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反饋,讓學習和遊戲一樣上癮

2020-12-17 Mr林格

很多人都喜歡打遊戲,包括不少成人,而且玩起來就容易上癮。那為什麼在學習方面卻不會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那我們先要分析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其實真正容易讓人上癮的遊戲,這種看著挺無聊,邏輯規則操作都非常簡單的小遊戲,而這些遊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邏輯簡單及時反饋,當我們達成了某個目標,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滿足和成功的喜悅,就是感覺特別爽,於是就刺激你繼續堅持這件事,這就是打遊戲上癮的原因。

不過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工作中,通常因為缺少這樣的技術板塊,而讓人提不起興趣和信心,完成一個項目,獎金低到年底才能發放,有的人等不到年底就離職了,這可遠遠稱不上及時反饋。不過現在據說有些公司也已經在改變了完成一個任務立刻就發紅包獎勵了。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自己去設計及時反饋呢,比如把一個大任務先分解成小任務。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可以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吃一塊巧克力,完成整個大任務了,可以獎勵自己一個較大的,比如說泰國旅遊,或者是一件早就想買的貴一點的衣服,一套化妝品,比如有些人在朋友圈或微博上打卡,如果有人點讚就會很受鼓舞,有這樣的好處,就會願意更深入的寫下去,那如果要是沒人看呢,是不是會很受打擊,有些時候的確是這樣。

所以可以參加一些好的訓練營,,有很多人都會參加一個訓練營,自我管理請人來幫忙,白居易每寫完一首詩都念給白髮老太太聽,如果老太太聽不懂就會重寫,這也是運用及時反饋的方法,如果你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一樣可以使用獎勵制的完成作業,學會知識管理,優秀到不能被忽視。

相關焦點

  • 遊戲為什麼讓人「上癮」?是即時反饋機制在作怪
    遊戲是消遣娛樂的一種工具,但有的遊戲非常的容易讓玩家「上癮」,這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其實是遊戲的即時反饋機制在起作用如何設計遊戲中的反饋機制這個問題非常的專業,但是也是遊戲是否好玩的重要標準。2019,2020這兩年最流行的遊戲莫過於「吃雞」遊戲和《王者榮耀》,吃雞遊戲表面非常的繁榮,但是深層次有一種讓玩家「緩慢上癮」的遊戲機制—即時反饋機制。
  • 如何讓學習像遊戲一樣讓孩子上癮?
    我們都知道孩子很容易對遊戲沉迷,如果孩子把對遊戲的這股熱愛放到學習上,我們做家長的還至於這麼發愁嗎。那有沒有辦法讓孩子對學習,像遊戲那樣上癮?先來分析一下遊戲為什麼讓人上癮。遊戲讓人上癮可不僅僅是因為好看好玩,因為有些遊戲沒那麼好看,玩起來也挺無聊的,也讓人上癮啊。
  • 即時反饋是把雙刃劍!!!
    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羅伯特·普爾合著的《刻意練習》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即時反饋。這篇文章就一起來打磨這一概念。不少人都聽過遊戲思維模型,其之所以能夠激發人的內在潛力,即時反饋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羅胖在《羅輯思維》中講到:學渣之所以沉迷於遊戲而不是學習,是因為他能夠在遊戲中得到即時反饋,在學習中則不能,辛辛苦苦學習一兩小時、一兩天甚至更久都得不到即時的反饋,而學霸則能將目前的學習和未來的反饋建立聯繫,在他們的頭腦中,認真學習每一小時和未來的考上好大學都建立著清晰的聯繫。
  • 能否讓學英語像打遊戲一樣令人上癮
    賽思特英語 麥浪我們打遊戲是很容易上癮的,一玩起來就讓人慾罷不能。然而學英語這件事就很難堅持,有沒有辦法讓學英語變得像打遊戲一樣讓人上癮呢?圖片來自網路遊戲就是這樣,你的任何動作都能得到即時的回饋,讓你獲得成就感或者激發你的徵服欲,這種成就感和徵服欲就刺激你繼續玩下去,繼續玩又會繼續獲得成就感和激發徵服欲,然後你就這樣被牽引著一直玩下去
  • 巧用「上癮」原理,及時給予孩子反饋,提高孩子學習興趣
    遊戲為什麼能讓許多孩子上癮?因為遊戲的「升級」、「過關」會讓孩子感到快樂——玩遊戲的獎勵。當孩子再次看到或想到這種遊戲時,就想起了遊戲「升級」或「過關」後的快樂,大腦開始分泌多巴胺,促使孩子準備去玩遊戲。這就是上癮。在上癮的過程中,快樂、誘髮帶來快樂的行為的刺激、多巴胺三者缺一不可。
  • 為什麼對學習的興趣比不上遊戲?了解上癮心理,避免過度沉迷
    如果把上癮的心理機制運用到正事上,也會成為我們學習和工作的極大助力。我們可以探討一個問題:遊戲會上癮,學習會不會上癮呢?​其實也會。現實生活中,那些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健身達人之所以成為達人,往往都是因為他們也在學習中、健身運動中發現了興趣。他們不過是和遊戲裡達到「王者」段位的玩家一樣,在現實生活中達到了同樣的段位。
  • 從物質上癮到行為上癮,淺談行為上癮的成因及設計技巧(遊戲向)
    魯登伯格發現,「埃及豔后」變得和老鼠(奧爾茲和米爾納的老鼠實驗)一樣,不吃不喝地瘋狂按壓金屬棒。不同的是,魯登伯格後來將「埃及豔后」帶出了籠子,放在其他地方,沒過幾天,這隻猴子就沒了癮。但是只要一帶回那隻籠子,這隻猴子就又開始按壓金屬棒。魯登伯格發現,癮頭是鑲嵌在記憶裡的,對「埃及豔后」來說,籠子就是觸發因素。只要給它換個環境,其上癮行為就會減少很多。
  • 玩遊戲上癮,網癮?行為上癮未必是件壞事
    玩遊戲上癮?行為上癮未必是件壞事之前寫了篇文章,講述了一些基本的行為上癮原理。通常來說,我們把"行為上癮"是作為一個貶義詞。行為上癮是一種精神鴉片,和毒品一樣可怕。小孩玩遊戲上癮,偷偷花大人的錢。這項遊戲化的工作設計,當然是一項成功的案例,它設置的目標與企業的需求一致,既很好地解決了Uber在司機培訓中遇到的難題,又提升了乘客的用戶體驗。順豐快遞今年也在招聘遊戲策劃,想用遊戲來激發員工,但是短時間難找到合適的人才。現在也有很多幼教的軟體,都是一些小遊戲。小孩在軟體中學習,會較實時地獲得畫面和聲音上的反饋。
  • 孩子不愛學習,遊戲上癮法讓孩子學習像玩遊戲一樣上癮
    有網友留言說,自家孩子也這樣,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孩子還是學習不認真,也沒轍了。很多孩子的現狀都這樣,不愛學習,但一拿手機打遊戲卻玩命的上癮?孩子學習成績差,你給他報了補習班,可補得越多,效果越差。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他報個奧數班,可孩子越學越怕。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倦?
  • IRS即時反饋系統
    掌握學習情況 就是如此輕鬆簡單搭配HiTeach智慧教學系統,學生在課堂中手持一支IRS反饋設備
  • 學習和遊戲的完美結合——塗鴉冒險家 | Power2Learn
    寫作業和打遊戲,你的孩子會選哪一個呢?答案顯而易見。相信懂孩子的家長和老師都知道,孩子一旦有時間,一定優先打遊戲。如果是用學習軟體和打遊戲,你的孩子的選擇會改變嗎?孩子往往可以敏銳地察覺這是個遊戲還是個學習任務。到底是遊戲中的什么元素,讓學生如此容易上癮?是否可以讓學生上癮地喜歡上學習呢?一個遊戲能完美地結合娛樂和學習,就再好不過了。
  •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② | 如何讓學習這件事能像電子遊戲一樣上癮?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十點,今天我們繼續閱讀《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本書中的內容。在昨天的共讀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孩子們不愛學習的真正原因在於何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如何讓學習這件事能像電子遊戲一樣上癮?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愛上學習?
  • 打遊戲8小時不累,看書10分鐘就煩?讓「即時反饋」來告訴你原因
    「即時反饋」通俗地講,就是在完成了某件事之後立刻收到一個結果反饋,可能是一句表揚,一個實物獎勵,也可能是一個改進的建議。有心理學實驗證明,即時反饋比延遲反饋所產生的激勵作用更大。03其實仔細觀察,生活中還有很多「即時反饋」在偷偷發揮作用的例子。當我們嗑瓜子的時候,不需要誰來提醒和監督,就能不知不覺把所有的瓜子都嗑完,其實這也是一種「即時反饋」。
  • 孩子不愛學習,遊戲上癮法讓孩子做作業像玩遊戲一樣上癮
    有網友留言說,自家孩子也這樣,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孩子還是學習不認真,也沒轍了。很多孩子的現狀都這樣,不愛學習,但一拿手機打遊戲卻玩命的上癮?孩子學習成績差,你給他報了補習班,可補得越多,效果越差。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他報個奧數班,可孩子越學越怕。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倦?
  • 為什麼遊戲易上癮而學習不會?網友:不!學習讓我快樂!
    每個遊戲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有過遊戲上癮的時候,也許是為了衝擊排位肝了幾個晚上,也許是某款新遊上線,你晝夜不停地去體驗,也許是為了pk連飯都忘了吃……那麼玩遊戲能讓人上癮,為什麼學習卻不會上癮和痴迷呢?在靈魂的拷問下,66手遊的玩家們作出了以下回答。
  • 洞悉行為上癮的心理學秘密,讓上癮的機制為我們服務
    原理三,即時反饋。一方做出某種行為,對方立馬給出一個反饋。不論好壞,都會讓我們花費更多的注意力在同一種行為上。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性學三論》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在一間漆黑的房間裡大喊:「阿姨!請你和我說說話!這裡太黑了!我好害怕!」阿姨回答說:「這樣做沒有用,你又看不見我。」
  • 15個國外課堂即時反饋系統
    可能有些老師還在用「按按按」,或者其他物理類的設備來獲得學生在課堂上即時反饋。
  • 遊戲上癮成了精神疾病,那學習上癮怎麼辦?
    世衛組織,剛剛把遊戲上癮,認定了精神疾病。媒體說,中國有將近5億的遊戲用戶,那得多少病人啦?所以這個認定呢,對遊戲產業的衝擊肯定是很大的。專家告訴我,說所有的上癮,其實都是「症狀」,包括遊戲上癮。所謂上癮呢,也就是難以自控。所以這個特徵是沒有什麼問題,但它只是「症狀」,夠不上「疾病」。世衛組織這個認定呢,有點過了。否則的話,學習上癮算不算精神疾病?如果要算,那學霸,都是病人了。牛頓把懷表當雞蛋煮了,估計就算是病入膏肓了。
  • Facebook Messenger發布即時遊戲,讓我們一起看看社交遊戲怎麼玩...
    那麼,加入到Facebook Messenger的新型即時遊戲中吧,你可以體驗《吃豆人》,《太空侵略者》或《瘋狂猜詞》等多種遊戲,進一步挑戰好友的高分。用戶可以在 Messenger 對話中直接啟動這些遊戲。因為它的開發是基於HTML5 技術行動網路標準的,所以幾秒鐘內便可以完成加載,而不必再像笨重的原生應用程式一樣去下載。
  • 「育兒分享」孩子遊戲上癮怎麼辦?一招讓孩子更愛學習!
    為什麼會對遊戲上癮?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遊戲世界,其心理動機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科學研究已經給出了答案。作為現代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遊戲是使參與者收穫學習和技巧的一條更簡單且有趣的途徑。在人們玩遊戲的時候,大腦可以產生多巴胺、內啡肽、5-羥色胺、催產素這四種與快樂有關的神經遞質,孩子更是如此。遊戲的設計與行為主義心理學和隨機獎勵機制有種不可分割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