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了,不賣了!這裡住挺好的!」昨日,65歲的翁阿姨談起向房產中介梁先生取消委託銷售其房產協議時如是說。翁阿姨住的是新羅區小洋龍鐵名苑小區。然而,幾個月前她卻是下定決心拋售房產。從決定賣房到取消賣房,這背後的故事得從龍巖市委書記李建成的一件批示說起。
迎難而上顯擔當
今年6月1日,《閩西日報》以《小區環境髒亂差 業主物業鬧矛盾》為題,反映了小洋龍鐵名苑小區存在的環境衛生髒亂差、電梯故障頻發、消防設施破損嚴重、物業管理陷入惡性循環等問題。市委書記李建成閱報後作出批示,指出「社區管理關係千家萬戶,對存在的問題要迎上去解決」。時隔半個月,李建成書記還直奔現場對該小區治理工作進行檢查指導。
小洋龍鐵名苑小區系龍廈鐵路拆遷安置小區,主要安置西陂、中城、東城、北城、龍門5個鎮、街道的拆遷戶。安置對象於2010年11月入住,小區共有9棟樓1285戶3800人,其中出租戶510戶。
小區新設的兒童之家
針對此前小區環境髒亂差、業主物業鬧矛盾的問題,西陂街道認真開展深刻反思和專題檢視,按照市委書記李建成的批示要求及新羅區委的部署要求,大力弘揚優良作風,對存在的問題迎上去解決,配齊配強小區黨支部力量,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城市社區更有溫度,在全力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中擔當作為。
小區黨群活動中心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打造紅土幸福小區
「李建成書記提出『對存在的問題要迎上去解決』,就是要求敢於正視問題,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一個『迎』字,就是要我們對存在的問題不掩蓋、不迴避、不推脫,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西陂街道黨工委書記藍淼林說。
問題「迎刃而解」的金鑰匙
小洋龍鐵名苑小區看似複雜,讓人亂花漸欲迷人眼,其本質卻是機制問題,反映出城市管理、基層治理、為民服務方面的不足。為此,西陂街道按照李建成書記開出的「切實發揮好基層黨建在社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的「處方」推進小區治理,並將之作為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設置黨群服務站
龍鐵名苑小區住戶來自5個鎮(街),複雜的人員構成使居民力量一直無法凝聚起來,自我治理也就無從談起。小區治理也要抓關鍵少數!在實踐中,西陂街道提出「解決一個問題、形成一套經驗、幸福一方百姓」的工作目標,充分發揮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的「旗幟」作用,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把黨小組建到居民小區和樓棟裡去,構建起「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架構,開啟黨建引領由「亂」到「治」的新篇章。
▲設置黨群意見箱,及時聽取小區業主的心聲
▲小區黨員亮身份
小區提出打造「同心緣、幸福園」黨建工作定位,對黨支部進行重新選舉,小區治理從此有了「主心骨」。小區以黨支部為根基,成立小區「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管家」,以樓棟為單位成立9個黨小組,92名黨員亮明身份標識,26名黨員加入梯長、梯代表行列,積極投身小區治理。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治理「近鄰」模式,引導小區居民共商共治,廣泛參與到「感恩亭」「連心路」的捐建及小區樓道文化「德馨居」「尚悅居」改造等治理工作中。同時,建設「城市記憶」展館,以鐵路拆遷安置為故事,以西陂徵遷發展為龍巖城市建設的縮影,以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為主線,展示近年來龍巖城市發展變化,從而提升小區居民主人翁意識,引導樹立「小區是我家,治理靠大家」觀念。
▼滑動查看更多
小區環境整治
▲清理小區垃圾
▲清理小區樓道垃圾
▲垃圾亂堆放整治前後對比
▲路面破損,整治前後對比
▲小區環境整治前後
▲整治前,大件垃圾佔用公共綠地
▲整治後,恢復被佔用的公共綠地
據悉,三個多月來,小區開展了數十次專項整治和文明勸導行動,對所有電梯實行全保,拆除破舊隔離護欄,規劃400多個定點摩託車位,勸離3個佔地經營攤販,拆除40多塊違法搭蓋雨棚和廣告牌,恢復40餘處被佔綠地,增設公共休息區域,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讓黨旗迎風飄揚
在抓好小洋龍鐵名苑小區治理的同時,西陂街道對全街道小區治理進行重新檢視,進一步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對基礎薄弱的紮實補齊短板,對治理水平較高的則提升品質,甚至形成品牌,讓黨旗在小區治理和建設中處處飄揚。
西湖園小區是涉及三個村居的安置小區,小區打造提升800平方米黨群服務站,設置兒童遊樂區、大家樂舞臺、紅色文化長廊等。同時,建立饒平吹傳習所,組建專門培訓班,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打造「大家樂舞臺」,聚集小區內的葫蘆絲樂團、西湖園廣場舞隊、龍津藝術團等文藝隊伍,每月制訂演出計劃,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倡導文明生活新風尚。一個普通安置小區成為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的「品質小區」。
打造有溫度的社區
華蓮社區採取社區、單位、小區聯合創建模式,堅持黨建引領,努力營造「群眾居住放心、和諧鄰裡知心、環境優美舒心、文化活動歡心、服務方便暖心、書香滿園潤心」的「六心」服務氛圍,打造「有溫度的華蓮、最舒適的家園」。
用熱心解決業主的煩心事
恆興綠景小區不斷發揮黨員領頭雁作用,籌集資金解決業主們的煩心事,修復破損堵塞的汙水管,實施地下人防設施、消防管網自來水管網改造。
引入智能管理系統 規範小區管理
家和天下小區發揮退休幹部黨員作用,積極引入人臉識別等智能管理系統,改造各樓門面和門廳、中庭道路及綠化區,設立文化活動室,使物業管理更加規範。「黨建引領下,小區治理得井井有條,生活越來越有滋味,真心感謝退休老同志主動站出來為小區服務。」家和天下小區的居民們感慨道。
……
據了解,西陂街道有小洋龍鐵名苑小區和西湖園小區被列入即將召開的全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流動現場會示範點之中。
小洋龍鐵名苑黨群共建感恩亭
短評:
「迎上去」方能贏民心
三個多月來,在新羅區和西陂街道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通過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小洋龍鐵名苑小區由「亂」到「治」,西陂轄區小區治理水平也普遍提高,贏得群眾一致讚譽,給我們帶來不少啟示。
一要敢於「迎上去」。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面對問題是「迎上去」還是「繞著走」,體現了積極和消極兩種不同的態度,兩種態度將形成問題及時解決和問題越拖越大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社區治理關係千家萬戶切身利益,迎上去解決問題並形成經驗,體現了務實為民的情懷和擔當。
二要有「迎上去」的智慧。現實世界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問題需要科學分析問題,弄清問題性質,找到癥結所在。小區種種亂象背後是機制問題,小洋龍鐵名苑從「亂」到「治」,得益於找到了一把解決問題的「金鑰匙」——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讓居民有「主心骨」,這樣,幸福也就有盼頭。
第三,「迎上去」的結果要請群眾檢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將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讓群眾切實看到行動,真實感受到變化。唯有如此,方能贏得民心。
作者:張春槐、張柳丹、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