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突破900萬,就業難成應屆生問題,這兩種趨勢讓人揪心

2020-12-17 糖果教育指南

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年年都在攀升中,2021屆畢業生人數突破了900萬,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不容易。如何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是很多應屆畢業生非常關注的問題。現在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一定影響,就業市場表現也不是很好。

和去年應屆畢業生相比較,2021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數增加了35萬人,就業崗位卻不能達到這樣大規模的增加,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難度正在加大。「畢業即失業」可能不再是一句玩笑話,而成為了一種非常嚴峻的現實。

現在應屆畢業生有可能會出現兩種明顯趨勢,這兩種趨勢都是讓人非常擔憂的。從這兩種明顯的趨勢上可以看到,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迫於無奈只能選擇這兩種發展途徑,畢業生的出路變得越來越單一。

高校畢業生人數激增,很有可能出現這兩種趨勢:

第一種趨勢:本科畢業生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

讀研的人越來越多,從今年研究生報考人數上就不難看出來,研究生考試的報名人數已經突破了400萬。現在就業壓力太大,不少學生都選擇報考研究生,希望通過讀研來緩解就業壓力,提升自身學歷

第二種趨勢:選擇體制內工作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進入到體制內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學生在畢業時選擇報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以北京大學來說,北大有超四分之三的學生選擇進入體制內。穩定的工作成為很多學生的首選,大家都不想再承擔失業的風險。

這兩種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對於這樣的趨勢大家都表示非常擔憂。學生選擇讀研或者考體制內的工作,從短時間來看,就業壓力確實是得到了緩解。但從長時間來看,就業壓力依然是存在的,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這兩種趨勢回帶來哪些問題?

成功考研帶來的問題

先來說說讀研的問題,很多學生都覺得讀研能緩解就業壓力,讀研只是暫緩就業壓力而已。三年之後研究生畢業,學生還是要進入到就業市場。到時候依然要面對一定就業壓力,實質性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進入到體制內工作帶來的問題

大量的屆畢業生進入到體制內工作,選擇考公務員或者考事業單位,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樣非常容易造成一些中小企業招聘困難,很難招到優秀的應屆畢業生。一些優秀畢業生進入到體制內,也有可能造成人才浪費。

現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應屆畢業生因為缺乏經驗,很容易在找工作過程中犯錯誤。這裡我們就來看看,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希望大家能夠及時調整策略,儘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容易犯哪些錯誤?

錯誤一:不管是什麼工作,都要投一份簡歷試試

有很多畢業生都認為,既然現在找工作難度那麼大,就應該廣撒網式求職。不管是什麼工作,都要投一份簡歷試試。這樣做很容易起到反作用,學生更難找到適合的工作。廣撒網式的求職很難引起用人單位的興趣,失敗率更高

錯誤二:簡歷沒有亮點吸引不了面試官的目光

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時,需要投送自己的個人簡歷。雖然是應屆畢業生,也需要認真做簡歷,不能有所疏忽。學生在學校的經歷、取得的獎項以及實習的經歷,都應該儘量呈現出來,讓用人單位找到簡歷上的亮點。

錯誤三:面試時缺乏自信會給面試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應屆畢業生本身就缺乏工作經驗,在面試時缺乏自信也是很常見的。這會給面試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面試官會覺得應屆畢業生的能力不足,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不論如何,學生都應該落落大方,保持自信。

在找工作時,不少學生也會覺得有些困惑,大公司起薪不高,但是平臺比較大,小公司的起薪要高一些,但是平臺不大,這兩者該怎樣進行選擇?這裡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應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考慮到這份工作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是不是有幫助

在臨近畢業時,畢業生應該提前規劃好自己的未來,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應屆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大家需要考慮這份工作是不是對自己未來發展有幫助。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首先要滿足這個條件。

在面對第一份工作時候,學生首先要考慮的是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哪些經驗。其實工作起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需要把這份工作當成一個跳板。通過這個跳板,未來能夠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

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判斷工作是否適合自己

在找工作時,大家還應該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而判斷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想找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

不管是大公司的工作還是小公司的工作,都應該適合自己,不然就失去了意義。大家還是應該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工作,否則是不能堅持下去的。自身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適合從事哪方面的工作,都是大家需要考慮的。

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很多畢業生在畢業時都比較迷茫。尤其是一些從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的學生,和名校畢業的學生相比較起來,不具備太多優勢。

結語:總之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還是應該更開闊一些,不要被自己給局限住了。大家應該儘快找到自己的優勢,做自己比較擅長的工作。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應屆畢業生應該怎樣做,愛能更順利地找到工作呢?#12月跨年衝刺計劃#

相關焦點

  • 2021應屆生破900萬!就業到底有多難?
    2021應屆生數量將會突破900萬,特殊情況之下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或成最佳出路!201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575.4萬人。201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608.2萬人。201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624.7萬人。2013年畢業生人數達到699萬人。
  • 2021畢業生突破900萬,教育部推出「組合拳」緩解最難就業季
    2021畢業生突破900萬,教育部推出「組合拳」緩解最難就業季近些年來,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畢業生數量一再突破記錄。大學生數量多得益於高考不斷擴招,可是,大學生數量的日漸增多也凸顯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就業難」。
  • 大學應屆畢業生規模即將突破900萬,這是成就還是包袱?
    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這是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兩部門在京部署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時披露的數據。這意味著,在半年之後,將有超過900萬的高校畢業生「被推出」校門。我想問問各位,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心情如何?估計都是五味雜陳的吧。如果是其中一員,那肯定就業壓力倍增;如果已經熬過這一關,或許會暗自慶幸一番;而如果要面臨下一個「新高」,可能一股莫名的緊張感也就上來了。
  • 畢業生降身價仍難就業 多原因致應屆生一職難求
    「金三銀四」的畢業求職尖峰時段已過大半,愁眉苦臉的應屆畢業生卻依舊不少,「愁工作」已經成為不少畢業生現階段的共同心聲。2013年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到底有多嚴峻?哪些原因造成了如今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局面?嚴峻的就業形勢又該如何得到改善呢?
  • 應屆畢業生參加公職類考試的優勢?錯過應屆身份考三年未必考上!
    2021應屆生數量預計突破900萬,疫情之下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成了最熱門的出路!對比近十年應屆畢業人數,趨勢圖2017年應屆高校畢業人數還是795萬,五年內增長了100萬人。隨著高校畢業生總量的增大,勢必會增加就業的難度。
  • 國考中應屆生身份有優勢,應屆畢業生分這兩種
    我們都知道,公務員是我們的一大考,也是人才選拔的一種方式,那麼其中國考的報考人員中,應屆生的身份是具有優勢的,國考的大多數都招應屆生,因此應屆生報考國考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和時期!應屆畢業生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即將畢業或者已經畢業學生。
  •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看了這些數據才知道:大學生就業大有去處!
    2019關鍵詞:就業難!不論是996、997、裁員、失業、猝死等詞無一不在告訴我們,就業難!就業,是真難!一、公務員擴招趨勢明顯1982年國家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大量吸收體制內人員,導致編制數量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後激增。到了2020年左右,這批人將迎來退休期,體制內將空餘出大量的位置。
  • 教育部詳解: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900萬,怎麼就業?
    但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首次透露,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今年9月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比去年統計數字還要好一些。  同時,他也指出,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規模增長必然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為此,教育部梳理當前形勢就業的六個空間,建議大學生和企業提前準備。
  • 《2020年應屆大學生就業情況報告》發布 應屆生正式入職比例不足13%
    《報告》以2020年應屆生為調查對象,樣本數據涉及來自不同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共1934 人(樣本數據幾乎覆蓋全國各個省份,但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他們的就業意向和就業情況展開調查分析,系統解讀2020年應屆畢業生為什麼就業難和就業難體現在哪些方面,期待通過真實的數據反映,為企業制定招聘計劃提供一定的事實依據,為應屆生求職就業提供專業的策略指導。
  • 公務員招錄逐漸偏向應屆畢業生,大學生就業問題難亟待解決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就業機會也是越來越多,但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公職類考試的熱度依舊不減,反而持續升高!一、應屆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渠道及優勢應屆生的就業渠道有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鐵路局、國家電網、三大運營商等國企及五大行、各類地方銀行等校園招聘及社會招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特崗教師等。
  • 就業保障員服務到家門口,浦東超八成高校應屆畢業生實現就業
    為此,浦東新區拉起一張「就業保障網」,從線上到線下,校內到校外,甚至畢業生家門口,也設就業保障員精準服務。浦東新區人保局透露,截至7月底,該區超八成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家門口就業保障員精準對接幫就業小莊(化名)是環東中心村的本科應屆畢業生,畢業於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國際商務專業。在應屆生調查工作中,環東中心村的就業保障員了解到小莊的工作尚未落實,及時上報鎮就業部門。
  • 仍有26%應屆畢業生在求職 大學生就業難在哪?
    來源標題:仍有26%應屆畢業生在求職 大學生就業難在哪?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份,「仍有26.3%的2020屆應屆生在求職」。這意味著,大學生就業面臨「雙屆疊加」局面。據悉,在考慮升學、出國以及後續公共崗位落實等因素後,今年全國約有59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報告》提出了應對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
  • 應屆畢業生身份有啥好處?如何延長應屆生身份?
    何為應屆生官方標準應屆生:即由國家統招的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一般為2年,部分地區為3年)其戶口,檔案組織關係等仍然保留在學校,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就業指導中心,各級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民間標準應屆生:哪一年從高校畢業即為哪一年應屆生。對於留學生無應屆往屆區別。搞清楚什麼是應屆生後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
  • 應屆生的身份到底有多重要?什麼是應屆畢業生?應屆生身份有什麼用?
    而你說的即將畢業的和畢業一年內的都統稱應屆畢業生。   3.說簡單一點就是:"從你拿畢業證起,到你下一屆拿畢業證的這段時間都稱應屆畢業生!   4.應屆畢業生指:就是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可以報考公務員,這點大家都已經清楚,在畢業前,允許先參加考試,等拿到畢業證後再審查學歷。
  • 崗位需求悄然生變,應屆畢業生遭遇幾級「就業季颱風」?
    當應屆畢業生準備走出校園大門之際,又一輪充滿挑戰的「就業季」也悄然而至。當然,搜索一下往年應屆畢業生求職應聘的新聞,會發現每年的四、五月份都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究其原因,主要是應屆畢業生規模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引發了輿論對就業情況的擔憂。
  • 國考:應屆畢業生的重要選擇
    擁有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身份者,備受社會矚目和青睞,不僅能夠實現求職者本人的理想,而且可能會實現家庭、親屬甚至幾輩人的期盼,符合社會主流的擇業標準和應屆生長輩對年輕一代的職業預期。再次,公務員本身具有極高的職業含金量。
  • 應屆畢業生身份有多重要?畢業兩年還是應屆生?今天才知道!
    應屆畢業生身份有多重要?畢業兩年還是應屆生?今天才知道!它有兩種定義,不僅指專科大三或者本科大四的學生。應屆生身份可以幫助落戶,具有考試資格優勢、找工作優勢和心理優勢等,一定要好好利用它。如何劃分應屆生和往屆生?應屆畢業生分為以下兩種:1. 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於實習或待業狀態的;2. 已經拿到畢業證,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在擇業期內。
  • 什麼是應屆畢業生?大學畢業還叫應屆生嗎
    其實應屆畢業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即將畢業但是還沒有拿到畢業證,處於實習或者待業狀態的同學,第二種就是已經拿到畢業證,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正好在擇業期以內的。所以,應屆畢業生不僅僅是指專科大三或本科大四的同學!只要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的是兩年,部分地區實行的是三年),你的檔案、團組織黨組織關係等依然保留在畢業學校或者各年級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都按照應屆畢業生來對待。
  • 2021國考——應屆畢業生的重要選擇
    為了吸引應屆生報考,國考對於「應屆生」的界定越來越寬鬆,不少職位允許在2年擇業期內的畢業生報考;也有部分職位「僅限當年應屆畢業生」:在每年的國考招錄職位表中,部分職位限定為某一年應屆畢業生,比如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還有部分職位表述為「僅限應屆畢業生」,後者的應屆生範圍比前者更加寬泛。
  • 這四類人還是應屆生
    什麼是應屆生?它有兩種定義,不僅指專科大三或者本科大四的學生。應屆生身份可以幫助落戶,具有考試資格優勢、找工作優勢和心理優勢等,一定要好好利用它。應屆畢業生分為以下兩種:1. 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於實習或待業狀態的;2.