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報導山東一位寶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感覺太難,在床上崩潰大哭,孩子也跪地大哭。有網友留言說,自家孩子也這樣,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孩子還是學習不認真,也沒轍了。
很多孩子的現狀都這樣,不愛學習,但一拿手機打遊戲卻玩命的上癮?孩子學習成績差,你給他報了補習班,可補得越多,效果越差。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他報個奧數班,可孩子越學越怕。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倦?
黃潔靜老師在《學習的格局》一書中講解了孩子不愛學習的真正原因,並為我們提供了解決的方法。本書是她研究中西教育方法20年,並成功運用在兩個兒子身上,培養了他們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大學的經驗。書中講述了65個高效學習新方法和89個生動的育兒案例,打破了傳統學習的模式,為我們培養孩子成為「優等生」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經驗。
書中揭開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有以下兩個:
首先我們來了解本書中談到美國密西根商學院教授諾爾·迪奇教授的學習三區理論。
學習三區理論
孩子學習的狀態圖可以分為三個區:
舒適區:孩子已經學習掌握的某一區域內的各種知識技能。
恐慌區:孩子暫時的能力、理解力無法學會的知識和技能。
學習區:老師根據現階段孩子對個人能力,進行有效而且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習的知識技能。
從上面三區理論來解釋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處於舒適區,孩子不斷地被要求重複刷一些簡單而類似的題,抄同一個單詞,由此導致孩子對重複的知識產生厭倦感。
2、處於恐慌區,父母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額外給孩子補習一些未學習過的、超出孩子現階段認知能力的知識,孩子學習過程中總是掌握不了,做錯率非常高,越錯越沒信心學,最後自暴自棄,最終產生了厭學情緒。
從上述兩個原因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習要因材施教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否則最終只會起到反作用。
找出了原因,我們將要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呢?
根據本書中談到美國四所著名大學的四位研究人員一起研究發表了一篇論文《高效學習的85%規則》,研究人員認為,當人學習一種新知識或技能時,如果其中有85%的內容是已經熟悉和掌握的,就能達到最佳訓練出錯率15%。
作者就此得出一個結論,孩子學習的內容中只有15%是全新或者未知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
從這個理論,引申到了電影作品,能讓大眾感受到最佳「意外率」約15%的電影,最受大眾歡迎,超過這個範圍,觀眾看不懂,也就沒興趣看,低於這個範圍,觀眾會感到乏味。
這個理論一樣被開發遊戲者利用,遊戲為何能讓那麼多人上癮,原因是遊戲的每個關卡的難度比也是設計在15%,玩遊戲者能在熟悉的程度上,衝破這15%的難度,這樣就給他們帶來了刺激感和成就滿足感,否則太難或者太易,遊戲者的興趣感都會下降。
對此,我們同樣也可以把這個理論運用在孩子學習上,書中談到我們將孩子引入學習區時,練習80%已掌握的內容,學習15%的新內容,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努力是可以到達最佳效果的。
就如書中作者談到她小兒子學習鋼琴一事,鋼琴老師就是運用這種方法教學,每一次課程只加入15%的新內容,而不是一次性把整首曲子教完,或者叫孩子每天重複把一首曲子從頭彈到尾,另外在孩子對舊知識不鞏固的情況下,也不是每節課在重複練習舊知識,而是嘗試把舊知識融入新曲子裡學習,這種方法同時也運用了學習三區理論,把孩子從舒適區中引入15%新內容學習區裡面,這樣孩子對新知識隨時都保持興趣,而不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感。
看了作者講解的上述理論,我想起了暑假給孩子報的數學提高班,剛開始的課程是對前一個學期的知識進行複習鞏固,孩子對學習有熱情,課後作業也積極完成。
後面開學後的課程,是本學期的奧數題目講解,因為孩子數學基礎比較差,所以每次課後作業都不會做,然後每次都要我苦費功夫講解,但孩子經常不認真聽講,最後我也沒耐心了,就把怨氣撒到她上課不認真聽講上,還把她罵了一頓。
最後孩子越來越排斥上數學補習課,為了讓她能繼續堅持下去,我用了各種方法都不行,連哄帶騙,恐嚇等等,給她最喜歡的東西做交易,她寧可不要,也不聽課學習了,真的可憐我們這些老母親,為孩子學習操碎了心啊!
最終是我放棄了,今天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我是在給孩子製造學習恐慌區,根本沒了解孩子,沒有結合孩子的實際認知情況選擇課程。
我們應該如何把孩子引導到學習區,並向恐慌區邁進呢?
當我們想給孩子做數學題提升學習能力的時候,我們要先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然後找一些合適的題給他練習。比如,一些題目裡含有85%的已經掌握的知識(舒適區),15%的新知識(恐慌區),這種題給孩子練習,既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水平,又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成就感。
這樣做題像遊戲闖關一樣,不斷一層層地攻關,期間我們家長也要不斷鼓勵他,說「這是一道比較難的題目,你做出來了,你真的很棒,繼續努力」。就這樣不斷地用已掌握的知識融合新知識的方式,讓孩子刻意練習某個科目的內容,最終讓孩子的成績呈現螺旋式的上升。
總結
要想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我們不僅要結合學習三區理論,還要結合《高效學習的85%規則》,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讓孩子從舒適區走進學習區,而不是越界跨進恐慌區,這樣孩子才能努力創造自己螺旋式的上升空間。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