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年年都在攀升中,2021屆畢業生人數突破了900萬,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不容易。如何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是很多應屆畢業生非常關注的問題。現在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一定影響,就業市場表現也不是很好。
和去年應屆畢業生相比較,2021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增加了35萬人,就業崗位卻不能達到這樣大規模的增加,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難度正在加大。「畢業即失業」可能不再是一句玩笑話,而成為了一種非常嚴峻的現實。
現在應屆畢業生有可能會出現兩種明顯趨勢,這兩種趨勢都是讓人非常擔憂的。從這兩種明顯的趨勢上可以看到,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迫於無奈只能選擇這兩種發展途徑,畢業生的出路變得越來越單一。
高校畢業生人數激增,很有可能出現這兩種趨勢:
第一種趨勢:本科畢業生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
讀研的人越來越多,從今年研究生報考人數上就不難看出來,研究生考試的報名人數已經突破了400萬。現在就業壓力太大,不少學生都選擇報考研究生,希望通過讀研來緩解就業壓力,提升自身學歷。
第二種趨勢:選擇體制內工作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進入到體制內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學生在畢業時選擇報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以北京大學來說,北大有超四分之三的學生選擇進入體制內。穩定的工作成為很多學生的首選,大家都不想再承擔失業的風險。
這兩種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對於這樣的趨勢大家都表示非常擔憂。學生選擇讀研或者考體制內的工作,從短時間來看,就業壓力確實是得到了緩解。但從長時間來看,就業壓力依然是存在的,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這兩種趨勢回帶來哪些問題?
成功考研帶來的問題
先來說說讀研的問題,很多學生都覺得讀研能緩解就業壓力,讀研只是暫緩就業壓力而已。三年之後研究生畢業,學生還是要進入到就業市場。到時候依然要面對一定就業壓力,實質性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進入到體制內工作帶來的問題
大量的屆畢業生進入到體制內工作,選擇考公務員或者考事業單位,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樣非常容易造成一些中小企業招聘困難,很難招到優秀的應屆畢業生。一些優秀畢業生進入到體制內,也有可能造成人才浪費。
現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應屆畢業生因為缺乏經驗,很容易在找工作過程中犯錯誤。這裡我們就來看看,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希望大家能夠及時調整策略,儘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容易犯哪些錯誤?
錯誤一:不管是什麼工作,都要投一份簡歷試試
有很多畢業生都認為,既然現在找工作難度那麼大,就應該廣撒網式求職。不管是什麼工作,都要投一份簡歷試試。這樣做很容易起到反作用,學生更難找到適合的工作。廣撒網式的求職很難引起用人單位的興趣,失敗率更高。
錯誤二:簡歷沒有亮點吸引不了面試官的目光
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時,需要投送自己的個人簡歷。雖然是應屆畢業生,也需要認真做簡歷,不能有所疏忽。學生在學校的經歷、取得的獎項以及實習的經歷,都應該儘量呈現出來,讓用人單位找到簡歷上的亮點。
錯誤三:面試時缺乏自信會給面試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應屆畢業生本身就缺乏工作經驗,在面試時缺乏自信也是很常見的。這會給面試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面試官會覺得應屆畢業生的能力不足,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不論如何,學生都應該落落大方,保持自信。
在找工作時,不少學生也會覺得有些困惑,大公司起薪不高,但是平臺比較大,小公司的起薪要高一些,但是平臺不大,這兩者該怎樣進行選擇?這裡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應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考慮到這份工作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是不是有幫助
在臨近畢業時,畢業生應該提前規劃好自己的未來,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應屆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大家需要考慮這份工作是不是對自己未來發展有幫助。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首先要滿足這個條件。
在面對第一份工作時候,學生首先要考慮的是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哪些經驗。其實工作起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需要把這份工作當成一個跳板。通過這個跳板,未來能夠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
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判斷工作是否適合自己
在找工作時,大家還應該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而判斷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想找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
不管是大公司的工作還是小公司的工作,都應該適合自己,不然就失去了意義。大家還是應該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工作,否則是不能堅持下去的。自身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適合從事哪方面的工作,都是大家需要考慮的。
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很多畢業生在畢業時都比較迷茫。尤其是一些從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的學生,和名校畢業的學生相比較起來,不具備太多優勢。
結語:總之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還是應該更開闊一些,不要被自己給局限住了。大家應該儘快找到自己的優勢,做自己比較擅長的工作。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應屆畢業生應該怎樣做,愛能更順利地找到工作呢?#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