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帶娃聚會,這種「中國式逗娃」,請各位家長務必拒絕

2020-10-07 漫說健康


國慶假期也到了尾聲,不知這幾天你的胃準備好,迎接酒局了嗎?

對於已婚有娃的夫妻而言,在很多情況下面對朋友和親人聚會時,總會帶上娃娃參加,有小朋友在飯桌上的氣氛也相對活躍。

然而,酒桌上有人除了勸大人喝酒外,還會逗弄小朋友,讓寶寶聞聞酒刺激性的氣味、用筷子沾酒讓寶寶品嘗。

相信這種事情大家也都聽說過,甚至親眼見過。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做?

從科學的角度提醒大家,假期帶娃有人用酒逗寶寶時,一定要說:不!

酒精的致命劑量和度數,你知道多少?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內容指出,對成年人而言,一次性攝入500ml酒精度數在50°以上的白酒,就可能會危及到個人生命,酒精緻死量為250-500克!

但對於兒童來說,1兩50°的白酒就可能會致命,這約為25克酒精量。而襁褓中的小嬰兒,酒精緻死量約為6-10克,也就是不到半兩的50°白酒!

可能有人會認為,偶爾一次飲酒對健康並不會造成影響。

但有研究卻明確指出,一次性大量飲酒之後,幾天內仍然可觀察到肝臟內脂肪增加和代謝紊亂。專家也明確建議:成年男性每日飲酒量不能超過25克,女性不能超過15克!

超過15克的酒精對成年女性而言都算是超標,更何況是小朋友?

對於不了解酒精克數的寶媽而言,可用這一方法換算一下:1兩50°的白酒大約是50毫升,半兩50°白酒,大約和一瓶750ml的酒精量相同!

酒精對身體的危害有多大?

酒精可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涉及到了多個方面,包括中樞系統、消化系統、代謝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等,而酒精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早在2001年世衛組織就曾發布過關於飲酒的內容,文中明確指出,青少年過早接觸酒精,會對肝臟、骨骼、內分泌等多處造成傷害!

且有無數的案例表明,兒童接觸酒精,直接損害的就是兒童的大腦,美國更是有研究報告顯示,導致患者痴呆的因素中,酒精中毒影響最為顯著!

要知道兒童體內的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非常差,且受我國基因影響,有很多人先天就存在基因缺陷,一點酒雖然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卻會導致肝臟分泌乙醛脫氫酶的能力下降。

所以,兒童即便是僅僅攝入少量酒精,也可能會導致乙醛囤積,進而誘發酒精輕度中毒症狀!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容易理解,成年人的酒量本就千差萬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你哪裡來的自信覺得別的孩子喝點沒事兒,你家孩子同樣也可以呢?

對於早早讓孩子接觸酒精、循序漸進讓孩子接觸酒的做法,完全就是毫不負責任、拿孩子的未來和健康在開玩笑!

因此,如果你不想讓寶寶健康受損,當面對逗酒的親人或朋友時,一定要勇敢說「不」,明確告訴對方:孩子不能接觸酒精。

當然了,在了解酒精的危害後,我們也應自覺:

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儘量減少飲酒量,甚至遠離酒精,也不做給小孩喝酒逗樂的不道德行為。

相關焦點

  • 這種「中國式逗娃」,正在悄悄傷害孩子,家長再愛面子也要拒絕
    但有些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對娃說一些不恰當的話,自己笑的很開心,其實孩子心裡是很害怕的,這種「中國式逗娃」正在悄悄傷害孩子,希望家長再愛面子也要拒絕。孩子畢竟年紀還小,他們還沒有健全的認知意識,也分辨不出大人的話語是好還是壞,自然而然的就會當真,一些負面的話語就會影響孩子的心情,讓他們心靈受到傷害,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改掉這種不好的逗娃方式,看到其他人對自己孩子這樣做,也一定要及時制止,保護好孩子不受到傷害。
  • 有一種惡叫做「中國式逗娃」請家長們務必要拒絕
    轉眼半年過去了,表姐的肚子也比較明顯,表姐的孩子經常摸表姐的肚子,期待自己有一個弟弟或者妹妹來陪伴自己,但是在一次家庭聚會過後,表姐的孩子開始變得鬱鬱寡歡,再也不願意參加家庭聚會了。  這天表姐帶著孩子去家庭聚會,伯母看見了孩子本來很高興,但是孩子對伯母比較拘束,於是就逗孩子說:「你看媽媽肚子裡有小寶寶了,等小寶寶出生後就不要你了。」
  • 家庭聚會上最煩人的項目,五花八門的「中國式逗娃」,該停止了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國慶節馬上就到了,加上今年情況比較特殊,中秋和國慶趕到一天了,於是很多人的國慶第一天假期都順理成章變成了家庭聚會。家庭聚會最讓人討厭的項目,「中國式逗娃」但小李不能接受是大伯哥逗娃的方式,自己兒子還不到兩歲,一聚餐吃飯,大伯哥喝點兒酒就喜歡給娃也餵點兒。這種事已經發生了兩次。第一次被她阻止了,第二次沒看住兒子還是被餵了一些。重點是一家人除了小李意識到了這種低俗逗娃方式的不妥之外,其餘人都不覺是什麼大事,連自己丈夫也覺得妻子有些大驚小怪了。
  • 「中國式逗娃」何時休?這樣逗娃害娃不淺,家長該出手制止了
    別人逗娃也分對錯?這樣逗娃,害娃不淺,父母要及時阻止!一位寶媽拍視頻吐槽「中國式逗娃」,從孩子一歲起,她就天天對孩子說「我愛你」,想盡辦法給孩子安全感,可還是有人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你是你媽媽撿來的」;有人直接嘴對嘴親孩子,令她無法忍受,於是從孩子2歲起,她就告訴孩子,除了家人,誰都不可以摸她親她,爸爸也只能親臉。
  • 有一種惡,叫中國式逗娃:請不要跟孩子開這樣的玩笑,一句都不行
    中國式逗娃:請不要跟孩子開這樣的玩笑,一句都不行1、經常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通常逗娃的理由就是「爸爸媽媽不要你了」這樣的話,孩子一聽到這樣的話,就會手足無措非常沒有安全感,家長從小就要給孩子足夠的溫暖,經常對孩子表達愛,讓孩子有足夠的底氣,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第一時間告訴孩子父母對他的愛,讓孩子更加堅信不疑,這樣孩子才不會因此感到失落和難過
  • 「中國式逗娃」該停止了!這種開玩笑的方式,對娃的傷害難以想像
    生活中,這種「中國式逗娃」的場面並不罕見。有的人看見孩子可愛,忍不住逗逗孩子,跟孩子開玩笑說「你不是親生的,你是你媽媽在路邊撿回來的」「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你跟我回家吧」......但是,就我個人而言,這種行為不可取,該停止了!因為,這不是在逗孩子玩,而是在戲弄孩子,拿孩子的安全感捉弄孩子,給自己的無聊找樂子,對娃的傷害難以想像。
  • 有一種狠毒叫「中國式逗娃」,家長:請別和我的孩子這樣開玩笑
    導讀:有一種狠毒叫「中國式逗娃」,家長:請別和我的孩子這樣開玩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一種狠毒叫「中國式逗娃」,家長:請別和我的孩子這樣開玩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面對親戚朋友的「中國式逗娃」,家長應該怎麼做?保護孩子是重點
    類似的話我相信家長們肯定都非常熟悉。過年期間,帶著娃走親訪友或者在餐桌聚會上,太多親戚朋友會做出這種逗孩子的行為了。這種「中國式逗娃」傳承已久,當自己長大了終於慶幸躲過了這一劫,沒想到自己的孩子又要重蹈覆轍,簡直頭大。01 先做個懂事的大人吧人們總喜歡說,孩子不懂事,但事實上,很多大人也不懂事。沒錯,說的就是喜歡逗娃的那些親戚大人。
  • 外公餵外孫喝啤酒,導致孩子進了醫院,「中國式逗娃」害娃不淺
    這些不恰當逗娃的方式,就是「中國式逗娃」,仗著自己的長輩或是親戚,逗弄孩子,完全不顧及孩子的健康和感受,讓孩子感覺到極大的惡意。還有一些人完全就是無知無畏,不明白自己逗弄孩子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不顧後果,就為了圖一個樂子。
  • 「中國式逗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看完大人趕快停手吧
    逢年過節帶孩子回家,總會遇到熱情的親戚,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孩子成了所有人的焦點,於是就開啟了瘋狂的「中國式逗娃」模式,這對於年輕的爸媽來說是不是很熟悉。一些大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毫無顧慮的逗孩子玩,孩子天真的表現、驚慌難過的表情反而成了他們的樂趣。
  • 「中國式逗娃」有你想像不到的傷害
    殊不知有時候一句話就能給孩子留下童年的陰影,有些成年人的玩笑,對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不得不說「中國式逗娃」包含了太多的惡趣味。爸爸媽媽辛苦給孩子建立起來的安全感就這麼被親戚的惡趣玩笑破壞了,這種恐嚇式逗娃給很多二胎家庭帶去了困擾,本來孩子就敏感焦慮,嚴重的話甚至會做出一些不可挽救的極端行為。
  • 這些「中國式逗娃」,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們卻不自知
    文|小不點孩子是全家人的開心果,他們天真幼稚的表現會讓家長們感到非常好玩,所以不少長輩都喜歡逗孩子玩,但是逗孩子過程中,很多家長不自知地傷害孩子,同時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大家把這種行為調侃為「中國式逗娃」。
  • 「中國式逗娃」該抵制,別讓「玩笑」傷害到孩子,父母要多上心
    有些父母並不覺得「中國式逗娃」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陰影,反而覺得看到孩子被逗哭特別好玩,甚至加入到了「中國式逗娃」的隊伍中去。他們並不知道這種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有多大,如果他們了解清楚的話,絕不會任由他人對自己的孩子隨意開玩笑。
  • 請停止「中國式逗娃」不要用你的無知,摧毀我孩子的未來
    請停止「中國式逗娃」不要用你的無知,摧毀我孩子的未來每次逢年過節我拎著孩子串門的時候,就能遇見那麼1個2個「毒親戚」,有一次我給孩子買了一個新型益智的一個電子遊戲機,串門心思孩子無聊讓孩子玩,這個時候就能看見那個親戚來逗我家孩子,給我家孩子逗笑了我也感謝他,他的逗法俗稱「:中國式逗娃」,一次兩次給我家孩子逗哭,礙於都是親戚我也沒說什麼,那真是次次都給我家孩子整哭啊。
  • 請不要再中國式逗娃了,不僅對孩子傷害大,可能還犯法
    有一種行為叫「中國式逗娃」,就是指某些成年人在語言上,在行為上去逗弄孩子,或者是對孩子做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事情,這些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傷害。大人可能覺得孩子還小,對於這些行為根本不懂,當然也不會產生傷害,其實,孩子的心靈相對很脆弱,需要家長好好用心呵護,碰到其他大人這種逗娃方法,一定要果斷拒絕。
  • 請停止「中國式逗孩子」:不要用你的無知,摧毀孩子的未來
    「中國式逗娃」對年輕的寶爸寶媽們來說並不陌生,每逢家裡有客人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總有一些大人抱著看熱鬧的心,從孩子驚慌難過的情緒中獲得惡趣味的滿足。也許在這部分大人眼裡,孩子天真的表現很好玩。但事實上,由此孩子所感受到的驚慌、難過可能會跟隨孩子走過整個童年,甚至影響他們的未來。
  • 玩遊戲蔡少芬女兒被嚇哭:愚蠢的「中國式逗娃」害了多少孩子?
    應該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是被家長或者親戚朋友逗弄過吧,但是可能有的玩笑說者無心,但是卻在內心中留著了很重要的傷痕,至今無法痊癒。這種逗弄孩子的方式,可能是中國獨有的,而這種中國式逗娃,簡直不可饒恕!【01】什麼叫做中國式逗娃?
  • 「中國式逗娃」害娃不淺,新年將至,遇見這樣的親戚,父母該咋辦
    在中國,有一群愛「逗娃」的親朋好友,他們對小孩子抱著極大的惡意,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惹孩子哭,或是給孩子餵一些對身體或是腸胃不好的東西。而被他們的父母發現且怒目而視的時候,只會訕訕地說一句「真是開不起玩笑」,然後下次還敢。這種不長記性的親朋好友,自己過年和吃宴席的時候遇見的機率比較大,很多年輕父母的孩子都中招了。
  • 停止「中國式逗娃」,這種開玩笑的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比想像更大
    但是有寶寶的媽媽也就變得苦惱了,因為自己的長輩總是用「中國式逗娃」來讓寶寶著急,用這種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開心。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聽到過「你看你媽媽走了,不要你了」「你是你媽媽在垃圾桶裡撿來的」等諸多這樣的的話,殊不知這在大人們看似開玩笑的話,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 因一句「玩笑」,5歲女孩將弟弟扔下樓:中國式逗娃的後果擔不起
    執筆:筱沐定稿:筱沐中國式逗娃可中國式逗孩子的現象,真的不是喜歡孩子的一種表現,而是一種傷害。3種「逗娃行為」不可取,後果你承擔不起讓孩子做選擇中國小孩經常被問到的一句話,就是「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呀」,最近又變成「喜歡姥姥還是喜歡奶奶呀」。每個孩子遇到這個問題,都是非常糾結的,別看他們還小,但已經有自己的想法,而這種選擇會讓他們非常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