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人才發布《2020中國醫院薪酬調研報告》 民營醫院高出公立醫院...
分機構來看,民營醫院平均現金薪酬為20.1萬,高出公立醫院15%。這一點也印證了,民營醫院對人才的吸引力仍處於弱勢地位,往往需要支付比公立醫院更高的薪酬。值得注意的是,民營與公立醫院的薪酬水平差異也與城市級別高度相關,城市級別越低,民營醫院越需付出高溢價吸引人才。一線城市中,兩者僅相差6%,而四線及其他城市中,兩者相差高達35%。
-
工資揭秘:公立和民營醫院區別有多大?
還有某知名三甲醫院人事科科長也苦惱地表示,我們的主治醫幾乎是被瘋搶,因為經過我們教學醫院培訓後,這些主治醫已經成為了醫院的主力,結果卻培養一個挖一個,醫院成了訓練營……那麼,民營醫院,是不是真的像我們想像著那麼吃香?進了民營醫院,是不是再也不用考慮職稱、晉升之路了?
-
大逆轉,民營醫院住院量超公立醫院!
去年,筆者所在的原陽縣新東方腦血管專科醫院(民營)住院2000餘人,當地縣醫院的腦血管病房年住院人數只有1800多人,民營醫院的專科終於在診療人數上超過公立醫院!多年來,民營醫院雖然在數量上早已經趕超公立醫院,但是,在實際的治療人數上遠遠落後於公立醫院。這種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終於在筆者所在地方出現了。
-
公立醫院醫生失去編制後,會大規模向民營醫院跳槽嗎?
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有一個行業的改革尤其讓人關注,那就是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的改革。總體來看,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的改革並不大,單位的性質沒有改變,依然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但對於單位醫護人員的改革卻比較大,直接取消了醫護人員的編制,醫護人員成了醫院的合同制工人。
-
吳明彥:臺灣醫院的發展策略——公立和民營的管理式競爭
到1985年之後,政府意識到,這些社會資本、民營資本進入之後,事實上幫政府解決了很多的問題,政府不需要蓋那麼多的醫院,公立醫院也不需要擴大了。漸漸地政府給公立醫院的補助也越來越少,那個時候就有了民營醫院大幅度的發展。
-
公立和民營醫院該如何優化薪酬管理?
績效工資改革是目前絕大多數醫院主要的薪酬改革內容,新醫改新形勢新時代,醫保引領醫改的作用更加凸顯,薪酬制度不僅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醫院長足發展的戰略「利器」。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迎來歷史性改革機遇期,而民營醫院的薪酬設計思路也需值得深究。
-
一位三甲民營醫院院長的擔憂:疫情後公立醫院再現「擴張熱」,社會...
但是,作為經歷社會辦醫幾十年政策浮沉的「老兵」,溫州康寧醫院董事長、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副會長管偉立注意到一個現象。「現在各地都在做『十四五』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規劃,但是普遍重公立,輕社會,」管偉立說,「各地都說公立市級的醫院要怎麼樣投入建設,要增加3000張、5000張床位,而關於作為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當中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力量辦醫卻很少被提及。
-
臺灣民營醫院那些事
東南網7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李烈)記者曾問過幾位臺灣朋友一個問題:「在臺灣看病,你會選擇民營醫院還是公立醫院?」臺灣朋友的回答幾乎大同小異:「我不確定我去的醫院哪些是民營的,哪些是公立的,它們似乎沒有太大區別吧。」
-
扶持民營三級醫院 政府優惠政策多多 現有民營醫院92%為一級醫院
原標題:扶持民營三級醫院 政府優惠政策多多 現有民營醫院92%為一級醫院 醞釀多年的《關於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三級醫院的若干規定》(下稱「《規定》」)日前由市政府籤發出臺,該文件由市發改委、衛計委、財政委、國土規劃委和人力資源保障局5部門聯合發布,從興建、運營和發展全過程為社會資本辦醫制定了獎勵政策。
-
全國植髮機構已達811家,公立醫院和民營機構該如何選擇?
如何挑選成了消費者的「頭等大事」,公立醫院和民營機構到底該如何選擇?目前植髮市場上主要形成了四類玩家:一是以碧蓮盛、新生植髮、雍禾植髮、大麥植髮等為代表的全國民營連鎖植髮機構,佔據市場份額的35%;二是以恆博等為代表的民營非連鎖植髮機構,佔據市場份額的30%;三是以伊美爾、熙朵等為代表的民營醫美整容機構的植髮科室,佔據市場份額的25%;四是以上海長徵醫院、西南醫院等為代表的公立醫院植髮科室,佔據市場份額的10%。
-
貸款也要抗疫,武漢這家民營醫院苦撐一月終迎「公立待遇」
作為一家改制後的非公醫院,漢陽醫院在武漢疫情中所面臨的考驗更為嚴峻。在承擔大量救治工作之後,醫療防護物資沒有得到政府正規渠道下撥的保障。有一天,20個醫生一個口罩也沒有。與公立醫院一樣,非公醫院一樣面對疫情,一樣對抗疫情,一樣猝不及防,一樣挺身而出,沒有絲毫退縮。苦苦支撐的漢陽醫院,終於在2月初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它成為武漢市第五批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
-
從業33年的護士長:傳承公立三甲技術來民營醫院夯地基
,到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再到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國際部;從公立三甲被委任到民營醫療機構,從臨床護理一線到管理崗到行政崗再到護理一線……33年來,尹相萍從一個毫無經驗的護理新兵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護士長,多次獲得優秀護士長、先進個人等榮譽。
-
醫美整容亂象調查:廣告裡的「公立整形醫院」,竟是失信民營機構
我們手術流程可都是合理的啊……」院長阮正泉仍然表示,由於小麗放棄在醫院繼續做鼻子修復,所以只能賠兩成左右。此外,阮正泉也在溝通過程中確認,該中心的性質是民營。然而記者查詢發現,直至今年8月份,在數個網際網路平臺上,南珠整形美容中心的宣傳信息欄仍顯示其營利性質為公立。
-
民營醫院飯碗再被搶!一批三甲醫院開設月子中心
當時曾因公立醫院開設VIP服務,每月收費8萬餘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爭議。 民營醫院多個領域「飯碗」被搶 產後康復這一領域的市場空間有多大,或許可以從一組數據中得以體現。
-
「把民營醫院當生意做,是一種墮落」
於宗河表示,醫療是一種公共事業,不管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都不能偏離公益屬性,「鼓勵或放任商人把民營醫院當生意做,是一種社會墮落!」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加快改革,民營醫院異軍突起。《2010年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目前已擁有7068家民營醫院,超過全國醫院總數的1/3。在數量快速發展的同時,民營醫療行業也面臨著良莠不齊、亂象叢生的局面。
-
181 所公立醫院的消失意味著什麼?
其中公立醫院 1.2 萬個,民營醫院 2.2 萬個。與 2018 年 11 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 181 個,民營醫院增加 1,677 個。 值得關注的是,在所有增長的醫療衛生機構中,基層醫療機構佔了大頭。同比 2018 年增加了 9,560 所。
-
三甲民營同仁醫院明年江寧開診
南京日報報導(通訊員 陳細軍 記者 李映暉)備受南京醫療界關注的同仁醫院將於明年3月在江寧開診。昨天,業內人士稱,隨著這所三級甲等民營大醫院對外營業,南京醫療市場將面臨新一輪競爭。設計病床1000張,設26個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和職能管理部門,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腫瘤科、骨科、老年醫學科等為醫院初期重點發展的學科。 該院規劃的運營能力約為日門診量4000人次,日急診服務250人次、日手術量50臺。 三個特點區別傳統民營醫院該院院長于振坤介紹,他們與傳統民營醫院有三點區別。
-
福州三甲醫院一名主任醫師跳槽至「民營」
在福州,從三甲公立醫院主任醫師位置上跳槽到民營醫院,她算第一人;此前,福建漳州公立醫院幾名主任也跳槽到當地民營醫院。隨著多點執業政策鬆動,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支撐,醫療人才流動加速。而隨著醫生資源充分流動,多種醫療資源充分競爭,百姓就醫將多一個選擇。動態 三甲醫院主任跳槽到民營醫院
-
山西首次給民營醫院「打分評級」
新華社太原11月13日電(記者馬曉媛)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發布民營醫院信用等級評價結果,山西和濟腎臟病醫院等三家醫院位列A級,山西現代婦產醫院和山西三針腦血管病醫院等兩家醫院僅為D級。這也是山西省首次探索為民營醫院「打分評級」。
-
公立醫院的緊日子來了
醫院被國家醫保局再次喊話「快付錢!」,與此同時,醫護們最為關心的手術服務價格調整也得到了正面回應:調整!可謂是喜憂參半。周轉資金縮水,公立醫院有點坐不住了催公立醫院按時付款,這不是第一份文件,真要細數起來,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