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有新茶的好,陳茶有陳茶的妙,這不,今年的武夷巖茶大部分還處在焙火階段,喝不到新茶,往年的陳茶,就成了茶友們的首選。
其實在武夷山當地,陳茶是很受歡迎的,素有家家賣弄隔年陳的說法,還流傳著 「三年為陳,五年為藥,十年為丹」 的民間諺語。
不過呢,我們一直在強調陳茶的歲月感,醇厚度等優越之處,卻忘了提醒大家,喝陳茶或者老茶,也是有一定風險的,千萬別把「毒藥」當「古董」。
十三夷前陣子在蹭茶過程中就遇到了一款帶著「黴味」的陳茶,主人錯把黴味當陳味,這種茶喝下去對身體有危害,竟被捧成了具有高價值的古董茶。
如何區分變質陳茶與優質陳茶?
一般來說,變質的陳茶,衝泡後茶湯較為暗沉渾濁,就跟醬油色差不多,飲後有一股黴味,令人感到不適,甚至反胃作嘔。
按理來說,變質茶是很好區分的,因為身體最誠實,若嗅到不對勁的味兒,飲後身體不適,這八成是變質茶了。
可偏偏很多人過於追求茶葉的年份,一聽說是幾十年的陳茶,便把它捧到心目中很高的位置,即使飲後覺得哪裡不對勁,身體不舒服,也不敢質疑。
要知道,發黴的食物是不能入口的,發黴的茶葉對身體的危害也不小,如果真感到茶葉黴變了,十三夷還是建議您停止飲用。
再說說優質陳茶,工藝到位,存儲得當的陳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陳放,其湯色依然是透亮的,香氣和湯水合一,內質醇厚,入口綿柔,氣韻飽滿。
每隔一段時間,拿出來品飲一番,又發現了它的美妙變化,這份驚喜感也是很多人執著於收藏陳茶的原因所在了。
總的來說,喝到優質的陳茶,身體感受一定是很舒服的,通體舒暢,兩腋風生 。
什麼樣的茶,容易發黴呢?
既然知道喝黴變茶是很不好的,那我們就該了解什麼樣的茶,容易發黴,若要存茶,該如何避開這種容易黴變的茶呢?
一、內在因素
工藝不到位,焙火程度較輕,茶品本身的水分含量相對較高,存放一段時間後,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可能會出現「返青」現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處理,茶葉就有可能發生黴變。
二、外在因素
這就跟存茶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了,請勿將茶葉放在潮溼的環境中!平時取茶時,要儘量避免茶葉跟空氣有過多的接觸。
十三夷在這裡也為大家推薦一個較科學的存茶方法,可用小密封袋分開包裝,統一存放於大容器中,每次衝泡時打開其中一個小包裝即可。
陳茶雖好,但飲品的安全健康問題才是我們首要關注的,提高自身的辨識能力,才能享受到健康的優質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