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之下讀書|在《病毒星球》上,人類憑藉機率和概率生存繁衍

2020-12-11 飛鳥說車

在中國疫情發展進入了真正「可防可控」的拐點階段後,國外疫情的表現卻讓人看著心焦,著急上火。

只檢測重症,不檢測輕症;完全躺平不管了的「群體免疫療法」

;如果需要時,放棄老人優先救治存活可能性更高的年輕人,的「災難醫療」指導手冊,才讓我們這些還宅在家中「保家衛國」的普通人真正見識了病毒的威力。

儘管造成目前這種蔓延態勢的原因非常多,但普通人本身對病毒的不了解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認虎做貓,即使鄰居已經被咬死,也認為是鄰居人品不行所致,直到自己猛虎臨門,才能如夢方醒。

病毒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影響?最近看了一本《病毒星球》(【美】卡爾 齊默著/劉暘譯),將其中有價值,有意思的部分分享給大家。

如同聽羅胖講書不等於你讀過書一樣,看讀書筆記,也不等於你讀過此書。只為引發興趣,躬身讀書。

01病毒是什麼?

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新冠病毒」——新的有帽子(樣子)的病毒。

那麼病毒到底是什麼?和我們比較熟悉的細菌不同,病毒是一種神奇的非生非死的存在。

早年間,人們認為病毒是一種奇特的蛋白質;1936年,英國科學家明確了病毒由95%的蛋白質和5%的神奇長條狀分子——核酸構成。多年之後,科學家明確了這種核酸是核糖核酸,即RNA。

這樣異常簡單的構成,讓病毒只有一個使命,複製、複製、複製,再複製。

02什麼是感冒?為什麼會難受?

千百年來,造成人們感冒的「元兇」是一種叫「鼻病毒」的病毒。總體上,它只是寄生、繁殖。

但遭到鼻病毒感染的細胞會釋放一種名為「細胞因子」的信號分子,把附近的免疫細胞都召喚過來。就是這些免疫細胞讓人們產生感冒症狀,先是炎症,之後是嗓子刺癢,接著感染的部位就會分泌大量粘液(是的,鼻涕)。

要從感冒中康復,不僅需要等免疫系統幫我們把體內的病毒全部幹掉,還得等免疫系統自己平靜下來。

此次疫情中,有些身強體壯的人也進入重症,一部分人便是由於免疫系統太強,久久不能平靜,持續免疫耗費身體資源,產生免疫風暴,導致重症,甚至死亡)

03老外一直說的流感是什麼?

國外很多民眾認為此次新冠疫情只是一場大號流感,並不是全無道理。

流感也同樣是由於病毒感染導致的。但顯然國外此前並沒有從中國情況中認識到,此次新冠病毒到底有多厲害。

流感,influenza,是一個義大利語,是影響(influence)的意思,可以追述到中世紀。

每幾十年來就有一輪。1918年的一次流感爆發,導致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5億人患病,5000萬人死亡。

而且由於流感病毒次次不同,且不斷變異。每次威脅的人群也很不同。

與認為老人和孩子在流感中最危險不同,在1918大流感中,免疫系統最強的青年最為脆弱。一些理論認為是免疫風暴導致。也有科學家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和1889年的大流感期間的病毒相似。老一代人在上一次病毒中獲得了抗體。

雖然流感病毒的殺傷力仍讓人捉摸不透,但其來源卻已經非常確鑿——鳥類。感染人類所有的流感病毒,都能從鳥類那裡找到身影。

所以,不要吃野生鳥類,不要吃野生動物。不要接觸野生鳥類,也不要接觸野生動物。

04病毒「繁殖」

為什麼說現在還遠沒有到對疫情放鬆的階段?

因為病毒不但會複製、會變異(由於基因組少,可能變異類型比較少),還會生孩子你說厲害不厲害!

拿流感來說,攜帶流感病毒的鳥類身上,有1/4都同時攜帶著兩種甚至更多種病毒株,病毒之間相互交換基因,就有可能獲得新的適應性狀。由此,從野生鳥類傳到雞,再傳給哺乳動物。在極個別的情況下,通過基因重配,來自鳥類和人的病毒(是的,人類自身也攜帶大量的病毒)基因會結合到一起。新的病毒株能輕易在人和人之間擴散。又因為這個新病毒從未在人群中傳播過,因此所向披靡,沒有什麼能阻止它的腳步。

禽流感病毒一旦演化成人類的病原體,這些不同病毒之間會繼續交換基因,基因充沛同樣可以幫助這些病毒躲過被消滅的命運。在人類的基因系統熟識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質值錢,他們早已通過小小的病毒X生活獲得了新的偽裝。

以,新冠病毒現在才是小試牛刀,還展示七十二變的本領

疫情當前,生命是最寶貴的。宅在家,吃飯運動,讀書看報,就是對未來最好的投資。

祝世界健康,祝每個群體都平平安安。

相關焦點

  • 別天真了,新冠病毒才不想和你說「拜拜」
    通過全國人民,尤其是醫務工作者和疾控人員的不懈努力,新冠病毒在中國已經得到了控制。小編經常會看見身邊的朋友盯著國外蹭蹭上漲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仰天長嘆一聲:「哎呀,新冠病毒啥時候才能滅絕啊!」新冠病毒滅絕?
  •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生物嗎?
    2020年伊始,病毒再次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先是中國出現了新冠病毒,該病毒憑藉著極強的傳染性迅速在中國大地蔓延開來,然後蔓延到中國周圍的國家,甚至通過人口流動傳播到歐洲和美洲地區。然後是有科研團隊在巴西一個人工湖中發現了一種新病毒,至於該病毒對於人類的健康是否有危險,還有待研究。以前人們是談核色變,現在說是談病毒色變也不為過。作為此次疫情的主要攻克目標,新冠病毒被鑑定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它和之前發現的SARS病毒以及MERS病毒都屬於冠狀病毒。
  • 新冠是美國的「人類清除計劃」的開始嗎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到現在差不多有一年了,雖然我國以及亞洲周邊國家控制的還算可以。但是南非,英國等地方都出現了新的新冠病毒的變異體。從總體觀念看來,整個星球的處境都不太好。那之前有消息說,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在今年四月,宣布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新冠疫苗的研究,
  • 人類該如何與新冠病毒「共存」?-虎嗅網
    若你選擇A說明你花費了10元,降低了百萬分之一的死亡概率。人類活動,終究是一場冒險的旅行。生活面臨交通事故、病毒、汙染、投資等無孔不入的風險,我們很多選擇都是在給自己的生命估價。所以,人類的行為是一項冒險性的平衡藝術。疫情作為社會風險的一部分,我們要花多少投入(金錢、時間等成本)來化解這個風險。這時,我們需要算一筆經濟總帳。
  • 廣州團隊發現:新冠病毒若攻擊胃腸道發生重症機率更高
    該團隊和湖北、廣東和江西的多個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收集了232位匿名新冠病人的病歷。在研究中發現,21%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住院期間出現了腹瀉症狀,大大高於原先報導中的3%。同時,還發現很多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有血便的症狀。這些結果均支持了新冠病毒經由消化道的傳播機制。
  • 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5月8日,香港大學醫學院官網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新冠病毒的感染程度與2009年甲型H1N1流感感染程度相似。該研究已於5月7日發表在權威雜誌《柳葉刀·呼吸醫學》上。
  • 科學家確定8個基因影響新冠患者生存機率 僅一個缺陷基因致使存活...
    科學家確定8個基因影響新冠患者生存機率 僅一個缺陷基因致使存活機會減少20%  Emma Chou • 2020-11-12
  • 倫敦封城啟示,這次變種病毒威脅背後,人類與大自然一場長期抗爭
    就好比人類文明中在不同的地方獨立發展出了農業,就說明農業對人類生存發展的普遍重要性。這種新的基因69-70缺失改變了新冠病毒表面用於感染人類細胞的刺突蛋白。帶有這種缺失的病毒變種於2020年初最初獨立出現在泰國和德國,並於8月開始在丹麥和英國流行。並且最可怕的是還在不斷進化中。
  • 科學拯救人類,想要在太空繁衍,傳統繁殖方式可能不方便
    到太空之中生活一直是科學家這些年研究的重點,甚至很多人都提出過太空移民,而當人類移居到太空之中,首先面臨的問題應該就是繁衍後代,大家都知道太空是一個失重的環境,但這樣的環境之下,要實現親密接觸,雖然在地球上是比較簡單容易,但是放在太空之中卻面臨著很多的難題。
  • 新冠病毒將會終結人類?舒蘭聚集感染的背後讓人細思極恐
    新冠病毒是人類終結者?鍾南山、王辰、張文宏等專家先後指出,我們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似乎已成定局。4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布會上也警告,在可預見的未來,雖然一些國家的病例數會下降,但其他國家將迎來新冠疫情高峰,在看似得到控制的地區,病毒也可能捲土重來(這可能直指中國)。
  • 新冠病毒給人類的一封信
    重慶八中初二20班 吳詩雯 指導老師:黎令親愛的人類:你們好?我是新型冠狀病毒,讓你們今年避之不及、口誅筆伐的新型冠狀病毒!哦,看到我的來信,請你們不要急著嗤之以鼻,拒我於千裡之外。今天我想要以這樣的方式向你們表達我的觀點:我不是這次疫情的製造者,我是受害者!
  • 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因新冠去世,2020年已有上百位明星倒在病毒之下…
    即使強大如名人,在病毒面前,也只是最普通的一個「人」。觀眾熟知的湯姆·漢克斯、強森等知名影星都曾感染了新冠,但幸運的是他們最終戰勝了病毒。可惜的是,也有很多演藝界名人,倒在了病毒的魔爪下…有外媒統計,已有上百位明星因為新冠去世。
  • 三文魚案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喵主子們還能安心的吃三文魚嗎?
    首先要明確一點,檢出新冠病毒,不等於可以感染或者傳染新冠病毒。病毒含量需要達到一定量,才具有傳染性。 根據水產、病毒、食品領域的專家給出的相同結論,三文魚本身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首先,目前認為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經過中間宿主,最終感染人類。但三文魚住在深海,中國進口的三文魚主要來自北歐的挪威和丹麥,以及南美的智利海域,那裡只有海鷗,接觸不到蝙蝠。
  • 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機率大嗎?怎麼處理才安全?
    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機率大嗎?怎麼處理才安全?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其他227928個樣本檢測全部為陰性。綜合來看,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機率是非常小的。
  •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港大學者發現一種臨床常用抗潰瘍藥物可抑制新冠病毒繁衍複製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10-13 18:48 來源
  • 地球上除人類外都有天敵,那麼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什麼?
    但是,在人類的存在下,老虎的生存與生活卻被人類的活動影響著,而人類卻不屬於食物鏈中的生物。人類的生產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到了食物鏈中的大多數環節,就比如頂端消費者:老虎,雖然它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但是如果不存在食物鏈頂端內的人類用「槍枝彈藥」或者其他能夠威脅老虎生存與生活的物品,那麼對於老虎來說,人類就是它的天敵。
  • 因新冠病毒,三文魚罐頭連夜下架加改名!還能餵貓咪吃魚罐頭嗎?
    有的商家照做,還有的則選擇把三文魚「馬賽克」,換成「san文魚」之類的表述……此舉可能引發部分心理敏感的人產生懷疑:貓咪還能不能吃三文魚貓糧,會不會因此感染新冠病毒?畢竟眾所周知,新冠疫情發生後,國內外有些貓狗也被人類感染過新冠病毒含三文魚的貓糧,是否可能攜帶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又有新證據
    除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問題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產生的,它於何時何地首次出現,何時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病毒是否來自於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有沒有中間宿主,以及新冠病毒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問題。至今半年多過去了,科學界對上述問題尚無共識。近期,俄羅斯科學家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研究或許有重要意義。
  • 接種卡介苗國家感染新冠病毒概率較低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轉化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拉烏爾·蓋伊涅特季諾夫說,那些大規模接種卡介苗疫苗的國家,其居民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比那些取消了接種此疫苗的國家低。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新聞處原引蓋伊涅特季諾夫的話稱:「說到與現在疫情有關的相關性,根據此說法,那些居民必須接種卡介苗的國家,包括俄羅斯、前華約國家、東南亞國家、特別是中國、日本和韓國以及其他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死亡率和發病率比居首位的一些國家少了數十倍。現在這些死亡率和發病率居首的國家要麼從沒有接種過卡介苗,要麼已經取消了。」
  • 新冠病毒在英國變異,疫苗還有用嗎?
    但~就在周末, 大西洋東岸的英國政府稱, 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正在英國迅速蔓延, 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新冠病毒要快, 而且傳播力提高70%, 病毒傳播已經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