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時候,真不知道孩子們的小腦袋裡,都裝著什麼,套用《阿甘正傳》裡的那句話來說就是,孩子的腦洞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他會做出什麼讓你又氣又笑的事情來。
而這樣的現象,會集中出現在那些學習稍差、家長又看重成績的小學生身上,每到成績單、試卷要拿給爸爸媽媽看時,為了躲避嘮叨和責罰,這些小學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但顯然,這些小學生「道行太淺」,那點小伎倆根本騙不過媽媽們的「火眼金睛」,分分鐘被識破不說,還會換來更嚴重的「後果」。
01小學生的「神操作」腦洞清奇,試捲成績秒變98分,被媽媽一眼識破
最近放暑假,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奇奇也沒閒著,一向成績不好的他,被媽媽花「重金」安排到了一家很嚴格的輔導機構,期望他能利用假期,實現彎道超車。
但顯然,奇奇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輔導班裡,奇奇憑藉著自己過硬的「開小差」技術,玩過了大半個課程,他的書連第二頁都沒翻開過。
可惜好景不長,奇奇迎來了階段考試,平時不努力自然考得一塌糊塗,滿分100的數學試卷,他只拿了18分,偏偏老師還要求,試卷要拿給家長看,籤名後再交回來。
這可愁壞了奇奇,媽媽對這次輔導班很重視,經常告誡自己要好好學,要是拿著這樣的成績回去,一定會被罵慘了。
「擔驚受怕」的奇奇,破天荒地沒有光顧路邊的小吃攤,下課回家的路上都在琢磨,該怎麼矇混過關。忽然,他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一路飛奔回家,使出了自己的「神操作」,然後美滋滋地坐等媽媽回來。
而奇奇媽這邊,早就從家長群裡收到了階段考試出成績的消息,一下班就趕回家,想看看兒子這階段的學習成果。
一推門,媽媽就看見奇奇四仰八叉地躺在沙發上,一副打了勝仗的樣子,心想:難不成,終於有進步了?
奇奇媽壓制住自己內心的激動,招呼兒子拿來試卷,看見卷面上大大的「98分」,她剛準備誇兒子一番,可看到試卷後面就發現不對勁了,奇奇媽是瞬間黑臉。
整張試卷全是「紅叉」,再一細看分數,明顯是「1」改的「9」,奇奇的面部表情由最開始的自信變成了忐忑,又變成了擔憂,最後知道媽媽發現了後,一臉挫敗地耷拉著小臉站在旁邊,等待著媽媽的「審判」。
02孩子隱瞞分數不是品行問題,家長要學會巧妙應對,不把問題複雜化
曾經有一個小學老師,做過調查:一個班中共有36名學生,97%的孩子都撒過慌。
雖然基數小,但這樣的數據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說明小學生撒謊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而他們撒謊最主要的原因是——怕挨批評、怕被懲罰,所以撒謊。
像上文中奇奇,就是怕因為不理想的成績,會受到媽媽的批評,所以才絞盡腦汁,想出這麼一個辦法。
但奈何腦洞清奇,沒有做到「瞻前顧後」只改了分數,讓滿篇的大紅叉把自己出賣了,被媽媽一眼就識破了。
而隱瞞分數這樣的事情,相信很多孩子都做過,這時家長怎麼應對就很重要了,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1)因材施教,別硬性給孩子劃定目標
不同的孩子天賦不同,家長若是強行要求孩子,必須達到某一標準,反而會給孩子增加壓力,當完不成時,他們就會想辦法躲避責罰,撒謊就成了孩子的必經之路。
2)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
良好、輕鬆的親子關係和家庭氛圍,才能讓孩子袒露心扉,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失敗,而不是想要掩飾它。
3)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則行」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要想孩子不撒謊,家長首先要自己做到。
4)講究時機,教育孩子分場合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家長就算發現了孩子撒謊,也不要立刻就向孩子發脾氣,也不要當眾批評孩子。
5)孩子承認錯誤時,獎罰齊下
孩子能主動坦白,家長首先要給予肯定,但同時也要讓孩子記住,撒謊是不對的。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