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處於由燃油車與純電車過渡時代,車企為了覆蓋到更多受眾,因此市面上存在許多除了擁有燃油版之外,還提供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力的車型。這無疑讓消費者感到困惑,自己究竟該買哪一款呢?今天就以15萬元買代步車為例,向各位簡單分析這三種動力總成之間有什麼區別。
首先我們要知道,純電動車必定是未來市場主流,燃油車也會走向生命的終點,進入博物館,而插電式混合動力類似車企應對限行規定的產品,大概率不會存在於未來。但是,未來是什麼時候?一個月後也是未來、一小時後也是未來,就目前新能源車發展速度來看,距離它全面普及,恐怕仍需多年。所以說目前買車更應該著眼於當下,結合自己的用車場景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型。
先說燃油車,從汽車誕生至今,經過百年時間的發展,汽車也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但燃油車的排放問題始終沒有徹底解決,儘管燃油車發動機技術非常成熟,部分發動機熱效率已經超過40%,但依然躲不開因燃燒不充分而導致過多溫室氣體排放。所以,目前各個國家對燃油車制定的排放標準變得愈發嚴苛,導致部分車企因解決不了廢氣問題而選擇放棄某些大排量發動機。
拋開這些宏觀層面的影響,哪種出行方式適合選擇燃油車呢?首先是對續航有要求的人,如果你經常長距離跨市或者跨省行駛,那燃油車無疑是你的最佳選擇,因為出門在外,路面上有太多不可預見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你產生續航焦慮,進而影響心情。所以長距離行駛我會更推薦燃油車。
其次是在燃油車基礎上改造而來的插電式混合動力,這種動力系統最大優點就是能應對限牌政策,通過在傳統動力總成上加入一套「Mini」版純電機構,在混動模式下幫助車子提升燃油經濟性從而降低尾氣排放。因此,許多生活在限牌城市的消費者,會選擇購買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作為自己的主力通行工具,畢竟這類車有完整一套燃油系統,即使把電池耗光,把它當燃油車來開,也比天天擔心續航的電動車要強。
但實際上,插電式混合動力因為多加一臺動力電池組和驅動電機,所以相比燃油版來說,整備質量會更高。在電池沒電情況下用汽油驅動時,發動機負載往往會變得更大,所需要的汽油也會更多。所以插電式混合動力更適合限制燃油車的城市內使用,而如果想在非限牌城市內購買插電混動車型,建議家裡有獨立的充電樁,能每天補充電量,這樣才能發揮出插電混動系統的優勢。
純電動車型優點很明顯,就是有著相比前兩者更低的用車成本,如今加滿一輛普通家用車的油箱少說都要300元以上,而純電動車型充滿一次電只需大幾十塊錢,並且如果選擇錯峰充電,那所耗費的金額會更低。其次,電動車後期保養費用幾乎為零,因為沒有傳統的燃油機,所以也沒有機油、機濾、火花塞等各種易損件。純電車型只要定期檢查電池散熱系統就能確保正常行駛。但看似美好的背後往往隱藏著突出缺點,那就是續航裡程問題。受礙於目前電池技術,即便是頂級純電動車型,續航裡程也僅僅超過600km,而且這還是在比較理想的工況下,如果在溫度較低的北方城市,續航會進一步打折。
所以我給出購買純電動車型的建議與上文插電式混合動力相同,滿足家裡有獨立充電樁可以隨時隨地無需排隊即可充電的條件。不然的話,還是遠離純電動車型。
回到開始這個問題,15萬塊錢能買這三類車中的哪一款車型。首先燃油車不必多說,基本上每個品牌都有涉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推薦購買比亞迪旗下車型,畢竟比亞迪在新能源方面走得比其它自主品牌要前;至於最後純電動車型則優先選擇純電平臺下的產品,儘量避開油改電車型,因為這類車在設計之初就沒有將動力電池考慮進去,所以當它們被改成純電動車型時,動力電池必定會侵佔車內乘員空間,影響乘坐舒適性。但建議終究是建議,各位在實際買車時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就是了,與其糾結半天,倒不如早買早享受,儘早體驗油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