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防騙# 冒充女性結交「男朋友」,詐騙3560元獲刑六個月

2020-09-09 阿克蘇網警巡查執法

近日,北海市海城區檢察院依法對一起詐騙案提起公訴,被告人龐某貴在網絡冒充女性結交「男朋友」騙取財物,經公開開庭審理,9月1日,海城區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四千元。

2020年4月12日凌晨,被告人龐某貴在北海市海城區通過其使用美女頭像的微信添加素不相識的男青年林某為微信好友,並假冒女性身份,使用虛構名字,以結交男女朋友談戀愛為名騙取林某信任,林某真的以為「天上掉下個林妹妹」。4月13日,被告人龐某貴即以「乘車費」、「生活費」等名義向林某要錢。林某不假思索,為博得「林妹妹」的好感,按要求通過微信向被告人龐某貴轉了3560元。詐騙得逞後,被告人龐某貴隨即將林某微信刪除。林某發現被騙後報警。後公安機關將被告人龐某貴抓獲歸案。歸案後,被告人龐某貴退出全部贓款。

海城區檢察院認為,被告人龐某貴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隱瞞自己真實性別,假扮女性身份假意與他人戀愛為名,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遂向海城區法院提起公訴。

網絡豐富了市民的工作生活,通過網絡平臺,人與人的交往打破了傳統的時間、空間等限制,但是網絡也存在極大的虛擬性和隱蔽性,在網絡上「交友」人與人變得「陌生」起來,有安全隱患。希望廣大市民網友提高警惕,在網絡「交友」不輕易相信他人,不輕易公開個人信息,涉及財物更要打起十二萬分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同時,希望網友正確使用網絡,切莫利用網絡實施違法犯罪,否則一步之差,你將落入法網。


文字:陳健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徐櫻​​​

相關焦點

  • 冒充女性結交「男朋友」,詐騙3560元獲刑六個月
    近日,北海市海城區檢察院依法對一起詐騙案提起公訴,被告人龐某貴在網絡冒充女性結交「男朋友」騙取財物,經公開開庭審理,9月1日,海城區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四千元。 2020年4月12日凌晨,被告人龐某貴在北海市海城區通過其使用美女頭像的微信添加素不相識的男青年林某為微信好友,並假冒女性身份,使用虛構名字,以結交男女朋友談戀愛為名騙取林某信任,林某真的以為「天上掉下個林妹妹」。4月13日,被告人龐某貴即以「乘車費」、「生活費」等名義向林某要錢。林某不假思索,為博得「林妹妹」的好感,按要求通過微信向被告人龐某貴轉了3560元。
  • 摳腳大漢冒充女性詐騙獲刑
    瑞昌法院網訊 瑞昌一男子冒充年輕女性以可以見面發生性關係為誘餌詐騙他人現金。近日瑞昌法院公開開庭審結了陳某某詐騙一案。一審以陳某某詐騙罪判處其拘役四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被告人陳某某在網上虛構住址,利用微信和連信APP等網絡工具冒充年輕貌美女性,添加附近男性為好友,然後以可以與對方見面或者發生性關係為條件,要求對方先發紅包的方法,先後騙取了5名被害人共計3552元人民幣。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網際網路上虛構自己的身份信息,冒充婦女詐騙他人錢財,數額較大。
  • 【防騙寶典請收下】冒充企業領導詐騙:齊齊哈爾市財會人員請查收...
    【防騙寶典請收下】冒充企業領導詐騙:齊齊哈爾市財會人員請查收!小心「領導」來電!通過「鶴城公安」「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反詐中心」和「看齊」入駐的抖音、快手、微信、今日頭條、微博等,實時發布高發案例預警提示,講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特點、種類、預防和應急止損措施等知識,用身邊的事,警示身邊的人,使廣大人民群眾深入了解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危害。希望警民攜手,共同提高識騙防騙能力。這份防騙寶典請您一定收下!
  • 防騙 | 冒充「某電信部門」實施詐騙,一言不合就要「起訴你」!
    「你好,我是上海電信部門的工作人員,你曾經用身份證登記購買一個上海的手機號,長期處於未繳費狀態,已欠下幾千元的費用,現被法院起訴。」如果你接到這樣的電話,請不要猶豫,立刻掛斷。另一方面則得益於近幾年來,海澱警方通過多種渠道持續開展的防電信詐騙宣傳,就是為了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
  • 「防騙」冒充客服購物退款詐騙套路升級!快來領取防騙寶典!
    這就是典型的冒充客服購物退款詐騙的常見套路但是最近冒充客服購物退款詐騙套路升級了有必要來了解一下!警情快報本市某學校的學生小張在校期間接到 一個淘寶店鋪「客服」的電話,稱小張在淘寶上買的粉底液質量有問題,可以申請400元的賠償金,小張一聽覺得可以,就同意了。
  • 楚小法導播|男子冒充軍區領導詐騙獲刑八年
    本期目錄:1.男子冒充軍區領導詐騙獲刑八年(荊門京山法院)2.襄陽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襄陽中院)3.谷城首例組織考試作弊案宣判(襄陽穀城法院)男子冒充軍區領導詐騙獲刑八年一男子冒充省軍區湖北省軍區看守所領導,先後詐騙他人錢財47.02萬元,近日,該男子因犯詐騙罪被荊門市京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
  • 張掖4人假冒「中鐵」工人詐騙十餘萬元獲刑
    假冒他人身份 出售偽劣產品多次流竄作案 獲刑且被罰沒2020年8月25日肅南縣人民法院開庭宣判一起冒充「中鐵」工人,售賣劣質發電機、電焊機詐騙案件白某群、張某保等4名被告人犯詐騙罪,分別被判處三年六個月至十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三萬元至三千元不等罰金,依法沒收用於作案的三輛小型轎車及其他涉案贓物。
  • 撫順:95後小夥躲在屏幕背後冒充女性實施交友詐騙,獲刑十個月
    1995年出生的小夥房某某躲在屏幕背後,利用社交軟體冒充女性實施詐騙行為3起,非法獲利23581元。法院一審判決,房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2019年9月至12月間,房某某在社交軟體假冒女性,以與王某「處對象」交往方式騙取王某的信任,王某在撫順市新撫區萬達廣場向房某某先後轉帳人民幣13000元。後房某某將該錢款佔為己有。
  • 延長兩天發生兩起冒充「公檢法」詐騙,兩人被騙走6萬多元
    近日,延長縣公安局發布電信詐騙案件預警稱,9月16日至17日,該縣發生兩起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的電信詐騙案件。次日,延長郝女士被人以同樣的手段詐騙50000元。延長警方提醒,謹防上當受騙。為何假冒公檢法詐騙會屢屢成功?
  • 延長兩天發生兩起冒充「公檢法」詐騙 兩人被騙走6萬多元
    近日,延長縣公安局發布電信詐騙案件預警稱,9月16日至17日,該縣發生兩起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的電信詐騙案件。次日,延長郝女士被人以同樣的手段詐騙50000元。延長警方提醒,謹防上當受騙。現在的騙子「套路」太多了一會扮演你的朋友一會扮演你的領導甚至還冒充起公檢法進行詐騙
  • 兩男子冒充國家機關人員 謊稱承攬加油站詐騙千萬獲刑
    兩男子冒充國家機關人員,謊稱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詐騙千萬獲刑新京報訊(記者 王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幫人安排進入國家機關工作以及解決小吃店拆遷等事由,騙取他人錢款近1000萬元。
  • 青島一飯店老闆「網戀」被騙兩萬多元,冒充美女詐騙的竟然是……
    原標題:青島一飯店老闆「網戀」被騙兩萬多元,沒想到冒充美女詐騙的竟然是……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通訊員 王斌12月7日,半島全媒體記者從市北警方獲悉,在近期開展的秋冬嚴打整治攻勢「雷霆9號」行動中,市北公安分局各參戰單位鼓舞鬥志
  • 【政法要聞】公安部發布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2萬名,同比分別上升73.7%、78.4%。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涉疫情詐騙犯罪,共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506名,有力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集中打擊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4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犯罪,共搗毀窩點2460個,抓獲嫌疑人1.9萬名,破獲案件2.3萬起,高發類案得到有效遏制,網絡貸款類案件佔比由年初的40%下降至20%,網絡刷單詐騙日均發案下降30%,殺豬盤案件造成的損失數環比下降25%,冒充客服類案件連續兩個月發案環比下降
  • 反詐|公安部發布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2萬名,同比分別上升73.7%、78.4%。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涉疫情詐騙犯罪,共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506名,有力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集中打擊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4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犯罪,共搗毀窩點2460個,抓獲嫌疑人1.9萬名,破獲案件2.3萬起,高發類案得到有效遏制,網絡貸款類案件佔比由年初的40%下降至20%,網絡刷單詐騙日均發案下降30%,殺豬盤案件造成的損失數環比下降25%,冒充客服類案件連續兩個月發案環比下降
  • 2020年永州市五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今年以來,永州市反電詐中心對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據梳理分析,上半年我市貸款類詐騙、刷單類詐騙、殺豬盤類詐騙、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冒充公檢法類詐騙五類案件呈高發態勢。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緊跟當前熱點,利用人們的心理弱點,精準實施詐騙,具有較大的迷惑性、隱蔽性、誘導性,導致受騙者往往難於識別。
  • 冒充學生、教授詐騙培訓費近二十萬 四名男子退賠又獲刑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案件層出不窮,詐騙方式越來越多樣,詐騙手段也越來越隱秘。這不,就有人假借「學生」「教授」的名頭進行電信詐騙,把「黑手」伸向學生、家長,騙取大額培訓費,但最終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 淨網2019 冒充大仙、導師騙錢,保健品詐騙易生「次生騙局」
    姜楠表示,利用封建迷信實施詐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詐騙手法。該類詐騙在實踐中的典型方式還有在寺廟等宗教場所附近、街頭、小區等地,犯罪分子假冒僧侶,以結善緣、贈送護身符和經文等騙取被騙人信任後,以消災、祈福為名騙取超度費、香火費等。尤其要注意的是,部分案件中,被告人在騙取財物的同時,利用女性信眾的迷信心理實施強姦行為。
  • 兩男子冒充國家機關人員 謊稱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詐騙千萬獲刑
    (原標題:兩男子冒充國家機關人員,謊稱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詐騙千萬獲刑) 新京報訊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承攬雄安新區加油站,幫人安排進入國家機關工作以及解決小吃店拆遷等事由,騙取他人錢款近1000萬元。
  • 男司機冒充港大博士詐騙女子七百萬 購入房產和保時捷獲刑12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男司機冒充博士詐騙女子七百萬,購入房產和保時捷獲刑12年在遊戲網站上,80後女子邂逅「港大博士」。談了兩年戀愛,被騙了700餘萬元。騙得700餘萬元後,購買了四川省某市內房產2套、價值100多萬元保時捷汽車1輛等。8月13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獲悉,經該院提起公訴,日前,黃浦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盧格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三十萬元。
  • 公安部發布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1、貸款類詐騙詐騙分子往往以無抵押、無擔保、低利息為噱頭,引誘被害人登錄或下載虛假貸款網站或 APP,然後仿冒正規貸款平臺流程,要求受害人填寫相關個人信息,最後再以交納手續費、保證金為由,騙取被害人轉帳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