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

2020-12-15 小春說歷史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

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

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藏了世界五大洲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和藝術品多達百萬件。而該館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被認為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歐美博物館之一。

目前,該館共收藏有中國文物2.3萬件,涵蓋了中國藝術的各個類別,包括陶瓷、青銅器、玉器、書畫、古籍、造像等,時代從史前到近代,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

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收藏中,商周時期的青銅彝器,魏晉、隋唐的經卷,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各個時期的書法繪畫均屬於特色類別,其中有300餘件中國書畫為清宮舊藏珍品,其他從紫禁城、圓明園等地掠奪而來的清宮文物也是其收藏中的精品。

該館收藏清宮文物中最著名,甚至可以說是鎮館之寶的,就是《女史箴圖》。因為它在一年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次短暫的列展時段,難得一見。

《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是中國東晉顧愷之的名作,其原作已佚,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女史箴圖》是唐代的摹本,神韻最接近顧愷之的原畫,因而被後人奉為經典摹本,是《石渠寶笈》明確著錄的清宮藏畫。

《女史箴圖》絹本設色,長(橫)377.9釐米,寬(縱)25.5釐米,全卷分為引首、本幅、尾紙三大部分。

其畫引首中間有乾隆帝御書「彤管芳」三字,本幅畫意源於西晉張華《女史箴》文的內容,一共分為九段,分別描繪了「馮媛擋熊」、「班姬辭輦」、「隆殺盛衰」、「修容飾性」、「同衾以疑」、「微言榮辱」、「黷歡專寵」、「靖恭自思」、「女史司箴,敢告庶姬」九個場景。

這幅畫的繪畫技巧十分豐富,將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特徵描繪非常生動。此外,這幅畫線條靈動,韻律美十足,完美體現了顧愷之的深沉思想和繪畫技巧。

流落到英國

《女史箴圖》自誕生之日起,一直被視作珍品,歷朝歷代都小心珍重,如今在上面還可以看到明清歷代收藏者的私人鑑藏印。被清宮收藏後,乾隆皇帝曾把它當作最愛,卷尾也有其留下的親筆題字。乾隆去世後,《女史箴圖》一直被存放在建福宮的靜怡軒中,妥善封存,後來被慈禧太后移到頤和園。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洗劫頤和園,一位名叫詹森的英國軍官搶到《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他將這寶物帶回英國,並以25英鎊的價格賤賣給大英博物館。可是,大英博物館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們對中國藝術了解不多,居然按照日本畫的方式裝裱,並攔腰截成了四段,其中明清文人的題跋都遭到裁剪,著實讓人心疼。

「二選一」的艱難抉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與中國是盟友,而且中國軍隊在緬甸幫英軍解除日軍之圍。英國政府很感激,於是讓中國政府從唐摹本《女史箴圖》和一艘潛水艇中挑一樣作為謝禮。結果,中國政府選了潛水艇。《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便繼續保存在大英博物館。

其實,細想起來完全能理解這樣的選擇。當時國內的經濟狀況和軍事力量都面臨窘境,核潛艇領域還是一片空白,選擇核潛艇不僅對我們的軍事力量有一定的提升,而且對於我們對核潛艇領域的研究和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女史箴圖》被搶走,正是因為當時清朝政府國力衰弱,只能面對列強的凌辱。這樣的深刻教訓讓我們懂得,只有國力強大了,才能保護自己的國土和人民,守護屬於自己的一切,縱然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也要選核潛艇。或許放到今天,面臨類似二選一的難題,還是會做出這樣的抉擇,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為什麼是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中國,遭拒絕
    自從外國開始入侵中國後,中國多彩多樣的文化和文物吸引了眾多的國家,但是接下來卻是搶劫般的搬運,好比對敦煌莫高窟的荼毒,敦煌莫高窟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在數天內被搬運一空,看完那段也有一點愧疚,生為中國人的愧疚:諾大的中國,竟然容不下幾卷經書!
  • 中國最值錢文物,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英國:潛艇還是文物二選一
    二戰時期,英國為了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讓中國政府在潛水艇和文物裡頭二選一,當做禮物送給中國政府。當時中國正處於抗戰時期,急需潛艇以增強海上戰鬥力,於是中國政府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潛艇。雖說在一幅畫和一艘潛艇裡面選擇潛艇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幅畫也不是普通的文物,不然也不會拿來跟潛艇作比較,它是中國最值錢的文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史箴圖》,錯過了英國這次歸還它的機會,現在要想看見它的真容還得到大英博物館去,而且去了也不一定看得到。
  • 大英博物館中,曾有一塊「鬍鬚」石,為何被稱為是鎮館之寶
    不過在大英博物館中,卻有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竟然也與神秘的埃及獅身人面像有關,甚至被稱為是埃及館的鎮館之寶。您可知道這是為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在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中,曾經有一塊形狀非常奇怪的石頭。
  • 大英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件件無價,最後一件來自中國!
    大英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件件無價,最後一件來自中國!1、神之右手。阿拉伯銅手大小如同真人的手掌,五指自然伸展,指關節褶皺刻畫精細,連同手背凸起的神經都分布的那樣合理。
  • 大英博物館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都是來自中國
    然而,故宮博物館的數十萬件文物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或者是中國考古學發現的,沒有一件是搶劫的西方文物,但世界其他博物館裡的文物或多或少都可見中國文物的身影。該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那時,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醫生,同時他也是一名收藏家,在他去世前將過去幾十年的藏品超過71000件全部捐獻給了國家。如果要集中管理這麼多的文物,他們只能建一個博物館,所以英國博物館就誕生了,在整個英國博物館收藏的數萬件藏品中,根據文物來源,分成了三個文物館,一共有十件鎮館之寶,一說到鎮館就肯定是價值連城,在這十件寶物中,中國的有三件。
  • 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倫敦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卻是來自中國和埃及
    倫敦也可稱作博物館之都,街頭巷尾林立著非常多博物館,來到倫敦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家博物館去感受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而且倫敦很多博物館都免費,在物價高昂的英國,這實在是個性價比極高的旅行體驗,今天就來說一說英國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館。
  • 英國博物館中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來自中國,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但是故宮博物館數十萬件文物中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或者是我們從中國考古發現的,沒有一件是掠奪的西方文物,但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博物館裡面的文物多多少少都可以看見中國文物的身影。英國博物館是一座著名的國際博物館,一談到國際大家應該就猜到了,在博物館中除英國本國的文物之外,還有很多是外國的,五花八門,其中有一半的文物都是當年從中國掠奪的,或者是英國商人在中國購買然後流落到英國,最後被存放在博物館中。
  • 古代4大珍貴文物:件件無價,圖4為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古代4大珍貴文物:件件無價,圖4為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1、「長毋相忘」銀帶鉤。深藏兩千年秀恩愛,兩個半扇的內壁,分別以陰陽文刻有「長毋相忘「四字,動人的情話用來訴說。這樣有關愛情的文物很珍貴。2、后母戊鼎。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圖中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博物館裡藏品那麼多。我們需要把重點放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以收藏國寶級文物數量排名為依據,來盤點一下筆者心中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03中國國家博物館——后母戊鼎后母戊鼎,曾稱司母戊鼎,是中國最出名的一件青銅鼎。
  •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竟是中國的文物,如今只能到英國欣賞
    在中國,流失到國外的文物達到上百萬件,據不完全統計,從大英博物館官方給出的數據,中國的文物達到了2.3萬件,更不用說流傳到民間的了。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如今我們只能去國外欣賞。東晉時期《女史箴》圖,原本一共十二段,目前只剩下九段。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包括世界各地許多文物、珍品及重要人物手稿,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在全世界博物館都屬罕見,由於空間限制,大約只有1%的有藏品能夠公開展出。因為戰爭搶劫、非法走私、移民攜帶等原因,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 英國又拍賣爭議文物!前首相:「如果歸還文物,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長期以來, 大英博物館就因把掠奪來的文物當展品,並且拒絕歸還,一直飽受批評。 這些文物包括埃爾金大理石雕塑、羅塞塔石碑,以及格威蓋爾盾等。loot /lut/ :搶劫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埃爾金大理石雕塑 圖源:衛報大英博物館展出的羅塞塔石碑 圖源:大英博物館根據官方數據,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館藏數量位列西方博物館之首,達到23000件,其中包括河北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像、《女史箴圖》摹本等珍品。這些文物的來源,是中國文物流失史上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
  • 大英博物館藏品800萬件,都是稀世珍寶,鎮館五寶全部來自別國
    一直以來,藝術、考古領域和兩者之間的愛好者,以及對英國情有獨鐘的中國遊客,可能對大英博物館並不陌生。自2012年起,倫敦大英博物館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超過600萬人次(2016年為682萬人次,中國遊客入館遊客佔比17%),可以說,很多中國人來到英國旅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這處世界頂級博物館打卡、開眼界!
  • 日本美秀博物館:貝聿銘設計,百萬美金買中國被盜文物,無償歸還
    「我不跟你探討錢的問題,我只是希望你能夠幫我設計這個博物館」,說這句話的是一個日本老太太小山美秀子,也許是設計師的本能,貝聿銘接下了這個項目,這就是日本的美秀博物館——令貝聿銘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博物館與中國頗有淵源,因為一件事,中國文化名人馬未都曾評價道:唯一主動歸還中國頂級文物的日本女人
  •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圖7曾被日軍炸毀
    【鎮館之寶:西周大盂鼎】 西周大盂鼎於1849年出土於今陝西寶雞,剛一出土就被賣到文玩市場,不久後就被一富人買下,因體型巨大,富人買後就被當地縣令強行奪走,此後該鼎換了多個主人,就連晚清名臣左宗棠也曾是它的主人,後又被左宗棠轉贈給潘祖蔭。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十大經典館藏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裡最具特色的便是「絲路文明」的展示。特殊時期,人們無法實地參觀,很多博物館都進行了「線上展覽」。甘肅省博物館也參與其中。並在4月份的時候,進行了一個「十大經典文物展覽」的直播活動。在官方的「文案上」,宣傳的是對「十大鎮館之寶」的展示和講解。
  • 中國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毛主席曾讚嘆過一件,你家鄉的是什麼?
    中國國家博物館后母戊鼎這是舉世聞名的國寶,也是我國最著名的一件絕世文物,有著「鎮國之寶」的名譽,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是一件距今3000多年商朝時期的青銅器文物。故宮故宮是我國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院,故宮本身就是一座古老的宮殿,裡面珍藏的文物數不勝數,其鎮館之寶是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畫之首的《清明上河圖》,這幅圖畫一直備受世界關注。
  • 一塊灰色石頭,憑什麼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NO.1?
    大英博物館面積之大,收藏之多,讓每一個來此參觀的人都必須有所取捨。要想不虛此行,遊客必須選擇參觀珍品中的珍品,國寶中的國寶。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之首,竟然是一塊灰色的,行李箱大小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