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愛遊戲,背後的神奇機制,80%的父母都弄反了

2020-08-28 真心爸媽


每隔幾天,我就會遇到「孩子愛玩遊戲怎麼辦」的諮詢,有玩手機遊戲的,有玩電腦遊戲的,大致情況都差不多:

孩子成績一般或者很差,但好像也無心學習,一有機會就玩遊戲,怎麼說都不聽,這邊父母著急得不行,那頭孩子完全無動於衷。

提問的父母,大多是想找到辦法管住玩遊戲,邏輯是——

孩子的成績,是因為玩遊戲變壞的,只要管住了玩遊戲,孩子就能把心思重新放到學習上,成績自然會好起來。

可惜,除了跟孩子約定玩手機、玩電腦、玩遊戲的時間(我們家從孩子小時候起一直這麼做),我也給不出什麼更立竿見影的辦法。不過,我倒是有個不同的思路,每次都講給提問的父母聽:

孩子不是因為玩遊戲才學習不好,而是因為學習不好,在學習上找不到成就感,才會特別著迷玩遊戲,所以根本解法不是管住玩遊戲,而是幫助孩子找到在學習上的成就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心理學家們發現,每個人,包括成人和孩子,都需要成就感,為了獲得成就感,他們會更傾向於把時間和精力,花到能帶來成就感的事情上。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玩遊戲,就是為了獲得成就感。

咱們可以想像一下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處境。

在學校,因為成績不好,他很少得到老師的重視和肯定,也不太能得到同學們的尊重——能持續獲得這些的,永遠是那些成績很棒,或者某一方面有特別突出的好表現的孩子,而這些重視、肯定、尊重,恰恰是孩子在學校的成就感的唯一來源。能得到這些,孩子在學校就能獲得足夠的成就感,得不到這些,孩子的學校生活就不會讓他有成就感。

在家裡,因為成績不好,孩子也很少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讚揚,更多時候,不是被父母苦口婆心或者口不擇言地教育,就是被督促著寫作業、學習,而且只要拿起手機或者打開電腦,幾乎百分之百都會馬上會從父母那裡收到否定性信息:

到點兒就下來,別忘了寫作業!

作業寫好了嗎?就知道玩!

你要是能把玩遊戲的一半勁頭放學習上,就不會考這樣了!

但是,就這麼管著,孩子變得不想玩遊戲了嗎?恰恰相反,他會玩得更厲害,甚至完全沉迷其中,放棄學習。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孩子迫切需要肯定和成就感。他在家裡能夠得到的成就感,主要來自父母的肯定和讚揚,沒有辦法通過好成績得到這些,他就只能通過別的方式來找——而遊戲,是獲取成就感最快捷、最輕鬆的方式。


和「孩子的成績,是因為玩遊戲變壞的」這個邏輯相對應,父母們還通常認為,成績好的孩子,是因為不貪玩、不玩遊戲,才學習好的。這個邏輯也弄反了,真正的邏輯是:

那些成績好且不會沒完沒了地玩遊戲的孩子,是因為成績好,在學習上有足夠高的成就感,才不需要玩那麼多遊戲的。

我們很難量化地考察一個孩子到底需要多少成就感,才能滿足且自信,但可以做一個基本假設,那就是一個人並不需要無限大的成就感,只要他獲得的成就感達到某個程度,他就會覺得足夠了。

一個成績好的孩子,在學習上獲得的成就感足夠高,那麼需要通過其他方式,比如遊戲來獲得的成就感,就沒有那麼多。所以遊戲對學業優秀的孩子來說,主要作用不是提供成就感,而是休息和娛樂,他不需要通過遊戲來獲得成就感,因為在學業上能夠獲得的成就感,比遊戲帶來的那一點點虛幻的成就感大得多,也真實得多。

以我家兩個孩子為例,他們一個初中,一個高中,成績都很好,電腦在自己房間,手機在自己手裡,兩個人都有各自喜歡的遊戲,近幾年,我們也不再跟他們說遊戲時間的事,但我觀察,兩個人玩得都很節制,無論是開學後還是在家上網課期間,都是周一到周四專注學習,周五放學後才會開始玩遊戲,周六周日也玩兒,但所有的學習任務都不會耽誤,一到周一,馬上無縫切換到上學日模式。

成績不好的孩子,則可能完全相反,因為能在學習上非常缺乏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就感的機會,他們會特別依賴遊戲,以改變內心成就感匱乏的狀態。

一位媽媽曾經給我講過他家孩子的情況:成績很差,特別喜歡玩遊戲,但玩得又不好,所以總是想花錢買裝備,讓自己在遊戲中變得特別炫酷,前前後後可能花了有數萬塊。我想,可能不少偷偷從父母卡上花錢做大額充值的孩子,都是這種情況。

當然,這並不理性,而且一定程度上是「飲鴆止渴」,因為越玩遊戲,他能用於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就越少,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的可能性就愈加渺茫。很多父母特別生氣的原因,也正在與此。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年齡和閱歷都讓他暫時還難以用這樣的理性去看待玩遊戲和學習的關係,所以這時候跟他講這樣的道理,基本上是講不通的。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用成人的理性來理解這件事。


要這麼說,孩子學習又不好又沒玩沒了地玩遊戲這件事,就沒有辦法管了嗎?當然不是。我們需要的是更符合孩子心理、更有策略的方式。

這個方式不是通過管住遊戲來管好成績,而是幫助孩子從遊戲之外獲得足夠多的成就感,從而逐步弱化遊戲的價值,最終把遊戲從成就感來源,變成純粹的休息和娛樂,到那時,父母就完全不需要再和孩子玩遊戲較勁了。

那麼,孩子已經愛玩遊戲,不愛學習了,要怎麼才能開始用這個方法呢?我有幾個建議:

1、把遊戲和學習「解綁」:

和孩子談論學習時,就談論學習,不要總是批評他玩遊戲影響學習;孩子在約定時間內玩遊戲,也別再不停嘮叨他「只想玩兒,不想學習」,既然允許玩兒了,就讓孩子輕輕鬆鬆地玩,享受到玩遊戲的樂趣。

2、找到有效的方式,幫孩子提升學習能力:

學習成績由學習能力決定,所以幫孩子提升學習能力,是提升成績的最根本方式。關於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能力,我們已經寫過不少文章,您可以參看:

此外,如果孩子各門功課都成績不佳,希望他短時間內全面提升並不現實,我們可以採用一個更有建設性的方式,那就是從某一個目前孩子基礎比較好、提升成績相對容易的科目入手,讓他在在學業上找到初步的成就感,有個這個契機,孩子就會知道,在學業上獲得成就感是能夠實現的,他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致都會大大增加。

3、多肯定,少批評,讓孩子在面對父母時,也能獲得成就感:

不少父母喜歡看孩子身上不那麼讓大人滿意的地方,認為把這些地方讓孩子改進了,孩子就會變好,但這樣做很容易收到完全相反的結果,那就是大人越批評,孩子越「破罐子破摔」,更好的方式是,多看孩子的優點,並且就這些優點充分肯定和鼓勵他,孩子在這一點上能得到肯定和鼓勵,自然會努力把其他方面也做得更好,以從父母這裡得到更多的肯定和更大的成就感,這樣,孩子在家裡的狀態以及親子關係,就都會開始良性循環。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

已出版《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

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父母做到這四點,娃也能不愛遊戲愛學習
    父母的不間斷陪伴,很容易讓孩子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和同班學習比較好的家長溝通,大家就會發現,那些「優等生」往往都有很強的自主能力,而且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計劃,一般都不會讓家長幹擾自己的學習進程。想讓孩子愛學習、學好習,就必須給孩子分階段樹立目標,讓他明白當下的目標是什麼,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完成這些目標。
  • 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只有逼著孩子不愛學習的父母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十歲孩子的媽媽,最近總是向我抱怨,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那麼不愛學習,一拿起書就想睡覺。學習成績也是一直不好,嘗試了報名各類補習班,結果依然毫無起色,看著孩子又累又困,心裡很是不舍,但一看到孩子的成績,肚子裡的火,又忍不住冒出來。最近看到網上經常傳來有些孩子走極端出事的視頻,心理也是毛毛的,不敢過分的管教孩子,但是不管教,又擔心孩子會變得自暴自棄。
  • 孩子不愛學習,就愛遊戲,怎麼辦?
    在一個樊登演講的視頻中,一位母親說:「沒有快樂學習法,這個我和我的女兒已經達成了共識。」樊登立馬回懟:「有!孔子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最近聽羅胖精選《卓克·科技參考》,卓克老師也解釋了「為什麼好奇心比堅持重要」?
  • 孩子為啥都愛打遊戲,卻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上癮機制」給你啟發
    隨著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各種遊戲、動畫層出不窮,讓許多家庭的孩子沉迷其中。科科媽媽為此抱怨了幾次,他們家科科上了小學,平常對做作業、學習提不起一點興趣,要科科媽媽叫了又叫,才不情不願的去學習,寫作業的時候又磨磨蹭蹭,一會兒肚子餓,一會兒要上廁所,還玩一玩橡皮擦。
  • 「孩子不愛學習,錯都在父母!」耶魯腦科學家一句話驚醒無數家長
    但是,開學一段時間後,很多家長又開始深陷孩子的種種問題:「每天一做數學題,就免不了大哭一場。」「都開學兩周了,每天上學前還要經歷一番惡戰。」「孩子升上三年級就討厭學習,成績下降,是到了叛逆期嗎?」……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
  • 怎麼樣讓孩子像愛打遊戲那樣愛學習呢?
    電子遊戲讓不少孩子找回了被剝奪的自主感、可控感、意義感、價值感、歸屬感。人的生存需要這些感覺,既然現實生活不能讓他們獲得這種感覺,他們就到虛擬世界中尋求這種感覺。這也是生存的本能。所以打電子遊戲上癮是毫無懸念的結果。然而父母、老師卻大吃一驚,顯然他們對人的神經機制、心理特徵相當不了解。
  • 父母逼孩子戒掉遊戲,卻毀了孩子一輩子!遊戲問題父母須謹慎解決
    為了支付高昂的遊戲裝備,竟然偷偷用媽媽的手機支付了將近一萬元。等到媽媽發現時,孩子沉迷遊戲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這位家長將一切原因都歸咎於遊戲,不僅沒收了孩子的電腦、手機等一切電子設備,就連家裡的網都斷了,下決心再也不讓孩子有接觸遊戲的機會。
  • 《童年不缺愛》:被愛的孩子是幸運,會愛的父母是奇蹟
    所以父母明明心裡愛極了孩子,但表現出來的卻是嫌棄不滿,甚至是責備,換來的也不是孩子的感激,而是孩子的怨懟。其實,每位父母都愛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愛。但只有父母用孩子能感受到的方式去愛他們、支持他們,父母的愛才能真正滋養孩子。
  • 家長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是愛還是偷懶?
    確實,沒有人願意被時刻監控,那種緊張和不安,反而會讓孩子分心,哪還有什麼心思學習?更何況,如果溝通不到位,或者孩子不理解,很容易適得其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影響學習效率,破壞家庭關係。父母是孩子最高的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家長來做的。
  • 《鏡子》:父母的「非愛行為」背後,隱藏著孩子的3大訴求
    導讀:《鏡子》:父母的「非愛行為」背後,隱藏著孩子的3大訴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鏡子》:父母的「非愛行為」背後,隱藏著孩子的3大訴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學習不專注愛拖延,父母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常常不知孩子,到底要玩什麼,總想著孩子自己能多玩一會,不要老是粘著大人。太早長期以學知識為主,孩子就會表現為總是找藉口、喜歡拖延、在嚴重的會煩躁、做事沒有耐心、急怒愛發脾氣等。為什麼上學後,孩子上面這些狀況會很多,對學習沒有樂趣。
  • 「我媽比我學習還瘋狂」優秀的孩子,背後往往有愛學習的父母
    家長要明白,你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在抱怨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之前,父母應該先反思自己愛看書、學習了嗎?那些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愛學習的父母曾看過一期《少年說》,其中有一個孩子抱怨自己的媽媽「太愛學習」,已經38歲的媽媽還在準備考研,每天努力學習。於是這個孩子吐槽道:「我媽學習比我還瘋狂!到底是學習重要還是兒子重要呢?」
  • 孩子的這個行為背後,是在苦苦呼喚父母的愛
    導讀:孩子的這個行為背後,是在苦苦呼喚父母的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這個行為背後,是在苦苦呼喚父母的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在孩子的行為背後,他在呼喚父母的愛!
  • 淺析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成為了第一也不敢放鬆,要保持自己的戰果。這就是內驅力。有的寒門學子,非常努力,他們清楚自己的家庭情況,自己的父母為了自己有多辛苦。他們為了報答父母的恩情,為了改善家庭的未來。他們知道努力上進,知道自己學習可以改變命運。所以這是他們的內驅力。也有一類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完全是因為外驅力。這就是父母的壓力。父母給的壓力很大。不允許玩手機,不許看電視。周末在家要學習。
  • 李雪:每一個不可愛的孩子背後,都是在呼喚愛
    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孩子雖已有十來歲,卻也不敢反抗,因為他知道畢竟是自己有錯在先。父母也沒有完全不允許他玩,只是希望他玩起遊戲來時能有個度,最起碼不能幾天幾夜,不吃不喝的玩。雖然是因為孩子迷戀網遊而引發的一件事,但歸根結底,最深層的原因還是在於其父母。在事情剛出現苗頭時沒有想辦法撲滅,任由孩子發展。
  • 孩子不愛學習,父母怎麼辦?大腦有「開關」!
    經常也有其他家長問類似的問題,他們問「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也有家長說「孩子每次寫數學卷子就大哭」,還有家長說「孩子很討厭上學」……為什麼很多小朋友都不怎麼愛學習?1、孩子不愛學習是天性其實,不是所有小孩都愛學習,愛學習的孩子只佔小部分比例,因為學習是逆人性的。正如認知心理學家丹尼爾.威林厄姆所說的,一開始人類的大腦不是為了學習而設計的,甚至大腦本來就不是用來思考的。
  • 陪讀感悟(篇五,天下父母有多少人真正懂孩子、會愛孩子?)
    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一件件的悲劇,都是在不會愛孩子的方式下發生著:孩子從高樓一躍而下的時候,他(她)內心一定已經經歷過千百次的煎熬,他(她)是真的撐不住了!父母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氣瘋打死孩子,……,這些真是太可悲了!
  • 陪讀感悟(篇五,天下父母有多少人真正懂孩子、會愛孩子?)
    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一件件的悲劇,都是在不會愛孩子的方式下發生著:孩子從高樓一躍而下的時候,他(她)內心一定已經經歷過千百次的煎熬,他(她)是真的撐不住了!父母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氣瘋打死孩子……,這些真是太可悲了!
  • 孩子愛遊戲、愛電視,就是不愛讀書?家長要明白
    鄰居家叔叔的問題很大,他的兒子很沉迷於手機,整天拿著手機看電視或者玩遊戲。每當父母叫他去房間學習的時候,男孩一關上房門之後就立馬掏出手機來玩。甚至為了躲避父母的突擊檢查而做了相應的防護措施,在這一方面男孩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呀。父母對於男孩的這些行為感到很無奈,即使打孩子也沒有能讓男孩有所改變。對於男孩愛遊戲、愛電視,就是不愛讀書的現象,父母的教育到底在哪裡出來問題呢?
  • 孩子不愛學習,遊戲上癮法讓孩子學習像玩遊戲一樣上癮
    近日,一則新聞報導山東一位寶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感覺太難,在床上崩潰大哭,孩子也跪地大哭。有網友留言說,自家孩子也這樣,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孩子還是學習不認真,也沒轍了。很多孩子的現狀都這樣,不愛學習,但一拿手機打遊戲卻玩命的上癮?孩子學習成績差,你給他報了補習班,可補得越多,效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