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曾經託兒所遍布中國城鄉。如今,託兒所在很多城市消失,託兒服務更多轉向家庭。城市裡的職業女性,在近20年裡大幅上漲,加上「二孩政策」的出臺,對託兒所的需求更加迫切。
據青海省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0歲至3歲嬰幼兒總數為24.4萬人,佔全省人口總數的4%。2016年至2018年,青海省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這兩個涉及生育的關鍵指標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從數據看,「二孩政策」實施以來,青海省並沒有迎來生育率上升的預期,不願生、不敢生、生了沒人帶、保姆難找,3歲以下的孩子由誰照料等諸多問題困擾著很多家庭。
低齡寶寶無處可託
再過一個月,孫澤麗產後休假就要結束了,馬上要回到工作崗位,這段時間她急於找一名保姆。
孫澤麗夫婦都在銀行系統上班,丈夫和她工作都很忙,年初孩子出生後,母親從外地來西寧和她一起帶孩子。孩子三個多月時,孫澤麗的母親生病了,只能返回老家醫治,孫澤麗不得不承擔起自己照顧孩子的任務。半年的產假馬上就結束了,這讓孫澤麗愁容滿面,「我上班誰來帶孩子,我已經找了好幾個保姆,都不滿意,都快愁我了。」
照看嬰幼兒是一件細緻活,保姆本來就難找,想找個專業照顧孩子的保姆,更是難上加難。幼小的孩子無處可託,孫澤麗感到既無奈又憂心。
今年43歲的楊翌令,大兒子已經15歲了。因為想要個女兒,兩年前他和妻子決定生二胎。女兒的誕生讓全家都很高興,但是,孩子由誰來照顧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楊翌令和妻子工作都很忙,雙方父母又都70多歲了,帶孩子這事心有餘而力不足。
為解決難題,楊翌令先後請過兩任保姆。但如今孩子已一歲四個月了,照料問題依然沒有著落。「保姆包吃住,一個月要4000多元,價格高不說,還很難找到合意的。」楊翌令告訴記者,第一個保姆不負責被辭退,第二個則因為生活習慣不好而被辭退。「孩子這麼小,交給保姆不放心,公立幼兒園又要求孩子3歲才能上學,迫於無奈,妻子只能辭職在家照顧孩子。」楊翌令無奈地說。
二孩時代,雙職工家庭的經濟負擔、工作壓力日益加劇,3歲以下嬰幼兒無處可託,如何帶孩子越來越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
「地下託管」暗藏隱患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家長試圖藉助早教機構,解決孩子的照料難題,但效果並不理想。記者走訪了西寧市的幾家早教機構,這些機構主要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對孩子的表達、智力、交際等方面訓練和潛能開發。「早教機構解決不了孩子的託管問題。」一名早教機構負責人說。
嬰幼兒託管服務資源匱乏,一些「地下」託育機構乘虛而入。
元源(化名)是一名單親媽媽,孩子不到一歲時,元源離婚了。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她感到力不從心。無奈之下,她聽說西寧市海湖新區一小區有一家嬰幼兒託育機構,可以提供全天託育服務。這家託育機構就設立在託育服務負責人自己家中,當元源詢問機構是否有資質時,負責人避而不談,只是強調他們都是退休的專業幼教人員,家長們都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們。元源面對家中無人照顧孩子的現狀,還是把孩子送到這家託育機構。
記者發現,目前我省3歲以下嬰幼兒照料和教育存在空白,託幼行業處於社會管理真空地帶。除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開展的「康福家行動」新家庭計劃項目和各地組織的科學育兒配套活動及不定期舉辦的家庭育兒知識課堂以外,其他方面的工作都沒有開展。而私人開辦的託幼機構既未納入教育部門管理,也不屬於市場監管範圍,民政部門登記備案不健全,無明確的政府主管部門,導致一些託幼機構沒有相關證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我省託幼服務體系已啟動
為解決育齡女性的後顧之憂,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各省完善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標準規範體系和服務供給體系,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多種形式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
今年6月起,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啟動全省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情況調研摸底工作。省衛健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工作人員先後赴西寧市、海東市、海南藏族自治州等5個市州的10個縣(區)開展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情況調研,摸清掌握青海省相關實際情況。
調研組走訪了14所規模較大的幼兒園,4個社區和兩個鄉村,與24名公立(民營)幼兒園院長及20名群眾代表,就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需求、現有幼兒園能力水平、嬰幼兒機構設立類型、嬰幼兒照護專業人員培養等問題廣泛座談,併到有3歲以下嬰幼兒的家中實地了解群眾託育需求。
調查發現,城鎮雙職工家庭,兩歲至3歲嬰幼兒託育需求最大;部分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存在「長輩不老」代際間年齡間隔較短,父子兩輩同為青壯勞動力,均在外打工或務農,1歲至3歲託育需求大;許多家庭對在社區辦、村辦或工作地點附近並能與現有3歲至6歲幼兒園無縫對接的新建託育機構需求大。青海省面臨沒有嬰幼兒專業照護隊伍,尚無培養育嬰師等嬰幼兒照護專業人員的專業機構問題。
7月12日,青海省衛健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處長李娟告訴記者:「家長在孩子3歲以前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照料孩子,女性作為養育照料的主要承擔者,會對她們的就業和職業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導致其生育、尤其是生育二孩意願不高。嬰幼兒託管難題不僅是家庭的問題,也是全社會都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下一步,青海省衛健委將按照國家下發的《指導意見》,聯動各相關部門,按照「政府引導、家庭為主部門監管、多方參與」的總體思路,出臺切合青海實際的實施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鼓勵以社會辦園為主體、公共服務為補充,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監管完備、運營規範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體系,為嬰幼兒提供安全方便、靈活多樣的指導服務,逐步滿足廣大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促進嬰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李娟介紹,經過大量的調研和考察,青海省將優先解決兩歲至3歲託幼問題,完善育嬰師培養和認證體系建設,優先安排有子女或正在撫育子女的女性從事託育事業,同時依託現有託幼機構建立「託育聯合體」,點面結合破解改擴建難題,力爭在2025年,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從而減輕群眾的育兒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