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6日,年逾九旬的慈善富豪餘彭年,帶著一份市領導的批示,將地鐵施工部門告上法庭,索要地鐵施工挖斷電纜導致彭年酒店斷電的損失。在此之前,深圳小學的學生給市長寫信反映交通隱患,市長批示後校園周邊交通狀況大為改善。「領導批示」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那麼,領導在什麼情況下會作批示?批示又是怎麼落實的?本期官察帶你一窺神秘的領導批示。
批示是什麼?領導意志的集中體現
官場上,領導通過「批示」傳達意見古已有之。
去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一款新品—「朕知道了」紙膠帶,這款以康熙硃批為原型設計的創意品,一時引起熱烈討論和爭相購買。熟悉清廷劇的人知道,皇帝的批示稱為硃批,一旦朝廷有危機,還可以暫停硃批,啟用大臣的藍批。
時至今日,領導發號施令的渠道和載體早已多元化,但批示的作用並未弱化。
雖然《深圳市黨政機關公文處理規定》中羅列的「公文」,包括決議、公報、公告、紀要等15種,並沒包含「批示」。《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也沒有關於批示件的規定。但正如四川省委辦公廳工作人員在一篇文章所說的,「領導批示是領導部署工作、安排任務、下達指示的重要載體,是領導意志的集中體現,它同領導的講話一樣具有較強的政治思想性和業務指導性。」
《南方周末》一篇報導稱,官員批示在處理各種問題上的「決定性作用」,已然是中國政治的一部分。批示和文件一起,成為從中央到鄉鎮各級黨政系統之間政治運行的重要手段。
那麼,官方對「批示」又是怎麼定義的?
深圳市城管局2011年下發的《局長批示件和交辦工作督辦暫行規定》指出,「局長批示」是局長在相關文件、市政府領導批示轉辦件及相關載體上作出的,具有明確要求需要承辦部門辦理並反饋落實情況的批示。
事實上,領導批示也有輕重緩急之分。有的只是閱知性的—領導只是在相關文件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在自己的名字上畫一個圈(稱為「圈閱」),那就表示同意。如果領導進一步表達意見,乃至對某項工作提出批辦意見,並指名要「某某同志」等分管領導辦理,那就需要相關部門落實辦理。
批示啥內容?涉及國計民生各方面
高級別的官員,分管的領域非常多,他們所作的批示也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
南都記者梳理近年來深圳市領導們的各種批示,發現有一種批示幾乎從不缺席,那就是颱風暴雨等嚴重災害性天氣來臨前,或者大火、車禍等重大突發事故後,基本都有各級官員的批示,對相關應對工作進行部署。2013年12月11日深圳光明大火發生後,各級領導人都專門作出批示。
有些批示是對某個部門某方面的工作予以表揚— 這是下屬部門最樂於見到的。
不久前,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主辦的《信息快報》上刊登紅嶺中學的辦學成果,得到市長許勤的批示,並指示副市長吳以環、市教育局局長郭雨蓉在全市推廣紅嶺經驗。這一「重磅」批示之後,是市委常委、福田區委書記張文,副市長吳以環,以及福田區區長王強等人的進一步批示。
當然,官員批示並非只是表揚,更重要的,還是對相關工作進行部署,給下級部門「布置任務」,這就不僅涉及傳達、學習,還要及時辦理、落實。
如何獲得批示?下級部門提交報告,普通市民可寫信
領導批示的作用與威力顯而易見,有人希望得到領導的批示表揚,有人翹首以盼領導批示解決問題。
特別是對於基層管理部門,領導批示的次數、詳略,也是衡量其工作進展重要指標。瀏覽深圳多個區、局部門官網,不時可看到對於「接獲領導批示」的宣傳。某基層單位就在官網上稱,該單位在《信息快報》上發的文章得到市長批示,單位專門召開大會學習傳達,並表示要以市領導和市局領導的批示為動力,做出更大貢獻。
下級部門想要得到領導的批示肯定,一種辦法是提交報告。比如2012年,深圳檢驗檢疫局向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提交了《關於深圳關檢深化合作共促外貿發展的情況報告》,獲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及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批示。
但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一般不得越級行文」,而且,除上級機關負責人直接交辦事項外,不得以本機關名義向上級機關負責人報送公文,不得以本機關負責人名義向上級機關報送公文。於是,公文之外的「工作簡報」、「內參」、「通報」等便派上大用場了。
與政府或事業單位不一樣,普通市民要想得到領導的批示,較常用的渠道是寫信。近期,深圳市兩所小學的小學生,先後寫信給市長許勤反映交通隱患問題,最終都得到了市領導的及時回復,相關問題也很快得到解決。另一方面,通過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或社會知名人士發出的信件、報告,也較容易得到批示,比如人大代表楊劍昌曾給市委書記、市長寫信,深職院教授查振祥曾向市領導提交報告等,都得到領導專門批示。
2008年的省人代會上,深圳代表團確立了代表和市委書記的直通車制度,人大代表可直接向書記反映情況,這也成為一個很好的渠道。省人大代表張志亞,在2008年、2012年都通過這一渠道轉交市民信件,最後都得到領導批示,問題得以解決。
批示如何落實? 市委市政府設有督查機構,負責督查落實
既然領導的批示如此重要,批示又是如何傳達和落實的呢?
在深圳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都設有督查室,負責督促檢查上級重要文件、上級領導重要批示的落實情況。比如在2010年,市政府辦公廳就跟蹤督辦市政府領導批示交辦事項49件。在職能局和區委區政府,領導批示的傳達和督辦一般由辦公室負責。
領導的批示件,由督辦人員接收、登記,再根據批示精神轉交給相關的承辦單位。後者在接到批示件後,也要及時登記,並迅速呈請主要領導籤批,予以落實。最後,無論批示件能否辦結,承辦單位都要向領導反饋落實情況。
正是有了完善的督導和反饋制度,領導批示往往會得到迅速落實。
但也有評論者認為,領導批示也要有度。去年,《人民政協報》上發表的評論認為,一些本來並不複雜的問題,本應按照法規程序來處理,但卻總是得不到公正、及時的解決。而一旦有了領導批示,情況便馬上出現轉機,問題也就迎刃而解,甚至還能「破格」、「破例」,而且往往是領導級別越高、批示越明確,解決問題就越快。
評論指出,作為推動工作的一種常用手段,「領導批示」還是很有效的。但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大背景下,各種法規制度已基本齊全完善,仍有不少問題需要領導的「批示」來解決,這是制度失效、法治失靈的不正常表現,說明以權代法現象還未根除,人治影響法治現象現實存在。一個運轉良好的法治社會,各種矛盾的化解,各類問題的解決,應該是依法辦事,而不是仰仗「領導批示」。
2011年12月28日,深圳坪山新區湯坑社區居民寫信反映出行難,信件寄給廣東省人大代表張志亞。張志亞把這封信帶到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2012年1月14日,轉交給深圳市委書記王榮。
王榮批示:請黃敏同志(市交委主任)對人大代表張志亞同志轉交的市民來信,認真閱研,儘可能進一步優化公交線路,解決出行困難。
批示效果:2012年1月17日下午,市交委在現場調研後決定在湯坑社區增設公交站點,短短三天時間就解決了此問題。
今年4月28日,深圳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信息快報》刊發紅嶺教改專刊《紅嶺中學助力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雙豐收》,引起多位市領導的關注和批示。
許勤批示:以環(深圳副市長吳以環)、雨蓉(深圳教育局局長郭雨蓉):紅嶺中學教育改革發展經驗和做法,應在全市教育系統積極推廣,並研究提煉,形成制度性成果。
批示效果:深圳市委常委、福田區委書記張文批示,紅嶺中學的經驗首先要在全區推廣並取得成效。福田區區長王強批示,可在紅嶺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
今年5月,深圳小學五年級學生黃丹蕾給市長許勤寫信,反映校門口人車混行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許勤於5月25日回信批示交警局調研處理。
許勤批示:請慶生同志(深圳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劉慶生)並市交警局閱研,並與黃丹蕾同學及深圳小學等學校溝通,提出可行辦法,切實保障學生的安全。感謝黃丹蕾同學的來信,也祝同學們「六一」節快樂。
批示效果:從6月10日起,深圳小學附近道路將劃為交通嚴管區。羅湖交警大隊在學生上下學、早晚高峰期加強執法,保證廣大師生的交通安全。
2月27日晚上,中建三局在地鐵9號線施工過程中將彭年酒店專用電纜挖斷,致使彭年酒店停電長達19小時。4月3日,彭年酒店董事長餘彭年致信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呂銳鋒,懇請市政府責令當事方積極妥善處理此事。
呂銳鋒批示:餘彭年先生是知名慈善家,應予充分尊重。請地鐵集團領導派人上門拜訪,表示歉意,爭取諒解,今後再加強安全文明施工監管。
批示效果:批示作出後不久,地鐵集團就曾派人來到彭年酒店登門道歉,送上花籃,並就賠償事宜進行協商。後來,雙方並未達成協議。8月6日,餘彭年將地鐵施工部門告上法庭,索賠157萬元。
官察君
答疑
問:領導批示有哪些類型?
答:領導批示各種各樣。有簡單的告知,表達書面同意,也有表揚的、下達任務的。官場中有一個詞叫「圈閱」,領導在文件上圈出自己的名字,也算是同意。下級部門最喜歡看到的,自然還是領導的批示表揚,這也是政績之一。
問:有什麼辦法可獲得領導批示?
答:要想獲得領導批示,下級部門可通過官方渠道遞交書面匯報,但「八項規定」之後,公文數量有所壓縮。普通市民要想得到領導的批示,可以給領導寫信—特殊人群,似乎成功率更高些,比如熱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社會知名人士,小學生也成。當然,批示也不一定局限於「書面指示」,官察君看到官方的表述中,還有「電話批示」的說法。但要獲得「電話批示」,首先要先知道領導的電話號碼……
問:領導批示管用嗎?
答:這個不言自明,領導的權力有多大,批示的影響力就有多大。比如2012年,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批示交委解決社區居民出行難,3天內問題就得到解決。深圳小學生寫信反映校門口交通隱患,經市長許勤批示後也很快得到解決。當然,也不能「迷信」領導批示就是萬能的。特別是對於一些深層次矛盾,批示也有失靈的時候。
問:批示的威力這麼大,是不是很有「市場」?
答:確實是這樣,所以有人竟鋌而走險,偽造領導批示。上個月出版的《南都參考》,其中一篇重磅報導就是《市長許勤批示真假迷局》,有企業打著「市長批示」的旗號,但真實性存疑。2005年,深圳有一家物流企業,為逃避臨時違建被拆除,竟然先後3次偽造市政府領導批示。2012年,還有騙子裝扮成神通廣大「僧人」,在社會上偽造領導批示騙錢,最後他們都被公安機關抓獲。
針對類似情況,市府辦公廳曾通報要求各區政府、各部門要提高警惕,加大防範力度,完善有關辦事程序和規定,發現可疑情況要及時向公安等有關部門報告。
問:民間對領導批示有各種傳說,如批示後是句號,則要趕緊辦;是省略號,則要拖著辦;批示後是逗號,則不辦,是這樣嗎?
答: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有媒體報導說,對於各級秘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此類細微差別,領會批示件的真實意圖。比如,在一份「請示」上,批示「同意」和「擬同意」之間差別巨大。另外諸如「請酌情辦理」,「按規定辦理」,「根據某會議決定,同意辦理」等批語,亦是下屬要謹慎考慮的問題。
但深圳市委一位工作人員就表示,上述情況更像是「傳言」。「至少我接觸到的領導批示,都是寫得明明白白的。而且現在大多數部門都是電子化辦公,領導的批示都在電子系統上。一個逗號和句號的區別,說實在的我沒關注。」
一周官論
關鍵詞:國際化
按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對照世界先進城市,加快特區一體化進程,開展新一輪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努力實現城市面貌再提升,爭創發展環境新優勢。
—8月14日,深圳市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記王榮講話
要堅持改革創新,按照「三化一平臺」改革主攻方向,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更好履行政府職能,推進社會共建共治共享,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的長效機制。
—8月14日,深圳市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工作會議上,市長許勤講話
政要行蹤
●深圳市委書記王榮
時間:8月7日上午
行程:主持召開「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場學習會
王榮強調,要繼續全力推進創新立法機制、法治政府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等各項改革舉措,加快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風尚,努力讓「一流法治」成為深圳經濟特區新時期更為顯著、更為核心的競爭優勢。
時間:8月12日下午
行程:調研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情況
王榮在下坪固體廢棄物填埋場等處調研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情況時表示,要強調規劃先行、環保優先,垃圾處理場所在規劃時就要盡最大可能與居民區隔開。
時間:8月13日下午
行程:會見世界華人協會會長程萬琦一行
時間:8月13日下午
行程:出席深圳市「社會矛盾化解年」工作推進會。
●深圳市市長許勤
時間:8月11日上午
行程:率隊檢查全市安全生產工作
時間:8月11日晚上
行程:深圳市政府與莫斯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籤署合作舉辦大學協議
時間:8月12日上午
行程:率隊調研防洪排澇整治項目,並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加快推進防洪排澇整治工作。
時間:8月12日下午
行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相關工作。
時間:8月14日下午
行程:主持召開市政府五屆一百一十四次常務會議
●市委副書記、市社工委主任戴北方
時間:8月11日
行程:出席深圳市文明家庭暨最美家庭頒獎典禮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蔣尊玉
時間:8月14日下午
行程:出席深圳市「打擊信息詐騙和反信息騷擾專項治理部署會」
MON
官察
TUE
每人計
WED
人文
深圳
THU
發現
深港
FRI
人文
深圳
統籌:南都記者 莊樹雄 梁建忠
12-13版採寫:南都記者 莊樹雄 林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