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投資再掀熱潮。
停牌半年後,上海悅心健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心健康」,002162.SZ)於日前公布收購方案,擬非公開發行股份、作價9.18億元收購3家縣級二甲醫院100%股權,分別是分金亭醫院、同仁醫院、建昌中醫院。
高溢價收購是否合理,併購標的業績承諾能否兌現,裝入醫院資產如何與已有業務實現整合,能否扭轉公司業績頹勢?
就上述問題,悅心健康董秘程梅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稱,為了避免回復內容可能涉及重組預案中未明確披露的信息,請關注公司近期將公告的交易所問詢回復。
高溢價併購
6月20日,悅心健康發布重組預案,擬發行股份購買分金亭醫院、同仁醫院和建昌縣中醫院各100%股權,交易金額分別為6.39億元、1.38億元、1.40億元,交易標的估值較帳面淨資產增值率分別為880.93%、1389.07%、357.91%。
同時,悅心健康擬採用詢價方式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8億元。本次所募集的配套資金將用於分金亭醫院住院大樓建設項目、分金亭月子中心建設項目、分金亭醫院設備升級項目以及同仁醫院技術改造項目。
高溢價收購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在深交所《關於對上海悅心健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悅心健康對比同行業公司估值情況、收購同行業標的的估值情況分別詳細說明本次收購標的估值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對此,悅心健康方面回應稱,標的資產帳面價值未能全面反映企業價值,標的醫院形成了領先的行業地位。與此同時,本次交易的3家標的公司均為縣級民辦營利性醫院。縣級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關鍵環節。「隨著分級診療政策將推動醫療需求回歸中小型城市,本次交易的標的公司將迎來進一步發展契機。」
公開資料顯示,悅心健康原名為「上海斯米克建築陶瓷」,主營產品為「斯米克牌瓷磚」。2014~2016年,悅心健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5億元、6.8億元、7.8億元,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0.14億元、0.14億元、0.17億元。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0.11億元。「在瓷磚這一塊,受長期宏觀調控的影響,不是很景氣。」公司方面2015年11月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坦承。
主營業務遭遇天花板,公司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面對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形勢,公司不斷在繼續強化建築陶瓷主營業務、加大創新生態健康建材推廣的同時,繼續拓展大健康產業。
民營醫院投資熱
記者注意到,悅心健康並非近年來首家收購民營醫院的上市公司。在目前國內醫院併購市場上,除復星、華潤等巨頭「不差錢」,選擇收購三甲醫院、公立醫院之外,民營連鎖專科醫院以及縣級已改制的二甲醫院,已成為眾多有意進入醫療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共同選擇。
2016年,當時主營業務為珍珠養殖的「千足珍珠」(現已更名為「創新醫療」)分別作價9.3億元、4.8億元、0.9億元收購建華醫院、康華醫院、福恬醫院3家民營醫院各100%股權。
在2016年,上市公司一度戴帽,更名為?鄢ST療創。由於轉型成功,上市公司得以成功摘帽。這得益於標的基本實現業績承諾,上市公司也成功扭虧為盈,在2016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15億元。
併購汪研究中心曾分析指出,對於擬轉型醫療行業的上市公司來說,收購三級城市、縣級市的民營三乙、二甲醫院是較為可行的,這類標的也具有不錯的盈利能力。
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王文華則進一步分析指出,投資偏好名營醫院而非公立醫院的原因在於社會資本很難控股到優質的公立醫療資源。相比之下,民營醫院在運營和定價上比公立綜合醫院更靈活,可以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科室和服務。
「政府為了保證基本醫療需求得以滿足,在公立醫院特需服務供應量上規定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而對民營醫院沒有限制,進一步拉大高端醫療的供需差距,因此在特色科室和高端醫療服務市場上民營醫院有著天然的優勢,而且在這方面有望保持快速的增長。」王文華表示。
記者注意到,社會資本在偏好民營醫院的同時也有所傾向,偏好二級甲等或是三級乙等,而非基層一級醫院。在王文華看來,二級甲等或是三級乙等綜合醫院目標為大眾市場,相對於一級醫院,科室更全、對醫療服務人員的需求更大、技術要求高、投資成本高,在品牌的塑造上比一級醫院有明顯優勢。因此民營綜合醫院的進入壁壘相比一級醫院較高,其商業模式不容易被複製,一旦在服務半徑內建立了公眾認知度,很難被取代。
能否達業績承諾?
然而,走這一捷徑是否容易?悅心健康對於藉助此次收購的3家民營醫院扭轉業績頹勢寄予厚望,那麼,交易對方作出的業績承諾能否兌現?
在悅心健康擬高溢價收購3家民營醫院的同時,標的資產方面也做出了高業績承諾:2017~2019年每年合計扣非後淨利潤不低於7250萬元、9800萬元、1.11億元。
資料顯示,分金亭醫院2015、2016年業績分別為0.23億元、0.25億元,增長較為有限,而2017~2019年業績承諾分別為0.32億元、0.49億元和0.71億元,預計複合增長率達到41.61%,預計增幅遠超分金亭醫院2016年實現增幅。另外,同仁醫院也存在類似情況。
本次重組交易對方對未來3年的業績承諾如何實現?悅心健康方面表示,本次重組交易的業績承諾方主要是被收購醫院的核心經營團隊,在公司收購醫院後,核心經營團隊仍將長期持續負責醫院業務經營,他們對公司未來3年的經營業績實現有比較充分的信心。
不過,記者注意到,就建昌中醫院2016年已實現業績0.09億元,2017年的業績承諾仍為0.09億元是否合理的問題,仍有待公司方面進一步回應。
「民營醫院如何贏得患者信賴,增加診療人次是收購方需要去面對的挑戰。雖然醫院具有現金流、抗周期等優勢,但是投資醫院的投資回報周期也比較長。」一位醫藥行業觀察人士分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