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丞參加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
從參加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到出席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海風教育創始人兼CEO鄭文丞先後多次受邀參加國家級大型活動。作為中小學在線教育機構,海風教育受到如此禮遇引起了教育領域乃至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海風教育憑什麼贏得國家級活動的青睞?從鄭文丞在數字中國峰會的發言能探得緣由:「海風教育在擁抱大數據化、智能化過程中,堅持以教育為本,合理利用AI和大數據為教育賦能,革新在線1對1教育行業。」
傳統教育變革者
實現從線下到線上轉型
當前,中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網絡教育」成為教育改革新趨勢。一直以來,海風教育都是國內教育領域的革新者代表。
2010年,海風教育創建之初,與其他傳統教育機構的教學方式如出一轍。在發展過程中,鄭文丞也曾經考慮過線下一對一個性化教育。但是,無論教育機構,還是學生家長,對於一對一教學過程無法有效監控,使之形成了一種教學「黑箱」。與此同時,學生及家長通勤成本高、區域教育資源不匹配等原因,也制約著傳統教育機構的發展。由此,他一直在尋找著海風教育乃至傳統教育的變革之路。
2014年被稱作中國在線教育元年,「網際網路+」開啟了教育的一個嶄新時代。在經過大量分析考證後,鄭文丞和團隊認為在線真人1對1模式同樣適用於中小學生課外輔導這一細分領域。
相比班課制和線下1對1教學,在線真人1對1模式不僅能夠實現實時交互,還有效地解決了基礎的時間、空間問題,以及教學過程中的監管難題,並且能夠做到課程完全透明化。
2014年底,海風教育一站式學習中心網站及在線教學系統1.0版正式上線。真人在線1對1在中小學課外輔導領域的成功應用,標誌著海風教育成功完成了線下到線上的轉型。
5月7日,CCTV-2《第一時間》採訪鄭文丞
在線教育變革者
AI應用實現個性化教學
但是,在鄭文丞看來,從線下轉型線上只是在線教育的1.0階段。在線教育的2.0階段,將是基於大數據分析的個性化教學。
在過去的一年中,海風教育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孵化出了「真人教學+智能教學」雙引擎模式、AI「好望角」系統和「海風智能學習系統」等一系列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教育跨界融合的產品。
海風智能學習系統實質上是海風教育「知識切片」體系的網際網路化,囊括了全國範圍、十二個年級、全學科、所有考綱、各種難度層次的教學內容。其中央廚房式的教研後臺資料庫,能夠對教學過程進行全程記錄並通過大數據分析對整體和個體間教學工作中的環節提供支持。
儘管「網際網路+教育」的概念風頭正勁,但海風教育卻一直秉持「教育+網際網路」的核心理念,讓網際網路、大數據、5G等技術流更好地為教育服務。其中,「好望角」AI系統是海風教育核心理念的具體體現。
「好望角」AI系統藉助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基於人臉表情來分析學生情緒,基於眼球焦點分析學生注意力情況,並將分析結果即時反饋給老師。據稱,海風教育將情緒識別和眼球識別技術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是國內K12在線教育領域首個落地AI應用成果。
鄭文丞曾坦言,在線教育行業的競爭應該是拼口碑,而不是拼市場營銷;是拼後端服務,而不是拼前端運營。海風教育希望用網際網路手段做好規模效應與技術賦能,提高單兵作戰能力,保證老師的各方面能力可以提高得更快。
5月8日,CCTV-13《24小時》採訪鄭文丞
智能教育變革者
大數據實現教育數位化
如今,海風教育已經為超過18萬名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在線1對1全科輔導服務。然而,鄭文丞並不滿足於現狀,「海風教育將在不忘初心的同時,引領行業的智能變革,成為在線教育市場發展的推動者和賦能者。」
事實上,引領行業的智能變革,正是鄭文丞心目中的在線教育3.0階段,即在線教育最終能解決優質教學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
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持續突破與應用,使得人工智慧與在線教育之間的結合成為了教育行業的主流趨勢之一。但是,人工智慧並非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人工智慧的基礎是大數據,「教育+AI」的底層架構則是依託在線教學所產生的數據,經過經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形成大數據。有了大數據,才有可能實現教育行業的智能變革。
顯然,海風教育的在線教學實踐以及龐大的學生群體,使其成為國內教育領域率先開始進行數據積累的公司之一。對此,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鄭文丞直言不諱:「移動網際網路在中國普及和創新應用已經為中國的各行各業創造了升級優勢,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產業有效數位化,即多多積累有效數據。」
據稱,海風教育已經嘗試著做好大量的數據積累,將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的各項體驗及反饋數據採集好,從而能夠把較為主觀的教學經驗數據化,然後利用這些數據,對於平臺上的老師進行有效的賦能,使他們在擁有更好的「裝備」下成為更好的老師。未來,海風教育會用最前沿科技帶來教學體驗顛覆性革新,為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孩子帶去全新的教育碩果與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