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也有大一新生開學當天險釀悲劇 家人、120醫生連續心肺復甦才...

2020-12-23 杭州日報

第X號病床

同濟大學大一男生打籃球時猝死

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張穎穎

本報訊 9月25日,同濟大學一名大一男生打籃球時突感不適,在場邊休息時倒地猝死。就在前不久,杭州市急救中心也接診了一名大學生,在開學當天發生惡性心律失常暈倒在地,非常幸運的是,家人及時為他心肺復甦,終於救回一命。

杭州市一醫院心內科主任許軼洲說,猝死的原因很多,心臟疾病佔首位。國慶出遊,人會比較累,猝死的概率也高,一旦發現有人猝死(心跳呼吸全沒有),如果能第一時間進行心肺復甦,搶救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上海大一新生打籃球時猝死 不久前的入學體檢沒發現異常

據報導,男生為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機械專業大一新生,9月5日剛報到。9月25日下午下課後,他與同學到籃球場打籃球。下午4點半左右,突然感覺身體不適,馬上停止了運動。

當他撐著膝蓋在場邊休息時,突然頭朝前栽倒在地。旁邊醫學院的同學馬上幫助搶救,掐人中什麼的。一會兒,校醫院醫生來了,搶救了十幾分鐘後,120急救人員趕到,把他送到了新華醫院。醫院歷時4個小時搶救,男生終告不治。

據他的同學說,事發前一天,這名男生身體無任何異常。而學校在9月5日新生報到之後,也安排過一次入學體檢,沒發現異常。學校表示,這名學生或有慢性病,如果學生不告訴醫生自己是否患有某些慢性病,這種例行體檢是查不出一些慢性病的。

杭州大一新生突發惡性心律失常

幸虧媽媽及時胸外按壓奪回一命

而就在前不久,杭州也有一名18歲大一學生因為惡性心律失常,暈厥在家中險釀悲劇。幾乎與上海那名大學生一樣,杭州的這名大學生,之前身體也一直很健康。

9月11日早上,是學校報到的日子。杭州這名大一新生的媽媽在給兒子收拾行李時,問兒子,天氣馬上要涼了,衣服要不要多帶幾件?但兒子沒回應。她轉身一看,兒子竟然躺在地板上了。媽媽嚇壞了,跑過去拍了拍兒子的臉,兒子一點反應都沒有,還翻著白眼,連鼻息都變得非常微弱。

媽媽連忙撥打了120急救電話。120工作人員在電話裡馬上指導媽媽進行胸外按壓。根據電話指導,媽媽一刻不停地堅持為兒子做心肺復甦。

15分鐘後,120急救車到了,醫生繼續對這名大學新生進行胸外按壓。但當時情況並不好,心跳還是沒有出現。

120急救醫生王錢鋒當機立斷,進行插管、用藥,接著又是持續不斷地胸外按壓。堅持了20分鐘後,這名大學新生的手終於動了一下。隨後,他被抬上救護車,送到了浙醫二院搶救。

浙醫二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茂說,幸虧這名大學生的家人在120電話指導下第一時間進行了心肺復甦,那十幾分鐘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否則恐怕是兇多吉少。

主治醫生李靜說,後來了解到,這名大學生發病前兩天得了感冒,懷疑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杭州每月有100多人猝死

發生猝死,4分鐘內心肺復甦是關鍵

杭州市一醫院心內科主任許軼洲說,不少年輕人在運動後發生猝死,有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他帶有遺傳性心臟離子通道病的基因,帶有這種基因的容易突發惡性心律失常。惡性心律失常指在短時間內引起血流動力學障礙,導致患者暈厥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它的發生往往猝不及防,對這些病人來說,最關鍵是要在第一時間得到急救。

第二種可能是,發病前,患者身體狀況不太好,比如有感冒、低燒等。如果在這樣的身體狀況下劇烈運動,病毒就有可能侵犯心肌,誘發爆發性心肌炎。

第三種可能是心梗。現在年輕人發生心梗的越來越多,有些患者年紀輕輕,才20多歲,冠脈血管就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脫落,就可能發生心肌梗死。

而這些情況,一般的常規體檢確實很難發現。

根據杭州市急救中心的統計數據,杭州市區平均每個月有100多位心臟呼吸驟停的人。送到醫院前成功恢復心跳和呼吸的,去年只有10%。

許軼洲主任說,心臟驟停的情況,如果發生在院外,搶救成功率只有5%左右。即使發生在醫院內,搶救成功率也不高,只有16%左右。 而那些心臟停搏時間太久的患者,即便救了回來,大多數也因為腦部缺氧而成為了植物人。

「對於突發猝死的患者,最重要的是把握黃金急救時間,在撥打120急救電話後,根據120醫生的電話指導,第一時間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這樣搶救的成功率會大大提高。」許軼洲主任說。

特別是猝死倒地後的4分鐘內,是急救的黃金時間。超過10分鐘再救治,生存機會渺茫。

相關焦點

  • 有人暈倒就心肺復甦?醫生說:心肺復甦不能亂用
    視頻中,一位老大爺暈倒在影院門前的地上,一名大伯不顧大爺還在用力張口呼吸,熱心地為他做心肺復甦。該視頻下方,有許多網友點讚,但也有細心網友指出這位大伯的心肺復甦手法有誤,而且似乎沒用對地方,恐怕會好心辦壞事。為此,記者特地採訪了溫州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內二科主治醫生、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師資徐郭。究竟什麼情況下才能用心肺復甦術呢?
  • 推廣普及心肺復甦技能 人人都是「急救俠」
    當發生心臟驟停時,最有效的施救方法就是心肺復甦,「黃金四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將大大增加生還的機率。而目前,心肺復甦在中國的普及率還不到1%,再加上很多人對於心臟驟停的認知不夠,所以導致越來越多的悲劇發生。
  • 三分鐘學會心肺復甦 關鍵時刻能救命
    當時,保潔人員第一時間發現了他,並撥打了120急救電話。20分鐘後,急救人員到達現場開展搶救,由於李小冰的心臟停跳時間過久,急救人員已無力回天。  消息在網上傳開,醫療同行無不扼腕嘆息。這位挽救過無數心臟病患者的醫生,卻因為心臟問題再也沒能站起來。現場的人不知道黃金救治4分鐘,沒人給他做心肺復甦(CPR),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
  • 西安醫生自編歌曲科普心肺復甦方法:半個小時能學會
    消息一出,無數網友都為這位年輕演員的突然離世惋惜不已,與此同時,心肺復甦也再度登上各大社交網站熱門話題榜。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範博淵自創的《心肺復甦之歌》正是在此背景下,被不少網友關注到。不同於普通的流行音樂,這首歌的歌詞就是心肺復甦的技巧要點,連節奏都是按照心肺復甦需要的按壓節奏進行設計。
  • 她從死亡線上救回自己孩子,跟著急診醫生學【心肺復甦】,拒絕溺亡悲劇
    防溺水,一直在說,但悲劇還是在發生。7月9日下午2點,一名溺水男子被送到長興縣中醫院急診室。據陪同人員猜測,男子可能3小時前溺水。雖經全力搶救,但半小時後醫生宣布溺亡。 「來的時候已經沒有自主心跳、呼吸,雙側瞳孔散大,光感消失,醫生進行心肺復甦、吸氧以及注射腎上腺素等急救措施,半小時後宣布死亡。」
  • 湖大新生開學第一課:傳染病防控與心肺復甦培訓
    稿源:掌上長沙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吳柱 彭甜同學們藉助人體模型體驗心肺復甦操作,導師們在旁進行手把手指導120 供圖9月14日至16日,長沙市120急救中心聯合湖南大學醫院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對近5000名湖大新生分批次進行傳染病防控和急救知識培訓。
  • 每分鐘按壓100-120次、4分鐘救命「黃金時間」……心肺復甦應該...
    「每分鐘100-120次的按壓、下壓深度5-6cm,按壓之後讓胸廓完全恢復,還要注意按壓姿勢。」完成按壓式心肺復甦培訓的高女士說:「這是體力活也是腦力活, 白衣天使們真不容易。」 8月24日,美敦力志願者團隊在上海科技節期間,組織白領在上海中心大廈B2層參與院外急救與心肺復甦培訓,向公眾普及推廣急救知識。
  • 心肺復甦術,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術
    心肺復甦術,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術 2020-04-13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急救小常識:心肺復甦正確步驟
    急救小常識:心肺復甦正確步驟時間:2018-05-14 00:56   來源:生活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急救小常識:心肺復甦正確步驟 1.意識的判斷:一定要確定患者已經意識不清、怎麼叫也不醒,這樣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下一步。一邊用雙手輕拍患者的雙肩,一邊大聲的在耳邊呼喊:喂!
  • 教你心肺復甦法!
    「噗通」一聲,有個人因為心搏驟停倒在你身邊,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哎!別跑啊!救人啊!咳咳!而英雄的武器,就是心肺復甦法!要知道,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甦,4~6分鐘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可能引起全身組織細胞嚴重缺血、缺氧和代謝障礙,如不及時搶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時間就代表生命,輕拍患者的肩膀,檢查患者意識和呼吸,如果沒有呼吸或者沒有正常呼吸,立刻在現場進行心肺復甦刻不容緩!
  • 心肺復甦進課堂 杭州已經默默做了六年
    近日,教育部聯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印發通知,指出學校紅十字工作要把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急救醫生賈大成微提案:趕緊普及心肺復甦吧,急!
    如果在場有人熟練掌握心肺復甦知識,情況有可能會完全不同。可目前,知道基本心肺復甦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事實上,基本心肺復甦知識普及任重道遠,不少醫生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孜孜不倦地為患者傳遞急救知識。這是所有公民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不僅可以救人性命,自身也終生受益。
  • 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 急救技術不應只是醫生的專屬
    兩名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學生見狀立即對其實施心肺復甦約20分鐘。不幸的是,該男子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之後,兩名女生遭到了一些網友的惡評,引發網絡熱議。   8月23日晚,兩名學生所在的成都中醫藥大學表示,兩人以實際行動踐行醫學生誓言,因此學校擬於新生開學典禮時授予兩名同學校長特別獎,彰顯仁愛精神,以此教育廣大入學新生。
  • 心肺復甦為誰而學?不敢伸手,怕被訛?不妨換個角度這樣想想!
    心肺復甦,為誰而學? 我之前在幾個短視頻平臺發了很多關於心肺復甦的視頻,有幾個視頻的也有一些播放量,視頻會有一些留言,留言裡面大概就幾種聲音,一種留言是覺得有用,應該看看,學學!
  • 心肺復甦: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一項必備技能
    生命是脆弱的意外常常突如其來學會心肺復甦術關鍵時刻能給生命第二次存活的機會而就在前不久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心肺復甦將被納入教育內容你也許聽過「心肺復甦」這個詞但你知道心肺復甦怎麼實施嗎?
  • 醫生「擺攤」講解心肺復甦的啟示
    民生視角  32歲的張軍橋,是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麻醉科的一名醫生,最近他每晚下班後,都要去「擺攤」,花三個小時跪地演示,一遍一遍向路人講解和模擬心肺復甦術。圍觀人群一天比一天多,最多時一天達400人次。他說,「我希望能用我個人微小的力量,拯救一個生命,甚至是拯救一個家庭。」
  • 電視劇裡的心肺復甦多半是無效的!浙一醫生說標準動作該這樣!
    最終來上課的學員中,有長年跑步的運動愛好者,也有平時不鍛鍊的普通人,但大家不約而同地說,這麼實用的課程,都有必要學學。當導遊的鄒薇薇專門還帶著讀初一的兒子一起來聽課,「孩子現在一個人住校生活,這些知識多學一些很有必要。」吳曉紅是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數學老師,這次,她專門從濱江趕過來。「我花了一個多小時趕過來,就是為了上這節課。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走進課堂,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內容。毫無疑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中小學的學業負擔。但是,這是必要的補課,必須支持。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採取的救命技術,目的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
  •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心臟驟停正確搶救方法 黃金4分鐘心肺復甦最有效 2019-11-28 09:59:19 來源:重慶晨報  |  作者:包靖研究表明,90%以上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之外,心肺復甦是搶救心臟驟停最有效方法。資料顯示,心臟驟停發生後,大部分患者將在4~6分鐘內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後經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心臟驟停發生後立即實施心肺復甦和儘早除顫是其中的關鍵。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包括跑步在內的不少運動中,對此,記者曾採訪作為重馬賽事服務和賽事保障的負責人夏令東。
  • 兩個活生生的例子 告訴你大活人被心肺復甦是一種神馬體驗?
    最近,又看到了微信好友易醫生的見聞,也是一起發生在活人身上胸外按壓的「烏龍」:急診科,120急救隊員和兩名男子將一名20來歲的男子推進了搶救復甦間,說是該名男子是突然倒地,目擊者幫他做了心肺復甦。易醫生跑到復甦間門口時,看見這名男子做完心電圖檢查,突然坐了起來:不是心肺復甦術後的病人嗎?怎麼就這麼生龍活虎了呢?「醫生,我怕!我怕!我真的好害怕!我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