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感覺這個問題不單單是問領導管這麼簡單。
首先我們從下屬層面出發分析問題:
一、如果下屬是屬於內向型。內向型往往表現為好靜、不善於交際、情感處理能力較弱、有較強的自尊心。這時候我們假設一個背景:內向型下屬犯錯了,你在你團隊面前評判他的不好,指責他。雖然他知道你是為他好,但是因為強烈的自尊心受挫,內向型的下屬往往會語音激動。這時候做領導的,也要從自身出發,是不是考慮面對內向型的下屬批評的時候,單獨找個機會,事後在團隊中進行適當的經濟處罰。
二、如果下屬是屬於外向型。外向型往往表現為開朗、活潑、感情外露、好表現自己。同樣是剛才的背景:領導讓外向型的下屬去做一件事情,下屬沒有辦好。領導在團隊中指責外向型的下屬。外向型的下屬,第一心理反應:「我真的錯了嗎?」緊接著,他的心理就會開始尋找各種對自己有利的證據為自己辯解。如果此時領導和下屬語言在激勵一些,將會發生上述 「我就是這個性格,你看不慣就受著」。有時候,想讓下屬接受你的批評建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管理者只需轉換一下說話的口氣與方式即可,比如,將「為什麼你不會這樣做?」的質問語句,調整為「如果我是你,我會……」的商討式、啟發式語句,下屬自然會洗耳恭聽,並樂於修正。
其次我們在從領導的角度出發。下屬對領導說出這樣激烈的話,會不會是當領導的批示方式存在錯誤。當領導的要學會正確的批示方式。
一、切勿當眾批評。在同事面前,一個下屬被領導批評,對下屬來說,是一件很傷自尊心的事情。道理很通俗,我當著這麼多人被你罵了,不但心裡難以接受,還會再同事面前形象受損,一段時間內很難恢復。在美國,瑪琳凱化妝品公司董事長瑪琳.凱在批評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單獨與被批評者面談,而絕不在第三者面前指責。
瑪琳說:「一個管理人員在第三者面前責備某個員工的行為,是絕對不可原諒的。」
二、避免比較批評。比較批評通俗來說:領導往往容易在兩個或者多個下屬面前進行比批評,這是很多領導都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從小時候,我們在父母的影響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個鄰居家的孩子。從小在這個影響下,我們日常工作中,常常會不自然的形成比較。社會中,我們有更多的自尊心,比學生時代更注意自己的形象。領導通過比較批評下屬,下屬內心往往更加不能接受,心裡總有個聲音:我憑什麼不如他。這樣的比較批評太容易激起下屬的強烈反感,所以強烈不建議。
最後,領導該如批評和管理下屬呢?我在這裡給出幾點意見:
批評下屬時候要注意場合。批評事情時候對事不對人。運用三明治批評方法。引導下屬發現自己的問題。結尾總結:用一句褚時健的一句話,人要對自己負責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別人是無法讓你趴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