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號病床
同濟大學大一男生打籃球時猝死
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張穎穎
本報訊 9月25日,同濟大學一名大一男生打籃球時突感不適,在場邊休息時倒地猝死。就在前不久,杭州市急救中心也接診了一名大學生,在開學當天發生惡性心律失常暈倒在地,非常幸運的是,家人及時為他心肺復甦,終於救回一命。
杭州市一醫院心內科主任許軼洲說,猝死的原因很多,心臟疾病佔首位。國慶出遊,人會比較累,猝死的概率也高,一旦發現有人猝死(心跳呼吸全沒有),如果能第一時間進行心肺復甦,搶救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上海大一新生打籃球時猝死 不久前的入學體檢沒發現異常
據報導,男生為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機械專業大一新生,9月5日剛報到。9月25日下午下課後,他與同學到籃球場打籃球。下午4點半左右,突然感覺身體不適,馬上停止了運動。
當他撐著膝蓋在場邊休息時,突然頭朝前栽倒在地。旁邊醫學院的同學馬上幫助搶救,掐人中什麼的。一會兒,校醫院醫生來了,搶救了十幾分鐘後,120急救人員趕到,把他送到了新華醫院。醫院歷時4個小時搶救,男生終告不治。
據他的同學說,事發前一天,這名男生身體無任何異常。而學校在9月5日新生報到之後,也安排過一次入學體檢,沒發現異常。學校表示,這名學生或有慢性病,如果學生不告訴醫生自己是否患有某些慢性病,這種例行體檢是查不出一些慢性病的。
杭州大一新生突發惡性心律失常
幸虧媽媽及時胸外按壓奪回一命
而就在前不久,杭州也有一名18歲大一學生因為惡性心律失常,暈厥在家中險釀悲劇。幾乎與上海那名大學生一樣,杭州的這名大學生,之前身體也一直很健康。
9月11日早上,是學校報到的日子。杭州這名大一新生的媽媽在給兒子收拾行李時,問兒子,天氣馬上要涼了,衣服要不要多帶幾件?但兒子沒回應。她轉身一看,兒子竟然躺在地板上了。媽媽嚇壞了,跑過去拍了拍兒子的臉,兒子一點反應都沒有,還翻著白眼,連鼻息都變得非常微弱。
媽媽連忙撥打了120急救電話。120工作人員在電話裡馬上指導媽媽進行胸外按壓。根據電話指導,媽媽一刻不停地堅持為兒子做心肺復甦。
15分鐘後,120急救車到了,醫生繼續對這名大學新生進行胸外按壓。但當時情況並不好,心跳還是沒有出現。
120急救醫生王錢鋒當機立斷,進行插管、用藥,接著又是持續不斷地胸外按壓。堅持了20分鐘後,這名大學新生的手終於動了一下。隨後,他被抬上救護車,送到了浙醫二院搶救。
浙醫二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茂說,幸虧這名大學生的家人在120電話指導下第一時間進行了心肺復甦,那十幾分鐘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否則恐怕是兇多吉少。
主治醫生李靜說,後來了解到,這名大學生發病前兩天得了感冒,懷疑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杭州每月有100多人猝死
發生猝死,4分鐘內心肺復甦是關鍵
杭州市一醫院心內科主任許軼洲說,不少年輕人在運動後發生猝死,有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他帶有遺傳性心臟離子通道病的基因,帶有這種基因的容易突發惡性心律失常。惡性心律失常指在短時間內引起血流動力學障礙,導致患者暈厥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它的發生往往猝不及防,對這些病人來說,最關鍵是要在第一時間得到急救。
第二種可能是,發病前,患者身體狀況不太好,比如有感冒、低燒等。如果在這樣的身體狀況下劇烈運動,病毒就有可能侵犯心肌,誘發爆發性心肌炎。
第三種可能是心梗。現在年輕人發生心梗的越來越多,有些患者年紀輕輕,才20多歲,冠脈血管就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脫落,就可能發生心肌梗死。
而這些情況,一般的常規體檢確實很難發現。
根據杭州市急救中心的統計數據,杭州市區平均每個月有100多位心臟呼吸驟停的人。送到醫院前成功恢復心跳和呼吸的,去年只有10%。
許軼洲主任說,心臟驟停的情況,如果發生在院外,搶救成功率只有5%左右。即使發生在醫院內,搶救成功率也不高,只有16%左右。 而那些心臟停搏時間太久的患者,即便救了回來,大多數也因為腦部缺氧而成為了植物人。
「對於突發猝死的患者,最重要的是把握黃金急救時間,在撥打120急救電話後,根據120醫生的電話指導,第一時間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這樣搶救的成功率會大大提高。」許軼洲主任說。
特別是猝死倒地後的4分鐘內,是急救的黃金時間。超過10分鐘再救治,生存機會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