有一個曾經出軌。
  • 一個出軌男人的自述:想要離婚證,卻不想失去這個家
    很巧很巧,結果周五那天我們的課程六點半多點就結束了,我算了下時間,開到家不到兩個小時,於是果斷開回家。結果他不在,兒子也不在,給他電話,他和我說在和同事吃飯,要15分鐘後去接兒子,估計半個小時後到家。他聲音低沉,周邊一片安靜。
  • 我們體內的基因也會自私嗎?
    接著他想到了分子,一個分子能夠複製自己分裂出另一個分子,而分子就是構成基因的小物件。所以在道金斯對於基因的定義裡,基因是進行高度精確複製的複製基因,而我們人類本質上和所有有生命的物質相同,都是受基因控制的。我們其實只是基因的生存工具罷了。基因會用自己的方式操控我們,讓我們作為生存工具成為最好的基因複製體。
  • 出軌背後的性心理學
    小滿聽後,勸道:「電視裡的專家都說了,男人是狩獵動物,天生就要找刺激的……他們用下半身思考,所以管不住下半身很正常……」萌萌聽了之後,覺得老公的出軌似乎沒那麼難以接受了,這是男人的天性嘛,於是很快原諒了他。可是沒想到,她原諒老公之後,這個男人居然又出軌了,而且肆無忌憚:「我也沒辦法,我控制不住自己!」萌萌很困惑:「既然是動物屬性,那為什麼有的男人出軌,有的男人不出軌?
  • 科學家揭秘:人類基因是肢體再生的關鍵
    除此之外,蠑螈和人類的潛在基因機制並非完全不同,3.6億年前泥盆紀時期蠑螈和人類的共同祖先物種出現了進化分支,加德納說:「對於肢體再生並沒有特殊基因,這裡存在著許多進化過程,但是人類至少未完成一個進化步驟。」
  • 《物種起源》發表了160年,進化論都發生了什麼改變?
    自從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以來,在長達160年來,進化論在不斷地在進化,被新的科學數據所驗證,被新的理論所充實完善,這早已和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有了很多的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過去的160年裡,進化論都發生了哪些進化?
  • 你覺得自然死亡是進化的必然選擇麼?
    死亡並不是生物進化的必然選擇,生物進化是沒得選擇,而現今所有生物都恰好是「必死」的結局。以地球生命的構造和演化特點,未來出現「不死」生物的可能性也很低。自然選擇並不會使生命特定地向某個方向進化,是由於基因變異的隨機性,而變異基因中只有部分可遺傳的變異才能遺傳給後代,並且使後代的適應性發生一定的變化。現代人類約6000種遺傳疾病,多多少少都是和基因或者染色體變異有關,都會影響人類個體在某些環境中的適應性。適應性的改變是生物不斷適應環境變化的基礎,自然選擇就是在已經存在的各種變異個體中選擇。
  • 中國出軌大數據:每3個丈夫、7.5個妻子就有一個曾出軌
    18-61歲人口外遇比例 / 潘綏銘「性之變」2015年四次全國調查結果從古至今,男人們幾乎都有出軌許可證, 出軌幾乎不用付出多大的代價,且許多生物學和進化論還合理化外遇行為。過去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生一次,而現在是一次一人,有些人還理所應當的說過:「我在所有關係裡都是一對一。」
  • 基因或能控制再生進程
    除此之外,蠑螈和人類的潛在基因機制並非完全不同,3.6 億年前泥盆紀時期蠑螈和人類的共同祖先物種出現了進化分支,加德納說:「對於肢體再生並沒有特殊基因,這裡存在著許多進化過程,但是人類至少未完成一個進化步驟。」為了再生肢體,細胞需要知道再生肢體在哪裡,位於手指尖,還是肘關節?它們需要在正確的序列下重建正確的結構。加德納表示,蠑螈具有某些基因,卻在人體中處於「關閉」狀態。
  • 我們都是基因的奴隸ー邏輯分析女性出軌的心理原因
    我們都是基因的奴隸ー邏輯分析女性出軌的心理原因【一】看到一個觀點,認為女性喜歡「從一而終」的思想來自男權社會灌輸的觀念影響就像現代大家都知道攝取過多熱量不好,但很多人就是很難克制吃下過多的食物…尤其到了晚上。你明明知道一覺醒來會有早餐,可是你的基因還是怕你吃了這頓後很久沒有下頓…這跟你們明明不想要孩子但就是想啪的心理一樣。你不想生育,但是你的基因想。戰勝基因控制的潛意識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情。【三】雌性的最佳繁衍策略有兩個:1-挑選優秀雄性交配使後代得到優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