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劉旦覬覦皇位已久,他的做法讓漢武帝厭惡,他到底做了什麼?

2020-12-20 毛1393

燕王劉旦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是李姬,歷史上對他目前的紀錄並不多,在這裡就不再做過多的介紹了。相傳他和齊懷王劉閎、廣陵王劉胥在同一天內封王,他這個人很機智,並且能夠辨別有才能的人。身為皇帝世家的人從小便開始接受讀書教育,博學多識基本是每個人都有的特點。而比較特別的是,他喜歡研究星象歷數的法術,尤其更喜歡出去騎馬打獵,每次出去打獵他都是收穫滿滿。而且他的朋友圈也很大,廣泛結交江湖上比較有才能和武功厲害的人,這也為他後來謀反提供了條件。

公元前91年,太子劉據因為某些事被逼起兵造反,結果被抓到判處死刑被誅。恰逢劉閎英年早逝,他便以為自己理所應當的座上太子的位置,然後他就開始上書告訴漢武帝,自己是太子的最合適的人選,並要求進宮保衛皇宮內的安全。但正是這件事情做得太過於露骨,以至於招來漢武帝的厭惡。武帝對他的做法很生氣,並因為這件事徹底斷了他對太子之位的念想。

當武帝去世之後,留下的詔書宣告天下讓年僅八歲的幼子漢昭帝登上了皇位,並託付當時的大將軍霍光輔政,由他好好教育和保護幼帝。武帝去世讓燕王那充滿怨恨的心更加不淡定了,他不相信詔書的真假。可作為一名兒子,最讓人可悲的是他當時竟然在懷疑詔書的真假,而對父皇的離去不加傷心,可謂是權力的魅力真的是能讓人忘記自己的心,忘記那皇宮裡最不可得的親情。

於是他便連同宗室中山哀王的孩子劉長和齊孝王家的孫子劉澤等多人合作,開始為謀逆篡位做準備。他的心腹郎中成軫說出了推動他發動謀逆的一句話:「大王你這次錯失王位,不能再坐享其成,唯有起兵智取王位」。也正是屬下的這句話,促進了燕王起兵造反的步伐。他為奪皇位也不僅僅在軍隊方面做準備,在民心方面的準備也和充足,他開始散播昭帝並非是皇室正統,讓漢昭帝失去民心。一直以來,「民心所向」才是起反的最關鍵所在,看來劉旦對這次奪位的勢在必得。

他再次的招兵買馬,更多的是招募死士,做好最充足的準備。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參與人之一劉澤被人抓住把柄,並被皇帝知道。查證之後,劉澤的罪名坐實,並連累了燕王。最終的結果是劉澤被斬殺,但是燕王卻很好的躲避掉了。

最後上官桀的死,讓燕王劉旦決定孤軍一擲,但是此時的他大勢已去,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執念。選擇上吊自殺,可憐了他本該美好的一生,卻落了個這個下場。

相關焦點

  • 燕王劉旦上疏入京護衛漢武帝惹得武帝大怒,並削減其封地
    當時劉據自殺、次子劉閎在元封元年(前110年)早夭,所以此時有資格擔任儲君的皇子有四人,分別是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幼子劉弗陵。由於四位皇子皆是庶出,所以若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理應由劉旦做太子。但是「衛太子廢后,未復立太子。」這下劉旦就急了。這一急就出了錯。 後元元年(前88年)「及衛太子敗,齊懷王又薨,旦自以次第當立,上書求入宿衛。」
  • 劉弗陵可能並非漢武帝所生,多疑的漢武帝為何還非要立他為太子?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不少人都將他與秦始皇的攻擊相提並論。漢武帝的主要功績在於統一了中國文化,也就是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的這一做法直接影響了後世的歷史長河,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在接受孔子思想的洗禮。
  • 漢武帝之子昭帝劉弗陵之死:究竟是被害死還是病死?
    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頒布詔令,冊封劉弗陵為太子。隨即任命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夫。武帝託孤,為劉弗陵的皇位之路掃清了障礙,劉弗陵的皇帝生涯本應是順風順水,誰知二十一歲正值年輕力壯、大有可為之時,竟然溘然長逝,實在令人惋惜!更讓人猜測劉弗陵的死因。
  • 漢武帝犯一錯誤,搭上2個老婆10個子孫,賠上昭帝劉弗陵一生幸福
    至此漢武帝損失1個老婆(衛皇后),再損7個子孫(太子、五子、劉據三子一女,衛皇后一女兒)。太子劉據死後,其它兒子無一成器。無奈之下,漢武帝只能對小兒子劉弗陵寄予厚望。此時劉弗陵年約六歲,體格健壯、聰明伶俐,漢武帝常謂「類已」,特別寵愛他。漢武帝此時已68歲,一天天老去,很害怕突然丟下未成年劉弗陵先去了,於是他開始準備後事。
  • 歷史上漢武帝之子劉弗陵是怎麼死的?其實他有可能是自殺
    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八月,漢武帝給小兒子劉弗陵留下的輔政大臣上官桀認為皇帝站在霍光那一邊,對自己十分防備,狗急跳牆的他決定使出最後一招:謀反。上官桀的謀反計劃是這樣的:由皇帝的姐姐蓋長公主出面請霍光喝酒,在酒席間伏兵格殺霍光,然後廢掉劉弗陵,改立武帝的另一個兒子燕王劉旦為皇帝,劉旦則答應事成之後封上官桀為諸侯王。
  • 漢武帝四子以空手與熊搏鬥為樂,為奪皇位三次施巫蠱術
    勇猛而少智的漢武帝四子就是其中一位。說到與熊共舞,想必很多人腦海中立刻浮現出的是俄羅斯人,畢竟他們不負戰鬥民族的稱號,可以把熊當作寵物。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不僅不怕這類猛獸,還專門建立了一個搏鬥場,親自下場把熊當作搏鬥取樂的對象。這個人並不是普通人,他就是漢武帝的兒子廣陵王劉胥。
  • 毫無根基的漢宣帝劉病已是如何剷除把持朝政的霍光家族勢力?
    公元前91年,巫蠱之禍爆發,在死了數萬人後,最終以漢武帝平定「叛亂」告終。使漢武帝精心培育的太子劉據自殺身亡,事後清醒過來的漢武帝追悔莫及,只能殺死害死愛子的江充、蘇文等人。但擺在66歲高齡的漢武帝面前,最重要的問題卻是皇位的繼承問題。人生70古來稀,雖然被別人稱呼著萬歲,也一心渴望長生,但身體的衰老和精力一天天不濟,這些事實只有他自己知曉。
  • 漢武帝有六子,個個很優秀,可為何最後選擇最年幼的劉弗陵繼位?
    漢武帝終其一生,共育有六子,分別是戾太子劉據、齊懷王劉閎、燕剌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昌邑哀王劉髆和漢昭帝劉弗陵。身為皇帝之子,他們受到的是都是當時最好的教育,因此說他們個個很優秀,這倒是不過。燕剌王劉旦,史書贊其「能言善辯,廣有謀略」,博學多才,經書、雜說來者不拒,尤好星曆、數術、倡優、射獵;廣陵厲王劉胥,他雖不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但在武力方面卻是拔尖的存在,《漢書》說他「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身材高大,體魄壯健,力能扛鼎,可以空手與熊、野豬等猛獸搏鬥;昌邑哀王劉髆,關於他的記載史書也很少,但從其諡號
  • 一個八歲的小皇帝能幹什麼?都認為這樣的人肯定無能,大家都錯了
    漢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長子即劉據,次子齊懷王劉閎早逝,巫蠱之禍後,可以繼承皇位的只有四人: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和趙氏之子劉弗陵。之後,為了防止自己死後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武帝將劉弗陵的生母賜死。後元二年,漢武帝將劉弗陵立為皇太子。
  • 他明明當過漢朝皇帝,卻被踢出「帝王本紀」
    到底是什麼,塑造了他的「不同凡響」呢? 一個傳奇的人,一般都會有傳奇的出身,劉賀也不例外。 他的祖父,乃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他的祖母,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李夫人死後,漢武帝依然對她念念不忘,親筆寫賦來悼亡,甚至在皇后衛子夫還在世時,以皇后之禮下葬李夫人,追贈為孝武皇后。
  • 他是懸梁刺股的主人公,他與燕王又有什麼樣的糾葛呢?
    說道蘇秦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他與燕王有什麼樣的糾葛呢?鬼谷子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他的弟子不多,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蘇秦,提起蘇秦大家都會對他嗤之以鼻,特別是他利用燕王的母親的一事更是讓他的形象掉到了谷底,歷史上真實的蘇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皇位正統:永樂帝朱棣為了闡明他的皇位合法性而採取的措施
    早在靖難之役時,還沒有登上皇位的永樂帝,對於他的侄兒建文帝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控,來證明自己的行動是正義的。他打著「撥亂反正」的旗號,處死了許多建文帝時期的「奸臣」,恢復了被建文帝所違背祖宗制度。以此來證明永樂帝繼承皇位是合法的。
  • 他受封齊王,因其年少無子,封國被除,諡號為懷
    -前110),漢武帝劉徹的次子,生母為趙地的王夫人。元狩六年,劉閎受封齊王,元封元年去世。因其年少無子,封國被除。諡號為"懷",即齊懷王。劉閎為武帝次子,生年不詳,但按照記錄了其母王夫人具體得幸時間的《史記 衛將軍驃騎列傳》,元朔六年(前123年),【是時王夫人方幸於上】 ,或許劉閎便是生於此年。
  • 他坐過5年牢,僅用1天就當了皇帝,卻成就大漢中興|百家故事
    對於眾臣彈劾夏侯勝的做法,明人李贄只用了一個字評價——「差」。無論在哪個時代,惡意舉報都是可恥的。大漢盛世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夏侯勝只是說出了人人皆知的事實,畢竟武帝末年已經出現了「天下虛耗,人復相食」的社會現象。可他也該知道,在位的漢宣帝比他更有理由恨漢武帝。
  • 他親手殺了太子,反而讓權臣輔佐幼主,歷史上絕對少見
    武帝殺完了劉據才覺得身邊人少了,人老了也就內心孤獨了,冷靜下來一想自己有愧於人,悔之不及,他們不是平常父子見面,生在帝王家未有宣詔不能隨見,反倒是些親近小人有了可乘之機,為保自身不惜以身犯險作亂為之,武帝本就不喜歡有疑慮,而且可用之人也多,生怕威脅到自己皇位先做了再說。漢武帝的心真狠,為了皇權,連親兒子都要殺,若無輪臺罪已詔,武帝的歷史評價將歸於「暴君」一類。
  • 5本男主覬覦女主已久的古言,《御前新賜紫羅裙》上榜,強撩強寵
    大家好,我是涵涵,今天推薦5本男主覬覦女主已久的古言,機關算盡,巧取豪奪,只為將她佔為己有!算是脅迫女主嫁給他做側妃,女主由開始的守心,不愛男主,到一點點被男主感化,最終互通情意 ,女主最後是正妃,皇后,1v1。挺好看的!文筆,劇情都在線,主角智商也在線。人物塑造得非常立體。配角也有血有肉,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