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師成長過程中的五個發展階段
時間:2020年8月19日19:00
主講:
程翔:北京一零一中語文特級教師、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史建築:北京十一學校語文特級教師
直播通道:
商務印書館官方旗艦店直播
打開快手搜索:商務印書館
打開抖音搜索:商務印書館 ☝
語文名家、名師自選集
1.《點亮生命燈火》,於漪 著
「人民教育家」於漪
精選從教60餘年教育思想
方法和實踐的精粹
親自編訂的一本語文教學自選集
全書分為四篇:
「先進教育理念的追尋與樹立」,收入談教育理念文章12篇;
「語文教育真諦的探究與反思」,收入探討語文學科性質、教育理念的代表性文章10篇;
「課堂教學實踐的多彩與遺憾」,收入課堂教學設計、課堂實錄9篇;
「師道修為的覺醒與堅守」,收入談教師自我成長文章9篇。
於漪,1929年生,江蘇鎮江人。195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長期從事中學語文教學,1978年首評為語文特級教師。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曾任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主張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同步創新,主推上海市初級中學語文教改實驗,主講近2000節省市級以上探索性、示範性公開課,其中50多節被公認為語文教改標誌性課例,撰寫數百萬字教育著述,許多重要觀點被教育部門採納,被譽為「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潛心教改的一面旗幟」。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2019年獲頒「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
2.《怎樣教語文》,寧鴻彬 著
一代語文教學名家
的教學主張和教學實踐
用豐富的課堂教學實例
告訴你如何認識語文教學
如何設計課堂教學
如何通過語文教學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讀書作文能力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寧鴻彬,1936年生,北京市人。1955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1986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特級教師。歷任北京市朝陽區大屯中心小學、孫河中學、楊閘中學、北京八十中等學校語文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曾任北京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市第七屆、第八屆政協委員。先後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58年創始卡片輔助教學法。自1978年始,以初中三年為一個周期,進行了六個周期的教改實驗,取得實效。
3.《我這樣教學古詩文》,董旭午 著
為什麼學了十幾年還是讀不懂文言文?
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古詩文,既學得好,又考得好?
回歸生活本源,激活生命心智,感悟生活情理。
走生活化古詩文教學之路,讓學生在文情詩意的共鳴中感受古今生活的相融互通。
讓古詩文教與學不再是一個無解的循環。
本書是特級教師董旭午走古詩文「生活化教學」之路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案例集。作者主張:將古詩文的教和學與作者生活、課文生活、讀者生活、學生生活、生活情理相融通,將課內教學與課外體悟、自主歷練相融通。作者的實踐說明,生活化古詩文教學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古詩文閱讀和鑑賞能力。
全書包括「問題與思考篇」「方法與歸因篇」「教例與反思篇」三部分。針對古詩文教學中常見的文本解讀誤區,用生活化教學的視角詳加分析。針對常見教學誤區追根溯源,給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14篇古詩文課堂教學實錄,摘要體現每堂課教學重點、課堂推進脈絡,是生活化古詩文教學的典型案例。
4.《我的課堂作品》,程翔 著
著名特級教師程翔的言傳身教
作者給我們展示了如何上課
如何備課,如何思考
以及如何積累課堂作品的方法
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指出了一條可資借鑑的道路
其中收錄的課堂作品有獲獎公開課的教學實錄、打磨數年的教學設計、苦心撰寫的論文、精心記錄的讀書札記等等。
本書由作者精選從教以來的課堂作品,按內容分為教學實錄、教學設計、課文鑑賞、隨筆和論文四部分。其中不乏經典課文的教學實錄和教學設計,如《孔乙己》《荷塘月色》《雷雨》等經典課文的教學實錄,如《赤壁賦》《離騷》《方山子傳》《再別康橋》等經典課文的教學設計,還有寫作課設計,等等。從教學角度鑑賞經典篇目,如《逍遙遊》《魚我所欲也》《飲酒》《春江花月夜》《愛蓮說》等。隨筆和論文,則是作者記錄的語文課堂教學札記和理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