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指的是什麼?九鼎最後去了哪裡?

2020-12-12 陝西人文和諧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秦武王嬴蕩巡遊東周國都洛陽,在周天子王畿看到了天子九鼎,欲將其遷徙到秦都鹹陽,因為遷徙九鼎意味著遷徙周天子,並親自舉起其中的龍紋赤鼎,最終全身骨骼盡碎,口吐鮮血,不久後絕臏而死。

天子九鼎到底是何物?有什麼來歷呢?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人們安居樂業,大禹把華夏大地分為九州,鑄九鼎代表九州。這九州自西北東南分布,分別是雍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中間是豫州。大禹以紅頭文件的形式,讓九個州的領導幹部、所謂州牧在自己的管區內搜集青銅,然後鑄造成鼎,把本州內的名山大川和標誌性器物鐫刻在錠上,送到夏王朝的國都,以代表本州。這樣一鼎象徵一州,九鼎代表九州成為國家的標誌、王權的象徵。

天子是世界的主宰,擁有天下即擁有九鼎。其他的君主、諸侯、士大夫根據等級擁有的鼎的數量也不同。商湯逐走夏桀後,將九鼎遷至其都。周武王滅商後,曾公開展示九鼎。九鼎是代表王權的重器,而普通的鼎則是記功受獎、表彰功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公羊傳·桓公二年》何休注說:「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在古代,九鼎是天子最高權力的象徵,周天子曾言:「江山有多重,九鼎就有多重!」古人云:天子一言九鼎!可見其中的分量。除天子以外的所有人,誰敢問及鼎的重量,就意味著有野心,妄圖奪取天下。《左傳·宣公三年》載:春秋時,楚國在周天子的疆土上閱兵,周天子派人慰勞楚軍。楚王問鼎的大小輕重。鼎為傳國之寶。楚王問鼎,有覬覦周王室之意。後因以「問鼎」稱圖謀王位: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

秦武王嬴蕩是另外一個上門去挑戰「王權」的諸侯王。秦武王即位後,已經滅蜀,後方鞏固,國力正盛,秦武王欲對外徵伐,自然想起了秦惠王的前言,先後派兵10萬,攻陷宜陽,直達洛陽。秦武王親率任鄙、孟賁兩人大搖大擺走進周都洛陽,直奔周室太廟,往觀九鼎。

只見九個寶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內,秦武王問孟賁是否可以將其搬動,而孟賁更是一介武夫,於是緊束腰帶,挽起雙袖,手抓兩個鼎耳,大喝一聲「起!」,只見鼎離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

秦武王也不甘示弱,卸下錦袍王帶,抓住一隻龍紋赤鼎猛地舉起,殊不知此鼎重量過大,終因力氣不支,累得雙目出血;力盡鼎落,又砸斷了臏骨。結果秦武王不治而死,年僅23歲。

《說唐》第39回中寫道:「李淵德高望重,手下兵多將勇,見煬帝幸遊未歸,天下大亂,就益發修理甲兵,漸有問鼎中原之志。」在當時的社會,人們是輕易「不敢問鼎」的,除非你不怕遭來殺身之禍。

九鼎到底有多重,從《戰國策》開篇東周策《秦興師臨周求九鼎》一章記載的秦要侵略周奪取九鼎的故事便可得知一二:周人顏率有謀略,先鼓動齊國幫助驅秦,答應把九鼎給齊國,齊國來要,顏率便問齊王走哪條路,結果都不合適,還說九鼎九個,一個要用九萬人,九九八十一萬人方全能拉走,顏率又說:「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

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就不再提拉九鼎的事了。從這裡看九鼎真夠重的,不過一定有誇張,但從這個文獻看,九鼎一定很重,還是九個。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迄今為止出土最重最大的單件青銅器——后母戊鼎,高133cm、口長112cm、口寬79.2cm、重832.84kg,這麼重的鼎無論誰天生神力,都不可能舉起來。

作為君王神器的九鼎可謂重不可言,一般很難輕易移動,為何傳承到周朝以後就不見蹤跡了呢?《史記》中說秦昭王五十二年,在周赧王死後,終於「取九鼎入秦」,在九鼎遷往鹹陽的途中,其中有一鼎被大風颳到今江蘇的泗水中,剩餘八鼎可能被轉移到了關中。

大禹是否真的鑄過九鼎還很難下結論。近年來陸續發現了幾件夏朝的青銅器,證明夏朝已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但這些器形較小,還不曾像九鼎那樣精美絕侖的龐然大物。

周天子是否真的藏有大禹傳下的九鼎也值得懷疑,有人認為九鼎早就不見了,周天子為了維護天命的尊嚴,故意在諸侯中散布神秘色彩,秦軍攻佔洛邑,謊言被戳穿,於是又編造九鼎沉入泗水的神話。

清朝還有人提出一種更離奇的猜測,認為周王室財政困難,只好把九鼎融化,鑄成銅錢,這樣家醜不可外揚,於是對外宣稱九鼎已沉入水中。

可以肯定的是,由於九鼎從問世的那一天起就被作為政權的象徵,必然會成為野心家獵取的目標。夏 商 周三個朝代2000年間,它被爭來奪去幾次,更換主人,最終在歷史的塵煙中消失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常說「一言九鼎」而不說其他數字呢?九鼎到是什麼意思?
    九鼎,也成為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繁榮富強昌盛的象徵。周公作《周禮》,其中明確規定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我國歷史上的孔聖人,終生奔走呼號恢復周禮,時常感慨道吾不復周公之夢矣。東周后期,各地諸侯勢力強大,至高無上王權首度被架空。
  • 九鼎是權利的象徵?古代歷史九鼎到底指什麼?答案在這裡
    《史記·封禪書》有載:「禹收九牧之兵,鑄九鼎。」每一個鼎象徵著一個州,在鼎身刻有各個州的名山大川,奇物異事,從此九鼎成為了權力的象徵。每到興盛到時候就會出現。九鼎在夏朝衰亡後被運送到了商朝國都,後來在商朝滅亡後,九鼎又被遷往周朝國都。周朝衰落,九鼎消失不見了。
  • 《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解析 九鼎缺一缺少的是哪個
    《大秦賦》中秦王稷秦王稷命令嬴異人運送九鼎入秦,「九鼎」意味著權威,誰能獲得「九鼎」就能成為天下的共主,但是最後「九鼎」只取回了8鼎。那麼《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九鼎缺一缺少的是哪個?  《大秦賦》九鼎是什麼意思  九鼎分別是豫州鼎、冀州鼎、青州鼎、徐州鼎、兗州鼎、雍州鼎、荊州鼎、梁州鼎、并州鼎等九鼎,象徵著天下九州。
  • 大禹所鑄的九鼎去哪兒了呢
    之後大禹鑄九鼎,象徵天下九州,也象徵國家統一,王權的高度集中。此後在九鼎世代相傳,但是在兩千多年前,九鼎突然消失,此後九鼎就成了一個謎。九鼎代表中華大地,把大地分為了九州,九州分別是:冀州、徐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九鼎流傳夏商周三朝,九鼎就突然消失了。
  • 「禹鑄九鼎」是司馬遷故意曲解《左傳》記載?九鼎究竟何人鑄造?
    引子九鼎,相傳為大禹所鑄,在中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象徵著王權和國家的統一昌盛。然而圍繞著九鼎的一切卻猶如霧裡看花一般,叫人總看不真切,以至於後世子孫弄不清九鼎究竟是一隻還是九隻,其上刻的是什麼圖案,下落如何。甚至連九鼎是否真實存在在史學界都一度存疑,這不得不說是件非常遺憾的事。
  • 「禹鑄九鼎 」傳奇
    自從有了「禹鑄九鼎」,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明尊卑,別上下」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除上述三足圓鼎外,還有四足方鼎。據《史記·楚世家》記載,「九鼎」由三件圓鼎、六件方鼎組成。其重千斤《戰國策·周策》中提到了「九鼎」重量:「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鼎八十一萬人。」
  • 大禹根本沒鑄過九鼎,3個證據顯示大禹九鼎是虛構的,別再被騙了
    流傳下來的有大禹治水和大禹鑄九鼎的傳說。尤其是「大禹九鼎」,後世多人帝王想到得到,以證明自己得天下的合法性,可是無論他們多麼的絞盡腦汁還是費盡心機,始終找不到。「大禹九鼎」至今成謎。正因為大家都找不到,於是對「大禹九鼎」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那麼,「大禹九鼎」是不是虛構的呢?當然,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回答「大禹九鼎」是怎麼來的。
  • 禹鑄九鼎的傳說
    典禮官高聲朗誦祝文,各方諸侯細細聽去,前半部分是為國祈福、為民祈年,後半部分說天下受之於舜,將來亦必定傳之賢人,決不私之一家一姓,以副列聖授受之意:"茲查群臣中惟皋陶老成聖智,夙著功德,今謹薦於皇天,祈皇天允許,降以休徵,不勝盼禱之至"。    祭畢之後,諸侯紛紛散開,又復聚攏來。大家對於大禹深深不滿。一個諸侯說道:"真是好笑,他薦皋陶於天,皋陶老病垂危,朝不保暮,哪個不知道?
  • 在古代大禹為什麼要造九鼎?九鼎為什麼會象徵著國家政權?
    原標題:在古代大禹為什麼要造九鼎?九鼎為什麼會象徵著國家政權? 在古代中國,爭霸天下也被稱作問鼎中原。九鼎為什麼會與國家最高權力掛鈎?大禹最初又為什麼要造九鼎呢? 一 「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
  • 大禹鑄九鼎,九鼎之上真有詮釋奇書《山海經》的《山海圖》嗎?
    直到其子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禹鑄九鼎自己的老父親那麼厲害,自然要歌頌一番,所以夏啟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
  • 九鼎新材暴漲被重點監控 九鼎新材最新消息!
    九鼎新材股價九鼎新材出現了暴漲?這是怎麼回事呢?相信大家都是比較不敢相信的,因為九鼎新材之前也是一直處於平穩的狀態,但是如今不一樣了,據悉暴漲被重點監控,這也是其近期的第15個漲停板。自7月18日以來27個交易日內,股價漲幅達302.69%。這波暴漲行情的背後,是被稱為「世界銅王」的王文銀即將入主九鼎新材。8月23日晚間,深交所稱,上周對盤中異常波動的九鼎新材進行重點監控,並及時採取監管措施。
  • 大秦賦:秦昭襄王滅周取九鼎與鹹陽,那麼如今九鼎又在何方?
    後由公子子楚和將軍贏摎水運九鼎回鹹陽。劇情中九鼎運至泗水時豫州鼎不慎落入水中,只運得八鼎回鹹陽。那么九鼎後來都去哪了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九鼎的由來九鼎又稱傳國九鼎,是我國古代最高統治者的象徵。也有史學家認為,九鼎並非是九個,而是只有一個,因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簡稱九鼎。再鑄九鼎自始皇之後,九鼎下落不明傳國重器便採用玉璽,不再用鼎。於是,九鼎逐漸淡化了其作為禮器象徵帝王統治權力的作用。然而後世皇帝也有鑄造九鼎的大事發生,如女皇武則天和徽宗皇帝。
  • 夏朝真的鑄造了九鼎嗎?從技術、考古和文獻分析九鼎存在的可能性
    傳說中的黃帝到底姓什麼,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但黃帝為有熊氏或軒轅氏,則是自古以來認定無誤的。傳說中的黃帝時代,距今大約4500年左右。學術界一般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極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黃帝時期文化遺址。 《史記》說黃帝最早鑄造了銅鼎,那麼,考古發掘出土的中國最早的青銅器,是什麼時代的呢?
  • 合九牧之金,造青銅之絕唱:王權化身的九鼎到底去了哪?
    最早開始,青銅器被古人們用來盛裝物品以祭祀,有」宗廟之祭」的說法,或是被作為飾品,用來陳設步列;到了後期,青銅器被隱喻於「象物」,其中的「物」指的是古人所崇拜的神靈,抑或是自己祖先所由來的神物。正是由於青銅器與「神」的特殊關係,九鼎因此演變而來。傳說九鼎為大禹所造,大禹分劃九州,納九州青銅鑄鼎,史稱「九鼎」。
  • 沙灘上的九鼎|36氪獨家
    事至於此,雖臧否無數,但仍無法簡單地用「對錯」去裁量九鼎。大部分對九鼎的批評實質上只能反映這家機構對規則的極度熟稔、以及過人的運作能力。直到2015年6月,九鼎集團在新三板宣告停牌,之後它以疾勁之速擴張金融版圖,並開啟了長達1025天的停牌記錄,故事的內核才開始發生質變。
  • 相傳「大禹九鼎」工藝複雜,當時還未掌握青銅術是怎麼鑄的九鼎
    那九鼎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大禹在治水成功之後,讓人鑄造了象徵王權的九鼎,當時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貢獻青銅,用於鑄造九鼎,鑄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的名山大川、奇珍異獸鑄於九鼎之上。由此可見九鼎外觀也十分精美,但是按照當時的製作工藝來看,好像並不能完成,在商朝中期青銅器刻繪圖案的工藝才逐步成熟,而當時還相差著幾百年。
  • 九鼎新材:股東九鼎集團解除質押1420萬股
    每經AI快訊,九鼎新材(SZ 002201,收盤價:13.56元)6月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江蘇九鼎集團有限公司於2020年6月8日,將原質押給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赤峰分行的公司股份1420萬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39.72%。
  • 小說常常說的神器煉丹「九鼎」,到底是什麼神器
    那到底在我們中國歷史上說的九鼎到底是什麼呢?小說經常說有關與鼎的神器都非常厲害。最為常見的就是煉丹,因為小說只要有煉丹師這個職業,就會使用鼎,而越好的鼎,提升自己煉丹技術越高。所有小說作者常常給越厲害的鼎取越酷的名字,也有一些會查閱資料看歷史上有沒有"名鼎"。
  • 傳藏有上古仙境《山海圖》在大禹九鼎之中?九鼎為何又神秘消失?
    ,以一鼎象徵一州,把九鼎集中在夏朝都城。我們知道,大禹是大夏國的開國皇帝,為了歌頌自己的功績和劃定天下的歸屬,這九鼎自然是為了代表皇權,然而商湯滅了大夏國後,便是將這將這九鼎拿下,珍藏了起來,然到了商紂時期,商為周所滅,周朝又將這九鼎遷至鎬京,代表了周朝取代了商朝。
  • 秦昭襄王將九鼎從洛陽運往鹹陽,為何經過泗水?豫州鼎還掉了下去
    因此大禹鑄造九鼎,想要鎮住水患。這麼一聽,覺得這件事那就是神話故事,沒有任何可信度。那么九鼎指的是哪九鼎呢?分別是豫州鼎、冀州鼎、青州鼎、徐州鼎、兗州鼎、雍州鼎、荊州鼎、梁州鼎、并州鼎等九鼎,象徵著天下九州。這個說法又是打哪兒來的呢?可笑的是,這種說法居然出自於現代的一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