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總結中華禮儀用語大全,開口就能看出涵養,轉發收藏

2020-08-28 智慧家庭教育

引言

敬辭,除了張口就來的「您」、「親」,你知道「尊上、拜服、仁公」嗎?謙辭,除了被用濫的「鄙人」,你知道「小可、家慈、舍親」嗎?

雖然現在網絡語言越來越盛行,但在好多正式場合,我們還時常會用到傳統的禮儀用語,如果弄不清楚使用規則,結果會鬧出很多笑話。請看下面的例子:

1、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朱軍在訪談節目中競稱被訪者的父親為家父。(應為令尊)

2、某著名出版社在自己送出的檯曆上赫然印著「某某出版社惠贈」字樣。(應為敬贈)

3、某位外國人見到一對中國夫婦,他誇獎其中的女士漂亮女士的丈夫回答:「哪裡!哪裡!」 對方不明就裡說:「頭髮、眉毛眼睛、鼻子、嘴都漂亮!」

同樣,如果在合適的場合,我們能使用恰當的禮儀用語,則能很好地表現出自己的知識和涵養。相信好多家長朋友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知禮節、懂禮儀,同時,這些知識也是孩子們中考、高考中的必考點。人民日報總結了「中華禮儀用語大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學習我國日常生活中的傳統禮儀用語。

一、日常會話篇

初次見面說「久仰」;很久未見用「久違」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請人批評用「指教」;求人原諒用「包涵」

請給方便用「借光」;求人指教用「賜教」

向人道賀用「恭喜」;看望別人用「拜訪」

賓客來訪用「光臨」;讚賞見解用「高見」

二、待客拜訪篇

看望別人用拜訪,賓客來到用光臨;

來客登門稱貴賓,招待不周說怠慢;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別人離開用再見,請人不送用留步;

請人收禮用笑納,辭謝饋贈用心領。

三、文章書信篇

讀人文章用「拜讀」,請人改文用「斧正&34;拜&34;恭&34;恭喜發財&34;恭賀新禧"。

  • 」敬「:用於自己的行動涉及別人。如:敬告:告訴;敬賀:祝賀;敬候:等候;敬禮(用於書信結尾):表示恭敬;敬請:請;敬佩:敬重佩服;敬謝不敏:表示推辭做某件事。
  • 「屈」: 屈駕(多用於邀請人):委屈大駕;屈就(多用於請人擔任職務):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處於(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 「俯」:公文書信中用來稱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俯察:稱對方或上級對自己理解;俯就:用於請對方同意擔任職務;俯念:稱對方或上級體念;俯允:稱對方或上級允許。
  • 「華」:敬辭,稱跟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華翰,稱別人的書信;華誕,別人的生日;華廈,別人的房屋。


  • 「雅」:用於稱對方的情意或舉動。如:雅教:稱對方的指教;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雅正(把自己的詩文書畫等送給人時):指正批評。
  • 「玉」:用於對方身體或行動。如:玉體:稱對方身體;玉音(多用於書信):尊稱對方的書信、言辭;玉照:稱對方的照片;玉成:成全。
  • 「芳」:用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芳鄰:稱對方的鄰居;芳齡(多用於年輕女子):稱對方的年齡;芳名(多用於年輕女子):稱對方的名字。
  • 「賢」:稱呼對方,多用於平輩或晚輩。如:賢弟、賢侄等。
  • 「賜」:敬辭,指所受的禮物。如:賜教,別人指教自己;賜膳,別人用飯食招待自己;賜復,請別人給自己回信。


  • 「高」:敬辭,稱別人的事物。如:高見,指別人的見解;高論,別人見解高明的言論;高足,尊稱別人的學生;高壽,用於問老人的年紀;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
  • 「奉」:敬辭,用於自己的行為涉及對方。如:奉送,贈送;奉還,歸還;奉勸,勸告;奉陪,陪同。
  • 「貴」: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如:貴幹,問人要做什麼;貴庚,問人年齡;貴恙,稱對方的病。

五、謙辭大全

①「家」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稱母親;家兄/家姐:稱哥哥/姐姐;家叔:稱叔叔。

②「舍」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舍弟/舍妹:稱弟弟/妹妹;舍侄:稱侄子;舍親:稱親戚。

③「小」字一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兒/小女:謙稱自己的兒子/女兒;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④「老」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⑤「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⑥「愚」字一族:用於自稱的謙稱。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⑦「拙」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如: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⑧「敝」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敝人:謙稱自己;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⑨「鄙」字一族:用于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結束語: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謙遜明禮是我們民族的美德。傳統禮儀用語之美,在樸實無華中透著一腔真誠,無論什麼時候,中華傳統文化都需要繼承和發揚。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督促孩子的學業,更應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性,尤其是言談習慣,應從小培養。家長朋友們可以收藏,有時間跟孩子們一起學習、進步,相信這對孩子的品性培養會有很大幫助。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智慧家庭教育。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總結中華禮儀用語大全,開口就能看出涵養,轉發收藏!
    雖然現在網絡語言越來越盛行,但在好多正式場合,我們還時常會用到傳統的禮儀用語,如果弄不清楚使用規則,結果會鬧出很多笑話。請看下面的例子:(1)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朱軍在訪談節目中競稱被訪者的父親為家父。
  • 中華禮儀用語大全(收藏)
    其中禮儀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內容。文明禮儀,表達對別人的尊重,也有流露出自己的謙虛。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使用文明禮儀用語,可以彰顯文明,即使第一次交往,也往往會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所謂「第一印象」。同時,使用文明禮儀用語,能夠增進人與人的感情。禮儀用語,有很大一部分我們是比較熟悉的,當然也有部分內容,我們比較生疏。這些禮儀用語屬於中華傳統文化範疇。
  • 網友總結快要失傳中華禮儀用語 引發熱烈討論
    「快要失傳的中華禮儀用語」,經過大V轉發後,引發眾多網友的熱烈討論。有大V表示,「傳統禮儀,沒有敬煙陪酒,沒有八面玲瓏,傳統禮儀用語之美,在於樸實無華中透著一腔真誠!如此美的語言你還知道多少?你的孩子還知道多少?」這一觀點獲得了不少網友的共鳴。  但是,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傳統禮儀需要傳承,也要順應社會發展,但最重要的是保存禮貌的精神而非言語上的形式。網友「@紅色旋光」提出,假如在當今社會,女人初次見長輩還得道萬福「小女子給您請安了!」
  • 中華禮儀用語順口溜!
    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中華禮儀用語,作為文化的一種延續,更需要有人來傳承。禮儀用語順口溜問人姓氏用貴姓,回答詢問用免貴。表演技能用獻醜,別人讚揚說過獎。向人祝賀道恭喜,答人道賀用同喜。請人擔職用屈就,暫時充任說承乏。問人年齡用貴庚,老人年齡用高壽。
  • 「我去」掛嘴邊「久仰」很陌生 中華禮儀用語快要失傳了?
    認人不清用眼拙,向人道歉用失敬……」近日,一位網友總結了一系列中華禮儀用語,並稱之為「快要失傳」,此舉引發熱議。很多年輕人表示,有些詞語已不適合在現代生活中使用了,應該將其淘汰;而中老年人則堅定贊同將這些禮儀用語發揚光大,提高當代人的素質。上周,記者走進校園針對這些禮儀用語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 都變了都變了 網友驚呼:傳統禮儀用語快失傳啦
    原標題:都變了都變了 網友驚呼:傳統禮儀用語快失傳啦   「頭次見面用久仰,很久不見說久違。請人批評說指教,求人原諒用包涵……」這些看起來「文縐縐」的語句,最近被網友「@作家問道」總結起來,以「快要失傳的中華禮儀用語」為題發到微博上,引起無數網友轉發、討論。
  • 「國學」中華禮儀用語順口溜,書法茶藝,家家通用!
    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  中華禮儀用語,作為文化的一種延續,更需要有人來傳承。禮儀用語順口溜  問人姓氏用貴姓,回答詢問用免貴。
  • 頭次見用久仰,久不見說久違 你會用這些禮儀用語嗎
    原標題:頭次見用久仰,久不見說久違 你會用這些禮儀用語嗎   近日,網友「作家文道」總結了一系列「快要失傳的中華禮儀用語」,經過大V轉發後,引發眾多網友的熱烈討論。有大V表示,「傳統禮儀,沒有敬煙陪酒,沒有八面玲瓏,傳統禮儀用語之美,在樸實無華中透著一腔真誠!」
  • 祖傳禮儀用語——前言篇
    祖傳禮儀用語祖傳禮儀用語:記得兒時,祖父常說:作人要有正氣,寫字要有骨氣,畫畫畫裡要有自己。站有站像,坐有坐姿。行必正,坐必直,只有胸懷天下,方能海納百川。與人交往要彬彬有禮,修書作文要禮儀用語。如今本人也作了祖父,有義務把祖先的傳統再傳下去。舒山時年七十有六。中國是傳承數千年的禮儀之邦,聲教播於海外。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其後經過孔子和七十子後學,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
  • 頭次見用久仰,久不見說久違 你會用這些禮儀用語嗎【2】
    原標題:頭次見用久仰,久不見說久違 你會用這些禮儀用語嗎   專家:禮儀用語很有恢復使用的必要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有網友覺得這些用語屬繁文縟節,但也有覺得這體現了傳統禮儀的用語之美,表示這樣的言語在樸實無華中透著一腔真誠。
  • 最全中華禮儀用語,再不保存就要失傳了
    最全中華禮儀用語,再不保存就要失傳了 2021-01-06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評論:禮儀用語將失傳還是被傳承?
    評論:禮儀用語將失傳還是被傳承?這篇帖子從幾個方面介紹一些已經被淡忘的傳統習俗禮儀,包括:7種不宜送人東西,20種過年習俗和30條快要失傳的中華禮儀用語等。有大V表示,「傳統禮儀,沒有敬煙陪酒,沒有八面玲瓏,傳統禮儀用語之美,在樸實無華中透著一腔真誠!」但是,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傳統禮儀需要傳承,也要順應社會發展,但最重要的是保存禮貌的精神而非言語上的形式。
  • 文明禮儀大全,值得收藏!
    【社交禮儀】 社交禮儀是社會交往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日常禮節。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要想讓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掌握規範的社交禮儀,能為交往創造出和諧融洽的氣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際關係。社交禮儀的基本原則為尊重、遵守、適度、自律。
  • 人民日報:這32條教養禮儀越早教會孩子越好,家長快快收藏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具有崇尚禮儀的傳統美德。長期以來禮儀被人們作為衡量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之一,也是體現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日本的傳統教育來看,他們非常注重禮儀的傳承教育。
  • 人民日報:這32條教養禮儀越早教會孩子越好,家長快收藏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具有崇尚禮儀的傳統美德。長期以來禮儀被人們作為衡量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之一,也是體現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日本的傳統教育來看,他們非常注重禮儀的傳承教育。
  • 初中化學知識點大全:化學用語總結
    初中化學知識點大全:化學用語總結 (1)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原子運動論、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2)元素符號的意義 ① 某一種元素。 ② 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③ 若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則組成該物質的元素也可表示這種單質,例如: 、S、P等。
  • 求職信的禮儀用語
    但是,如果想突破由「您好」加「此致敬禮」構成的禮儀用語框架,就應該掌握更多的信件禮儀用語。一般來說,這些用語主要體現在提稱語、祝頌語、禮告語和信封用語上。(1)提稱語  提稱語是用來提高稱謂的敬語,它用在稱呼之後,起提高稱謂的作用。
  • 吃火鍋還有這些禮儀 速度收藏並轉發吧
    記者帶著這個問題,採訪了幾家火鍋店的老闆和專業吃貨,整理出了這份火鍋禮儀,吃貨們,速度收藏並轉發吧!1:一定等開鍋再下菜在渝北某火鍋店老闆娘劉女士看來,吃火鍋的第一個禮儀應該是「先等燒開鍋」。禮儀2:尊重別人的清湯鍋蔡秋今年30歲,是一名地道的火鍋控,每周至少吃三次火鍋,而且只吃紅湯鍋底,但她表示,尊重別人的清湯鍋也是很重要的火鍋禮儀
  • 《人民日報》總結的60個常被誤用成語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生活中,有一些我們常常見到的成語,在口語交流、寫作等使用過程中卻往往誤解了它的本義。快來看一看人民日報總結的60個常被誤用成語,算算自己平時用對了多少個吧。
  • 久仰失敬拜託勞駕奉陪……你會說傳統禮儀用語嗎
    @網絡新聞聯播:【那些快要失傳的中華禮儀用語】你還知道多少?你的孩子還知道多少?  記者追訪:「頭次見面用久仰,很久不見說久違。認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近日,一組「中華禮儀用語」吸引了網友們的目光。但網友們各執一詞。年輕人大多認為,有些詞語已經不適合在現代生活中使用,應該將其淘汰;而中老年人則堅定贊同將這些禮儀用語發揚光大,提高當代人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