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藏品800萬件,都是稀世珍寶,鎮館五寶全部來自別國

2020-12-15 福大人愛旅遊

一直以來,藝術、考古領域和兩者之間的愛好者,以及對英國情有獨鐘的中國遊客,可能對大英博物館並不陌生。自2012年起,倫敦大英博物館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超過600萬人次(2016年為682萬人次,中國遊客入館遊客佔比17%),可以說,很多中國人來到英國旅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這處世界頂級博物館打卡、開眼界!

作為世界公認的最古老公共國家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擁有全世界最珍貴文物藏品800餘萬件,而目前對遊客公開展示的藏品只佔全部館藏的1%,其他700多萬件藏品則安靜地沉睡在庫房裡。雖然絕大多數珍貴藏品並沒有展示,但不可否認,大英博物館在人類文化歷史的展示性方面還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品幾乎涵蓋了全球範圍數萬年以來,人類發展歷程中沉澱的最著名文物和文化財富。在參觀這座龐大建築和成千上萬精美藏品之前,其實我推薦大家應該先了解一下博物館本身的來歷。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首批藏品全部由愛爾蘭醫生、博物學家漢斯·斯隆爵士捐贈,共計7.1萬件物品,其中以書籍,手稿,動植物自然標本為主。斯隆在他的遺囑中說明將全部藏品交給當時的英國和愛爾蘭國王喬治二世,並力薦為此修建一處專門的場館給所有好學求知者免費參觀。

依照捐贈人的遺囑,喬治二世國王給斯隆爵士的繼承人2萬英鎊獎賞之後,在同年的《國會法案》推動下,大英博物館誕生。雖然有了斯隆爵士的藏品最為基礎,但數量太少不足以滿足「豐富和價值」的展示要求。於是,英帝國開始廣泛收購來自民間的各種珍貴物品,其中三個主要來源是:主要陳放珍貴書籍手稿的Cottonian圖書館;伊莉莎白家族的私人藏品;以及舊皇家圖書館館藏。

短短5年裡,大英博物館的藏品數量大大提升,並於1759年1月5日向公眾無償開放參觀。但早期藏品還是以自然標本、錢幣、徽章和手稿書籍為主,還有少量雕塑藝術品,珠寶和考古文物等並不是很多。

到了18~20世紀初,英國實行對外野蠻擴張政策,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許多國家的大門。一時間,英帝國迅速在全世界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殖民地,同期大英博物館也擴大了收藏範圍。

尤其是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國人對世界各國進行野蠻掠奪,通過在殖民地國加快攫取金銀、錢幣、玉器、瓷器、織物、珍貴礦石、畫卷、雕塑、建築構件、讀物等珠寶文物和文化物品,之後再通過輪船運抵倫敦,文物數量之多,價值之高,令人咂舌!

大英博物館因一時盛放不下如此多的文物,甚至將它們分門別類存放於國內各地博物館。至此,大英博物館完成了中晚期藏品的累積。此時的它已不僅僅是向求知好學者展示知識的共享空間,大量珍貴精美價值連城的財寶和考古文物,已經給這座博古館打上了珠光寶氣和強盜、霸權的標籤。

除了大英博物館早期的原始積累之外,在此後不到200年間,館藏品種類得到了極大豐富,藏品數量以幾何倍數增長。此時,大英博物館正式完成從原始積累到擴張攫取的全過程。

在許多旅遊攻略中都有關於「大英博物館著名藏品」的介紹,例如埃及羅塞塔石碑、雅典帕特農神廟的大理石雕刻、波特蘭花瓶、拉美西斯二世頭像、弗蘭克斯首飾盒等等一長串「必看」名單,但由於博物館空間巨大,絕大多數人無法依照「攻略」全部看遍。

那麼如何才能以最短的時間,看到大英博物館價值最大,熱度最高的「鎮館之寶」呢?我個人認為,在目前公開展出的百萬文物藏品中,從遊客的參觀流量、關注度和評論度等三個方面來說,還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以下五大藏品絕對屬於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1: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大英博物館「鎮館五寶」之一,藏品位置:埃及館雕塑4號展室。別看這塊黑乎乎的斷碑貌不驚人,卻是該館參觀人數最多的世界級藏品。它的碑刻內容是古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但其更大的價值在於人們可以通過三種不同文字形式解密古埃及神秘象形文字,從而研究更多相關文化歷史。這件文物最初是由拿破崙遠徵埃及時在一處名為「羅塞塔」的港灣小鎮修工事時發現的,後因法軍被同在埃及的英軍打敗,羅塞塔碑「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英國人的戰利品。細心的遊客會發現,在石碑的題籤上還寫著「不列顛軍隊戰利品」。

鎮館之寶2:埃爾金大理石雕,藏品位置:希臘館18號展室。埃爾金大理石雕,又稱帕特農神廟石雕,原是希臘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頂部的一組建築構件,雕刻十分精美。石雕構件於1806年被蘇格蘭人從神廟上拆下,運回倫敦賣給了大英博物館,很快就成為了舉世聞名的「鎮館之寶」。

儘管這件精美的石雕作品已在博物館裡安家200多年,但卻長期爭議不斷,甚至英國與希臘兩國還因它產生了外交糾紛。近幾十年來,希臘政府反覆要求英政府歸還這組被「偷走」的古代浮雕文物,但卻屢次遭到英國人的無情拒絕!

鎮館之寶3:埃及木乃伊,藏品位置:62和63號展室。目前在大英博物館內共收藏有140具古埃及木乃伊和石棺。這裡也是除開羅以外,世界上藏有埃及木乃伊文物最多的地方。

除了那些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和刻工精緻的石棺外,大英博物館還收藏著包括法老王的黃金面具,飾品,碑刻壁畫,儀式器皿等等10餘萬件精美文物。它們的年代大多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其中大多數物品都是通過19世紀英法戰爭時,從法國軍隊繳獲的戰利品。

鎮館之寶4:復活節島石像(HOA HAKANANAI'A),藏品位置:24號展室。這尊以玄武巖雕刻而成的石像,完成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至1600年間。1869年英國人從復活節島上把它挖出來之後,直接運回了倫敦,之後就一直放在大英博物館裡,成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雖然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重點參觀它,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張把石像送回復活節島。

鎮館之寶5:獅子狩獵浮雕,藏品位置:亞述神廟雕塑館 10A展室。「獅子狩獵浮雕」的所在展區實際上有一系列的浮雕作品,集中描繪了亞述帝國時期「統治者保護臣民以及奮勇殺敵」的景象。(Tips:大英博物館免收門票;開館時間:10:00-17:30(周五延長至20:30);導遊講解器提供中、英、韓、法、徳、俄、日等語種,抵押身份證件即可租用)

相關焦點

  • 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倫敦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卻是來自中國和埃及
    倫敦也可稱作博物館之都,街頭巷尾林立著非常多博物館,來到倫敦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家博物館去感受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而且倫敦很多博物館都免費,在物價高昂的英國,這實在是個性價比極高的旅行體驗,今天就來說一說英國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200多年,藏品800萬件,2萬來自中國,美到讓人心痛
    大英博物館從設館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只聞其名未見其身,所以大英博物館800萬件藏品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直到最近有朋友去英國旅遊回來之後,才得以聽見親見著的驚奇和感嘆。閒暇之餘查閱了關於大英博物館的詳細資料,才讓腦海當中浮現出一幅宏偉壯觀、絢麗奪目的場景。
  • 大英博物館|從小倉庫到800萬件藏品
    大英博物館的成立源於內科醫生、博物學家和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他在逝世前,將自己的71000件個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標本、書籍、手稿等全部捐贈給國家。 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成立了大英博物館。此後,館藏品日益豐富,政府對此也進行多次擴建,到19世紀早期,博物館已擁有許多知名度很高的藏品,包括羅塞塔石碑、湯利的古典雕塑收藏品和帕特儂神廟雕塑等。
  • 大英博物館:800萬件展品和每年600萬觀眾
    耗時約一小時的參觀路線在「生與死」展廳結束:一座來自復活節島的石像矗立在展廳正中,為一小時的環遊世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藏品豐厚的中國館   中國館最近一次修葺是在2017年。翻修後的中國館按照歷史年代將整個展廳分成一個個小隔間,從商周一直延續到現代。不過,大英博物館最著名的中國文物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女史箴圖》。
  • 大英博物館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都是來自中國
    然而,故宮博物館的數十萬件文物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或者是中國考古學發現的,沒有一件是搶劫的西方文物,但世界其他博物館裡的文物或多或少都可見中國文物的身影。該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那時,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醫生,同時他也是一名收藏家,在他去世前將過去幾十年的藏品超過71000件全部捐獻給了國家。如果要集中管理這麼多的文物,他們只能建一個博物館,所以英國博物館就誕生了,在整個英國博物館收藏的數萬件藏品中,根據文物來源,分成了三個文物館,一共有十件鎮館之寶,一說到鎮館就肯定是價值連城,在這十件寶物中,中國的有三件。
  • 遊覽百萬藏品的大英博物館有感,文物何時回家?
    這個博物館就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這個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比美國的獨立宣言還早了幾年,是四大博物館裡面最早的。博物館裡收藏了很多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珍貴文物和一些珍貴的手稿,裡面的藏品非常豐富,種類也非常多,在全世界的博物館裡面都是罕見的。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眾多文物和圖書珍品,其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館內共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目前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藝術珍品,展現了人類從史前時期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其中最著名的藏品包括羅塞塔石、帕特農神廟雕像和波蘭特花瓶。
  • 那些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禮物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從去年開始,居然在中國的網店火爆了。2018年7月1日,大英博物館網上旗艦店正式上線了!它的上線引來了眾多歷史愛好者、藝術愛好者的關注,甚至眾多文藝小青年也都紛至沓來,如果是個實體店,估計早已擠得水洩不通了。打開大英博物館旗艦店首頁,博物館古老莊嚴的建築映入眼帘,立馬給你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而當你點擊店中產品就又是另一畫風了。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
  • 中國最值錢文物,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英國:潛艇還是文物二選一
    雖說在一幅畫和一艘潛艇裡面選擇潛艇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幅畫也不是普通的文物,不然也不會拿來跟潛艇作比較,它是中國最值錢的文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史箴圖》,錯過了英國這次歸還它的機會,現在要想看見它的真容還得到大英博物館去,而且去了也不一定看得到。
  • 大英博物館重開後,你最期待與之「重逢」的藏品是哪件?
    想知道自今年3月大英博物館閉館以來,館內的文保科學家、研究員還有志願者們各自心中最念茲在茲的藏品有哪些嗎?是來自非洲的蛛網帽,還是瑪雅文明中精雕細琢的門楣浮雕?這些藏品又有什麼吸引他們的地方呢?如今大英博物館已於8月27日重新對外開放,你最期待與之「重逢」的藏品又是哪件呢?「你有自己特別喜歡的藏品嗎?」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它記錄了全球幾乎全部人類文化從開始到現在的歷史文物,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博物館。
  • 博物館系列-大英博物館第一期
    該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裡有塊帶字的石板,上面寫一句話,讓它成為難得的寶貝
    黑石板上整整齊齊的粉筆字跡,是每一個人同學時代的記憶,但在大英博物館中,有一塊比我們上學用的黑色石板,還普通的黑石板,上面寫滿了特殊的字跡,它被館內工作人員稱為是「難得的珍寶」,而它之所以能如此珍貴,只因為三個緣由,究竟是何緣故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中文版面世 10件中國藏品入選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中文版面世10件中國藏品入選 該書收錄大英博物館所藏的100件文物,帶領讀者了解世界發展史,其中選用了名畫《女史箴圖》的珍貴臨摹本等10件中國文物。   據介紹,《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的成書過程曾被稱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由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親自撰寫,動員100多名館員、400多名專家,編撰時間長達4年。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如今,昔日皇宮禁地那佔地78萬平方米的重重宮闕,既是收藏明清皇室珍寶的巨大寶庫,也是記載明清宮廷歷史的鮮活檔案。目前館內藏品共有1862690件/套。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
  • 英國博物館中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來自中國,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但是故宮博物館數十萬件文物中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或者是我們從中國考古發現的,沒有一件是掠奪的西方文物,但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博物館裡面的文物多多少少都可以看見中國文物的身影。這座博物館建立於1753年,當時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內科醫生,同時他也是一個收藏家,在臨終前他將自己幾十年來的所有藏品,一共有七萬一千多件,全部捐獻給了國家。這麼大批的文物如果要集中管理的話只能是修建博物館,於是大英博物館誕生。
  • 哪些失落於大英博物館的民族瑰寶...
    大英博物館坐落在英國倫敦市區,又譯名為大不列顛博物館(The Brtish Museum),自18世紀中葉建館,至今多達兩個半世紀了。  而今,該博物館當屬世界歷史最悠久、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鑑於大英博物館之特殊魅力與館藏實力,從博物館建館至今,已有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紛紛將個人收藏捐獻贈給該博館。
  • 大英博物館的前身,竟然是一個柜子
    大英博物館佔地75000平方米,擁有94個展廳,一年內接待參觀的人數可達682萬,現有館藏800萬件。有統計稱,如果大英博物館每年都把展出的藏品更換一遍,也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全部展完。大英博物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規模恢弘的大英博物館,一開始只是一個柜子。1660年,漢斯·斯隆爵士於愛爾蘭出生,孩童時代的他就熱衷於從大自然中採集標本。
  • 多圖實拍:打卡大英博物館,裡頭的中國珍寶,美
    博物館,是最接地氣的藝術課堂。有統計稱如果大英博物館每年把展出的藏品更換一遍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全部展完古希臘式主樓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四大博物館之一,不管是藏品之豐富,還是種類之多,都為世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