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禮物

2020-12-15 百家號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從去年開始,居然在中國的網店火爆了。

2018年7月1日,大英博物館網上旗艦店正式上線了!它的上線引來了眾多歷史愛好者、藝術愛好者的關注,甚至眾多文藝小青年也都紛至沓來,如果是個實體店,估計早已擠得水洩不通了。

打開大英博物館旗艦店首頁,博物館古老莊嚴的建築映入眼帘,立馬給你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而當你點擊店中產品就又是另一畫風了。

▲大英博物館官方阿蒙霍特普三世帆布包小文化創意袋卡通單肩禮品

▲大英博物館官方埃及元素情侶款雙層防燙玻璃杯水杯牛奶杯酒杯禮品

明明它們的原型是這樣的好不?

呆萌接地氣的設計是大英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重要元素。他們試圖把這些歷史悠久的文物「換上新裝」,用現代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去創作這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日常用品,使歷史文物能更自然的融進大眾的生活,而不僅僅只是成列於博物館中,離人們越來越遠。

旗艦店依據博物館的藏品類型及風格分為四大主題:埃及風情、羅塞塔石碑、神奈川沖浪裏、紙莎草文獻,你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各國文化碰撞出的火花。

作為世界級的大型博物館,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它與眾多世界級博物館不同,他的藏品大多來源於海外。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帝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國進行文化掠奪,大量珍貴文物運抵倫敦,數量多到大英博物館都裝不下了。在這裡你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其中,埃及文物館是其中最大的陳列館,藏品數量達10萬多件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大型的人獸石雕、廟宇建築、為數眾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畫、鐫石器皿及金五首飾,他們都代表了埃及最燦爛的文化。

除此之外,中國的文物在大英博物館中也佔據著相當大的比重,他們都展示了中國作為東方古老的一顆耀眼明珠的輝煌。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到明清的金玉製品,這些來自中國的稀世珍寶為世界述說著他們的歷史。

如今,這些文物從英國「大老遠」的來到我們身邊,他們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時尚,他們帶著過去的故事走進人們的生活,以一種新的方式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它記錄了全球幾乎全部人類文化從開始到現在的歷史文物,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博物館。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據英國旅遊部門統計,近十多年來,來自中國的旅行者越來越多。中國人紛紛走出國門,去世界各地休閒度假已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成千上萬的中國旅遊者在抵達倫敦之後,十有八九都會將大英博物館列入首選旅遊地。很多人甚至一泡就是一整天,流連忘返。
  • 大英博物館裡真的有幽靈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後大英博物館多次收到來自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和智利等國要求歸還爭議物品的請求。 「歸還問題」與徵服和掠奪問題一樣古老。古羅馬博物學者老普林尼稱,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曾窘迫地將劫掠來的數件藝術品歸還給希臘。近年來,有關於此的討論愈演愈烈,許多前殖民地都宣稱對寶物擁有所有權,原住民社群也通過社交媒體擴大著他們的影響力。
  • 失落於大英博物館的那些珍貴文物——高古玉篇
    大英博物館以龐雜豐富的收藏傲立於世界頂級博物館中。近300年的歲月中,它收藏了來自全球數百萬件人類文明遺產。博物館根據不同文明形態把這些瑰寶進行分類展出,用實物構建起一部浩瀚的世界發展史。作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約有2.3萬件中國文物棲身於大英博物館中,包括玉器、青銅、書畫、瓷器、造像、漆器、金銀等項目。文化時期一新石器時期高古玉器此篇玉器種類繁多,小編就不一一介紹,其用途種類可參考小編之前文章。
  • 大英博物館裡的那些中國頂級文物
    印象中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相信很多人有著相似的觀念 ,但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第33號展廳中國文物廳,你會發現我們的先人是在七千年前就開始創造文明,製造藝術品,目前在中國文物廳以年代劃分展品,從公元前5000年至新中國成立,它所展出的中國文物,跨越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長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
  • 大英博物館的10個小秘密
    1873年6月7日,英國國會通過法令並獲得御準,成立了大英博物館。兩百多年來,博物館屢次翻新,展品也由最初的七萬多件增加到八百多萬件,接待的遊客也越來越多。1963年,以這些藏品為基礎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正式成立,成為一個獨立的機構。然而,直到1992年,它的正式名稱仍然是「大英博物館自然歷史分館」。▲該閱讀室是大英圖書館的前身,在1997年前一直擔當著大英圖書館的角色。
  • 大英博物館藏品800萬件,都是稀世珍寶,鎮館五寶全部來自別國
    一直以來,藝術、考古領域和兩者之間的愛好者,以及對英國情有獨鐘的中國遊客,可能對大英博物館並不陌生。自2012年起,倫敦大英博物館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超過600萬人次(2016年為682萬人次,中國遊客入館遊客佔比17%),可以說,很多中國人來到英國旅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這處世界頂級博物館打卡、開眼界!
  • 大英博物館的那些國寶級藏品,美到極致
    我在 倫敦 走的第一個景點就是 大英 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就是上面這個,旅行者的打卡地點之一。英國 幾乎所有博物館美術館之類的都免費,特展除外。大英 博物館可能是你看到展品最多的地方了,進去記得買張地圖或借個導覽器(忘了有沒有中文,因為我當初沒借),以防迷路。每個展館都有特定主題,也有 中國 館, 景德鎮 館哦,不過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一堆棺材,好多棺材直接放在那兒也沒有玻璃隔開。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大英博物館入口處   總體規模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眾多文物和圖書珍品,其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館內共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目前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藝術珍品,展現了人類從史前時期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其中最著名的藏品包括羅塞塔石、帕特農神廟雕像和波蘭特花瓶。
  • 大英博物館|從小倉庫到800萬件藏品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地球是一個家,那大英博物館就是收藏人類老祖宗傳家寶的最大倉庫。3、真正為大英博物館立傳的書關於大英博物館的書有很多,但大多數書的主角都是博物館中的那些珍貴的藏品。其實,大英博物館本身也是一件珍貴文物。
  • 大英博物館掌門人菲舍爾——博物館裡的「世界公民」
    新華社倫敦3月25日電  (天下人物)大英博物館掌門人菲舍爾——博物館裡的「世界公民」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金晶  身為大英博物館最近一個多世紀以來第一位非英國籍掌門人,哈特維希·菲舍爾堅信「博物館裡沒有外國人」。
  • 大英博物館裡的「鄉愁」
    大英博物館外景。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瓷器。只不過,就像不知道會在人海中遇見誰、會發生怎樣的故事一樣,在大英博物館,參觀者的際遇一樣難以預知。  我們趕上了倫敦幾十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雨雪交加。出發去大英博物館的那天,一樣的冷,下著雨,雨滴噼裡啪啦一陣狠拍,時不時一陣大風就把傘吹翻過去。當走進博物館,我們也仿佛鑽進了時間的洞穴,一切靜謐又神聖。
  • 大英博物館今重開:減少展品,正視殖民歷史
    此外,作為對「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呼應,博物館將在展陳中正視西方殖民與奴隸制的歷史,承認複雜的過去。大英博物館經歷了163天的閉館後,大英博物館於今日開放。這是博物館歷史上和平時期最長的閉館時間。除了兩位引導遊客的工作人員,大英博物館的大中庭如今幾乎空無一人。進入館內,你跟隨地板上的箭頭進入古埃及文物廳。
  • 大英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件件無價,最後一件來自中國!
    大英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件件無價,最後一件來自中國!1、神之右手。阿拉伯銅手大小如同真人的手掌,五指自然伸展,指關節褶皺刻畫精細,連同手背凸起的神經都分布的那樣合理。
  • 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倫敦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卻是來自中國和埃及
    倫敦也可稱作博物館之都,街頭巷尾林立著非常多博物館,來到倫敦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家博物館去感受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而且倫敦很多博物館都免費,在物價高昂的英國,這實在是個性價比極高的旅行體驗,今天就來說一說英國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館。
  • 來自世界各地珍藏於大英博物館的珍貴文物
    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的大英博物館珍藏著來自世界各地多達八百萬件文物。 圖為具有3800年歷史的法老塞努斯雷特三世的三個黑色花崗巖雕像。5400年歷史的埃及木乃伊。3250年歷史的鍍金外棺。3250年歷史的埃及死者書。
  • 哪些失落於大英博物館的民族瑰寶...
    大英博物館坐落在英國倫敦市區,又譯名為大不列顛博物館(The Brtish Museum),自18世紀中葉建館,至今多達兩個半世紀了。  而今,該博物館當屬世界歷史最悠久、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鑑於大英博物館之特殊魅力與館藏實力,從博物館建館至今,已有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紛紛將個人收藏捐獻贈給該博館。
  • 這一次,大英博物館有哪些好東西沒來
    19世紀後半世紀開始,博物館才有意識地收藏本地域的文明記憶。一張大英博物館的門票,1790年彼時,伴隨著「日不落帝國」的崛起,大英博物館的藏品規模與藏品質量都讓人刮目相看,它們幾乎來自整個世界,並且被置於系統、科學的分類之下,簡直算得上一部世界文明指南。而為了陳列這些藏品,博物館新館的修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總在繼續。如今博物館所在的建築物是1823年至1852年間建成的。
  • 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文物將抵臺展出(圖)
    (圖:臺灣《旺報》/記者賴廷恆 攝)中新網12月9日電據臺灣《旺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為慶祝2015年院慶,與大英博物館、時藝多媒體、閣林文創攜手打造「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百組珍品抵臺成為亞洲巡迴首站,8日「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大洪水紀錄泥板文獻」、「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以及「杜勒《犀牛》」4件焦點文物舉行開箱儀式,讓媒體先睹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