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被奧爾特星雲包裹著,如今卻到了另一個星雲中?

2020-12-20 論科學的時代

大家好,我是論科學的時代,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了解的是:太陽系被奧爾特星雲包裹著,如今卻到了另一個星雲中?

在宇宙當中,每一顆恆星能夠形成,都是在星雲之內,即便是太陽,也不例外,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分析之後發現太陽形成於一片原始星雲之中,這片星雲就被我們稱之為太陽星雲,太陽系之內的大行星等形成之後,內部空間就被處理了,不過外層的這一部分是依然存在著,我們把它稱之為奧爾特星雲。

奧爾特星雲的中心就是太陽,也就是說,它是太陽系的外殼。那麼我們也可以打一個非常有趣的比方,把太陽系當成一個雞蛋的話,最忠心的就是太陽,然後就是八大行星,而這八大行星就相當於蛋黃。那麼再往外就是柯伊伯帶,它就像是蛋清。再往外走的話就是奧爾特星雲,相當於外殼。不過奧爾特星雲的確是非常的厚,直接能夠達到一光年,但是它的質量卻不是很大,僅僅只有地球的一百倍左右。

對於奧爾特星雲,我們人類的認知還是非常淺薄的,不過還是有一些的科學依據,因為在對彗星進行研究之後,看了很多的長周期彗星,他們軌道上的遠日點都集中到了3萬到10萬的天文單位,而且經過分析之後發現,距離太陽大約15萬天文單位的太陽系邊界地帶,有一些被稱為原雲的物質,它很像一個非常大的殼包裹著太陽系,那麼,其實大多數的彗星都是在這裡誕生的,所以說,奧爾特星雲又被我們叫做是彗星雲。

其實奧爾特星雲最早是由荷蘭的天文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提出的,當時那一位科學家估計,這個星雲當中大約是存在著1000億顆彗星,還有可能繞太陽一周是需要百萬年的時間,不過又因為距離太陽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說,太陽的引力對它影響的也非常的小,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彗星才能夠飛進太陽系當中,而這些飛入太陽系的彗星,就沒有辦法再回到爾特星雲。

太陽系奧爾特星雲其實都是一個整體,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是在宇宙當中飛行的巨大的球,但是科學家們卻發現,這一顆巨大的球卻飛到了另一個本星際雲裡。不過神奇的是,本星際雲跟太陽系還有奧爾特星雲,什麼關係都沒有,只不過是在運行的時候遇到了。太陽系進入這一片星雲已經幾萬年了,科學家預計說還會在其中前進1到2萬光年。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
    你所不知道的星雲,奧爾特星雲。 奧爾特雲,又稱奧爾特星雲,在理論上是一個圍繞太陽、主要由冰微行星組成的球體雲團。
  • 太陽系被星雲包裹?人類只能觀測而無法飛出太陽系?
    ,那就是奧爾特星雲,有了這個星雲的阻礙想要成功的飛出太陽系真的是太難了。說到太陽系,一般人都會認為,我們的太陽系應該就是八大行星,還有一些小的天體,共同的構成了太陽系,但其實除了我們現在比較了解的這八大行星和小天體之外,其實還包括了一些特殊的存在,科學家證實的應該就是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是在海王星軌道周圍的一個小天體密集的區域,在這個區域裡運轉著非常多的小天體,甚至是隕石之類的。
  • 奧爾特星雲究竟是在保護人類還是在阻止人類飛出太陽系?
    從最開始的地心說到日心說,到後來萬有引力的發現以及相對論的創立,然後到現在的宇宙大爆炸,每一次真相的發現總是伴隨著長時間的探索與論證。當科學家們懷疑先輩們的理論的時候,就可能更加接近真相!奧爾特星雲奧爾特星雲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天體,他是一個科學家們假想中包圍著太陽的一個球體雲團!
  • 彗星的「故鄉」在遙遠的天際~奧爾特星雲是一個巨大的冰庫
    而假想的奧爾特雲距離我們約50000~150000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約1.5億公裡),也就是7.5萬億~22.5萬億公裡。奧爾特星雲不是一個天體,而是一個包裹著太陽系的彗星雲,在那裡是彗星的「故鄉」,不斷有新的彗星在產生。這個假設是荷蘭天文學家簡·亨德裡克·奧爾特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由此科學界把這個太陽系邊際結構稱為「奧爾特星雲」。
  • 外星艦隊不得越奧爾特星雲?可70000年前這恆星已飛掠太陽系
    據天文學家透露,其實宇宙之中,每一顆恆星誕生之初,都有一個雙胞胎為伴。據說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已經淪落為邪惡的白矮星,6500萬年間,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就是這個邪惡雙胞胎所為。如今,人類也沒有為恐龍復仇的能力,何況,沒有恐龍的滅絕,地球霸主之位,怎麼會輪得到人類身上?
  • 奧爾特星雲或有100個地球的質量?科學家們對此作出了解釋
    人類隨著科技水平不斷的提高,研製出了天文望遠鏡,那麼以我們如今的水平來看,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範圍也是非常的有限,那麼科學家們大體估算了宇宙的直徑,差不多能夠達到930億光年,這也不是一個確定的數。我們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10萬光年,當然這個範圍也不能夠太確定。
  • 500年後,旅行者號將飛入奧爾特星雲,它能夠平安離開這一區域麼
    也有一些探測器身負重任,向著太陽系外緩慢的行進,為的是尋找地外文明。而旅行者號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人類最早發射的探測系,它現在離著地球的位置極為遙遠,已經飛出了太陽系的邊緣。在500年之後,旅行者號將飛入奧爾特星雲所覆蓋的區域,奧特星雲中的天體數以億計,而旅行者號能在這一區域平安離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奧爾特雲是太陽系新邊界?它的寬度達2.4光年,人類飛越需要3萬年
    ,制定了一個更偉大的計劃,那就是飛出太陽系,可是就當時的技術來說(今天也無法實現),實施載人飛出太陽系基本不可能,於是人類退而求之更改了計劃,實施深空探測計劃,這個計劃就是發射大量的深空探測器飛到太陽系之外的宇宙深空進行探測。
  • 隕石中發現未知蛋白,地球生命或來自奧爾特星雲
    短短7個字,引發了世人長期的思考,直到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了「進化論」,才給人們提出了一個相對可靠的答案。如今我們對進化論深信不疑,但總有人對它提出質疑,因為它並沒有完全解決「人類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
  • 科學家猜測,早期太陽系可能有兩個太陽,一個脫離太陽系而去
    它環繞內太陽系,就像是一個龐大的星系護罩一樣,將太陽系包裹其中。如果我們站在太陽系外觀測地球,是很難真正觀測到的,原因就是有兩道防護保護著地球,一道是厚達一光年的奧爾特雲,一道是柯伊伯帶。自從發現了柯伊伯帶以及更神秘的奧爾特雲之後,科學家對太陽系邊緣的探索研究一直在不斷深入。
  • 太陽系最外層奧爾特雲來自何方?是如何發現的?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宇宙深處的奧爾特雲奧爾特星雲被認為是圍繞著我們太陽系的一團由冰屑組成的厚厚的雲團。這個預測的雲團可能擴展到三分之一太陽到下一個1000到100000個天文單位星系那麼遠的距離,我們沒有確切的知道它從哪開始從哪結束,大視角來說,地球距離太陽大約是一個天文單位(大約9300萬英裡或1.5億公裡)。
  •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上面「傾信新疆」,立刻加入 『一個身材好顏值高的組織』 1932年,科學家們第1次認識到彗星很可能來自於太陽系的邊緣雲團,我們的太陽系是被一個非常巨大的雲團所包圍,這就是著名的「奧爾特雲」。
  • 包圍著太陽系的奧爾特雲是什麼?它是科學家的假設還是真的存在
    奧爾特雲中有1000億至十萬億顆彗星。由於這裡遠離太陽,處在太陽和其他恆星之間,所以有些時候,來自附近的恆星引力或銀河系內引力的波動會打擾奧爾特雲小天體的平靜生活,將它們「驅趕」到太陽系內層,當它沿扁長軌道進入內太陽系時,才成為「新」彗星被觀測發現。
  • 人類到底能不能飛出太陽系?
    但事實卻是,所謂的「旅行者一號」飛出了太陽系,僅僅是它飛離了太陽風的作用範圍,離真正太陽系的邊界還差得很遠。嚴格的講,太陽系的邊界應該是「奧爾特星雲」,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科學家們認為「奧爾特星雲」是一片包裹著整個太陽系的球體星雲,主要由冰質天體組成,其半徑約為1光年。
  • 距離太陽系65億公裡外,發現「葫蘆狀」小行星,其隱藏什麼秘密?
    像這顆小星星,天涯海角後一個好像葫蘆的小星星。這張圖片是由美國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所拍攝,這也是人類目前探測器造訪過最遙遠的天體。而且柯伊伯帶中最大的天體,則是曾經被稱為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在2015年「新視野號」拍下了這張照片,讓人類首次近距離地觀看到了這個遙遠的冰凍星球。
  • 少了個冥王星,太陽系的行星數量還能否恢復到九顆?很有可能
    太陽系之中有幾顆行星?八顆。是否還有希望恢復到九顆?很有可能。曾幾何時,太陽系之中就是有九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此後,隨著越來越多的柯伊伯帶天體被發現,冥王星再頂著「行星」的名頭就有點不太合適了,因為如果冥王星都可以算作行星,那麼太陽系中的行星可能會變得很多,於是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通過投票的方式將冥王星投出了行星的行列,從此它降級成為了一顆矮行星,而太陽系的行星數量也從此變為了八顆。
  • 奧爾特雲和太陽系有何關係?科學家:飛行器需要2萬年才能離開它
    科學家:2萬年後再來談這件事情那世紀的時候,人類就已經開始了探索宇宙的工程,也就發現了人類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微塵而已,包括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也只不過是茫茫宇宙萬億顆星星當中的一顆而已,這個時候,人類已經了解到了,宇宙非常的龐大和浩瀚,所以就想著一定要飛離地球去往真正的宇宙空間,也去尋找一下,
  • 我們的太陽系是什麼樣子的?
    太陽系幾乎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近到水星以及掠日彗星,遠到理論上的奧爾特雲以及已知目前最為遙遠的威斯特彗星。按照太陽風來算,我們的太陽系邊緣在太陽風停止的地方,也就是大約在冥王星以外4倍遠的地方。按照太陽控制的引力來講,我們的太陽系邊緣在大約2光年處。
  • 太陽系邊界到底在哪?柯伊伯帶?奧爾特雲?太陽系範圍一直在擴大
    最初時認為太陽系邊界是位於太陽約14億千米的土星,但這一結論在1781年被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發現了太陽系第七個行星天王星所改變了,那一年,太陽系的邊界被擴展到了距太陽約29億千米處。自1992年起,柯伊伯帶中的天體開始被陸續發行,它們的分布範圍比原先估計的更廣,它的發現使太陽系的邊界又向外擴展了好幾倍,但這仍然不是太陽系的邊界。因為天文學家們普遍猜測,在距太陽更遙遠的地方,存在的奧爾特雲,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最邊緣的一個雲團,就像蛋殼一樣包裹著太陽系。
  • 太陽系的外殼——奧爾特雲
    奧爾特雲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布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距離太陽約50000~100000個天文單位,最大半徑差不多為1光年,即太陽與比鄰星距離的四分之一。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奧爾特雲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之殘餘物質,並包圍著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