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曆日本:沒有競爭的運動會,全體孩子參與,每個人都是主角

2020-08-27 小龍老師幼兒體育



最近,國內的中小學都在舉辦學校運動會。在東京的徐瑩,也剛剛參加了兒子小學的運動會,感慨於兩者的大不相同,她寫下了這篇文章。

例行慣例的學校運動會,在日本能辦出怎樣的精彩?日本的學校是如何通過運動會,達到「體育」的真正目的?

「海外教育新知」欄目繼續不定期為大家帶來不同國家的教育觀察,歡迎有在海外生活經驗的讀者朋友給我們投稿。

兩年前,我帶著那時讀四年級的兒子來到了日本東京。有兩個理由讓我做了這個決定。

一是我們生活的北京,一到冬天因為霧霾戶外活動的時間太少,而兒子又是過敏體質,冬天就成為醫院呼吸科的常客。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對於國內小升初壓力的畏懼。聽說日本公立小學沒有什麼課後作業,下午3點半就可以下學瘋跑瘋玩(如果不去考私立中學,而是就近入學的話),於是,我選擇帶他「逃跑」了。

我希望他能在該跑該鬧的年紀多一些時間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一個釋放男孩子過剩精力的空間。

我也希望看到一個每天臉上淌著泥湯,回家就喊餓,呼嚕呼嚕吃下兩大碗飯的小夥子的形象,而不是一個病殃殃的「小豆芽」。

之前也聽一直住在日本的朋友說日本小學重視體育,在排課上不會因為語文、數學是所謂的主課就優先安排,而是根據各個老師的時間,第一二節課是體育課的情況一點也不稀奇。

就這樣,我們把家安在了兩岸都是櫻花樹的河邊,進入了這所成立於明治17年、至今已建校135年的日本公立小學。



▲我們在日本的家附近


▲兒子在這所日本公立小學讀六年級

關於體育課,還真如朋友所說,一大早先上體育課的事情經常會有,夏天時,兒子常常都是到了學校先去上遊泳課,然後才是數學語文。

而且日本的公立小學沒有專門的體育老師,都是班主任制,尤其是低年級,每個老師都是體育高手,估計跟他們自己的童子功有關係吧。

除了體育課,課後的體育俱樂部也為孩子們提供了不少瘋玩瘋跑的機會。


▲兒子所在的棒球隊一年一度總結大會

桌球、排球、跑步、野外活動等等,都是以孩子為中心,自己競選部長,自己設計活動,老師只幫忙準備必要的道具,保證孩子的安全。而最能體現全員參與體育的應該就是學校每年一次的運動會了。

說起日本小學運動會的全員參與,這個全員不只是學校的學生、老師,還包括全部家庭成員,還有學校所在的社區。

在日本,運動會是全家的大活動。很多家庭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會根據運動會的時間,提前半年就預留出時間段,從老家特意趕來參加。

同時,學校還歡迎附近的居民,尤其是以後會入學的孩子們進入校園,跟著大人一起來感受運動會的氣氛。整個運動會除了體育的競技性以外,更像快樂的親子大聚會。

對於日本的父母來講,這是可以看到孩子成長的一個絕好機會。很多父母會在兒女成年禮時,把他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運動會的視頻剪輯,送給孩子作為禮物。

今年9月份,我剛剛參與了兒子學校的運動會,而這也是來到日本後我們共同經歷的第三次運動會,接下來我就帶大家感受一下日本小學的運動會。

只有團體賽,保證全員參與

日本的小學生運動會沒有個人比賽,只有團體賽,真正的是全員參與,人人運動。

而且也沒有同年級各班之間的競爭,而是打破年級,把全校一到六年級的孩子按人數對半分,根據帽子的顏色,一半為紅隊,一半為白隊。

遵循公平的原則,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加項目,不會因為你跑的慢,動作不協調就失去上場的機會只能當觀眾,每個孩子都既是運動員同時也是啦啦隊員。

因為打破了班級和年級,孩子們不只是給自己認識的夥伴加油,而是給整個白隊或者紅隊鼓勁,紅白兩隊的得分靠的是各隊孩子們的共同努力和協作精神。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看古裝片裡古代軍隊打仗時,對戰雙方在正式開戰之前會有先頭兵吹號角或者敲戰鼓給自己的士兵鼓勁,激發大家的鬥志。日本的小學運動會,就設置了這樣的環節。

運動會正式項目開始前,首先上場的是紅白兩隊的啦啦隊。隊員由一到六年級各年級的代表組成,他們穿上特製的服裝,根據自己隊的顏色來制定自己特有的口號,紅白雙方輪流喊話,給本隊鼓勁。

記得在國內開運動會的時候,大家都以能成為代表班級出戰的競技選手而自豪,而在日本,大家以能成為啦啦隊隊員為榮,特別積極主動去競爭,練習的時候也十分認真。

伴隨著太鼓咚咚有力的節奏,

現場紅隊領隊大聲地問,「火焰是什麼顏色的?」

紅隊全員高聲回答「紅色!」

「哪隊會贏?」

「紅隊!」

接著是白隊領隊問,「閃電是什麼顏色的?」

「白色!」

「哪隊會贏?」

「白隊!」

那氣勢,聽著特別燃,我都想跟著孩子們一起喊。




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之後的環節。雙方的旗手高舉各自的隊旗,跑步上前互相交換隊旗,然後回到自己的隊中,開始輪流為對方加油。

紅隊領隊會帶領隊員喊「讓我們一起為白隊闖關順利加油!」,隊員配合大聲喊「白隊衝,白隊衝,白隊加油!」

之後相應的白隊領隊也會帶領隊員喊「讓我們一起為紅隊闖關順利加油」,隊員配合大聲喊「紅隊衝,紅隊衝,紅隊加油!」

真正體現了我們常常在運動會喊的口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所有項目都按照孩子的生長特點來設置

第二個,我想講的是運動會的項目設置。

所有的項目分為表演項目和記分項目。下面就是一般小學運動會的標準項目表。帶星號的是記分項,包括低年級的80米跑、投球,高年級的100米跑、三人四足以及接力等項目。


▲日本運動會項目流程表,帶星號的是記分項

表演項目會根據各個年級孩子的生長特點設計適合他們的團體項目。

一、二年級基本是以歡快音樂為背景的舞蹈,動作比較簡單,隊形變化也比較少,以娛樂性為主。



三、四年級會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設計、製作相對複雜的道具,團體操的動作和隊形變化也會比低年級複雜一些。

差不多每個小學有特點的保留項目都會讓四年級的孩子擔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比如我兒子學校的特色項目是日本傳統的「ソーラン」( 起源於日本北海道日本海沿岸地區的民謠,就是我們小時候聽過的「拉網小調」)。兒子四年級剛到日本半年時經歷的第一次運動會,就參與了「ソーラン」。

服裝是孩子們用爸爸的舊襯衫改的。在老師的指導下,剪掉襯衫的領子和扣子,用藍色的膠帶紙纏上衣襟和袖口,背後圖案也是自己設計繪畫,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唯一的一件「法被(はっぴ)」。



▲兒子四年級時參與的「ソーラン」表演

日本的公立小學的操場基本都是沙土地,看著兒子第一次光著腳跟同學們一起在沙地上蹦蹦跳跳,當時的我還有些心疼,但孩子們一點都沒有覺得苦。

現在想想,在今天這樣布滿鋼筋水泥的城市裡,這麼接地氣的沾點土、弄一身泥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五、六年級是高年級了,孩子的身體協調性、配合意識和抗壓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就以配合類的組合體操為主。

下面幾張照片給大家呈現就是五年級的組合體操。不要以為這只是男生的專屬項目,女生也是不例外哦(因為我家是兒子,所以沒有女生的照片)。有沒有一些雜技表演的意思?

最下面一層的孩子真的很賣力,表演下來膝蓋都磨破了。但為了自己的團隊,沒有一個孩子偷懶,近三個星期的訓練,孩子們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回家是家常便飯,但配合越來越默契,彼此也越來越信任。




接下來就是記分的項目:「真金白銀」要給本隊掙分的項目。

即使是記分項目也都是全體參與的團體項目,也是根據各個年級孩子的體能特點來設計的。

一、二年級主要強調手眼的配合,像下面圖片裡面的投籃和三人一起推球跑,分紅隊和白隊分別進行。




三、四年級的滾球也是大多數學校的保留項目。紅白兩對同時開球,看哪隊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球推到終點。球如果中途掉下來要回到起點從新開始,所以特別要求大家很好地配合,用力均勻。




對於五、六年級來說,他們承擔著每年運動會的重頭戲,那就是最吸引人也最能燃爆全場的「騎馬大戰」了。




「騎馬大戰」是以日本古代武士騎馬作戰場景為原型創作的競技型遊戲。通常一組由4個人組成,一個人做騎手在最上面,另外三個人保持三角形狀態組合成馬。

騎手手扶在當馬頭人的肩膀,雙腳分別踩在另外兩個人和當馬頭人的手組成的「馬鞍」上呈站立姿態保持平衡。

遊戲規則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個隊摘取對方的帽子數量多。每個隊都有一個主帥,衣服顏色跟其他人不一樣,跟正式作戰一樣,本著「擒賊先擒王」的原則,如果先把對方主帥的帽子摘掉了,那對方就馬上被判輸了。

這是一個特別講究配合的項目,下面做馬的三個人必須保持相同步頻和節奏才能保證馬匹的穩定性,從而支持騎手可以保持平衡,儘快出擊摘取對方的帽子。摘對方帽子有時候是個持久戰,那就更考驗底下三個人的體力和配合了。

去年兒子第一次參加,做了馬頭,看著他們小組晃晃悠悠進攻的樣子,我差點喊破喉嚨,比自己上場還緊張。

作為運動會,雖然沒有國內運動會的跳高、跳遠、鉛球之類的項目,跑步還是不能少的。但是這個跑步記分的方式也很有特點。


所有的孩子按年級分組,處處以公平為原則同時考慮到孩子的情緒,老師會根據孩子平時體育課的表現來分組,把速度接近的孩子分為一組,這樣孩子在跑步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大壓力,按著自己的節奏跑就好了。而且即使是最後一名也有分數,也可以給團隊加分。

跑得快的孩子則打破年級和班級,分為高年級、中年級和低年級接力隊,給大家帶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盛宴。



所有項目結束後,老師會根據紅白兩隊的總分進行表彰。獎盃也是循環使用,只是會有歷年優勝隊的條幅在上面,有點沉甸甸的年代感。



兒子所在的學校到今年已經建校135年了,好像一直是白隊獲勝次數多。兒子說「這都是因為白隊的口號好,閃電多快啊,一定能贏。一定得跟下一屆紅隊隊長說,把口號改得響亮一些,不能是火焰,是火箭就對了。」

便當視覺盛宴和尊重秩序的日本運動會

日本媽媽擅長便當大家都有耳聞,在網上也看到過很多美妙得讓人捨不得吃的便當圖片。現在就跟著我一起體驗一下日本小學運動會上的便當大餐,來場視覺盛宴,觸發大家的味蕾吧!

這是兒子同班同學媽媽早上4點起床準備了三個小時,供全家4口人吃的美味。當網上圖片一樣的料理,真真切切擺在你面前的時候,我後知後覺地發現兒子擔心我家便當的成色不是沒有道理的。



▲同班同學媽媽做得色香味形俱全的便當

對於沒有經驗的中國媽媽來說,這真是需要時間和耐心去完成的一個大任務啊。不過兒子對於我東拼西湊的便當好像很滿意,吃得也很開心。


▲我做的便當,兒子也很滿意

還有日本運動會的秩序。在日本兩年半,最大的感受就是日本人「別給別人添麻煩」的原則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運動會也不例外。

所有的父母都想找到最好的位置給自己的孩子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怎麼能既保持秩序又能滿足所有家長的需求,學校也是有深刻考慮的。




▲以上三張圖標註著孩子的出場順利和位置

他們會根據孩子上場時的順序和位置,給家長事先發一張示意圖,家長根據這個示意圖來確定自己孩子的上場時間,選擇最佳的拍照位置。

而且除了專門的攝像師以外,只能是在場上表演的這個年級的家長去拍照。同時在第一排拍照的父母要照顧站在後面的人,是一定會蹲著的。

據一個今年作為運動會攝像擔當的媽媽說,運動會期間拍照的時候她得蹲著,挪動位置的時候也得彎腰低頭,不能影響運動員小選手,不能影響觀賽的其他家長和老師,四五個小時蹲下來的結果,就是腿基本殘廢了。直到第三天,才能忍住微疼正常走路。

沒有競爭的運動會

因為健康的人格更重要

我作為一個「外來戶」,對於日本運動會的一些細節和需要準備的東西,還是有一些擔心的,所以運動會前也找了幾個比較熟絡的日本媽媽大概了解一些情況,也聽她們聊了聊對運動會的看法。

大家一致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可以看到孩子成長的絕好機會,而且運動會給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不一樣的體驗機會,低年級主要是享受運動會上趣味性很強的項目帶來的快樂,還有跟父母兄弟姐妹一起享用媽媽精緻料理的愜意。

對於高年級來講,除了享受體育競技帶來的快感,作為運動會的主要協助者,會事先根據運動會需要,參與到不同的小組裡面,比方說體操組、拉拉隊組、廣播組等等。

運動會前幫著老師整理布置場地,幫著低年級弟弟妹妹訓練;運動會中協調秩序、協助裁判、進行廣播,到運動會後幫忙規整場地,收拾器材……這些工作都是組長帶著組員一起做。

通過這些活動的參與,孩子們能體驗到怎麼合理分工合作、怎麼有效處理解決問題,也深深意識到這是我們的運動會不是老師的運動會,主動性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又因為是全員參加,不管孩子參加什麼樣的項目或者第幾個出場,你總能找到那個自己的熟悉的小小的身影,看他們在屬於自己的舞臺上自信地表現著自己,用期待的目光搜索著自己爸爸媽媽的微笑和肯定。

而對於這一點,今年運動會我的感受是最深刻的。今年兒子作為運動會開始前準備體操的帶領人,單獨一個人站在領操臺上帶領全校師生一起做體操。


▲兒子在今年的運動會上領做體操

看著他用流利的日語、大方地跟大家做自我介紹,帶領大家一起運動起來的時候,我的眼淚不自覺地順著臉頰流下來。

回想兩年前那個一句日語不會說、躲在家裡不想去上學的羞澀男孩,到今天主動要求去領操而且完美地完成了自己任務的自信少年,看得見的成長真的讓我太感動了。

我想可能就是因為在日本學校的公平原則,每個孩子都可以有機會去爭取適合自己的表現方式,才會讓兒子越來越自信吧。

運動會結束了,其中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讓我深深感受到日本人對團體、對合作和對體育「公平公正」精神的尊重。

我參加過國內的學校運動會,感覺是一場體育競技賽,以孩子們的體育成績為基礎,在場上展現自己的只是一部分孩子,而且孩子參加什麼項目,基本都是班主任或者體育老師安排好的。

日本學校的運動會像一場體育主題的匯報演出,父母和家庭成員是觀眾,每個孩子都是主角,都有表現的機會。

可以說日本的小學生運動會不僅是日本孩子學校生活的一個縮影,也是日本教育改革的一個縮影。

中國的人口基數比較大,以應試教育為主,中國的小學教育更多強調的是課本知識的積累,看重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日本給我感覺是「現實」教育,看重的是孩子的生活能力,為以後能獨立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做好準備。

一個日本媽媽告訴我,以前的日本運動會跟中國的感覺一樣也是以競技為主,1990年在日本教育改革的方針「重視團體、尊重個性」的影響下,才把以前競技為主的比賽改成趣味性為主的全員參加的形式。

1996年NHK還專門做了相關節目,主題就是「沒有競爭的運動會」,引起強烈的討論。


很多父母認為以後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設置這樣沒有競爭的運動會,會給孩子以假象,減弱他們的競爭心,不利於以後適應社會,稱這代人為「ゆとり世代」(寬鬆教育的一代)。

而一些父母認為,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更重要的是培養的孩子自信和正常的人格,對於單純的孩子來講,公平的環境更容易培養出健康的人格,激發孩子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引發他們的潛能。

從1990年到現在,雖然經過了二十多年,但這個討論仍在繼續。

我還是挺贊同這個育改革的觀點,小學階段的寬鬆快樂教育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全面發展,健康的人格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END



撰文:徐瑩,浪跡外企15年的知性職女,12歲男孩的媽媽;17年4月移居日本,從有人服務的「豪華遊艇」跳到要自己掌舵的「小舢板」,開啟獨立帶娃的新旅程,目前修正自己的「新地圖」進行時。

編輯:曉理


相關焦點

  • 親曆日本:沒有競爭的運動會,全體孩子參與,每個人都是主角
    只有團體賽,保證全員參與日本的小學生運動會沒有個人比賽,只有團體賽,真正的是全員參與,人人運動。而且也沒有同年級各班之間的競爭,而是打破年級,把全校一到六年級的孩子按人數對半分,根據帽子的顏色,一半為紅隊,一半為白隊。遵循公平的原則,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加項目,不會因為你跑的慢,動作不協調就失去上場的機會只能當觀眾,每個孩子都既是運動員同時也是啦啦隊員。
  • 親曆日本「家委會」,「培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的努力
    「培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這是日本人對「教育」的共識。今天這篇徐瑩寫下的日本「家委會」親歷,讓我們看到在日本「家委會」是如何把家長、學校和社會聯繫在一起的。在日本,公立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情,而是生活在這個區的居民共同的事情。「培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孩子的教育需要大家齊心合力,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力量缺一不可,這是日本人對「教育」的共識。
  • 昆明市第十七幼兒園舉行親子運動會 300餘名孩子參與競技活動
    活動現場 昆明市第十七幼兒園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24日,昆明市第十七幼兒園2019年「迎新年親子運動會」在昆明市體育館舉行。全員300餘名孩子在賽場上展開激烈比拼。活動現場 昆明市第十七幼兒園 供圖據介紹,「迎新年」親子運動會的開展,旨在進一步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幫助孩子樹立勇於克服困難、勇於競爭的意識,並樂於參與團體競爭活動,初步形成榮譽感。
  • 日本幼兒園的運動會居然千人倒立!向金氏世界紀錄發起挑戰!
    側手翻、下腰、倒立行走、壘人塔……這些中國家長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是日本娃的日常!下腰你沒看錯,這麼整齊劃一又高難度表演,是由來自Buddy體育幼兒園的一群年僅3~5歲的孩子們合力完成的。組合金字塔在這所幼兒園,孩子們每半年就要做一次體質測試,包括身高體重、跑跳成績、瞬間爆發力以及身體支撐力。
  • 親曆日本公立小學「家委會」,原來培養孩子需要「一個村莊」的努力
    「培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孩子的教育需要大家齊心合力,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力量缺一不可,這是日本人對「教育」的共識。對於暑假作業,日本幾乎是「全民全社會總動員」來幫助孩子完成,可見整個社會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與參與。而且,相對於只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來說,從小體驗怎麼和大家交流溝通,怎麼建立良好的社會連結,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家長和社區在這方面都有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
  • 日本幼稚園運動會與國內幼兒園運動會究竟有什麼區別
    本來預計是在10月10日(日本以前的運動節)舉辦,但是天氣不好:大雨,就延期到10月17日。可還是下雨,學校就將運動會改到活動廳裡舉辦。熱熱鬧鬧的運動會變成了一場小範圍的運動表演,家長們分組參加,保持間距地參觀。怎麼覺得,這運動會的遭遇和2020年日本奧運會還有點雷同的意思……迄今為止,我參與過2場我兒子的運動會:1場國內幼兒園年中班運動會,1場日本保育園年長班運動會。
  •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什麼要這麼簡樸?值得每個幼教人深思
    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每天到幼兒園後,換衣服、放聯繫手冊、自己貼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兩三歲開始的訓練,讓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情的習慣。不到1歲的孩子入幼兒園,也要參加運動會。1歲不到的孩子哭著拼命向前爬,這樣的場面還是有點打動人的。
  • 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日本淡路島趣味運動會
    和中國傳統的運動會項目不同,日本的運動會項目豐富有趣,一點都不枯燥。還有許多中國沒有的項目,比如「投球賽」、「泡泡足球」、「羽子板」等,過會為大家一一介紹。重點來了,如果進入前三名,獎勵可是超級豐厚的。2017年第一名獎勵了一年的淡路島牛肉,第二名獎勵了一年的大米,第三名獎勵了一年的洋蔥。
  • 了解了日本學校運動會,就會明白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具有團隊意識
    至於運動會究竟在春天還是秋天舉辦,雖然由學校自主決定,但是選在春季舉辦運動會的學校漸漸多了起來。假如詢問日本人的話,30歲以上的人會覺得運動會應該在秋季舉辦,但許多年輕人則對春天運動會的印象比較深刻。1970年代到80年代的時候,日本學校一般是春秋兩季各舉辦一次運動會。這對於不善長運動的人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一年之中有兩次運動會,一般分別被稱作「春季運動會」和「秋季運動大會」。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來,秋天的那場比較盛大而且重要。 然而隨後在1990年代,日本學校導入了雙休日制度。
  • 童狀元幼兒園秋季運動會活動方案
    ,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和諧的發展和成長。不管在園裡舉行還是在外面租場地舉行,必須保證每一個孩子的安全。2、保證每位孩子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也請各位家長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4、活動中體現公平競爭,公平比賽原則,讓孩子們樹立良好的競賽風格,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要給每個孩子準備一份獎品,獎勵孩子和家長們的全心投入。
  •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真正的競爭力: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幫助、創造力一直以來,很多家長都像閨蜜那樣,推崇「鰻魚效應」,過早地讓孩子參與競爭,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利。如果你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即便是同齡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散發的光芒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渾身上下都透著童真的光芒,而有的孩子則提早披上了競爭的外衣,掩蓋了本該屬於他的光芒。
  • 幼兒園運動會必選的親子小遊戲,家長孩子都喜歡
    深秋時節,天高氣爽,陽光明媚,正是幼兒園開展親子運動會的好時節。但是一場精彩的運動會應該如何組織?玩什麼、怎麼玩,遊戲環節怎麼設定,才能更受孩子和家長們的歡迎呢? 一、競技類遊戲 競技類遊戲項目主要是通過競技的形式,培養幼兒在遊戲中的競爭意識;通過不同年齡段的動作設計,充分展示幼兒的身體素質;讓家長充分了解幼兒園不同階段幼兒的身體素質水平。
  • 翰林幼兒園舉行秋季親子趣味運動會
    「幸福童年 築夢未來」的秋季親子趣味運動會。 開幕式後,團體操表演《我是勇敢小小兵》、《初升的太陽》、籃球操表演、全體教師團體舞本次運動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趕鴨子過河》、《四面八方》、《無敵風火輪》、《雲中漫步》、《匍匐前進》、《豬八戒背媳婦》、《玩轉指壓板》等各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遊戲項目,家長和寶貝們在老師精心設計的趣味十足的親子遊戲中玩得不亦樂乎。運動會的各個項目精彩不斷,一場場激烈的角逐高潮迭起,每個孩子在比賽過程中堅持不懈,奮力拼搏,勾畫出了和諧、溫情的親子運動圖。
  • 濬縣縣直幼兒園開展2020年幼兒秋季運動會
    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秉著「全員參與,共同成長」的宗旨,2020年10月23日,濬縣縣直幼兒園開展了2020年幼兒秋季運動會。運動會在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中拉開了帷幕。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個個昂首挺胸地踏步進入會場。
  • 親曆日本夏令營
    在親曆日本夏令營生活之後,發現那是一段輕鬆快樂而充滿活力的生活。如果仔細品味一下,甚至會發現那些常人的日子閃耀著現代教育理念的光芒。  我曾不止一次地想,很多人說日本青年都在追求西方生活,整日裡紙醉金迷,怎麼會有人肯跑到這野外受累呢?莫非可以掙很多錢嗎?當我與芝田廣幸成為朋友後,我坦率地問了他。誰知,小夥子眼睛直了,說:「能當上這兒的志願者可不容易吶!我們都是參加競選的,因為優秀才當選。來這裡不是為了掙錢,也掙不到錢。別人要交5萬日元,我們志願者不交錢,還有一點點補貼。誰不知道來這裡開心嘍,所以,大家都想來呀!」
  • 看了日本小學生的運動會,有種不安的危機感
    在日本,他們的體操動作五花八門,極具創意。日本的孩子們在運動會中會努力拼搏,即使身上弄得很髒,也沒有人會責怪的——在今天這樣鋼筋水泥的城市裡,能弄一身泥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日本小學生的運動會,不需要老師大操大辦,很多都是由孩子們完成的。包括比賽完之後的場地打掃,都是孩子們自覺去完成的。
  • 濱州這個幼兒園親子運動會好精彩
    近日,惠民縣實驗幼兒園在學校操場舉行2019年親子運動會,全體師生和家長參加。隨著《運動員進行曲》的響起,小運動員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學校操場等待運動會開始。隨後全體師生和家長起立,升國旗,奏國歌,全體行注目禮。 開幕式結束後,各班級師生向家長們展示了足球操熱身表演,孩子們的表演贏得了在場家長的陣陣掌聲與喝彩聲。
  • 如何鼓勵孩子參與競爭?---競爭的目的原來是......
    一直以來,心裡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對孩子說:「你看看你們班xxx的字寫得多漂亮,你看看你的字!」有時,父母還會拿自己和孩子做對比:「同樣的年齡,我都已經下地幹活了,給家長做飯了。你看看你,現在什麼都不會做!
  • 《Re:CREATORS》:每個人都是主角
    因為我看一部動畫一遍基本上就記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少會看第二遍,能讓我看兩遍的動畫都非常少了,更不用說三遍了……但你說真的有沒有能讓人看三遍的動畫?其實是有的。這部動畫就是讓人又愛又恨,甚至在知乎也掀起一次風潮的《Re:CREATORS》,我看三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看了一遍我不知道他在講什麼。《Re:CREATORS》這部動畫其實像什麼呢?
  • 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菏澤市開發區丹陽中心幼兒園舉辦秋季運動會
    運動會現場  伴隨著熱情的掌聲,丹陽中心幼兒園園長王瑞君為本次秋季運動會簡短致辭,並代表丹陽中心幼兒園全體教師向家長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小小運動員代表閆靜溪小朋友代表幼兒園全體小朋友表達了對本次運動會的期待和想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