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玩遊戲會上癮,而學習不會呢?

2021-01-09 久經江湖雨

首先說結論啊:

把遊戲體驗應用到學習上的思路,是走不通的。

幾年之前,就有人有類似的雄論,一時引起無數附和,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慢慢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

這其中首要的誤區,是對手遊好玩的誤解。

手遊中的爽快感,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不可逆的假象,目的是在這個爽快期讓你頭腦發熱去充值。

不充值,你只是停留在「7日留存」這個指標內,會促使他們進一步挖掘如何營造爽快的假象;充了月卡,這才讓他們鬆一口氣,算是固化了,目標實現了。接下來,你將看到這個玩意的真面目。

為什麼說是「不可逆」?因為它是一過性的,無法持續和反覆的。

時間一長,個個都喊「肝不動」了。真的好玩嗎,一點都不好玩。

如果比喻成感情,大部分手遊,都是一夜情。

而學習,就像成家過日子。

你把你喜歡的手遊,放到學習這個持續時間尺度上,你會發現,比學習還無聊。

第二個誤區,是對如今出現的上癮症的誤解。

一堆人,瞪大眼睛大喊遊戲上癮。

喊完後自己回家,晚上癱在沙發上玩手機,你要問他/她具體玩了什麼,他未必能說出什麼深文大意,可一玩就是一晚上,一玩就是一晚上,甚至還熬夜。

我一直強調,現代人成癮的,是手機。

在沒有手機之前,遊戲上癮?你以為你能隨便就遊戲上癮?

當年主機時代,遊戲上癮是個高難度活。

我高中同學,玩賽馬大亨遊戲上癮,晚上十點半扮好孩子入睡,夜裡1點左右偷偷從陽臺上爬下去出逃,在包機房玩到早上五點多回家爬回自己房間,六點半裝作很精神的樣子起床上學。

和他相比,如今這所謂的遊戲上癮症,強度大致也就是當年那些站在露天報刊欄一看就是半個多小時的那種。

而有趣的是,主機黨們到了如今,反而變成挑三揀四的主了。

大鏢客2這種年度大作,一堆人大喊玩不下去啊……

想上癮?真難!

第三,簡單探討一下遊戲和學習的區別。

遊戲的門檻低,學習的門檻高,原因在於目的性和連續性的區別。

關於遊戲性,可參加這一篇,我不展開討論了。何為「遊戲性」?

維持遊戲性,最顯著的著眼點就在於提供清晰易理解的目的性,和為了圍繞這個/這些目的性而出現的連續性。

我那個老同學,當他深夜爬下陽臺時,心裡想的不是自己會不會有摔下去的危險和被家長發現要關禁閉的風險,而是「馬上就有錢給小秘書買禮物了!」、「接下來買一匹什麼馬好呢?」

學習,或者說現實,則沒有這麼強的目的性和連續性。

你學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都不知道為何而學。

有的人學歷史時眼睛直發光,那是他希望老師多講一點三國或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無論好壞,他眼裡有光,是因為他有明確的目的。

至於連續性,那就更差了。

你今天背的魯迅,和昨天背的王維,毫無關係,甚至都不能保證它們一定會在期末考試卷這個目的上,一定會出現。

最後,人類現有的學習方式合理不合理?

不合理。

能不能改?

能。

但是(對,你我都知道,這裡有個但是),學習方式的變革,關乎人類社會結構的變革。

這就是為何老師和家長們看得很清楚,而少年們永遠理解不能的原因。

這個目的,藏在命運的帷幕之後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遊戲易上癮而學習不會?網友:不!學習讓我快樂!
    每個遊戲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有過遊戲上癮的時候,也許是為了衝擊排位肝了幾個晚上,也許是某款新遊上線,你晝夜不停地去體驗,也許是為了pk連飯都忘了吃……那麼玩遊戲能讓人上癮,為什麼學習卻不會上癮和痴迷呢?在靈魂的拷問下,66手遊的玩家們作出了以下回答。
  • 玩遊戲為什麼會上癮?
    玩遊戲為什麼會上癮?當然,我也沒有刻意去戒掉遊戲,因為我的自制力有點感人,越是刻意去約束自己,反而效果越差。唯一讓我不玩遊戲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時間玩了。記得有一次我打王者,旁邊的人說我怎麼邊玩身體還跟著動起來了,一會兒笑一會兒嘆氣的,怪嚇人。我只知道當時的我處於一種特別激動、亢奮的情緒狀態中。
  • 為什麼玩遊戲會上癮?從心理學上怎麼分析?
    當我們在玩遊戲時,我們總是玩了一局還想玩下一局,感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這就是所說的網路遊戲上癮。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遊戲成癮"設立為一種疾病,歸類為精神疾病。本來遊戲只是我們消遣娛樂的一種方式,那為什麼人們對這種娛樂方式這麼容易上癮,嚴重者甚至發展成了一種疾病呢?鄭仁強老師說:"只有真正地了解了消費者,才能設計出吸引消費的產品。
  • 一個心理師告訴你,為什麼偏偏遊戲容易上癮,而學習通常不會?
    我一個同學因為玩遊戲,被學校勸退了「王者榮耀」之所以會惹來媒體和大眾的「重點關注」,全因這款遊戲已經在國內成了一種社會現象:據媒體報導,每7個中國人就有1個在玩。他壓根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別——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又開始玩。當然,他那麼忙,也根本沒工夫理會我們的。能讓他走出布帘子的原因只有兩個——被大小便憋住了和補充食品儲備。每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他去還是會去的,只是我也很奇怪,他去做什麼呢?他參加考試還有什麼指望嗎?要知道,他從不去上課,也從不去複習。
  • 孩子為什麼會玩遊戲上癮
    父母在碰到孩子「玩遊戲成癮」的情況下,一般 都是會對孩子說「你這孩子真愛玩」「遊戲有啥好玩兒的」「遊戲能當飯吃嗎」那樣的話堅信大伙兒在學員情況下聽過不僅一遍吧(尤其是男孩子)。孩子怎麼會遊戲上癮呢? 玩遊戲時,當今開心高過成本費,便會成癮。這與遊戲的結構設計相關,遊戲的設計方案有三標準:有明確的目標,難度係數和能力配對,有立即的意見反饋,這三點太順從人的本性了。
  • 為什麼玩遊戲會上癮?能上癮的娛樂何止遊戲,就該這麼辦
    1、防沉迷系統為什麼沒有用通過真實玩家會員的認證,需要玩家自己去登記個人的資料,在這一步,玩家用戶作假往往難以避免的。而防沉迷系統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碼,在這一步可以把成年玩家和未成年玩家區別開來。由於是資料真實性全部來自玩家用戶自己的自律,其有效性可想而知了。
  • 玩遊戲上癮了怎麼辦?打遊戲上癮怎麼辦?
    遊戲可以放鬆人的心靈,相信現在不少人都愛玩遊戲,說來也怪遊戲運營商,把有些遊戲做的實在太有趣了,玩著玩著就上癮了,那麼如何客服自己的遊戲癮呢?玩遊戲上癮了怎麼辦?打遊戲上癮怎麼辦?第一招,把時間擠出來做別的事 。
  • 為什麼對學習的興趣比不上遊戲?了解上癮心理,避免過度沉迷
    人是會上癮的動物,有的人有菸癮、酒癮,也有的人有網癮、遊戲癮。深陷網癮、沉迷遊戲的人,一旦形成了心理依賴,雖然明知道不對,也無法自拔。「再玩一局」的興奮刺激,與「又浪費時間」的空虛自責交替上演,走向惡性循環。有些人因此過度沉迷,甚至到了荒廢學業、對身邊事務不管不顧的地步,不能不讓人反思警醒。從積極的方面說,上癮其實是一種濃厚的興趣。
  • 如何讓學習像遊戲一樣讓孩子上癮?
    我們都知道孩子很容易對遊戲沉迷,如果孩子把對遊戲的這股熱愛放到學習上,我們做家長的還至於這麼發愁嗎。那有沒有辦法讓孩子對學習,像遊戲那樣上癮?先來分析一下遊戲為什麼讓人上癮。遊戲讓人上癮可不僅僅是因為好看好玩,因為有些遊戲沒那麼好看,玩起來也挺無聊的,也讓人上癮啊。
  • 孩子遊戲上癮,你會怎麼做?| 了解上癮背後的原理
    快樂容易,上癮也很容易最近為了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定了這樣的娛樂規則:8:30以前作業都做完可以玩一局遊戲,9:00前寫完就只能領登陸獎勵。開始執行時,孩子風一樣去寫作業了。一切很自覺。我並不認為孩子成績一定要多優秀,因為自己小時候成績挺好的,也喜歡玩遊戲,而且也沒耽誤學習。我覺得是遊戲可以適當的玩玩的,畢竟遊戲裡的及時獎勵讓人既興奮又刺激,這可以成為快點完成作業的動力。以前孩子一局就放下,自制力還可以,可最近總是念叨著要充值買皮膚,如果家長沒有提醒他的話,一局之後自己會偷偷再玩一局。這是個不好的苗頭。
  • 為什麼玩手機會上癮?小孩手機上癮怎麼辦?
    刷抖音到停不下來,說好睡前刷10分鐘,結果一個小時過去了……孩子玩手機、打遊戲,看視頻不能自拔,孩子可能已經「行為上癮」了!為了讓整個實驗過程順暢起來,心理學家推薦了一個話題:為什麼不聊聊你們曾經碰到過的有趣事情?一些受試者聊天時,手機放在旁邊;另一些受試者身邊沒放手機,放的則是紙質筆記本。每組人都建立起了一定程度的紐帶,但有智慧型手機在場的人,在建立聯繫上是磕磕絆絆的,他們會時不時的去關注自己的手機。他們所描述的雙方關係,質量較低,對方共情少,信賴感低。
  • 孩子為什麼會玩手機上癮?
    「不懂事的孩子花多少錢充值遊戲」頻頻上熱搜,這反映了什麼?為什麼孩子會玩手機上癮?在這條新聞下面,許多的網友都評價「手機就不該讓孩子碰」「孩子為什麼會知道支付密碼」「遊戲運營方該全額退還」「媽媽做法好就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就要承擔責任,受到懲罰」等等。
  • 愉悅寶貝,孩子玩手機遊戲上癮怎麼辦?
    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成年人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因此他們為了生活,寧願把孩子留在家裡,丟下一部手機後就各忙各的,一天到晚也顧不上問問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孩子本來就是一個自制力和自控力都比較差的群體,在充滿誘惑力的手機面前變得沒有任何招架之力,不得不沉淪為手機遊戲的傀儡。直到這個時候,家長才發現孩子玩手機遊戲已經上癮了。那麼孩子玩手機遊戲上癮怎麼辦?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 即時反饋,讓學習和遊戲一樣上癮
    很多人都喜歡打遊戲,包括不少成人,而且玩起來就容易上癮。那為什麼在學習方面卻不會達到這樣的效果呢?那我們先要分析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其實真正容易讓人上癮的遊戲,這種看著挺無聊,邏輯規則操作都非常簡單的小遊戲,而這些遊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邏輯簡單及時反饋,當我們達成了某個目標,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滿足和成功的喜悅,就是感覺特別爽,於是就刺激你繼續堅持這件事,這就是打遊戲上癮的原因。
  • 孩子玩遊戲上癮怎麼治?父母了解「損失厭惡」,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很多家長都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是:孩子太愛玩遊戲該怎麼辦?而且當父母抱怨自家孩子玩遊戲上癮,人們第一印象通常是這孩子學習不好。後來到了初中,孩子利用學習當藉口,鬧著家裡買了一部手機之後,因為沉迷玩遊戲導致成績一落千丈。為了禁止兒子玩遊戲,薛女士試了很多招數,無論是把孩子的手機藏起來,還是關掉家裡的網絡都沒有用。
  • 孩子不愛學習,遊戲上癮法讓孩子學習像玩遊戲一樣上癮
    有網友留言說,自家孩子也這樣,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孩子還是學習不認真,也沒轍了。很多孩子的現狀都這樣,不愛學習,但一拿手機打遊戲卻玩命的上癮?孩子學習成績差,你給他報了補習班,可補得越多,效果越差。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他報個奧數班,可孩子越學越怕。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倦?
  • 什麼叫遊戲化學習?玩什麼遊戲、怎麼玩遊戲才能啟迪智慧呢
    一方面家長談遊戲色變,生怕孩子沉迷其中影響學習;另一方面,孩子們卻對遊戲鍾愛有加,成為遊戲內「專家」的孩子比比皆是。那遊戲到底是與學習水火不容還是學習的催化劑?遊戲化為什麼能促進學習效果?遊戲我們每個人都玩過,雖然很少有人能清楚的給出遊戲的定義,但我們都知道一個優秀的遊戲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 孩子對手機遊戲上癮,利用上癮迴路對孩子進行相反習慣療法
    小姑一直跟我訴苦,說她六年級的兒子每天在家裡邊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玩遊戲,怎麼說都說不聽。她兒子非常沉迷於玩遊戲,每一次說好了只玩半個鐘,可每次一到時間孩子就是不願意停止,最終導致每次一玩就是大半天。小姑非常苦惱,孩子長時間的玩遊戲,這不僅容易導致孩子的視力下降,還會讓孩子對手機遊戲上癮,進而導致降低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致。
  • 玩遊戲上癮,網癮?行為上癮未必是件壞事
    玩遊戲上癮?行為上癮未必是件壞事之前寫了篇文章,講述了一些基本的行為上癮原理。通常來說,我們把"行為上癮"是作為一個貶義詞。行為上癮是一種精神鴉片,和毒品一樣可怕。小孩玩遊戲上癮,偷偷花大人的錢。沉迷遊戲不愛學習。這些負面新聞一直不斷。早在十幾年前,看過海外一本遊戲設計的書。這書提到了,這個世界需要遊戲。遊戲的成癮性,可以讓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枯燥,重複的索然無味的事情,也能津津有味。現代很多大型公司,也都開始,用遊戲化設計,來輔助公司的管理,績效評定。
  • 用豐田五問法,找出孩子遊戲上癮,不學習的根本原因
    每個孩子和家庭都是獨特的,在遊戲上癮的問題上也會有不同的問題源頭。就像頭疼一樣,表面症狀相似,但是病因可能各不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也是因人而異。而五問法正是用於探索問題的因果關係,通過重複的問「為什麼」來確定問題的根本原因,做到先找「病因」 再除「病根」。小編在簡單的介紹五問法的來源之後,會給大家詳細講解在遊戲上癮的問題上如何使用五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