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愛喝茶的人都會知道,茶葉有新茶與陳茶之分,根據不同的人的愛好,新茶與陳茶會成為不同人的珍藏品。也許有人對新茶和舊茶如何區分的知識比較模糊,新茶和陳茶哪個好,多久才是新茶和陳茶?
你了解新茶和陳茶嗎?
新茶,是指當年春季從茶樹上採摘的頭幾批鮮葉加工而成的茶葉。為求其鮮嫩,一些茶農在清明節前就開始採茶,這樣的茶被稱為明前茶;穀雨節氣前採的茶,被稱為雨前茶。
陳茶,上市後,上了年份甚至更長時間採制加工而成的茶葉,即使是保管嚴妥,茶性良好,也統稱為陳茶。
多久才是新茶和陳茶?
1、新茶期 (1年左右)。一年之內的茶通常都屬於新茶。像綠茶等不發酵茶,往往以新茶為上,但是剛剛製成的綠茶,因為涼性較大,並不適合多飲,要陳放擱置一段時間。
2、陳茶期 (3年以上)。一般來說,3年以上屬長期陳放,目的在於改變茶葉的風格,使之產生老茶的另一番風味,多用於黑茶類的後發酵茶。
長期陳放的茶葉,不要冷藏和真空包裝。因為在陳放的過程中,發酵茶還在繼續自然發酵,孕育陳香的味道。但是一定要做好防潮和避光的工作,潮溼會讓茶葉變質,強光則會讓茶葉失去味道。
新茶和陳茶哪個好?
並非所有的茶葉都是新茶比陳茶好,有的茶葉品種適當貯存一段時間,反而會更好些。但是一定要存放得當,這樣不僅不會變質,還能提高茶葉品質。這是因為這些茶葉在貯存過程中主要形成了兩種氣味,一種是茶葉放置時形成的陳氣,二是由少量黴菌產生的黴氣,兩種味道綜合在一起會形成新的香氣。
至於新茶和舊茶哪個更好,不同的茶葉是不一樣的。在這裡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比如我們經常喝到的普洱茶,它有著越陳越香的特點,因此它也被稱為「古董茶」,它是放置的時間越久香味越好,喝起來口感也越好。鐵觀音、烏龍茶則是新鮮的比較好,茶葉越新鮮口感越好。其它的大部分茶類也是茶葉越新鮮口感越好。
如何分辨新茶與陳茶呢?
1、色素變化
首先看茶葉,新茶色澤綠潤。如果茶葉裡面花色雜亂,那麼可能就有摻雜了陳茶的可疑。葉綠素是形成茶葉色澤的重要成分,在嫩芽葉中含量較高,它由呈藍綠色的葉綠素a和呈黃綠色的葉綠素b兩大部分組成。在茶葉中兩者比例和保留量決定了成品茶的色澤。然而,它又是一種很不穩定的物質,在光和熱的作用下(尤其是紫外線的照射下),易發生分解,失綠而變褐,形成脫鎂葉綠素。一般情況下,這種脫鎂葉綠素的比例達到70%以上時,就會出現顯著的褐變。
2、茶多酚變化
衝泡茶葉,以剛剛泡開的茶湯的清徹度來鑑別,新茶往往湯色清徹明亮,而陳茶會明顯帶著黃褐色渾濁物。因為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茶葉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寡決定著茶湯的滋味濃度和收斂性、爽度。茶多酚本身無色,但在紅茶的加工過程中被氧化、聚合形成茶黃素與茶紅素,進而成為褐色素,使紅茶湯變暗。在綠茶中,茶多酚保留量較多,在貯藏中易發送氧化,生成醌類,導致茶湯變褐,同時這種氧化物還會和胺基酸類進一步反應,使茶湯滋味劣變。
3、維生素C變化
衝泡茶葉,以剛剛泡開的茶湯的顏色來鑑別。新茶往往清爽可口,陳茶的鮮爽度往往不夠。因為維生素C含量減少,茶葉褐變與劣變。維生素C的含量多少與茶葉品質關係密切,如果綠茶中維生素C保留量達80%以上,綠茶品質不會發生變化;一旦下降到60%以下,品質就明顯變劣。維生素C也是一種易被氧化的物質,越是高級的綠茶,含量越高,也越難以保存。維生素C被氧化後生成脫氫維生素C,它與胺基酸相互作用,生成氨基羰基,既降低了茶葉營養價值,又使顏色變褐,同時滋味也失去了鮮爽味。
4、類脂物質的水解與胡蘿蔔素變化
衝泡前用開水溫熱茶具,置入茶葉搖香,以香氣辨別。新茶具有自身的香氣,往往以豆香、花果香等清香為主;而陳茶,往往帶著酸敗味,或者油脂的餿味等令人不愉悅的香氣。因為類脂物質的水解與胡蘿蔔素氧化,茶湯香氣劣變。茶葉中含有約8%左右的脂肪等類脂物質,在貯藏過程中被氧化、水解,水解後變成游離脂肪酸,隨著茶葉貯藏過程中游離脂肪酸含量不斷增加,不僅茶葉香味顯陳,而且湯色也會加深。
5、胺基酸變化
衝泡茶湯,以茶湯滋味的鮮爽度來鑑別。新茶往往清爽可口,陳茶的鮮爽度往往不夠。因為隨著胺基酸轉化,茶湯滋味會變淡。在茶葉存放期間,胺基酸會與茶多酚類自動氧化的產物結合生成暗色的聚合物,致使茶葉既失去收斂性,也喪失了新茶原有的鮮爽度,變得淡而無味。另外,胺基酸在一定的溫溼條件下還會氧化、降解和轉化,造成貯存時間越長,胺基酸含量下降得越多,茶葉也逐漸失去了新鮮感。
6、香氣成分變化
以衝泡時的香氣來辨別。開水與茶葉接觸,新茶往往有清新的香氣竄出來,陳茶則通常香氣低沉,甚至帶著酸餿味。因為隨著茶葉存放時間越長,茶葉香氣會日漸減低,陳味日漸突出,尤其是新茶特有的清香會蕩然無存,同時還有一些陳味成分的產生和增加。
如何鑑別茶葉品質好壞?
1、觀形。看幹茶的外觀形狀,是否有光澤感、均勻度、緊結度是否良好,有無顯毫等外觀特徵。
2、聞香。開罐選茶時可抓取少量茶葉放置在掌心,細聞茶香。一聞幹茶的香氣,檢驗是否有其他異味。二聞衝泡後熱茶的香味,可用聞香杯式泡茶的杯蓋聞熱茶的香味。三聞衝泡完後冷茶的香味,好茶通常泡到最後階段,仍有淡淡的茶味、清香味。
3、觀色與品茶。茶湯的顏色會隨著加工過程的不同而有差異,但它的色澤以清澈具亮度為佳,如混濁呈暗色,品質就較差。另外,品茶湯時,如果沒有苦澀味,喉韻綿長,有生津止渴的效果,就是好茶。
4、觀葉底。衝泡後,舒展開來的茶葉稱為葉底。如茶葉衝泡後,葉底很快展開,表示茶青大多是老葉,不夠結實,泡出來的茶湯味道平淡,且不耐衝泡。反之,被衝泡數次後才逐漸展開的葉底,顯示茶青是嫩葉,而且是以較好的製造技術加工。這樣泡出來的茶湯味道濃鬱,可多次回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