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開戰」在即,中考有的省市已經「戰事正酣」,這也意味著2021年的高考和中考已經要拉開序幕。
但是還是有很多家長會想:「沒事,中高考還早」。
但是,真的還早嗎?
剛升高三或初三的時候,有人問:「高一高二(初一初二)沒學好,高三(初三)還能逆襲嗎?」
寒假結束的時候,有人問:「高三(初三)上學期沒學好,下學期還來得及嗎?」
中高考前一個月的時候,有人問:「最後一個月,怎麼學才能逆襲黑馬?」
在一次次這樣問的時候,別的孩子已經開始奔跑了;而當自己的孩子想奔跑的時候,別人已經起飛了。
努力,從來都不嫌早。
因為中高考成績真的太重要,重要到只是一分,孩子就可以去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多做對一道題,孩子的未來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時間不多了,怎麼能判斷孩子到底是在奔跑或者準備起飛,或者還是原地踏步嗎?
面對期末考,如果孩子正在面臨這些問題,家長一定要注意:
孩子的問題
1/3
考前煩躁不安,看不進書
這類考生大多對於自己的成績沒有準確的把握,造成對於各科的複習沒有主次之分,精力分散,複習效率低下,主要是沒有適當的複習節奏和複習方法。
由於缺少正確學習的方式方法,使得這類考生不知道從哪裡複習,從而無法精力集中在複習中。
在學習上,有時候方法比努力重要的多。
2/3
時間不多卻有好多題沒做
考場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亂的情形,莫過於考試時間不多卻仍有許多題沒做完。
考生此時心急如焚,常常是做這道題時想著那道題,而做那道題時又惦記著這道題,結果哪道題也沒做好做完。
這主要是在平時的學習和小考中,沒有適合自己的答題策略,無法合理調節時間、試題難易和分數之間的關係,沒有練習如何把三者綜合平衡之後,再作出一個明智的選擇方案。
適當的應試策略,讓學生該得的分數一份不丟。
3/3
考前緊張不起
有許多考生自己在大考前怎麼也緊張不起來,表現為神經興奮抑制,頭腦發木,激不起最後一搏的勁頭。
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考生經過較長時期的苦讀,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疲憊不堪,大腦接收的信息過多和負荷過重,造成了一種保護性的抑制。
相對於學習方法,學生的心理也很重要。
如果孩子正處於這種狀態怎麼辦?
1.準確了解孩子學習現狀和提升空間,真正做到個性化教學的「因材施教」。
2.通過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測評,讓家長和孩子更清楚目前的學習情況與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