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雖然人類可以使皮膚再生,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使肝臟再生,但對於擁有神經、肌肉和骨骼的複雜器官或肢體,使其再生的可能性猶如天方夜譚。然而對很多動物來說,這是家常便飯。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17日報導,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的一篇最新論文揭示了兩棲動物身上這個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細胞層面考察了蝌蚪的尾巴一旦被切掉會怎樣。這項研究的開展得益於讓科學家可以探究單個細胞、看看哪些基因得到表達的最新發展。
報導稱,劍橋大學格登學院的湯姆·希斯科克博士說:「我們早就懷有這些疑問,想知道動物的尾巴為什麼能再生。又是脊髓又是肌肉等等,它是如何做到的?通過切斷蝌蚪的尾巴並運用這項新技術,我們能夠迅速研究所有的細胞類型和反應。」
第一個線索來自於研究人員觀察到:蝌蚪發育過程中有一個尾巴無法再生的短暫時間段。通過對比處於這個階段的蝌蚪與能夠再生的蝌蚪,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以前未被識別的細胞類型,他們稱之為再生組織細胞(ROC)。希斯科克說:「它們位於生長中的尾巴的頂端,釋放出分子來促使其他細胞生長。」
報導稱,當尾巴被切掉時,頂端的ROC丟失,但其他ROC馬上取而代之,遷移到傷口的位置。希斯科克和他的同事們發現,替代ROC催發新的尾巴長出來。
然後,研究人員從尾巴上提取了ROC,把它們放到蝌蚪身上別的部位。令他們大吃一驚的是,那兒也長出了小尾巴。希斯科克說:「我們非常興奮。至於細胞在做些什麼以及它們是如何遷移的,謎團還很多。但它的確表明,一個單一的細胞類型幾乎在協調安排整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