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到底收藏多少中國文物?看到這幅畫時,專家:暴殄天物

2020-12-15 五離怪談

大英博物館到底收藏多少中國文物?看到這幅畫時,專家:暴殄天物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其中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珍貴文物,其藏品之豐富在全世界的博物館中都實屬罕見。

據統計,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的藏品多達八百多萬件,但由於空間有限,只有百分之一的藏品能夠公開展出,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過,人們不禁猜測,英國到底有多麼燦爛的歷史文化?而事實上這八百萬藏品中絕大多數原本並不屬於英國。

眾所周知,英國經過工業革命科技迅速發展,很快便成為世界強國,18世紀到19世紀,英國開始瘋狂對外擴張,從世界各國掠回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最終運往倫敦,而大英博物館中的許多文物都是來自掠奪中,甚至當時的博物館放不下分藏在其它博物館之中,其中光是埃及文物館便有十萬多件藏品。

而最初的大英博物館建造於1953年,在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的遺願下建造,漢斯·斯隆是當時最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他的私人藏品高達七萬多件,按照其遺囑全部捐獻給了國家,這個時期的博物館的藏品主要是以自然歷史標本和書籍為主。

在答應博物館的歷史中,1824年重新建造過一次,原有舊址拆除,1880年有將自然歷史與文物分離,而這個時期正是英國對外擴張時期,可想而知來自世界的文物源源不斷,如今的博物館有七十個常年對外開放的展館,而其中最出名的三個當屬埃及、希臘和中國文物館,我們主要說說中國文物館。

有個展館中收藏了來自中國、日本以及印度和其它國家的藏品十萬多件,其中中國館佔地面積最大,而博物館也是將中國文物視作最重要的藏品之一,據統計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多達兩萬三千多件,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我國古代著名的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

自從乾隆去世後,「女史箴圖」一直放在紫禁城中,慈禧太后掌權時被移到了頤和園,八國聯局進京時一名叫克勞倫斯·詹森的上尉趁亂偷走了畫作,其家人更是為此辯解此畫來自被詹森救過的一位貴婦的謝禮。

可笑的是當時詹森並沒有意識到這幅畫的價值,反而更在意畫上的玉扣,最終以25英鎊的價格賣給了大英博物館的繪畫部管理員,如果他知道這幅畫的價值相當於一艘潛水艇的話,不知該如何作想。

更可笑的是英國缺少對中國畫的了解,大英博物館竟然僱傭日本畫家,並且按照日本畫的方式用木板進行裝裱,甚至將畫作截成了三段,明清時期留下的題跋都被當做是「垃圾」無情的裁下,形成了歷史斷層,相信看到這幅畫的專家應該會以「暴殄天物」這四個字來形容吧。

相關焦點

  • 遊覽百萬藏品的大英博物館有感,文物何時回家?
    這些都是18世紀到19世紀時期,英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個國家進行侵略時,對這些國家的文化進行掠奪,把這些國家珍貴的文物運送回倫敦,因為侵略的國家太多,搶的文物數量驚人,導致大英博物館都裝不下,又分批藏在其他的博物館裡。其中大英博物館裡的東方藝術文物館中有很多來自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家的十萬多件歷史文物。
  • 大英博物館兩萬多中國文物中,如何挑選出260件文物
    該書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撰寫叢書《總序》,由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費舍爾(Hartwig Fischer)撰寫本卷《序言》。由大英博物館中國部及大維德基金會負責人、中國陶瓷資深研究員霍吉淑(Jessica.Harrison-Hall)撰寫專題論文《大英博物館中國藏品的積累歷程》。由館內外20名專家學者撰寫文物說明。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1931年至1945年日軍侵華,致使難以計數的文物因戰爭被劫。目前,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中國文物,其中約有2000件長期陳列在33號廳。33號廳全長115米,與埃及、希臘、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大英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我最早也是通過海外媒體的介紹文章,才結識了這位在全球博物館行業聲名遐邇、被譽為「海外中國古畫修復大師第一人」的傳奇人物。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著名博物館。目前館藏珍品1300多萬件,其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鎮館之寶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藏了世界五大洲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和藝術品多達百萬件。而該館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被認為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歐美博物館之一。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大英博物館東方書畫修復室裱畫師: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古畫
    他們的熱情感染了邱錦仙,那些依舊「暗無天日」的中國古畫更令她不忍一走了之。回憶起這段往事時,邱錦仙說:「如果我不做這份工作,這些文物可能就毀掉了。我修一幅畫,就讓一幅畫重放光芒。這樣,古畫可以展出,可以供學者研究,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這些古畫原本是中國的,我這也是在搶救中國的文物。」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眾多文物和圖書珍品,其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館內共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目前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藝術珍品,展現了人類從史前時期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其中最著名的藏品包括羅塞塔石、帕特農神廟雕像和波蘭特花瓶。
  • 大英博物館,「霸佔」多少「中國國寶」?
    乍聽,這似乎是一種「文化邏輯」,其實,逃不過弱肉強食的「強盜法則」。現在,正遭受這種「霸道法則」的驅使,尤其跟舉世最大的搶奪受益者——大英博物館,侵略戰爭之後,英國人根本就感覺不到欠下了受害國——中國,多少虐債。英國人由衷地揣著一句話:搶來的寶貝,也是我的。絕不奉還。
  • 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 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輝煌
    "看中國頂尖文物,你就得去大英博物館。"這是不少人見過、比較過後的共識。還有人戲謔道:把中國文物比作餃子,其皮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其餡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蔣介石去臺灣時從南京把二千多箱精選文物運往臺灣)和大英博物館。尤其是立在這裡的絕世的敦煌壁畫精品,北京故宮博物院沒有,臺北故宮博物院沒有,連現存的敦煌石窟也沒有,真為世界絕品了!你說,我能不奔大英博物館嗎?
  • 大英博物館裡的那些中國頂級文物
    印象中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相信很多人有著相似的觀念 ,但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第33號展廳中國文物廳,你會發現我們的先人是在七千年前就開始創造文明,製造藝術品,目前在中國文物廳以年代劃分展品,從公元前5000年至新中國成立,它所展出的中國文物,跨越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長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為什麼是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中國,遭拒絕
    自從外國開始入侵中國後,中國多彩多樣的文化和文物吸引了眾多的國家,但是接下來卻是搶劫般的搬運,好比對敦煌莫高窟的荼毒,敦煌莫高窟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在數天內被搬運一空,看完那段也有一點愧疚,生為中國人的愧疚:諾大的中國,竟然容不下幾卷經書!
  • 中國的國寶都流失到哪裡:大英博物館最多,丹楓白露宮最精
    圓明園遺址一流失到英國的文物最多大英博物館被認為是中國以外藏有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1860年,英軍從圓明園搶走的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而獻給女王的文物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藏有中國文物青銅器,瓷器,書畫,雕刻品等2萬餘件,還有20世紀由盜寶者從敦煌帶走的大量敦煌文物。
  • 中國最值錢文物,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英國:潛艇還是文物二選一
    二戰時期,英國為了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讓中國政府在潛水艇和文物裡頭二選一,當做禮物送給中國政府。當時中國正處於抗戰時期,急需潛艇以增強海上戰鬥力,於是中國政府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潛艇。雖說在一幅畫和一艘潛艇裡面選擇潛艇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幅畫也不是普通的文物,不然也不會拿來跟潛艇作比較,它是中國最值錢的文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史箴圖》,錯過了英國這次歸還它的機會,現在要想看見它的真容還得到大英博物館去,而且去了也不一定看得到。
  • 大英博物館有一特殊文物,英國人嗤之以鼻,中國人看了卻十分自豪
    可想而知,在圓明園中,我們歷朝歷代的寶貝有多少。不過隨著一把火,裡面大多數的寶貝都沒有了。在慈禧太后攜著光緒帝逃往西安之後,偌大的故宮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殘,這些,所謂的列強們,衝入故宮,在裡面是強取豪奪。文物的失去,讓我們感到非常的心痛和惋惜。在這些寶貝中,有一件曾經被被英國一個上尉拿走,存於大英博物館內。
  • 大英博物館重新開館,你最期待見到哪件中國藝術品?
    大英博物館藏中國繪畫到19世紀下半葉,大英收藏的中國文物還大體限於作坊製作的陶瓷器、實用器皿這些直觀、裝飾性的文物,地域的遙遠和文字的陌生限制了他們對中國文人書畫的鑑賞,直到安德森教授William Anderson (1842-1900)的收藏才改變了這種局面。
  • 英國博物館5件傳世文物,2件是從我國搶來的,還有1件文物非常汙
    這些文物被搶走以後就收藏在大英博物館,沒有人知道他裡邊到底有什麼寶物,因為大英博物館從不向世人開放。但我們知道,英國的五樣珍貴文物就收藏在這個博物館。第一件:羅塞塔石碑。他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文物,其實,重要的不是這件東西,而是他給我們帶來的東西。從外觀來看,他只是一塊黑色的玄武巖。
  •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25年後再「變臉」
    霍淑吉:中國文物是通過多種方式進入大英博物館的收藏的。大英博物館在1753年建立,一開始就有了中國文物——來自漢斯·斯隆爵士的玻璃器皿。這也是最早進入我們館藏的中國文物。接著還有一批非常重要的中國文物,它們來自弗蘭克斯爵士的收藏。他在1876年將私人收藏捐給大英博物館,其中有許多瓷器,最重要的是永樂的甜白釉碗。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它記錄了全球幾乎全部人類文化從開始到現在的歷史文物,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