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到底收藏多少中國文物?看到這幅畫時,專家:暴殄天物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其中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珍貴文物,其藏品之豐富在全世界的博物館中都實屬罕見。
據統計,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的藏品多達八百多萬件,但由於空間有限,只有百分之一的藏品能夠公開展出,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過,人們不禁猜測,英國到底有多麼燦爛的歷史文化?而事實上這八百萬藏品中絕大多數原本並不屬於英國。
眾所周知,英國經過工業革命科技迅速發展,很快便成為世界強國,18世紀到19世紀,英國開始瘋狂對外擴張,從世界各國掠回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最終運往倫敦,而大英博物館中的許多文物都是來自掠奪中,甚至當時的博物館放不下分藏在其它博物館之中,其中光是埃及文物館便有十萬多件藏品。
而最初的大英博物館建造於1953年,在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的遺願下建造,漢斯·斯隆是當時最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他的私人藏品高達七萬多件,按照其遺囑全部捐獻給了國家,這個時期的博物館的藏品主要是以自然歷史標本和書籍為主。
在答應博物館的歷史中,1824年重新建造過一次,原有舊址拆除,1880年有將自然歷史與文物分離,而這個時期正是英國對外擴張時期,可想而知來自世界的文物源源不斷,如今的博物館有七十個常年對外開放的展館,而其中最出名的三個當屬埃及、希臘和中國文物館,我們主要說說中國文物館。
有個展館中收藏了來自中國、日本以及印度和其它國家的藏品十萬多件,其中中國館佔地面積最大,而博物館也是將中國文物視作最重要的藏品之一,據統計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多達兩萬三千多件,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我國古代著名的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
自從乾隆去世後,「女史箴圖」一直放在紫禁城中,慈禧太后掌權時被移到了頤和園,八國聯局進京時一名叫克勞倫斯·詹森的上尉趁亂偷走了畫作,其家人更是為此辯解此畫來自被詹森救過的一位貴婦的謝禮。
可笑的是當時詹森並沒有意識到這幅畫的價值,反而更在意畫上的玉扣,最終以25英鎊的價格賣給了大英博物館的繪畫部管理員,如果他知道這幅畫的價值相當於一艘潛水艇的話,不知該如何作想。
更可笑的是英國缺少對中國畫的了解,大英博物館竟然僱傭日本畫家,並且按照日本畫的方式用木板進行裝裱,甚至將畫作截成了三段,明清時期留下的題跋都被當做是「垃圾」無情的裁下,形成了歷史斷層,相信看到這幅畫的專家應該會以「暴殄天物」這四個字來形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