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賀老總率領的120師戰鬥在山西戰場。當時的山西戰場,因為閻錫山的消極避戰和國民黨將領的畏敵怕死,一潰千裡,山河淪陷,日軍居然一口氣佔領了山西七座縣城。
再這樣打下去,山西就保不住了,更糟糕的是,這讓陝甘寧根據地直接暴露出來了,威脅著陝北大後方的安全。必須反擊日軍。英勇的八路軍上來了,賀老總率領的120師上來了。
可是,120師的兵力畢竟太少。賀老總想團結國民黨的部隊一起抗戰,他親自去找晉軍將領,結果他們一個個都以各種理由推脫。比如說,賀老總找到了晉軍的軍長趙承綬。
賀老總很誠懇地說,你不要再走了,我們一起打,不用一個月,我們就能收復丟失的七座縣城。趙承綬連連擺手說,我100個騎兵,只能抽出30個人打仗,要70個人看馬,怎麼打嘛?
賀老總繼續說,只要我們同舟共濟,就不怕他小鬼子。我是師長,你是軍長,你來指揮。這句話差點嚇著趙承綬,他連忙說道,得了吧,我這個屌軍長的老底,您還不清楚?您當軍長的時候,我才是個營官,還是您來指揮吧。
趙承綬雖然是推托之詞,這話說的卻一點不假。想當年,賀老總在國民黨的隊伍中當軍長的時候,趙承綬還名不見經傳。只因蔣介石故意打壓八路軍,只給了三個師的編制,所以像趙承綬這號人居然軍職比賀老總還要高。
趙承綬不接招,怎麼辦?一旁的續範亭接話了,他說,你們二位都太謙虛了,我看還是由359旅王震旅長來指揮吧,王震旅長上前線指揮,我們都到後面去吧。
其實,賀老總要的也是這個效果。他故意推崇趙承綬,只是給他戴個高帽想爭取他的支援和配合。可惜,功夫有點白費了,最終狡猾的趙承綬只派了兩個炮兵連過來,基本上,還是我們八路軍自己孤軍奮戰。
王震首先來到岢嵐城下,這座縣城城牆高大厚實,易守難攻,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水源只靠一條河。王震認為,只要切斷了水源,城內的日軍必然大亂,到時候再趁亂攻之。
所以,王震不疾不徐,派部隊截斷了河流,控制了水源,然後靜觀其變。就這樣過了三天三夜,城內居然還沒有動靜。到了第四天,王震用望遠鏡觀察,發現城內一片忙亂,日軍收拾東西,這是要出逃啊。
蛇終於要出洞了。在城門口伏擊小鬼子!別急,王震說,讓小鬼子逃出來,等他們逃到三井這個地方,肯定要宿營,我們夜裡偷襲他。359旅悄悄地尾隨日軍,果然在三井打了一場大的伏擊戰,吃掉小鬼子300多人,乘勝收復了岢嵐縣城。
然後,王震一鼓作氣,連下了七座縣城,趕走了小日本,打出了八路軍的聲威。這一帶的老百姓都稱王震為「飛將軍」,風馳電掣,橫掃日寇如卷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