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人才發布《2020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 民營醫院高出公立醫院...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醫務人員的收入一直是社會關注和討論的熱點,一方面因提供高價值的知識和技術,相較於全國平均薪酬,醫生的薪資福利處於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與醫生的教育程度、工作強度、職業風險等因素相比,其收入待遇又不能完全匹配。

日前,丁香園旗下專業的醫療行業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丁香人才調研了93家醫院、19個重點科室、4大職級梯度、80個具體崗位的薪酬狀況,發布《2020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的薪酬數據直接從醫院的人力資源部門獲取並進行真實呈現和分析,還邀請行業和醫院專家解讀,以期為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資人等提供參考。

平均年薪18.5萬 民營醫院高出公立醫院15%

2019年初,全國醫療管理工作會議召開,強調要從投資醫院發展轉向擴大分配,科學制定醫院內部績效分配辦法,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多種分配方式。

《報告》顯示,2019年醫院的平均現金薪酬為18.5萬,相比2018年(17.8萬),增長4 %。

國家衛健委研究員黃二丹在解讀中介紹,該薪酬水平是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年工資(4.25 萬元)的4.35倍,考慮醫生群體收入在醫院相對偏高,粗略估計醫院的人員收入大於社會平均工資3倍以上,基本實現各省的醫院人員薪酬改革設定目標。

此外,分城市級別看,一線城市平均薪酬達25.3萬,是二三線城市(19萬)的1.3倍,是低線級城市(12.8萬)的2倍。

分機構來看,民營醫院平均現金薪酬為20.1萬,高出公立醫院15%。這一點也印證了,民營醫院對人才的吸引力仍處於弱勢地位,往往需要支付比公立醫院更高的薪酬。

值得注意的是,民營與公立醫院的薪酬水平差異也與城市級別高度相關,城市級別越低,民營醫院越需付出高溢價吸引人才。一線城市中,兩者僅相差6%,而四線及其他城市中,兩者相差高達35%。

職稱是升值加薪的助推劑 正高醫生年均收入30萬+

職稱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報告》中,樣本醫院的正高、副高、中級和初級職稱的平均薪酬分別為32.4萬、24.2萬、16萬和11萬,薪酬差距達30%~50%。

且民營相對於公立醫院的薪酬溢價也主要體現在高級別職稱上,民營醫院正高級職稱的平均薪酬可達37.7萬元,相較於公立醫院28.6萬元的平均值,溢價達到了32%。在一線城市,民營醫院甚至給予正高級職稱的醫生50萬元以上的工資待遇,在效益好的科室,這個數據還要更高。

「醫院的薪酬主要是按工作量分配,向風險與難度高的業務人員傾斜,高職稱往往代表更高超的醫療技術、更豐富的診療經驗和更高的風險和操作難度,自然對應的薪酬更高。因此,想要更高的收入和溢價權,職稱晉升很有必要。」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肖萬超在解讀中解釋。

科室間薪酬差異最高達75% 骨科連續兩年位列第一

科室間薪酬水平差異明顯,《報告》顯示,公立醫院同職稱的薪酬水平差異達20-45%,民營醫院差距更高,達55-75%。高收入科室集中於骨科、心內、腫瘤、神內等,兒科、皮膚科則排名靠後。特別是骨科,已連續兩年位列公立醫院薪酬榜第一。

相比與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在部分科室高職稱級別的薪酬溢價明顯,特別體現在正高—普外、超聲、康復、神外和腫瘤;副高—檢驗、超聲、骨科、神外和腫瘤,這幾類科室也是民營醫院進行人才招募的重點和難點。

即使不同科室間最高的薪酬差距達75%,黃二丹仍表示,專科間收據差距有限,並有所縮小。因為相比之下,美國 2018 年排名第一的整形外科(50.1萬美元)和第二的骨科(49.7萬美元)是排名最後兒科(21.2萬美元)和公共衛生(19.9萬美元)的兩倍以上。

不過黃二丹也稱,現實中,收入高常常與新項目、新材料、新操作的醫療服務項目定價相關,建議醫院在績效分配中,應當向培養成本高、風險高且市場稀缺的專業傾斜,使收入差距真正起到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作用。

此外,《報告》還研究了薪酬結構的影響因素。結果顯示,公立醫院醫生的固定薪酬佔總收入的47%,民營醫院這一比例高達63%。不過,在高線級城市,公立醫院薪酬主要來自績效,而民營醫院更傾向以高固定薪資吸引人才;在低線級城市,民營醫院雖然整體薪酬水平顯著高於公立,但主要依靠績效實現。

《報告》的調研數據由丁香人才負責處理和分析。丁香人才是丁香園旗下專業的醫療行業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提供醫療大健康人才招聘、 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等服務。丁香人才與公立醫院、民營醫院、診所門診、康復養老、健康管理、醫藥生物行業等各大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累計發布超95萬個崗位,同時擁有專業人才簡歷超過 320萬份,為各類事業單位持續輸送、儲備專業人才及高端精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丁香人才發布《2020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 不同科室薪資差異最...
    丁香人才發布《2020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 不同科室薪資差異最高達75%  醫務人員的收入一直是社會關注和討論的熱點,一方面因提供高價值的知識和技術,相較於全國平均薪酬,醫生的薪資福利處於較高的水平
  • 4大科室薪酬最高!2020中國醫院薪酬報告出爐
    最新調研數據顯示,腫瘤、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骨科是平均薪酬最高的四個科室。中國醫生平均工資多少?哪個科室醫生工資最高?近日,丁香人才發布《2020中國醫院薪酬報告》,報告通過對全國93家醫院財務部門的調研,篩選出 2830 條薪酬數據,呈現出目前中國醫務人員薪酬的真實情況。
  • 公立和民營醫院該如何優化薪酬管理?
    根據丁香人才開展的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在薪酬結構部分有一定的區別,公立醫院固定薪酬平均佔比 47%、民營醫院佔比 63%。在高線級城市,民營醫院會用更高比例的固定薪資吸引人才(一線:35%-87%)。2. 關於內部差距,不同科室、崗位之間的差距應該拉多大?
  • 醫院各大科室薪酬公布,這四個最高
    數據來源:丁香人才編輯:看醫界傳媒中國醫生平均工資多少?哪個科室醫生工資最高?近日,丁香人才發布《2020中國醫院薪酬報告》,報告通過對全國93家醫院財務部門的調研,篩選出 2830 條薪酬數據,呈現出目前中國醫務人員薪酬的真實情況。
  • 韜睿惠悅發布《公立醫院醫生的吸引與保留》報告
    全球領先的專業諮詢機構韜睿惠悅最近進行了一項特別研究 -- 《公立醫院醫生的吸引與保留》(以下簡稱「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現場訪問的形式,採訪了近300多位來自多所一線城市三甲公立醫院的主任、副主任及主治醫生,以了解他們是否願意考慮加入外資或民營等私立醫療機構工作,以及這些機構對他們的吸引因素何在。
  • 民營醫院薪酬水平曝光!收入最高的科室原來是……
    《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發布。為了搞清楚中國醫院的薪酬情況,給到醫療從業者和政策制定者可信的參考,丁香人才開展了「中國醫院薪酬調研」項目,這是全國範圍內第一次有機構直接向醫院的人事、財務或績效部門獲取薪酬數據,最大限度保障了數據的真實
  • 藥研社資訊:2020中國醫院薪酬報告,職稱帶來薪酬差別在30%-50%
    原研產品已於2018年9月獲批進口中國,2019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達2.4億元。目前國內市場暫無仿製藥上市。截至日前,申報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仿製上市的企業涉及正大天晴藥業集團、先聲東元製藥、南京正大天晴製藥、齊魯製藥等。3.正大天晴TQ-B3139啟動一項II期臨床。
  • 181 所公立醫院的消失意味著什麼?
    其中公立醫院 1.2 萬個,民營醫院 2.2 萬個。與 2018 年 11 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 181 個,民營醫院增加 1,677 個。 值得關注的是,在所有增長的醫療衛生機構中,基層醫療機構佔了大頭。同比 2018 年增加了 9,560 所。
  • 工資揭秘:公立和民營醫院區別有多大?
    雖然在醫療設備方面,相比異軍突起的民營專科醫院,三、四線的公立醫院和基層衛生醫院仍然缺乏很多醫療設備,很多設備還是比較落後,服務意識也比不上民營醫院。但是近年來,公立醫院的服務意識開始覺醒,不僅是為了順應醫改精神,更有著內在驅動的需求。
  • 蕭山20餘家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聯姻」
    一邊是公立醫院床位緊張,另一邊是民營醫院床位空空;一邊是公立醫院一號難求,另一邊是民營醫院缺乏好的專家。這樣冰火兩重天的矛盾,在杭州蕭山正在被一點點地化解。  昨天,記者從蕭山區衛計委了解到,蕭山區正在大力推進民營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聯姻」。目前已有20餘家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聯姻」。
  • 大逆轉,民營醫院住院量超公立醫院!
    去年,筆者所在的原陽縣新東方腦血管專科醫院(民營)住院2000餘人,當地縣醫院的腦血管病房年住院人數只有1800多人,民營醫院的專科終於在診療人數上超過公立醫院!多年來,民營醫院雖然在數量上早已經趕超公立醫院,但是,在實際的治療人數上遠遠落後於公立醫院。這種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終於在筆者所在地方出現了。
  • 醫院薪酬改革:醫生漲薪?道阻且長
    2020 年一季度因疫情影響,許多基層醫院出現虧損,部分地區更是面臨穿底的危機。為了調動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如何提高醫護人員的薪酬待遇,已經成為了橫亙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繞不過去的坎。新醫改兜兜轉轉,終於開始直面醫院薪酬改革這一塊難啃的骨頭。
  • 薪酬制度改革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探究
    本文在了解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與績效考核兩者內涵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與績效考核的必要性,為實現公立醫院長期、穩定發展提供借鑑。2017年1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試點醫院要結合公立醫院公益性定位、工作特點和本地實際,以及不同公立醫院的功能定位和醫、護、技、藥、管等不同崗位職責要求,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結構,注重醫務人員長期激勵。完善崗位績效工資制,有條件的可探索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多種模式。
  • 衛生部副部長調研廈門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
    2011年4月14日,衛生部副部長、衛生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協調工作小組組長、國務院醫改辦副主任馬曉偉同志對廈門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進行調研。調研期間,馬曉偉聽取了廈門市醫改辦和有關部門關於醫改情況的匯報並作了重要講話,考察了長庚醫院和廈門第一醫院。廈門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丁國炎參加匯報會並介紹了有關情況。
  • 給2020的一封信 - 醫生薪酬漲了嗎
    關於醫生工作與薪酬之間的平衡在全球都是被熱議的話題。醫院 vs 醫企:醫生薪酬「被平均高了」有調研機構稱,2019年上半年中國醫生平均年薪45.29萬元。這個數字引起了醫生界的一片譁然,甚至吐槽「一定是小數點點錯了」。然而其實這個調研的是整個醫療行業的平均薪酬,包括醫院,藥企,醫械企業等。
  • 公立醫院改革助推醫院發展——鹹陽市中心醫院調研報告
    近期對中心醫院、傳染病院、急救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醫院)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主要情況及建議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鹹陽市中心醫院(市二院)是鹹陽市衛生區域規劃內唯一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也是鹹陽市120急救中心、鹹陽市傳染病院、鹹陽市應急指揮中心。
  • 民營醫院薪酬崛起,「搶人大戰」下公立醫院如何應對?
    精品導讀 「天價支架跳水」讓醫生薪酬備受社會關注,公立醫院醫生職業價值如何體現? 前段時間,「國家隊」正式出手高值醫用耗材領域,心臟支架由於臨床用量大、價格高,成為首批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耗材品種,其中最吸引眼球的,當屬700元「天價支架跳水」一事。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在諸多問題中,「醫療器械價格跳水後,醫護群體收入是否受影響」引發焦點關注。
  • 保柏環球發布企業高管調研報告 建議險企加強公立醫院特需門診保障
    保柏環球發布企業高管調研報告 建議險企加強公立醫院特需門診保障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錢林浩 發布日期:2020-07-15 17:17
  • 公立醫院醫生失去編制後,會大規模向民營醫院跳槽嗎?
    所以,醫院如果培養出幾個好醫生,是很難讓他們實現自由調動的,即使是到上級醫院都不行,跟飛行員這個職業差不多。但醫生失去編制之後,意味著醫生的流動必然會加快,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哪個不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呢?可以預見的是,醫生向更上級的醫院、向發達城市的醫院流動是一種必然現象。
  • 醫院績效考核與薪酬制度
    3)忽視個體需求的差異性:醫院對人才的依賴更為明顯,醫務人員是醫院最重要的資源,是醫院發展的基礎。不同職業發展階段所表現的個人需求差異明顯,如 30 歲左右醫務人員更關注薪酬等經濟收入,24 歲以下助理級醫務人員更關注個人發展平臺和機遇,高薪資的正副教授醫務人員更在意休假福利。忽視個體需求,嚴重影響激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