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才能實現肢體重生?基因或能控制再生進程

2021-02-15 測序中國

如果你切斷蠑螈的腿部,它們會重新長出來,然而人類卻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其原因並不簡單,在一定程度上充滿神秘色彩。美國加州大學埃爾文分校發育和細胞生物學教授大衛·加德納說:「實際上我們人類也有再生能力,例如:表皮組織,此外,人體也可以再生部分腸道黏膜,但是人類無法再生更複雜的身體組織。」

加德納花費數十年時間研究蠑螈的再生能力,尋找這種超級能力的潛在機制。他說:「人類再生能力很可能在未來才能實現,卻並不遙遠,未來不久肢體再生將成為醫學工具箱的一部分。」

這是因為從理論上講,人類肢體再生是可能實現的,例如:皮膚,如果皮膚切口並不深,將不會留下疤痕,因為人體自愈過程可重生皮膚細胞。同時,如果指甲之下的細胞仍保存完整,人類很可能再生手指前端部分,如果重新生長出這些組織,骨骼將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這就像是螺絲和螺絲帽的關係。人類肝臟也可以生長,能夠再生和重建受損組織。

生長一個完整的肢體

肢體再生(類似蠑螈的再生能力)不僅僅是取代組織部分,肢體再生需要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經組織,成體幹細胞是一種未分化細胞,它對於再生肌肉組織具有特殊作用,但是它們並沒有激活。加德納指出,你可以再生血管,甚至神經組織,但是無法再生整個手臂。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脊椎動物組織再生實驗室主管史蒂法納·羅伊強調稱,人類的皮膚、肝臟和骨骼,不會以蠑螈相同的方式實現再生。人類僅能再生皮膚淺層組織(事實上這個連續過程被稱為體內平衡),臥室內多數灰塵都是人體的死亡皮膚細胞。

肝臟再生完全不同於蠑螈的肢體再生,肝臟再生是一種補償性增生,這意味著它生長的體積是彌補損失的部分組織,意味著肝臟組織會生長得更大,但如果整個肝臟被切除,將是無法再生的。損失的肝臟部分是無法再生的,因此不能重複切除肝臟部分,相比之下,蠑螈的肢體可以多次重複被切除,每次切除都能重新生長出新的肢體。

人類擁有再生能力

加德納指出,胎兒在子宮內可以形成完整的器官系統,從胚胎獲得一些基因信息僅用 9 個月便能發育形成複雜的嬰兒。因此人類具有重生某些器官組織的部分能力,同時,從進化角度上講,人類需要自愈功能。

除此之外,蠑螈和人類的潛在基因機制並非完全不同,3.6 億年前泥盆紀時期蠑螈和人類的共同祖先物種出現了進化分支,加德納說:「對於肢體再生並沒有特殊基因,這裡存在著許多進化過程,但是人類至少未完成一個進化步驟。」

為了再生肢體,細胞需要知道再生肢體在哪裡,位於手指尖,還是肘關節?它們需要在正確的序列下重建正確的結構。加德納表示,蠑螈具有某些基因,卻在人體中處於「關閉」狀態。或許這些基因能夠再生,或者至少幫助控制再生進程。人類進化歷程中一些基因不像蠑螈基因能夠表達再生能力,沒有人知道這些隱性基因是什麼。

2013 年,澳大利亞科學家詹姆斯·戈德溫可能揭開了肢體再生的部分謎團,他發現巨噬細胞能夠阻止蠑螈身體疤痕組織逐漸積聚,巨噬細胞存在於包括人類的其他動物體內,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它們的功能是停止傳染和導致炎症,它是身體部分需要修復的一種信號。如果蠑螈體內缺少巨噬細胞,將無法再生它們的肢體,而僅是形成疤痕。

加德納表示,戈德溫的研究工作幫助我們更進一步地理解肢體重生現象,通常情況下,蠑螈根本不會形成疤痕組織,當人類肌肉撕裂或者形成一道很深的傷口,將傷害結締組織,促使疤痕組織的形成。這些疤痕組織不會提供原始組織的相同功能性。

他說:「如果我能使蠑螈身體形成疤痕,那將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這將揭曉人類無法再生肢體或者器官的機制,巨噬細胞可能存在部分關聯,但也不完全是該因素造成的。」

幼態延續和肢體再生

「幼態延續」的能力可能以另一種方式洞察肢體再生的神秘之處,墨西哥蠑螈具有幼態延續特徵,意味著它們進入成年期仍保持著幼年期特點。這就是為什麼墨西哥蠑螈成熟之後仍保留著鰓部,而其它蠑螈物種卻沒有。

人類也具有幼態延續特徵,這就是成年人為什麼有時內心自我是個「小孩」,而其它靈長目動物卻沒有這一現象,同時,人類比其它靈長目動物成熟期更長,很可能幼態延續和再生能力之間具有一些關聯性。加德納強調稱,年輕人群比老年人群更容易自愈。

此外,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Lin28a」基因,它在未成年動物(包括人類)體內激活,伴隨著動物進入成年期其活躍性將停止,這種基因能夠確保老鼠組織再生,或者至少重新生長出趾尖和耳朵。

一旦這些動物年齡超過 5 個星期,它們將不會再生那些組織,甚至當 Lin28a 基因功能被激活。Lin28a 基因是老鼠新陳代謝控制系統的一部分,當它受到刺激,將使動物獲得更多能量,仿佛它們更加年輕。

但是幼態延續和肢體再生之間的必然關聯性尚不能確定,所有蠑螈物種都可以肢體再生,但僅有墨西哥蠑螈具有幼態延續特徵。蠑螈物種能夠復原幹細胞,並開始肢體重生,這種類型的細胞與傷口發生反應,同時關聯肢體是否重新生長。加德納刺激傷口處生長的神經細胞,能夠使蠑螈長出額外的肢體。

羅伊說:「這可能與強烈的免疫反應有關,或者與一些特殊生長因素及其結合因素有關,這將部分解答一個生物物理學現象:從身體比例上講,蠑螈肢體比人類肢體更小,然而青蛙卻不能重生它們的肢體,因此這不是與體形相關的問題。目前動物肢體再生能力仍是一個未解謎團,至少目前科學家仍無法完全解釋。」

來源:新浪科技

· END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秘:人類基因是肢體再生的關鍵
    美國加州大學埃爾文分校發育和細胞生物學教授大衛·加德納(David Gardiner)說:實際上我們人類也有再生能力,例如:表皮組織,此外,人體也可以再生部分腸道黏膜,但是人類無法再生更複雜的身體組織。     加德納花費數十年時間研究蠑螈的再生能力,尋找這種超級能力的潛在機制。他說:「人類再生能力很可能在未來才能實現,卻並不遙遠,未來不久肢體再生將成為醫學工具箱的一部分。」
  • 科學家在渦蟲體發現神奇幹細胞 可幫人類肢體再生
    科學家近日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也許將幫助人類實現肢體再生的夢想。科學家在渦蟲體內發現了一種幹細胞,可讓扁蟲重新長出頭部、大腦或其它身體組織。這一發現對人類而言意義重大。再生醫學致力於實現皮膚細胞、甚至整個器官的再生,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先天缺陷、失明、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等。
  • 科學家解開渦蟲再生之謎 人體器官再生有望實現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已經發現了渦蟲的身體某些部位在被截掉後能夠再生的基因。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學家對渦蟲身體部位的再生能力進行了研究,這些部位包括頭部和大腦,有一天這項研究有可能會使老化或受損的人體器官和組織再生成為可能。
  • 上海一科學家發現渦蟲再生基因 或使人類永葆青春(圖)
    記者昨天從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獲悉,人類擁有再生能力、永葆青春不再只是夢想,因為自然界已將這兩種超凡的能力賦予了一個物種渦蟲。近日,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國際權威細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CellBiology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已建立了日常維持數萬條渦蟲的研究系統,發現了12個新的調節再生的基因。
  • 蠑螈的神秘能力能激活人類身體再生功能嗎?
    蠑螈的肢體再生過程就像小樹發芽一樣,20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對該生物頗感興趣,進行了大量科學試驗和研究分析,其目的是希望將蠑螈的神奇再生能力未來應用至人類身體,蠑螈是人類再生醫學的最大希望嗎?如果人們將腮梗纖毛剪除,不久就會再生,神奇的蠑螈是如何做到的呢?這可能也是一種再生能力,目前人們並不清楚。人類潛在類似的再生能力?它能治癒各種創傷而不留下疤痕,蠑螈甚至還能將同伴的身體「嫁接」到自己身體上,就像自己的身體部分,沒有出現免疫反應,這種特殊能力助長了部分科學家以科學名義進行的畸形生物實驗。
  • 人類只是傀儡,基因才是主體,自私的基因如何控制了人類
    自人類產生智慧以來,人們對這個世界真相的探究就沒有停止過,而人們在這種探究中變得更具智慧,思想也變的更加的深邃。可以說人的整個歷史就是對科學和哲學的探究,要是沒了科學與哲學,人類也只不過是會直立走路的高級哺乳動物而已。
  • 讓掉牙「重生」!華西口腔專家研究給人類牙齒終生再生能力!
    此時此刻,不得不提到一個大家熟知的海洋BOSS——大白鯊,它不僅擁有一副好牙口,關鍵是這副好牙還擁有終生再生能力! 那如果人類擁有這個能力呢? 華西口腔醫院的「種牙」 來自華西口腔的研究團隊,就專門研究怎麼讓「掉了的牙」再長出來!
  • 科學家揭開蝌蚪尾巴重生奧秘 為人體器官再生帶來希望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17日發表文章稱,蝌蚪細胞給人體器官再生帶來希望。文章稱,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最早注意到某些動物對嚴重傷害的反應不同尋常且令人興奮。文章稱,雖然人類可以使皮膚再生,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使肝臟再生,但對於擁有神經、肌肉和骨骼的複雜器官或肢體,使其再生的可能性猶如天方夜譚。然而對很多動物來說,這是家常便飯。文章介紹,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的一篇最新論文揭示了兩棲動物身上這個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細胞層面考察了蝌蚪的尾巴一旦被切掉會怎樣。
  • 人類為何難以實現永生?誰控制了人類?如何破解永生之謎?
    地球上除了人類之外,還包含數以萬計生物,生物和生物之間有一個共同點,便是死亡,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生老病死,宇宙總有一天會走到盡頭,不同生物之間壽命不同,有一些生物的壽命可以長達上百年的時間,有一些生物的生命則非常短暫,人類作為高等生物,壽命在大自然界內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不算太短也不是特別長
  • 激活一關鍵基因可延緩果蠅衰老進程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論文主要作者、沃克實驗室博士生馬修·阿爾赫瑞特重點研究了細胞自噬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細胞通過降解並丟棄老化、破損的細胞成分,避免細胞受到損害,從而防止老化,而AMPK基因已被證明可啟動這一進程。他選擇果蠅來了解激活AMPK基因能否加速細胞自噬過程。果蠅是研究人類老化的理想模型,因為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果蠅的所有基因,並知道如何打開和關閉單個基因。
  • NR再生醫學轉化成果或預示人類長壽時代到來
    科學家們認為:人類的壽命之所以比大部分生物都要長久,是因為人體能更好的修復基因DNA損傷。人類從出生開始,每天都會經歷成千上萬次DNA的傷害,例如輻射、食物中殘留的農藥化肥、各種化學藥品,又或者機體新陳代謝產生的自由基和DNA複製錯誤等,幸運的是DNA修復蛋白機制能很快對其進行修復。
  • 為什麼人類不能實現永生?科學家:人類只是在給基因打工
    要讓人類實現永生,首先就要了解清楚,生死背後的奧秘,要了解清楚:為什麼人類會有生死,而不是實現永生?只有了解了背後的謎團,我們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研究探索,並最終通過科學來實現永生。那麼人類的生老病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哪些因素決定著?
  • 科學家揭示控制脊椎動物視網膜再生的基因調控網絡
    科學家揭示控制脊椎動物視網膜再生的基因調控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4:08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eth Blackshaw、Jiang Qian和聖母大學David R.
  • 為人體器官再生帶來希望 科學家揭開蝌蚪尾巴重生奧秘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雖然人類可以使皮膚再生,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使肝臟再生,但對於擁有神經、肌肉和骨骼的複雜器官或肢體,使其再生的可能性猶如天方夜譚。然而對很多動物來說,這是家常便飯。這項研究的開展得益於讓科學家可以探究單個細胞、看看哪些基因得到表達的最新發展。報導稱,劍橋大學格登學院的湯姆·希斯科克博士說:「我們早就懷有這些疑問,想知道動物的尾巴為什麼能再生。又是脊髓又是肌肉等等,它是如何做到的?通過切斷蝌蚪的尾巴並運用這項新技術,我們能夠迅速研究所有的細胞類型和反應。」
  • 基因編輯技術讓人類變造物主 帶來的是美好,災難,還是不平等?
    01基因一詞來自希臘語,它的意思是「生」。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威廉·約翰森在《精密遺傳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基因的概念。基因控制著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生化等特徵。這一消息在科學界引起巨大爭議,科學家表示,在人體上進行基因編輯實驗有著極大的風險,這種對人類遺傳物質進行不可逆轉的改造,一旦混入人類的基因池,後果不堪設想。03簡單來說,基因編輯技術就是對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進行插入、修改、刪除或替換。
  • 科學家找到一種新的遺傳因子 能讓成年人皮膚像嬰兒一樣再生
    科學家找到一種新的遺傳因子 能讓成年人皮膚像嬰兒一樣再生  Emma Chou • 2020-09-30 14:40:14
  • 浩瀚星河中,如何存下人類基因的印跡
    「即便飛船能加速到十分之一光速,也要五百多年才能抵達那些有望定居的目標。」英國科幻小說宗師阿瑟·克拉克在小說《遙遠地球之歌》中這樣預計。 我國科幻作家王晉康的《逃出母宇宙》中的設想更貼合實際——「第一艘飛船是化學驅動,最高速度不超過30km/s,考慮利用星體加速的因素,它駛出60光年的時間是50萬年。」
  • 活性氧簇有助蝌蚪尾巴再生
    據每日科學網近日報導,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在研究蝌蚪如何再生尾巴時驚奇地發現,通常被認為對細胞有害的活性氧簇(ROS)在再生過程中發揮了積極影響,這對於研究人類創傷的癒合和再生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上。
  • 人類如何才能實現「永生」?科學家:做到以下4點就可以
    那麼,對於人類來說,我們真的沒有辦法擺脫大自然的生存規律,真的無法實現「永生」嗎?科學家認為,從生理學的角度分析,其實「永生」對於人類來說,或許在未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當然,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 狗狗是如何實現和人類交流的?它的一些肢體語言有哪些意義
    它們會通過一些肢體語言實現和人類交流,它們也會通過觀察別的狗狗或者人類的表情,判斷對方的情緒狀態,以及友好度,通常來說狗狗都不願意主動挑起衝突,不管是同類還是強大的人類,都會儘量和睦相處,那麼你知道狗狗是如何實現這種交流的嗎?1、狗狗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