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耳日|重溫1歲男寶「求聲路」,這些計劃最高可享20萬元資助

2020-12-20 騰訊網

3月1日上午,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門診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小男孩。這個2歲多的寶寶頭部兩側分別貼著一個黑色的人工耳蝸,當他聽到手機發出的音樂節奏,會跟著哼起小曲、手舞足蹈,口中還可以清晰地喊出「爸爸」「媽媽」。

曾經,他不知聲音是何物。上面的這些正常景象,小柏父母在一年多前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小柏患有「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生下來就陷入了無聲的世界。經多方尋醫,小柏一歲時在省二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成為了全球最小齡嚴重耳蝸畸形(共同腔畸形)同期雙側人工耳蝸植入術的受益者。

如今,小柏已長成可以說短句的小朋友,每天都在接收著這個世界帶給他的動聽聲音。

3月3日是第20次全國愛耳日。專家呼籲,重視對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的關注,無論是兒童還是老人,人工耳蝸手術是打開他們「新聲」最好的鑰匙。目前,省二醫已推出多項人工耳蝸手術救助計劃,貧困家庭最高可享20萬元費用減免。

這個「大招」讓他聽見世界的美麗

這兩年多來,來自中山的小柏一家經歷了由悲到喜的跌宕轉折。

2016年小柏的出生給全家帶來了欣喜,但命運也跟他們開起了玩笑。小柏出生後的幾次聽力篩查都沒有通過。無論父母如何逗樂擺弄,小柏就是對聲音沒有任何反應。在6個月大時,小柏被確診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而且是極其少見的內耳畸形——耳蝸共同腔畸形,情況非常嚴重。這種病的發病率佔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耳聾的5%。

就這樣,幾個月大的小柏就和媽媽走上了漫漫求醫路。母子倆跑過內地以及香港多家大醫院,所有醫生都給出建議:「畸形嚴重,風險太大,術後聽覺言語康復效果不佳,建議不要考慮手術」。

小柏父母不放棄,後來找到了省二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彭宏。

在認真檢查後,彭宏發現小柏內耳裡的耳蝸、前庭、半規管沒有發育,直接「融」在一起,直接成了一個洞。正因為此,內耳不能感知聲音,不能進一步將聲音刺激傳導到大腦皮層,小柏對聲音沒有任何反應。

幸運的是,彭宏發現小柏的耳蝸神經卻完整存在,再造一個人工耳蝸可能就會完全改變小柏失聰的情況。然而,風險依然存在,雙側手術難度大,且面臨小到面神經損傷、電極誤入內聽道、手術後聽力無法改善,再大到因為腦脊液「井噴」從而危及生命的重重危險。

世界上之前還從沒有過1歲嬰兒雙耳同期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面對挑戰,小柏一家選擇了嘗試,相信彭宏30多年的手術經驗與技術,希望一起為小柏能夠聽到這個美好世界共擔風險。

2017年10月,剛剛1歲的小柏接受了這場事關命運的手術。「手術開孔控制到不超過0.1毫米,我們還使用了特殊的電極,確保完整貼壁,填塞也用特殊材料。」彭宏說,所有意外都沒有發生,手術非常成功,創造了世界同類手術的低齡紀錄。

次月,小柏已經對聲音有了感應。開機後5個月,小柏已經能叫「爸爸」「媽媽」「哥哥」。全家人沉浸在無比喜悅的氣氛中。在加強言語訓練後,小柏1歲半時已經能說4個字的短語了。

在愛耳日前夕,已經牙牙學語的小柏進行術後複查。寶寶的父母感謝著他們的恩人——彭宏,他們口中親切的「彭媽媽」。現場,小柏接受了聲場測聽、聲源定位檢測和EABR等聽覺電生理檢查,完成各種聽覺、行為、言語可懂度評估。這些評估會指導小柏接下來一年的康復訓練。

檢查結果顯示,小柏的聽力水平與他的聽覺年齡相仿。從不能感知外界聲音、不會說話,到現在能說出短句;從叫他的名字沒有反應,到能識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區分不同人的說話聲音,甚至還會根據說話人的聲音和語調判斷人的情緒……小柏的世界因聲音而變得精彩。

「孩子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是一名好奇寶寶,喜歡探索新事物。小柏還得堅持聽說訓練等,康復期預計要三到五年。我們衷心希望孩子的聽能發展得越來越好,能夠成為一名能言善辯、能說會道的孩子。」彭宏說。

全省每年新增聾兒超過2000人

現實中,需要像小柏一樣冒險手術恢復聽力的不在少數。「但更多的孩子並不需要冒如此大的風險,經過人工耳蝸手術就有望回到有聲世界。」彭宏表示。

據統計,目前我國新生兒當中每1000個就有1個是聽障兒童,僅廣東全省每年新增聾兒超過2000人,其中超過一半為重度以上耳聾。

彭宏表示,對於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孩子來說,如果確診為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沒有任何畸形的情況下,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後,這部分孩子中的絕大多數都有望徹底打開聽與說的大門,更好融入主流社會。「而且人工耳蝸手術也是目前治療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最佳手段,這項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安全」。全球已有超過60萬的耳蝸植入者,我國每年有近萬例患者植入人工耳蝸。

彭宏介紹,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前必須進行一系列嚴格的聽力學檢查和影像學評估。患兒在實施人工耳蝸植入術後一個月,需進行開機調試,開機後就能聽到聲音。之後,還需在專業語訓機構進行聽力語言綜合訓練。「手術結束還只是一個開始,要想更好的恢復,離不開持之以恆的專業訓練」,彭宏說。

但是,彭宏提醒,一定要注意人工耳蝸植入的時機,聽障康復非常強調「三早」原則,即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人工耳蝸植入術最佳年齡是1-3歲, 因為這時候孩子聽力發育最活躍,是言語中樞發育最高峰時期。特別是對於重度或極重度聽力損失患兒來說,助聽器無效,人工耳蝸植入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佳。」彭宏說,現在小齡聾兒早期植入是國際認可的最新趨勢。國內2013版指南建議的最小植入年齡已降低至6 個月,歐洲各國報導的最小植入年齡甚至達到3~4個月。

彭宏表示,對於雙耳失聰的孩子來說,單耳植入人工耳蝸是基本要求,可以幫助孩子過上基本的正常生活。但是僅僅單側植入,孩子對於聲音還是不能很好地定位,而且在嘈雜環境中的言語辨別能力較雙耳植入存在明顯的差別,雙側植入,雙耳同時聆聽,能更好地同步開發雙側大腦,改善聽覺交流的糾錯能力和噪音下的言語識別能力。此外,對於雙側人工耳蝸植入分期手術,對側人工耳蝸植入時間間隔最好小於6個月。

其實,不只是1-3歲的兒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也是改善很多老年人耳聾問題最好的辦法。彭宏介紹,老年性耳聾大部分為雙耳對稱性逐漸加重的感音神經性聾,目前無有效的藥物和保守治療手段,中度至重度老年性耳聾主要依靠助聽器幹預,但重度至極重度老年性耳聾助聽器往往效果不佳,「最好還是在聽力完全減退前採用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治療」。

4項公益救助活動

可申請1萬-20萬費用減免

據了解,人工耳蝸產品的總費用約12萬-24萬元,對於一般家庭而言,人工耳蝸植入及手術後的康復費用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費用。由於無力支付人工耳蝸產品費用,而導致孩子錯過最佳手術及康復的「黃金時期」,這不僅給孩子及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也給國家和社會留下了隱患。

3月3日是第20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落實國家救助制度」。「國家正是看到了這部分人群面臨巨大的經濟困難而給予重視和支援,號召全社會共同關注這部分人群。」彭宏說,為響應全國愛耳日的號召,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推出為期一年的人工耳蝸手術減免救助公益活動。

彭宏介紹,經過前期的努力,省二醫與4家社會組織或基金達成了合作協議,根據患者的情況,可以有4項不同的基金資助項目可以申請,申請者會得到1萬-20萬元不等的費用減免。「只要有需要的患者來醫院即可,醫院幫助向基金申請,無需患者東奔西跑」。

此次減免資助項目主要針對兒童,但也有個別項目會考慮到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彭宏介紹,成人聽力殘疾患者中,老年性耳聾所佔比例最高達64.4%。相對於老年耳聾患者的龐大數目,老年人施行人工耳蝸手術的比率很低,其所在科室老年性耳聾人工耳蝸手術僅佔人工耳蝸總手術比例的1.4%。

「雖然資助金額不多,但是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給這部分本應該得到治療的人群帶來最大的關懷,更是希望能夠引起全社會對於老人耳蝸手術的意義的認識」,彭宏說。

項目詳細計劃

廣東省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

救助內容:為符合條件的聽力殘疾兒童免費提供人工耳蝸產品一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調機以及術後康復訓練補助經費(整個項目估計最高價值20萬元)。

救助對象:廣東省戶籍;年齡為0-6歲的聽障兒童(具體截至申請康復救助當年度的8月31日止,年齡不滿7周歲);聽力損失為重度聾以上,醫學檢查無手術禁忌症,聽覺器官發育正常,無腦性麻痺,無蝸後病變;精神、智力及行為發育正常;家庭有能力配合併保證救助對象在定點康復機構接受至少一年的康復訓練。

廣州農商銀行太陽基金「無聲的愛」公益計劃

救助內容:為符合條件的聽力殘疾兒童提供人工耳蝸植入資助上限為6萬元/人,其中,人工耳蝸補貼5萬元/人,後期康復訓練補助1萬元/人。

救助對象:目前針對廣州、佛山、河源、肇慶、珠海、潮州等戶籍的貧困家庭聽障兒童開展救助,年齡不超過7周歲的兒童均可申請;聽障兒童家庭無穩定經濟收入來源,屬於城市低保戶、農村貧困戶;雙側聽力損失為重度聾以上,醫學檢查無手術禁忌症,精神、智力及行為發育正常。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愛的分貝」公益項目

救助內容:通過資助善款資助方式,幫助貧困聽障兒童儘早完成人工耳蝸手術恢復聽力,人工耳蝸救助資助的上限是人民幣10萬元。

救助對象:無戶籍限制;年齡為1-7歲貧困家庭的聽力障礙兒童;雙耳聽力損失為重度聾以上,醫學檢查無手術禁忌症,精神、智力及行為發育正常。

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聽障成人公益計劃

救助內容:通過資助善款資助方式,幫助貧困聽障成人(18 歲以上,含老人)儘早完成人工耳蝸手術恢復聽力,人工耳蝸救助資助額為人民幣3萬元。

救助對象:無戶籍限制;年齡要求18周歲以上;持最低生活保障證、家庭貧困證明、經濟證明(家庭生活困難證明)等經濟證明;經項目醫院醫學評估確認符合人工耳蝸手術條件;患者及家屬對人工耳蝸有正確的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精神、智力及行為發育正常。

【記者】胡良光

【通訊員】高龍 朱健

【校對】馮志堅

【作者】 胡良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健康~健康~廣東健康頭條

相關焦點

  • 成都「創業新星」計劃 入選者每人將獲20萬元資助
    入選「創業新星」  可獲20萬資助  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創業新星計劃」的選拔對象為創新能力強、創業項目優、發展潛力大的國內外普通高校大專以上在校生及畢業五年內的大學畢業生,且要求其創辦的企業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市場開發潛力大,具有一定技術、管理或商業模式的創新性;持有企業30%以上股權
  • 最高可享500萬元津貼資助!「青島菁英工程」實施意見了解下
    原標題:青島這兩項人才計劃你值得關注!最高可享500萬元津貼資助12月14日,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擴大會議,研究審議了《關於實施「青島菁英工程」的意見(徵求意見稿)》,著眼更好發揮人才工程牽引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全面優化整合人才資源,激發用人主體活力,為青島實現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最高資助1億元!濟源計劃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近日,濟源發布2020年濟源示範區「智匯濟源」計劃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引進公告。公告顯示,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由受益財政或投資機構給予500萬元—5000萬元項目產業化扶持資金資助。
  • 第21個全國「愛耳日」|人工耳朵讓女孩聽到聲音,這些傷聽力的因素...
    三湘都市報3月3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姚家琦)今天是第21個全國「愛耳日」,主題為「保持聽力,終生受益」。目前正處於阻擊新冠肺炎戰疫的關鍵時期,孩子們居家隔離及學習期間,該如何保護好聽力,哪些聽力損傷的危險信號值得家長關注?
  • 最高5000萬綜合資助!洛陽發布河洛英才計劃面向全國引進人才
    購房補貼最高可享受100萬元新引進落戶的35歲以下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為鼓勵各類科技載體加大人才引育,洛陽將根據每年創業人才(團隊)評選結果,給予引才效果好、育才力度大的各類科技載體平臺最高20萬元的育才獎勵。
  • 2020年度南寧市「邕江計劃」開始申報者,最高可獲1000萬元資助
    12月4日,記者從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2020年度南寧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團隊)「邕江計劃」開始申報,入選者最高可獲1000萬元資助。領軍人才及其團隊,還可根據獲評等級,獲得相應工作待遇和項目資金支持。
  • 南沙出臺學前教育資助制度,這類兒童最高可獲1萬元資助→
    南沙出臺學前教育資助制度,這類兒童最高可獲1萬元資助→ 2021-01-06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原低保戶每年可享最高8萬元醫療救助
    原標題:山西晚報數字報 11月10日,記者從太原市醫保局獲悉:該局與太原市民政局、財政局、衛健委等8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紮實做好城鄉醫療救助工作的通知》,規定城鄉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收入救助對象、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等將被納入醫療救助範圍,在參保、門診治療、住院治療等方面享受資金救助,年度最高資助額可達到
  • 深圳「孔雀計劃」引進國際人才資助最高8000萬
    中廣網深圳4月12日消息(記者金濤 鄭柱子)《深圳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的意見》日前正式頒布實施,力爭把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成為亞太地區創業創新活動活躍、海外高層次人才嚮往匯聚的國際人才「宜聚」城市。
  • 共獲3250萬元資助!2019年度南寧市「邕江計劃」資助名單出爐
    評定為A等級的資助300萬元-500萬元評定為B等級的資助100萬元-300萬元評定為C等級的資助50萬元-100萬元評定為D等級的資助50萬元對世界一流領軍人才團隊的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創新創業項目最高可給予1000萬元資助。
  • 象山推出 最大力度「人才新政」創業啟動資金最高資助1億元
    象山推出 最大力度「人才新政」創業啟動資金最高資助1億元 2017年06月18日 10:36:03來源:寧波日報>記者沈孫暉 陳光曙 通訊員稱丹波   象山縣今年第一批「高層次創業人才(團隊)計劃」經費於近日下發,「博生機電」「格魯康生物」等6家企業可獲得總額33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資助。
  • 上海這個區可享自貿區人才購房政策!已經發放購房補貼1500萬元
    1、2020年青浦區「青峰」人才政策 2020年6月8日,上海市舉行青浦區2020年人才大會。 相關人員在大會上公布,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最高給予500萬元購房補貼! 500萬的購房補貼!
  • 杭州重磅推出「人才新政27條」 最高資助1個億
    對頂尖人才和團隊的重大項目最高給予1億元項目資助;事業單位引進A、B、C三類人才,不受崗位總量限制;設1億元的成長型大學生創業基金;大學生創業企業可申請不超過3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頂尖人才和團隊的重大項目最高給予1億元項目資助如果張先生是杭州引進的創新創業頂尖人才和團隊,攜帶著重大項目,那麼,政策是這樣的:對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在杭創新創業的重點項目、優秀項目和啟動項目,經評審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和3-20萬元資助,特別項目給予100-500萬元資助
  • 最高5萬元!浙江這些人獲省級擇優資助
    開展省「錢江人才計劃」項目擇優資助,是加快集聚海外優秀高層次人才,鼓勵留學人員來浙創新創業,推進浙江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舉措。  近日,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了2020年度省「錢江人才計劃」C、D類項目擇優資助人選名單,龍騰文等
  • 5萬生活補貼,20萬無償資助!大學生創業創新五年行動計劃
    對畢業5年內富陽籍回富創業的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可上浮20%,每年補助總額不超過2.4萬元。3.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2016年2月1日後在我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最高不超過50萬並可享受全額貼息。4.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補貼。
  • 增城出臺人才獎勵新規,企業優秀畢業生可享最高3萬元購房補貼
    根據《辦法》,對國際頂尖人才,增城區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個人貢獻獎勵、100萬元子女學費支持、300平方米人才住房支持,以及免租3年的最高1000平方米創業用房支持;對國內高端人才,給予最高200萬元個人貢獻獎勵、20萬元子女學費支持、150平方米人才住房支持,以及免租3年的最高200平方米創業用房支持;對區評定的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200萬元個人貢獻獎勵、
  • 購車可享1.2萬元優惠 酷搏少量現車供應
    購車可享1.2萬元優惠 酷搏少量現車供應 鞏星初 2011年11月28日 01:00
  • 青島擬設兩項人才計劃,菁英來青最高可享500萬資助
    青島日前出新政,擬設2項人才計劃,其中,產業領軍人才最高可給予每位團隊帶頭人人才津貼500萬。據了解,前期青島人才工程存在稱號多人才「帽子」滿天飛、人才工程重複支持、多頭申報、標準不一等問題。在管理期內享有人才津貼、項目資助,其中,產業領軍人才在管理期內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市場開發潛力大、能引領青島市產業發展、有效帶動區域性產業結構調整或產生重大經濟社會效益,被認定為一類項目的可給予每位團隊帶頭人500萬元人才津貼。
  • 呼和浩特加入「搶人」大戰:最高資助1億元,個人獎勵500萬!
    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及相當層次的國內外頂尖人才,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並給予個人500萬元獎勵;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及相當層次的國家級領軍人才,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綜合資助,並給予個人200萬元獎勵;全國副省級城市以上高層次人才工程入選者及相當層次的地方級領軍人才,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綜合資助,並給予個人50萬元獎勵;省(部)級技術能手、工匠大師及相當層次的地方高級人才
  • 全國愛耳日 五個方法保護聽力健康
    我國有聽力障礙殘疾人2057萬,居各類殘疾之首,佔全國人口的16.79‰,其中七歲以下聾幼兒可達80萬,每年還將新產生聾兒3萬餘名。老年性耳聾有的949萬,隨著人口壽命增長和老齡化,老年性耳聾的人數不斷增加。聽力障礙嚴重影響著這些人的社會交往和個人生活質量。  導致耳聾的因素有耳毒性藥物、遺傳、感染和疾病,因環境噪聲汙染、意外事故導致耳聾的人數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