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受到小說劇《大秦帝國》的蠱惑,魏惠王當權的52年裡,一直都是中原數一數二的強國,而魏國的霸業之所以衰落,是因為其它強國普遍崛起,魏國難以維持忠於自己的朝貢體系,也就是所謂的霸權解體,此時畢竟已經是戰國了,魏國還坐著春秋時代的功業美夢,當然是不可能長久的。當然了,魏惠王也算不上雄才大略,他的政策失誤也是魏國衰落的原因。
魏國的崛起始於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53年,年僅19歲的魏斯繼承家督之位,此時韓趙魏雖然瓜分了晉國土地,但名義上都還是晉國的卿大夫,而且執掌晉國大權的是趙氏一族。
(公元前453年形勢圖)
公元前425年魏斯接替了趙氏的權利並開始任用李悝施行變法,不僅僅是魏氏的實力得到增強,連韓氏和趙氏也跟著壯大起來,隨後三家合力對外擴張,連續擊敗秦國、齊國、楚國,這個過程中魏國開拓了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公元前396年戰國形勢圖,魏文侯並沒有開拓東部領土)
緊接著是以對外戰爭著稱的魏武侯「魏擊」,他的在位16或者25年,主要成就是對中原大國衛、宋、鄭,以及齊、楚兩國的武裝戰爭,截止到公元前370年武侯逝世,他為魏國爭取到了以大梁為中心的中原領土,這塊土地也是魏惠王最後的落腳地,也是魏國霸權終結的直接原因。
(魏武侯死亡這一年的形勢圖,秦魏邊界沒變化,但魏國東部領土擴大了,秦獻公向西稱霸西戎)
開出來一塊好地,怎麼就導致霸權衰落呢?有這樣一塊地固然好,但魏國也從此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很多人都問,魏武侯為什麼不繼承其父的意志,繼續向西發展滅掉秦國,這樣一來魏國就不再受到兩線作戰的困擾了。
魏國在三家分晉過程中繼承了晉國的核心區,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西南部,魏文侯出於保護魏氏核心領地之目的對秦國用兵,希望在黃河以西建立緩衝區,變法強大起來之後,魏文侯的主要注意力就轉移到中原了,與楚國、齊國的矛盾非常尖銳,直到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冊封為諸侯,此後他很少有所作為。
魏武侯繼承家業時,西邊的秦國已經在秦獻公「贏師隰」的帶領下,進行有限的變法並強大起來,贏師隰在公元前384年繼位,他幾乎照搬了魏國的變法來壯大秦國,整整19年的時間都在休養生息,直到魏武侯死去4年後,也就是魏惠王繼位的第4年(公元前366年),野心更大的贏師隰才開始對魏國用兵,有時候甚至一次動員50萬人挑戰魏國。
魏武侯將主要擴張戰爭對準富饒的中原,而不對秦國繼續動刀,是因為不想讓趙、韓兩家獨享中原的沃土,欲搶在他們之前蠶食中原小國,而當時秦國的關中之地人口匱乏且算不上富饒,更重要的是有秦獻公不對魏國用兵的承諾,魏武侯認為是向中原擴張的好時機,但在他死後4年,秦獻公擺脫了誓言束縛立刻對魏國用兵(洛陽之戰),而此時的魏惠王不得不面對兩線作戰的問題了。
面對秦獻公不斷武裝糾纏,魏惠王修築長城以防禦為主,並遷都大梁專心稱霸中原。魏惠王上位比秦孝公早了9年,也就是說秦獻公打了4到5年的仗,就在公元前362年死去了,他的兒子秦孝公在公元前361年繼位,之後不久開始重用商鞅變法,幾乎停止了對魏國的騷擾,截止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的這20多年裡,魏國一直在和趙、韓、齊、楚鬥法,最知名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都發生在這段時間裡。
桂陵之戰魏軍慘勝,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楚國、秦國大舉入侵,秦軍偷襲魏國河西、河東領土,甚至一度攻佔了魏國舊都安邑,惱羞成怒的魏惠王也想過一舉滅掉秦國,會和12路諸侯結盟,準備以朝見天子的名義向西攻秦,這是一步正確的棋,但偏偏商鞅口才好,忽悠的魏惠王取消了攻滅秦國的計劃,轉而逼迫天子承認自己稱王。
稱王的魏國立刻變成諸侯公敵,但魏國不愧是天下第一強國,在桂陵之戰後10多年的時間裡仍然有實力與諸國火拼,它的主要對手是東邊齊國而不是西邊的秦國,但魏軍在馬陵之戰中大敗,龐涓被殺、太子申被俘虜。馬陵之戰後秦國趁火打劫,在西鄙之戰中擊敗魏軍最後的精銳,奪取了魏國全部的河西之地,兩線作戰弊端暴露無遺,不可避免的開始衰敗了。
西鄙之戰以後魏國武力值跌落到低谷,此後魏惠王還有大約19年的生命,他眼看著父親、爺爺開創的強大帝國毀在自己手裡,開始病急亂投醫。惠王先是重用惠子,惠子就是和孟子留下經典對話那個人,他挽救魏國的策略是與齊國講和,拉著齊國一起稱王來緩解魏國的壓力;
為了對付秦國,魏國又拉韓國一起稱王,並對趙國示弱,但這沒能阻止秦國的攻勢;公元前321年左右,魏惠王又選擇重用張儀,聯合韓、趙、秦攻打齊國和楚國,但不久之後張儀間魏的目的敗露被驅逐。魏惠王又在生命終結前,選擇重用公孫衍(犀首)合縱山東列國抗秦,當然這種努力也是徒勞的,魏惠王在臨終前發出「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裡、南辱於楚」感嘆。
(公元前318年的形勢圖,一代雄主魏惠王去世,魏國版圖大大縮小,戰國進入連橫合縱時代)
總結,魏惠王不應該兩線作戰,應該堅持向西滅掉或者重創秦國,而不是死纏著齊國爭霸;他更不應該受商鞅蠱惑稱王,以至於陷入韓、趙、齊、楚的圍攻;在魏惠王生命的最後20年裡,先是團結齊國、楚國抵禦秦國,後又被張儀蠱惑與齊楚撕破臉,這是80多歲的魏惠王最後的錯誤。4
(本文圖片來自布哈裡戰國地圖,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