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孕期9種異常須警惕!

2020-12-22 網易親子

準媽媽孕期容易出現各種異常現象,如孕期出血、胎位不正、產前出血、早產、胎兒窘迫、妊娠糖尿病等,需特別小心。


懷孕準媽媽最容易生病,有時甚至是一些小病都會令她們痛苦不堪。專家建議,孕婦一旦發現自己生病,無論嚴重與否都要到醫院進行診治,千萬不要按照平時的方式去隨便吃藥。 下面先來看看究竟孕媽咪孕期容易出現哪些異常症狀呢?

孕期常見9種異常現象

1. 懷孕出血與胚胎萎縮

在孕初期,常會有血樣狀的陰道分泌物,有的還伴有輕微下腹疼痛,嚇壞了剛懷孕的準媽媽,這樣的情況稱之為「先兆性流產」。早期懷孕約有1/4的可能會出現出血,其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著床出血或病理性的子宮頸病灶。大部分的出血會維持數天甚至數星期。若在懷孕6-7周超聲檢查仍不見胎心出現,就要懷疑是否是「萎縮性胚囊」。

專家提醒:準媽媽得知胚胎不正常的結果,往往責怪自己太大意。其實,因自然因素流產的機率高達15%~20%。胚胎萎縮有60%左右是因為受精卵染色體異常,屬於自然淘汰,所以,準媽媽不必過於內疚,配合醫師做適當處理,才是應有的態度。

2. 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頸閉鎖不全,是子宮頸「無痛性擴張」而無法鎖緊,使得羊膜脫出導致破水而流產。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妊娠中期,且會造成妊娠中期重複性流產。

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原因,主要是先天性子宮頸發育異常和後天子宮頸傷害。先天性約佔30%~50%,其中包括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DES這類藥物。後天性原因,大部分與人工流產手術或經歷過子宮頸癌初期的子宮頸錐狀切除有關。

專家提醒:子宮頸閉鎖不全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在妊娠14~16周時施行McDonald子宮頸縫合術,但這種手術可能的副作用是破水、出血或感染。

3. 胎兒子宮內生長發育遲緩

準媽媽做產檢時,最喜歡問的一句話就是:「寶寶體重正常嗎?有多重了?」倘若醫生的回答是「小了一點!」準媽媽們一定會心急不已。事實上,寶寶的體重本來就有重有輕,身長有大有小,只要生長曲線正常,就無須大驚小怪。但是,在孕37周以後,如果胎兒體重低於該妊娠周數胎兒正常體重的10個百分點,又合併有母體或胎盤問題,例如,羊水過少或胎盤早期鈣化,就可能是胎兒生長遲滯。

若胎兒頭圍及腹圍均較小,稱之為「均稱形生長遲滯」,主要原因有媽媽體重增加不良、子宮內感染(如麻疹、梅毒)、先天異常、染色體異常等,不過,也可能是由於父母的體型較小,基於遺傳的因素,胎兒自然也會小一些。

若胎兒頭圍正常,只有腹圍較小,稱之為「不均稱性生長遲緩」,胎兒在孕晚期才受到有害因素的影響,常見的原因有母親合併貧血性心臟病或血管及腎臟疾病導致胎盤功能不全,胎兒為多胞胎或胎盤、臍帶異常等。另外,母親營養不良或有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以及孕婦亂服藥物等,均有可能造成胎兒生長遲滯。

專家提醒:生長遲滯的胎兒,在生產時發生胎兒窘迫的比例很高,所以早期診斷十分重要。孕婦一旦發現有胎兒生長遲滯現象,除了針對上述可矯正因素做矯正外,若有必要,須先行引產,以防不測。

4. 胎位不正

臀位、橫位、斜位、面產式等均稱之為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的比例最高。準媽媽很關心寶寶的胎位,常在懷孕不久就詢問醫生胎位問題。事實上,3個月前的胚胎處於浮遊狀態,無時無刻不在變換姿勢。而六個月之前的胎兒,約有一半胎位不正,直到32周以後,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所以,胎位不正在懷孕8個月前,頗為常見,父母無須擔心,因為大部分寶寶在8個月後,便會很規矩地轉正。

產婦羊水過多,經產婦腹部肌肉鬆弛、子宮肌瘤、雙角子宮、前置胎盤、多胞胎等胎位不正的機率較高,另外,胎兒先天異常,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染色體異常、腦水腫等,臀位的機率也較高。

專家提醒:臀位經由陰道生產的危險性高,因為胎兒臀部無法將母親的骨盆充滿,所以生產時,發生臍帶脫垂的機會較高,也比較容易發生胎兒缺氧現象,甚至造成胎兒死亡。另外,胎兒長骨骨折、脊髓受傷或母親產道嚴重裂傷的機率,也比頭產位高出10倍之多。所以,建議此類產婦以剖宮產較為安全。

5. 產前出血

產前出血指的是懷孕28周後的陰道出血。主要發生原因有:

(1)胎盤異常: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最為常見。

(2)子宮頸與陰道疾病:如子宮頸糜爛、子宮息肉或子宮頸癌。另外,陰道外傷或異物置入等,也會造成出血。

(3)泌尿道感染造成的血尿。

(4)血液科疾病,如:凝血功能異常。

專家提醒:發生產前出血時,應儘快就醫並找出出血原因。超聲波可得知有無前置胎盤,如確定無前置胎盤,則應進一步確診是否有子宮頸或陰道疾病。另外,尿液檢查及凝血功能測試也可提供進一步資訊。某些特殊情況,比如胎盤早期剝離,如果具備剖宮產的條件,以儘快生產為宜。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準媽媽要懂得數胎動,這4種異常胎動,發現及時能拯救寶寶
    通常,準媽媽在上午能感受到均勻的胎動,到了下午胎動減少,晚上6-10點胎動最活躍。每位準媽媽對胎動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準媽媽要懂得數胎動,這4種異常胎動,發現及時能拯救寶寶一般而言,在懷孕7個月時,胎兒一天會有兩次胎動高峰期,準媽媽則能明顯感知得到,一次是在上午的7-9點,另一次是晚間的11點至次日凌晨1點,其餘時間胎動明顯減少。胎動活躍時,1小時不低於3-5次,每12個小時胎動達30-40次。
  • 孕期準媽媽要留意分泌物變化,如果出現這異常,是細菌感染的信號
    其實,孕期身體內激素升高,各個器官的新陳代謝能力增強,分泌物增多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不過,一旦分泌物變成這4種顏色,孕媽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但是準媽媽發現分泌物是黃綠色的泡沫狀液體,就要引起重視,這很有可能是滴蟲感染,不僅味道難聞,而且自己下體很不舒適,嚴重影響了孕晚期的正常生活和睡眠質量,孕媽要採取正確的措施,儘快改善這種情況。
  • 孕期白帶增多 警惕11種異常症狀
    作者:寶寶知道 孕期知識庫孕婦白帶多正常嗎?懷孕初期白帶增多都是正常的現象,但是由於女性孕期抵抗力差,容易感染,也會出現其他的白帶異常情況,以下小編介紹的幾種白帶異常症狀,不僅是孕媽要注意的,平常女性也應該引起重視,積極預防這些症狀的出現。
  • 胎動異常 準媽媽一定要警惕
    上周,一位懷孕6個月的媽媽沒有及時讀懂胎動,結果很遺憾,沒有保住孩子。朱錦明提醒,孕婦感覺胎動異常時,一定要注意,這也許是胎兒發出的「求救信號」。■不同階段胎動次數與感覺不同孕期裡,有些孕媽會發現在肚子裡的胎兒時不時抽搐一下。孕媽王女士就感覺到,腹中寶寶每天會抽搐5-6次,每次會維持10分鐘左右。王女士就有點開始害怕了,肚子裡的寶寶到底是怎麼了?
  • 孕期的這2種「睡姿」,準媽媽要儘量避免,胎兒很難受
    在調整睡姿的時候,準媽媽也得注意,有的時候自己睡著舒服,胎兒卻可能感到難受,特別是這2種睡姿,甚至可能危害到孩子的健康。 孕媽這2種睡姿,胎兒很難受 在孕早期,準媽媽可能沒有多大感受,也可以說跟沒懷孕之前沒有太大差別,這個時候孕媽的睡姿可能不會有多大影響。但到了孕中期、孕晚期,孕媽就得注意,孕媽的這2種睡姿會讓胎兒感到不舒服。
  • 警惕 孕期別忽視這5種異常反應
    準媽媽在懷孕期間通常會有很多孕期反應,當然,大多數時候的表現出與常人不一樣的症狀都是正常的,一般也都是由於妊娠期孕激素的變化造成的各種生理/心理上的反應。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通常準媽媽在遇到「異常」症狀時,都是比較擔心或是著急的,但有些準媽可能本身性格就是比較大條、寬心的,所以即使已經出現了真正的異常,也是糊裡糊塗,以為是正常的妊娠反應,不以為意,這樣就很危險了
  • 孕期水腫最全知識,準媽媽這麼做可以防水腫!(建議收藏)
    懷孕後出現水腫很常見,尤其是到了孕中晚期的時候,但是孕期水腫有多種情況,不同的情況需要準媽媽分情況對待,一般的生理性水腫不用太擔心,平時做好預防即可。分類:準媽媽為何孕期容易水腫孕期準媽媽出現水腫可能有下面三種情況:1、過胖的「腫」。
  • 發現這3種異常胎動,準媽媽不能大意,可能是胎兒的「求救信號」
    文 | 齊麗娟很多準媽媽們認為,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感受到腹中胎兒強健有力的胎動。通常來說,在女性懷孕的第18到20周之間,胎兒在母親的腹中已經基本成型,此時胎動也就跟著出現了。伴隨著孕期的延長,等到了第20周的時候,胎動也會越發密集起來,平均每12個小時最多能達到二百次左右的胎動。其中在上午7時到9時之間,是嬰兒運動的高峰期,準媽媽們能夠感受到非常明顯的胎動。不過在喜悅的同時,準媽媽們也要注意,如果感受到下面這3種胎動,極有可能腹中的寶寶發生了危險,務必要去醫院做全面檢查。
  • 孕期這個階段容易出事,準媽媽們出現「風吹草動」,都要警惕
    導讀:孕期這個階段容易出事,準媽媽們出現「風吹草動」,都要警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期這個階段容易出事,準媽媽們出現「風吹草動」,都要警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懷孕初期,準媽媽要警惕這三件事,可別大意!
    孕2月是流產的多發期,所以準媽媽在日常生活起居中要格外小心。懷孕第3個月:這個月是準媽媽妊娠反應最為難熬的月份之一,也是開始考驗準媽媽毅力的時候。同時也是胎寶寶在準媽媽肚裡建造「基礎工程」的最後一個月。此時,胎寶寶對於外界的刺激仍然處於異常敏感期,孕媽媽要加倍小心。
  • 孕期隱藏的傷胎兇手,很多準媽媽還不知道,要警惕
    懷孕期間保護胎兒成為每個孕媽媽的責任,因為孕期的胎兒發育也是依賴著準媽媽,如果孕期低時候孕媽媽們反小錯誤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粗略行為影響到宮內的胎兒,甚至是因為小錯誤導致自然停育。在懷孕初期也是無數孕媽媽定義的一個危險期,因為早孕的i時候胚胎是嘴不穩定的一個狀態,不少的孕媽媽都在這個階段出現自然停育,所以也被稱之為是危險期,但是孕媽媽們也應該要豐富自己的孕產知識,為胎兒在宮內妊娠發育保駕護航。
  • 孕期準媽媽要提防這些意外|準媽媽|懷孕|孕期安全_網易親子
    >今天早上起床後頭暈,上廁所時有流血,而且小肚子脹疼,持續一天了,上廁所時就流,其他時間不流,十滴左右.肚子有種YJ時的疼痛感.諮詢了大夫,建議靜養觀察三天左右.吃維E和保胎靈,如不見好只能流了.很是擔心.....
  • 準媽媽要提防孕期四大意外
    作者:寶寶知道孕期小達人準媽媽最關心的是如何平安度過孕期,直到分娩出正常的嬰兒。所以妊娠期間,一些準媽媽整日提心弔膽,只要出現一些症狀就要到醫院查個究竟。也難怪,究竟腹中還有個寶寶呢!孕期,我們因為腹中孕育的天使而沉浸於深深的幸福中,同時又因為第一次懷孕多少有些緊張,尤其會對身體的一些意外反應手足無措,忐忑不安。
  • 孕期羊水過少時,準媽媽身體會有這4種症狀
    所以準媽媽要提前了解羊水過少時,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才能及時的應對,避免給胎兒帶來不必要的傷害。胎動減少羊水是胎寶寶在媽媽子宮裡賴以生存的基礎載體,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輸送,都需要羊水。所以,羊水的量對胎寶寶的發育至關重要。大概在孕5月,準媽媽能感受到輕微的胎動,要是羊水量減少的話,就會導致胎動異常。
  • 準媽媽吃飯須注意:孕期裡「趁熱」可使不得,不只燙嘴還傷身!
    孕期裡「趁熱」使不得,準媽媽吃飯須注意趁熱吃確實是很多人對於美食的要求,不過有些食物是萬萬不能趁熱吃,孕媽總是吃熱食也會對健康造成一定損傷,在吃飯期間要注意這些問題。而在孕期裡的準媽媽本就胃口不佳,當味蕾受到破壞後,食物更是失去了味道,影響到準媽媽的食慾,讓胃口更糟糕,在孕期裡吃食還是要適當涼下,溫時吃才健康。
  • 準媽媽吃飯須注意:孕期裡「趁熱」可使不得,不只燙嘴還傷身
    孕期裡「趁熱」使不得,準媽媽吃飯須注意而在孕期裡的準媽媽本就胃口不佳,當味蕾受到破壞後,食物更是失去了味道,影響到準媽媽的食慾,讓胃口更糟糕,在孕期裡吃食還是要適當涼下,溫時吃才健康有的時候口腔潰瘍並不是因為準媽媽缺乏維生素
  • 新手準媽媽必備:孕期1-40周的注意事項,超實用
    懷孕時喜事,全家人都跟著開心,但對於孕期的準媽媽來說,在高興之餘,也要多加注意。這份新手準媽媽必備的「孕期1-40周注意事項請查收,超實用哦~,最重要是保持心情愉悅哦~孕9周: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孕媽可以每天午休一小時,保證睡眠充足。
  • 警惕!孕期出現6種「胎兒畸形」,這些預防措施可以提前看看
    警惕!孕期6種高發胎兒畸形而引起嬰兒畸形的原因,一直就是孕媽媽們身邊,不容忽視。來自準父母的遺傳致病基因,有很大概率造成胎兒先天畸形。另外,還有一些情況是受精卵自身發生基因突變後,也會造成胎兒先天畸形。再者,如果為近親結婚,準父母雙方攜帶異常基因的機率會增加,導致一些隱性遺傳病發病。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明文規定禁止近親結婚。
  • 孕期4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如何避免這些異常
    在孕晚期稍有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今天小編跟大家介紹一下,在孕期出現這幾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如何避免這些異常呢?孕期身體有哪些異常說明胎兒出現問題?而在孕中期如果有陰道出血說明胎兒發育受影響,可能有胎停的現象,所以不管是哪個階段出現陰道出血都要警惕,進行檢查。2、皮膚瘙癢一般皮膚瘙癢跟胎兒發育沒有密切關係,但持續存在瘙癢要警惕,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膽汁淤積過多使皮膚瘙癢。
  • 準媽媽這4種「罪」不白受,是胎兒在「報平安」,值得高興!
    孕期的這些反應雖然讓準媽媽們感到無助,但是只要一想到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小天使來到身邊,芽芽媽相信每個準媽媽都會覺的孕期所受的辛苦是值得的。ps:如果腹痛異常或者持續時間比較長,記得及時就醫~準媽媽在懷孕後,由於受到體內激素的影響會導致乳腺進行二次發育,從而讓乳房變大而且還伴有脹痛感。一般情況下,準媽媽在整個孕期的過程中,乳房要比之前增大1~2個罩杯,這種情況是孕期的正常反應,準媽媽不要太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